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1:22:4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於水泥建材混凝土、乾濕砂漿等混合攪拌設備中的大功率立式攪拌機減速器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用於混凝土及乾濕砂漿等混合攪拌設備中的主傳動減速器多為單軸或雙軸輸出平行軸圓柱齒輪結構。
該結構的減速器不僅能夠實現自轉,同時又能夠繞自身的軸線實現公轉運動。這種單軸及雙軸輸出的減速器目前只能應用在小功率的攪拌機設備中,應用場合受限。隨著當前市場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能需要提高時,再採用這種單軸及雙軸輸出的減速器,缺點顯而易見:減速的外型尺寸增大、佔地面積增大、重量增大、採購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上述提出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用於解決現有的單軸及雙軸輸出的減速器,只能應用在小功率的攪拌機設備中,應用場合受限,產能不足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手段如下:
一種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包括:上機體和下機體;所述的上機體和下機體之間通過擋銷板和定位銷連接固定;所述的上機體和下機體形成的殼體,內部中心位置設置有輸入齒輪軸,所述輸入齒輪軸為頂部伸出上機體的輸入軸,所述輸入齒輪軸外側傳動連接有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快速傳動機構和慢速傳動機構,一組所述快速傳動機構和兩組所述慢速傳動機構於輸入齒輪軸圓周方向均布。
所述快速傳動機構中的二級齒輪軸Ⅰ、軸Ⅰ和快速輸出軸同輸入齒輪軸平行設置,所述二級齒輪軸Ⅰ上設置的一級齒輪Ⅰ同輸入齒輪軸嚙合,所述軸Ⅰ中部設置的二級齒輪Ⅰ同二級齒輪軸Ⅰ嚙合,所述快速輸出軸頂部設置的快速小齒輪同軸Ⅰ底部的快速大齒輪嚙合,所述快速輸出軸底部伸出下機體。
每組所述慢速傳動機構中的二級齒輪軸Ⅱ、軸Ⅱ和慢速輸出軸同輸入齒輪軸平行設置,所述二級齒輪軸Ⅱ上設置的一級齒輪Ⅱ同輸入齒輪軸嚙合,所述軸Ⅱ中部設置的二級齒輪Ⅱ同二級齒輪軸Ⅱ嚙合,所述慢速輸出軸頂部設置的慢速大齒輪同軸Ⅱ底部的慢速小齒輪嚙合,所述慢速輸出軸底部伸出下機體。
所述的軸Ⅰ上端設置有迴轉外齒輪Ⅰ,軸Ⅱ上端設置有迴轉外齒輪Ⅱ,所述的迴轉外齒輪Ⅰ和迴轉外齒輪Ⅱ分別嚙合有內齒套,所述的內齒套固定於攪拌機主機架上;所述的上機體上設置有迴轉外套,所述的迴轉外套和內齒套形成迴轉支撐。
作為優選所述迴轉外齒輪Ⅰ通過鎖緊盤Ⅰ安裝固定於軸Ⅰ的上端,所述迴轉外齒輪Ⅱ通過鎖緊盤Ⅱ安裝固定於軸Ⅱ的上端。
作為優選所述軸Ⅰ下端設置有用於對二級齒輪Ⅰ和快速大齒輪軸向定位的擋板Ⅰ;所述軸Ⅱ下端設置有用於對二級齒輪Ⅱ和慢速小齒輪軸向定位的擋板Ⅱ。
作為優選所述快速輸出軸的伸出下機體部分安裝有軸承座Ⅰ,所述慢速輸出軸的伸出下機體部分安裝有軸承座Ⅱ。
作為優選所述快速輸出軸外部設置有軸承套。
