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鉸鏈構造的可攜式電子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2:23:11 1
具有多鉸鏈構造的可攜式電子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可攜式電子設備,其具備設備主體以及顯示部,其中,包括:第一鉸鏈部,設置於所述設備主體;第二鉸鏈部,其設置於所述顯示部;支撐臂,兩端連接於所述第一鉸鏈部和所述第二鉸鏈部,所述支撐臂具有形狀或長度可變的結構以便能夠調整所述第一鉸鏈部和所述第二鉸鏈部之間的間隔。
【專利說明】具有多鉸鏈構造的可攜式電子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攜式電子設備,更詳細而言,涉及一種設備主體和顯示部之間 的結合狀態得以改善的可攜式電子設備。
[0002]本發明以2011年I月20日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1-0005656號和2011 年10月25日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1-0109462號為基礎主張優先權,在該申請的 說明書以及圖面中揭示的所有內容均援用於本發明。
【背景技術】
[0003]最近需求量劇增的智慧型手機、UMPC、PDA等可攜式電子設備通常具有10英尺以內 的小型顯示部,而且,對應顯示部而提供尺寸小的配置有鍵盤的設備主體。
[0004]所述可攜式電子設備優選設計成滿足輕薄短小的要求的同時,能夠方便使用設備 主體和顯示部,而供使用者方便使用。
[0005]通常,可攜式電子設備以杆式、固定夾式、摺疊式、滑動式等結合設備主體和顯示 部的狀態上市。
[0006]但是,如上所述的現有結合構造,由於相對於設備主體摺疊或展開顯示部的自由 度受限制,因此,使用不便,而有待於改善。
[0007]作為代替方案,大韓民國公開專利公報第10-2005-0060827號公開了摺疊式移動 通信終端,其中,將主體和摺疊部結合為可相互進行旋轉以及滑動。但是,如上所述構造的 可攜式電子設備,由於主體和摺疊部之間的旋轉以及滑動,而在結合部產生磨損,因此,結 合構造非常不穩定。
[0008]而且,難以自如調整以及固定顯示部的角度,因此,存在不僅使用不方便,而且,顯 示部的尺寸非常有限而多媒體功能不佳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是為解決所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通過多鉸鏈構造自由 度得以改善的可攜式電子設備,所述設備保持設備主體和顯示部之間被牢固耦合的狀態, 並支持多樣的角度調整功能等。
[0010]為達成所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其具備設備主體以及顯示部, 其中,包括:第一鉸鏈部,設置於所述設備主體;第二鉸鏈部,設置於所述顯示部;以及支撐 臂,兩端連接於所述第一鉸鏈部和所述第二鉸鏈部,所述支撐臂具有形狀或長度可變的結 構以便能夠調整所述第一鉸鏈部和所述第二鉸鏈部之間的間隔。
[0011]所述支撐臂,可包括:2個以上的連杆;以及第三鉸鏈部,連接相鄰的連杆。
[0012]所述支撐臂,可包括:連杆,具有規定長度;或者,多級管構造,具有可伸縮的長 度。
[0013]所述第一鉸鏈部可設置於所述設備主體的一側邊緣端,所述第二鉸鏈部可設置於 所述顯示部的後面。[0014]所述顯示部在所述第一鉸鏈部和所述第二鉸鏈部之間的間隔最大或最小的狀態 下可摺疊於所述設備主體的上面。
[0015]所述可攜式電子設備,進一步包括引導部,所述引導部形成在所述設備主體的上 部或側部,並引導通過調整所述第一鉸鏈部和第二鉸鏈部之間的間隔而移動在所述設備主 體的上部的所述顯示部。
[0016]所述引導部形成為凹槽形,在所述顯示部設置有可滑動地耦合於所述凹槽內的滑 動件。
[0017]所述引導部形成為凹槽形,在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多級管構造的導杆,所述導杆的 長度根據所述顯示部的移動進行伸縮。
[0018]發明效果
[0019]本發明通過多鉸鏈以及支撐臂而牢固保持設備主體和顯示部之間的結合狀態,同 時,考慮使用者方便使用而能夠支持摺疊以及角度調整功能。
[0020]本發明通過多鉸鏈、支撐臂以及引導部而能夠順利完成設備主體和顯示部之間的 滑動以及角度調整,而且能夠牢固保持設備主體和顯示部之間的結合狀態,從而,耐久性出 色,且構造穩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在本說明書中,圖面示出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且與後述的詳細說明一起起 更加容易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作用,因此,不得僅限於所述圖中所記載的事項限定解釋。
[0022]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設備的構造的立體示意圖。
