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懸掛球殼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20:43:01 1
專利名稱:一種懸掛球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底盤零部件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懸掛球殼。
背景技術:
汽車的底盤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從而形成汽車的整體結構,並傳遞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得以正常行駛。底盤是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及制動系統構成。其中,球殼鍛件是汽車底盤的重要部件之一,實現承載和轉向的功能,在汽車的行駛過程中運行環境複雜,承受複雜的應力,對球殼鍛件的質量具有較高的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加工製造方便,使用可靠,性價比高的 懸掛球殼。為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懸掛球殼,包括有球殼體和支板,所述的支板與球殼體的側壁連接為一體;所述的球殼體內自上而下設置有上圓臺孔、圓柱孔和下圓臺孔;所述的支板上設置有連接環A,連接環B和連接環C,所述的連接環A和連接環C以球殼體和連接環B的中心連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作為優選所述的上圓臺孔、圓柱孔及下圓臺孔的側壁順次平滑相連,所述的上圓臺孔的上端部口徑大於其下端部口徑,所述的下圓臺孔的下端部口徑大於其上端部口徑,且下圓臺孔的側壁上端部的軸向截面呈圓弧形。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具有結構合理,加工製造方便,安裝使用方便,性價比高等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I、球殼體;11、下圓臺孔;12、圓柱孔;13、上圓臺孔;2、支板;21、連接環A ;22、連接環B;23、連接環C。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根據圖I、圖2和圖3所不,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懸掛球殼,包括有球殼體I和支板
2,所述的支板2與球殼體I的側壁連接為一體;且支板2末端向斜上方延伸,所述的球殼體I內自上而下設置有上圓臺孔13、圓柱孔12 口下圓臺孔11 ;所述的支板2上設置有連接環A21,連接環B22和連接環C23,所述的連接環A21和連接環C23以球殼體I和連接環B22的中心連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文中所述的各部件的上、下端均是以附圖I為基準進行描述的。 所述的上圓臺孔13、圓柱孔12及下圓臺孔11的側壁順次平滑相連,所述的上圓臺孔13的上端部口徑大於其下端部口徑,所述的下圓臺孔11的下端部口徑大於其上端部口徑,且下圓臺孔11的側壁上端部的軸向截面呈圓弧形。
權利要求1.一種懸掛球殼,包括有球殼體(I)和支板(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板(2)與球殼體(I)的側壁連接為一體;所述的球殼體(I)內自上而下設置有上圓臺孔(13)、圓柱孔(12)和下圓臺孔(11);所述的支板(2)上設置有連接環A (21),連接環B (22)和連接環C (23),所述的連接環A (21)和連接環C (23)以球殼體(I)和連接環B (22)的中心連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懸掛球殼,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圓臺孔(13)、圓柱孔(12)及下圓臺孔(11)的側壁順次平滑相連,所述的上圓臺孔(13)的上端部口徑大於其下端部口徑,所述的下圓臺孔(11)的下端部口徑大於其上端部口徑,且下圓臺孔(11)的側壁上端部的軸向截面呈圓弧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懸掛球殼,屬於汽車底盤零部件技術領域,它包括有球殼體和支板,所述的支板與球殼體的側壁連接為一體;所述的球殼體內自上而下設置有上圓臺孔、圓柱孔和下圓臺孔;所述的支板上設置有連接環A,連接環B和連接環C,所述的連接環A和連接環C以球殼體和連接環B的中心連線對稱設置。所述的上圓臺孔、圓柱孔及下圓臺孔的側壁順次平滑相連,所述的上圓臺孔的上端部口徑大於其下端部口徑,所述的下圓臺孔的下端部口徑大於其上端部口徑,且下圓臺孔的側壁下端部的軸向截面呈圓弧形。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具有結構合理,加工製造方便,安裝使用方便,性價比高等優點。
文檔編號B60B35/16GK202491640SQ20122012713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9日
發明者陳永聽 申請人:浙江瑞朗鍛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