作為優選所述迴轉外套通過螺栓Ⅱ同上機體連接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上機體和下機體為鑄造成型的殼體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傳動機構包括快速傳動機構和慢速傳動機構,一組所述快速傳動機構和兩組所述慢速傳動機構於輸入齒輪軸圓周方向均布,三組傳動機構分別具有一個輸出軸,結構上設置動力輸入齒輪軸一個,動力輸出軸三個,其中一個為實現快速攪拌的快速輸出軸,另兩個為實現慢速攪拌的慢速輸出軸,在實現各輸出軸自轉的同時,還能夠實現整機及三個輸出軸的公轉運轉要求。
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軸Ⅰ下端設置有用於對二級齒輪Ⅰ和快速大齒輪軸向定位的擋板Ⅰ;軸Ⅱ下端設置有用於對二級齒輪Ⅱ和慢速小齒輪軸向定位的擋板Ⅱ,將各自齒輪完全軸向固定於軸上,兩者軸向力部分抵消,保證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迴轉外齒輪Ⅰ通過鎖緊盤Ⅰ安裝固定於軸Ⅰ的上端,迴轉外齒輪Ⅱ通過鎖緊盤Ⅱ安裝固定於軸Ⅱ的上端,迴轉外齒輪Ⅰ11與軸Ⅰ9採用鎖緊盤Ⅰ10來傳遞扭矩,另外兩個迴轉外齒輪Ⅱ18與軸Ⅱ16採用鎖緊盤Ⅱ17來傳遞扭矩,當攪拌的物料粒度大、粘度高、物料中水的配比不合適時,減速器中的傳動齒輪所受到的扭矩和衝擊力會瞬間增大,在超過預期設定的扭矩時,鎖緊盤與軸會產生滑動現象,從而保護了減速器內的齒輪和軸不會出現打齒斷軸現象,起到保護減速器的功能,同時,方便拆卸。
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上機體和下機體為鑄造成型的殼體結構,採用高強度的鑄鐵進行鑄造成型,結構簡單,易於鑄造成型,關鍵位置設有加強筋板,箱體剛度強度高,外型美觀。
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上機體和下機體之間通過擋銷板和定位銷連接固定;使減速器在工作中產生長時間劇烈的振動定位銷也不會脫落到混合物料中,保證了物料的純淨度和攪拌機工作的可靠性要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快速傳動機構至慢速傳動機構的一個角度折線剖視圖)。
圖3是快速傳動機構至慢速傳動機構的另一個角度折線剖視圖。
其中:1、軸承座Ⅰ,2、下機體,3、螺栓Ⅰ,4、軸承套,5、快速輸出軸,6、快速小齒輪,7、二級齒輪Ⅰ,8、螺栓Ⅱ,9、軸Ⅰ,10、鎖緊盤Ⅰ,11、迴轉外齒輪Ⅰ,12、二級齒輪軸Ⅰ,13、輸入齒輪軸,14、二級齒輪軸Ⅱ,15、二級齒輪Ⅱ,16、軸Ⅱ,17、鎖緊盤Ⅱ,18、迴轉外齒輪Ⅱ,19、內齒套,20、迴轉外套,21、上機體,22、慢速大齒輪,23、定位銷,24、擋銷板,25、軸承座Ⅱ,26、慢速輸出軸,27、慢速小齒輪,28、一級齒輪Ⅱ,29、一級齒輪Ⅰ,30、快速大齒輪,31、擋板Ⅰ,32、擋板Ⅱ。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到圖3所示,一種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包括:上機體21和下機體2;所述的上機體21和下機體2之間通過擋銷板24和定位銷23連接固定,使減速器在工作中產生長時間劇烈的振動定位銷也不會脫落到混合物料中,保證了物料的純淨度和攪拌機工作的可靠性要求。