[0023]圖2以及圖3是可適用於本發明的顯示部和設備主體的結合構造的俯視示意圖。
[0024]圖4是圖1的後視圖。
[0025]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動作過程的側視圖。
[0026]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動作過程的側視圖。
[0027]圖7是具備圖1所示的引導顯示部的滑動的構造的一例的立體示意圖。
[0028]圖中:
[0029]100:設備主體,110:顯示部,120:第一鉸鏈部,130:支撐臂,131:第一連杆,132: 第二連杆,140:第二鉸鏈部,150:引導部,151:滑動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在說明之前,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 範圍所使用的術語或單詞不得限定解釋為通常或詞典上的含義,基於發明人為以最佳的方 法說明自己的發明而能適當地定義術語的概念的原則,應解釋為符合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 含義及概念。因此,本說明書所記載的實施例及圖示構成只是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而已,並 不代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所以,應理解在申請時點可以有能代替本發明的各種均等物及 變形例。
[0031]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設備的構造的立體示意圖。
[0032]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包括:設備主體100及顯示部110、分別設置於所述設備主體100及顯示部110的第一鉸鏈部120及第二鉸鏈部 140、兩端連接於所述第一鉸鏈部120和第二鉸鏈部140的支撐臂130。
[0033]圖中示出了在可攜式電子設備的中間部分設置第一鉸鏈部120、第二鉸鏈部140 及支撐臂130的構造,但並不局限於此,還可以將第一鉸鏈部120、第二鉸鏈部140及支撐臂 130以可攜式電子設備的中間為準設置在左右兩側。
[0034]在設備主體100的內部安裝有用於運行可攜式電子設備的裝置,所述可攜式電子 設備例如為智慧型手機、UMPC、PDA等,在上面設有作為輸入裝置的鍵盤。此處,如圖2所示,設 於設備主體100的鍵盤可以以設置於設備主體100的一體型鍵盤形態提供。如圖3所示, 還可以以通過觸控螢幕顯示的虛擬鍵盤形態提供。
[0035]顯示部110是顯示從設備主體100輸出的圖像的裝置,例如,可以以IXD等平板顯 示器形態提供。
[0036]在設備主體100的一側邊緣端設置有第一鉸鏈部120,在顯示部110的後面設置有 第二鉸鏈部140。第二鉸鏈部140可形成為露出於顯示部110的後面外部,還可以形成在設 於顯示部110的後面的預定容納空間的內部。此處,所述容納空間優選形成為除所述第二 鉸鏈部140外可以容納整個支撐臂130。雖未圖示,第二鉸鏈部140還可以設置為可沿顯示 部110後面的預定區間滑動。
[0037]在第一鉸鏈部120和第二鉸鏈部140鉸接支撐臂130的兩端。本發明通過第一鉸 鏈部120、支撐臂130及第二鉸鏈部140之間的有機動作可以實現摺疊或展開顯示部110或 調整顯示部的角度的功能。
[0038]如圖4所示,支撐臂130基本上提供相對於設備主體100支撐顯示部110的功能。 並且,支撐臂130具有形狀或長度可變的構造以便能調整第一鉸鏈部120和第二鉸鏈部140 之間的間隔,從而提供在設備主體100上旋轉或前後移動顯示部110的功能。
[0039]如圖5所示,支撐臂130是具備相鄰接的第一連杆131、第二連杆132以及連接第 一連杆和第二連杆的第三鉸鏈部133的關節結構。此處,構成支撐臂130的連杆及第二鉸 鏈部133的數量並不局限於圖示例,可以進行各種變形。
[0040]支撐臂130通過以第三鉸鏈部133為中心互相摺疊或展開第一連杆131和第二連 杆132,從而改變其形狀或長度。通過支撐臂130的變形或長度變化來調整第一鉸鏈部120 和第二鉸鏈部140之間的間隔,從而,可以使顯示部滑動在設備主體100上。
[0041]圖5a至圖5c示出按步驟展開摺疊於設備主體100的上面的顯示部110的過程。 圖5a示出,顯示部110被摺疊成其前面朝向外側。此時,顯示部110保持第一鉸鏈部120 和第二鉸鏈部140之間的間隔最大的狀態。本發明中,在顯示部110被反轉狀態下,還可以 利用第二鉸鏈部140摺疊顯示部。而且,還可以設置為在第一鉸鏈部120和第二鉸鏈部140 之間的間隔最小的狀態下摺疊顯示部110。
[0042]如圖5b至圖5c所示,在沒有摺疊顯示部110時,顯示部110在設備主體100的上 面滑動而立起,通過調整對第一鉸鏈部120、第二鉸鏈部140及第三鉸鏈部133的轉動角,而 可以適當調整畫面角度。
[0043]雖未圖示,在顯示部110和設備主體100之間還可以進一步設置用於固定顯示部 110的畫面角度的預定的固定部件。