所述上機體21通過螺栓Ⅰ3、定位銷23、擋銷板24與下機體2共同組成組合式箱體,以支承減速器內所有齒輪、齒輪軸等零部件。
所述的上機體21和下機體2形成的殼體,內部中心位置設置有輸入齒輪軸13,所述輸入齒輪軸13為頂部伸出上機體21的輸入軸,所述輸入齒輪軸13外側傳動連接有傳動機構。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快速傳動機構和慢速傳動機構,一組所述快速傳動機構和兩組所述慢速傳動機構於輸入齒輪軸13圓周方向均布,即所述的傳動機構設置有三組。
所述的快速傳動機構包括:一級齒輪Ⅰ29、二級齒輪軸Ⅰ12、二級齒輪Ⅰ7、軸Ⅰ9、快速大齒輪30、快速小齒輪6和快速輸出軸5;所述快速傳動機構中的二級齒輪軸Ⅰ12、軸Ⅰ9和快速輸出軸5同輸入齒輪軸13平行設置,所述二級齒輪軸Ⅰ12上設置的一級齒輪Ⅰ29同輸入齒輪軸13嚙合,所述軸Ⅰ9中部設置的二級齒輪Ⅰ7同二級齒輪軸Ⅰ12嚙合,所述快速輸出軸5頂部設置的快速小齒輪6同軸Ⅰ9底部的快速大齒輪30嚙合,所述快速輸出軸5底部伸出下機體2。
所述的慢速傳動機構包括:一級齒輪Ⅱ28、二級齒輪軸Ⅱ14、二級齒輪Ⅱ15、軸Ⅱ16、慢速小齒輪27、慢速大齒輪22和慢速輸出軸26;每組所述慢速傳動機構中的二級齒輪軸Ⅱ14、軸Ⅱ16和慢速輸出軸26同輸入齒輪軸13平行設置,所述二級齒輪軸Ⅱ14上設置的一級齒輪Ⅱ28同輸入齒輪軸13嚙合,所述軸Ⅱ16中部設置的二級齒輪Ⅱ15同二級齒輪軸Ⅱ14嚙合,所述慢速輸出軸26頂部設置的慢速大齒輪22同軸Ⅱ16底部的慢速小齒輪27嚙合,所述慢速輸出軸26底部伸出下機體2;所述的軸Ⅰ9上端設置有迴轉外齒輪Ⅰ11,軸Ⅱ16上端設置有迴轉外齒輪Ⅱ18,所述的迴轉外齒輪Ⅰ11和迴轉外齒輪Ⅱ18分別嚙合有內齒套19,所述的內齒套19固定於攪拌機主機架上,不作迴轉運動。
三組傳動機構中具有一組快速傳動機構和兩組慢速傳動機構,三組傳動機構分別具有一個輸出軸,結構上設置動力輸入齒輪軸一個,動力輸出軸三個,其中一個為實現快速攪拌的快速輸出軸,另兩個為實現慢速攪拌的慢速輸出軸26,分別為慢速輸出軸Ⅰ和慢速輸出軸Ⅱ,在實現各輸出軸自轉的同時,還能夠實現整機及三個輸出軸的公轉運轉要求。
所述的上機體21上設置有迴轉外套20,所述迴轉外套20通過螺栓Ⅱ8同上機體21連接固定。
所述的迴轉外套20和內齒套19形成迴轉支撐,迴轉外齒輪Ⅰ11和迴轉外齒輪Ⅱ18輸出的動力使減速器組合箱體作迴轉運動,實現公轉。
所述的快速輸出軸5通過組合箱體內的齒輪傳動,使其實現自身自轉的同時還隨著減速器整機進行公轉運動,實現攪拌葉片的快速攪拌功能。
所述的慢速輸出軸26通過組合箱體內的齒輪傳動,使其實現自身自轉的同時還隨著減速器整機進行公轉運動,實現攪拌葉片的慢速攪拌功能。
所述迴轉外齒輪Ⅰ11通過鎖緊盤Ⅰ10安裝固定於軸Ⅰ9的上端,所述迴轉外齒輪Ⅱ18通過鎖緊盤Ⅱ17安裝固定於軸Ⅱ16的上端。迴轉外齒輪Ⅰ11與軸Ⅰ9採用鎖緊盤Ⅰ10來傳遞扭矩,另外兩個迴轉外齒輪Ⅱ18與軸Ⅱ16採用鎖緊盤Ⅱ17來傳遞扭矩,當攪拌的物料粒度大、粘度高、物料中水的配比不合適時,減速器中的傳動齒輪所受到的扭矩和衝擊力會瞬間增大,在超過預期設定的扭矩時,鎖緊盤與軸會產生滑動現象,從而保護了減速器內的齒輪和軸不會出現打齒斷軸現象,起到保護減速器的功能,同時,方便拆卸。
所述軸Ⅰ9下端設置有用於對二級齒輪Ⅰ7和快速大齒輪30軸向定位的擋板Ⅰ31;所述軸Ⅱ26下端設置有用於對二級齒輪Ⅱ15和慢速小齒輪27軸向定位的擋板Ⅱ32,用於防止軸向竄動。考慮到各軸上的齒輪受軸向力的方向,在齒輪的安裝軸上適當設置軸端擋板。
例如,二級齒輪Ⅰ7與軸Ⅰ9,以及二級齒輪Ⅱ15與軸Ⅱ16所受的軸向力方向相反,在配合較松的聯接時會產生軸向竄動,導致兩者軸向力不互相抵消,並分別指向各自外側軸承,造成軸承壽命下降,過早失效,嚴重時會由於軸承失效損壞造成齒輪打齒。因此,在軸的下端分別設置軸端擋板Ⅰ31與軸端擋板Ⅱ32將各自齒輪完全軸向固定於軸上,兩都軸向力部分抵消,保證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所述快速輸出軸5的伸出下機體2部分安裝有軸承座Ⅰ1,所述慢速輸出軸26的伸出下機體2部分安裝有軸承座Ⅱ25。所述快速輸出軸5外部設置有軸承套4。
所述上機體21和下機體2為鑄造成型的殼體結構,採用高強度的鑄鐵進行鑄造成型,結構簡單,易於鑄造成型,關鍵位置設有加強筋板,箱體剛度強度高,外型美觀。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各級齒輪與齒輪軸配合全部採用過渡配合,安裝及後期維護拆卸方便。內齒套18齒部採用淬火後磨齒工藝,精度等級6級以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齒面接觸及彎曲強度,同時降低了減速器的振動和噪音,提高了減速器的傳動效率,避免了減速器箱體與端蓋由于振動而產生結合面滲油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主要是針對現有的單軸及雙軸輸出的小功率立式攪拌機減速器不適應市場產能擴大時發生的問題,提供一種簡單可靠的大功率立式三分流攪拌機減速器裝置。減速的承載能力大、傳動效率高、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可靠、採購成本低、外形美觀。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快速自轉及公轉:輸入齒輪軸1作為動力輸入源,通過與一級齒輪Ⅰ29嚙合、二級齒輪軸Ⅰ12與二級齒輪Ⅰ7嚙合,從而帶動軸Ⅰ9轉動。
軸Ⅰ9通過鎖緊盤Ⅰ10與迴轉外齒輪Ⅰ11連接,迴轉外齒輪Ⅰ11與內齒套19相嚙合。
內齒套19與迴轉外套20共同構成迴轉支承。由於內齒套19固定於攪拌機主機架上不作迴轉運動,迫使減速器組合箱體作迴轉運動,實現公轉。
而另一部分動力由安裝於軸Ⅰ9上的快速大齒輪30傳遞給快速小齒輪6,進而驅動快速輸出軸5,使其實現自身快速自轉的同時還隨著減速器整機進行公轉運動。
慢速自轉及公轉:輸入齒輪軸1作為動力輸入源,通過與一級齒輪Ⅱ28嚙合、二級齒輪軸Ⅱ14與二級齒輪Ⅱ15嚙合,從而帶動軸Ⅱ16轉動。
軸Ⅱ16通過鎖緊盤Ⅱ17與迴轉外齒輪Ⅱ18連接,迴轉外齒輪Ⅱ18與內齒套19相嚙合。
內齒套19與迴轉外套20共同構成迴轉支承。由於內齒套19固定於攪拌機主機架上不作迴轉運動,迫使減速器組合箱體作迴轉運動,實現公轉。
而另一部分動力由安裝於軸Ⅱ16上的慢速小齒輪27傳遞給慢速大齒輪22,進而驅動慢速輸出軸26,使其實現自身慢速自轉的同時還隨著減速器整機進行公轉運動。
最終,輸入齒輪軸13輸入的動力,同時分別傳遞至一個快速輸出軸5和兩個慢速輸出軸26,在實現各輸出軸自轉的同時,還能夠實現整機及三個輸出軸的公轉運轉要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