[0044]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如圖6所示,可以提供支撐部130具有長度可伸縮的多級管構造的可攜式電子設備。並且,根據本發明的變形例,還可以提供構成所述實施例的支 撐臂130的第一連杆131及第二連杆132中的只有一個形成為多級管形態的可攜式電子設備。
[0045]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另一實施例,支撐臂130還可以由具有規定長度的「一」字形連 杆形成。連杆以與如圖5所示的第一連杆131或第二連杆132實際上相同的形態提供,連 杆的兩端分別連接於第一鉸鏈部120和第二鉸鏈部140。
[0046]如圖6a至圖6c所示,在沒有摺疊顯示部110時,顯示部110在設備主體100的上 面滑動而立起,通過對第一鉸鏈部120及第二鉸鏈部140的轉動角以及支撐臂130的伸縮 長度,可以適當調整畫面角度。
[0047]如圖7所示,在設備主體100可以具備凹槽形引導部150,所述引導部引導顯示 部110,所述顯示部通過調整第一鉸鏈部120和第二鉸鏈部140之間的間隔而在設備主體 100的上部進行移動。此處,在顯示部110的下端具備在凹槽內可直線滑動地耦合的滑動件 151。雖在圖中示出了在設備主體100的上部形成引導部150的例,但是並不局限於此,弓丨 導部150還可以形成於設備主體100的側部。
[0048]在引導部150內耦合滑動件151的狀態下顯示部110進行滑動,從而,設備主體 100和顯示部110可以保持緊密結合狀態。
[0049]進一步說明,在引導部150內可以安裝隨著顯示部110的移動而長度進行伸縮的 導杆(省略圖示)。與圖6所示的支撐臂130相同,導杆可以以多級管構造提供,或以通常的 彈簧緩衝器或關節形態提供。導杆的一端固定於設備主體100,另一端結合於滑動件151。 此處,滑動件151優選鉸接於所述導杆的另一端及/或顯示部110。
[0050]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可攜式電子設備,通過設備主體100和設置在顯示部110 的多鉸鏈及支撐臂130的有機結合而進行轉動及變形動作,從而可以摺疊或展開顯示部 110。
[0051]以上,通過實施例及【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了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本領域的技 術人員可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及權利要求範圍的均等範圍內可以進行各種修改或變形。
[0052]工業利用可能性
[0053]本發明通過摺疊或打開顯示部,可自如地變形為攜帶及使用方便的形狀,因此,可 有效適用於智慧型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等可攜式電子設備。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攜式電子設備,其具備設備主體以及顯示部,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鉸鏈部,設置於所述設備主體;第二鉸鏈部,設置於所述顯示部;以及支撐臂,兩端連接於所述第一鉸鏈部和所述第二鉸鏈部,所述支撐臂具有形狀或長度可變的結構以便能夠調整所述第一鉸鏈部和所述第二鉸 鏈部之間的間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臂,包括:2個以上的連杆;以及第三鉸鏈部,連接相鄰的連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臂,包括:連杆,具有規定長度;或者多級管構造,具有可伸縮的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鉸鏈部設置於所 述設備主體的一側邊緣端,所述第二鉸鏈部設置於所述顯示部的後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部在所述第一鉸鏈 部和所述第二鉸鏈部之間的間隔最大或最小的狀態下被摺疊於所述設備主體的上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引導部,所述引導 部形成在所述設備主體的上部或側部,並引導通過調整所述第一鉸鏈部和第二鉸鏈部之間 的間隔而移動在所述設備主體的上部的所述顯示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形成為凹槽形,在 所述顯示部設置有可滑動地耦合於所述凹槽內的滑動件。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形成為凹槽形,在 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多級管構造的導杆,所述導杆的長度根據所述顯示部的移動進行伸縮。
【文檔編號】G06F1/16GK103443732SQ201280014741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0日
【發明者】柳相奎 申請人:柳相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