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氣式生物浮島固定床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7:48: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城市景觀水淨化處理裝置,具體來說是充氣式生物浮島固定床。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城市綠化美化工作的快速發展,景觀水體不斷增多,由於新鮮水源不足,一些城市內湖或景觀水體水質劣化,出現氮、磷含量升高,水體富營養化,引發藻類過量生長;而藻類植物腐爛會散發出臭味,影響景觀環境。而生物浮島技術則是利用生物治汙原理,讓植物將水中的營養物質吸收,實現水質的淨化,以修復或重建水生生態系統。但是,現有的生物浮島技術抗衝擊力差,採用水生植物吸收能力有限,對氮磷元素的去除率低,因此,需要設置佔水域面積 20%以上的浮島才能達到一定的淨化效果,導致前期投入和後期維護成本都很高。並且對於汙染程度較重的水體,水中溶解氧不足,即使是大型的生物浮島也難以形成高效的淨化生態環境,經過一定時間植物大面積死亡,進一步降低了生物浮島淨化能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種安裝方便、抗衝擊力強、淨化能力好的充氣式生物浮島固定床。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充氣式生物浮島固定床,包括床體框架、位於所述框架內的基質層、種植於所述基質層上的植被層,還包括供氧裝置,位於床體框架下方的盒體;所述床體框架包括四塊立板、與所述立板可拆卸連接的一塊底板,所述立板開設有截面呈梯形的固定凹槽,所述底板呈方形、且四邊均設有截面呈梯形的固定凸起,四塊所述立板和所述底板通過所述固定凸起卡接於所述固定凹槽內形成一個半閉合的腔體,所述基質層置於所述腔體內,所述底板上還均勻的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供氧裝置包括均勻分布在所述底板下表面上的曝氣軟管、與所述曝氣軟管相連的導氣管、與所述導氣管相連的微型充氧機;所述盒體通過軟繩與所述床體框架相連,所述盒體的表面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盒體內放置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上吸附著用於分解有機物的微生物群。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實用新型,立板和底板通過凹槽和凸起實現可拆卸連接,方便施工人員在現場進行安裝,同時凸起和凹槽截面都是梯形,使得立板和底板之間連接更加緊密和牢固,從提高了床體框架的抗衝擊性能。種植在基質層上的植被的根莖通過第一通孔滲透到水裡,吸收水裡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從而淨化水質。均勻分布在底板曝氣軟管通過微型充氧機給水體增加氧量,提高水中的溶解氧,使得植被能有充足的氧氣,生長得更加茂盛,從而提高本裝置的淨化能力;同時水中溶解氧增多,可以強化水中好氧微生物的有機物降解能力,進一步提高本裝置的淨化能力;曝氣軟管在曝氣時鼓脹,還可以緊固床體框架,提高床體框架的抗衝擊力,曝氣軟管在不爆氣時受靜水壓力作用被壓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汙泥倒灌。懸掛在床體框架下方的裝有微生物群的盒體,通過第二通孔可以使微生物群分散到水體內部和底部區域內的淤泥內,採用微生物降解水體有機質,有助於加快水質淨化。
進一步限定,所述立板的外側還設置有浮力球。
浮力球的設置增大了本裝置的浮力和抗衝擊能力。
進一步限定,所述立板的截面呈L型,所述立板之間首尾相接。
截面呈L型的立板首尾相接,從而避免立板與立板之間的接縫直接暴露在外,使得整個床體框架更加的牢固,還避免了放置於腔體內的基質層散落出來。
進一步限定,所述底板的側面設置有用於固定所述曝氣軟管的固定環,所述曝氣軟管避開所述第一通孔均勻的分布在所述底板上。
固定壞可以固定曝氣軟管的位置,避免曝氣軟管堵塞第一通孔而導致植被無法正常生長的情況發生。
進一步限定,所述導氣管連接所述曝氣軟管的接頭呈錐形。
方便將導氣管和曝氣軟管連接起來。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安裝方便、抗衝擊力強、淨化能力好。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充氣式生物浮島固定床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床體框架和曝氣裝置的仰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床體框架1,立板11,固定凹槽111,浮力球112,底板12,固定凸起121,第一通孔122,固定環123,基質層2,植被層3,曝氣軟管41,導氣管42,盒體5,軟繩51。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充氣式生物浮島固定床,包括床體框架1、位於所述框架1內的基質層2、種植於所述基質層2上的植被層3,還包括供氧裝置,位於床體框架1下方的盒體5;所述床體框架1包括四塊立板11、與所述立板11可拆卸連接的一塊底板12,所述立板11開設有截面呈梯形的固定凹槽111,所述底板12呈方形、且四邊均設有截面呈梯形的固定凸起121,四塊所述立板11和所述底板12通過所述固定凸起121卡接於所述固定凹槽111內形成一個半閉合的腔體,所述基質層2置於所述腔體內,所述底板12上還均勻的開設有第一通孔122;所述供氧裝置包括均勻分布在所述底板12下表面上的曝氣軟管41、與所述曝氣軟管41相連的導氣管42、與所述導氣管42相連的微型充氧機(圖未示出);所述盒體5通過軟繩51與所述床體框架1相連,所述盒體5的表面開設有第二通孔(圖未示出),所述盒體內放置有活性炭(圖未示出),所述活性炭上吸附著用於分解有機物的微生物群。
具體地,所述微型充氧機置於岸邊,可間歇性的進行曝氣,為浮島形成好氧、缺氧、厭氧、好氧交替的生態環境,形成穩定的微型生態環境,提高浮島水體淨化能力。所述植被層3為挺水植物,比如燈芯草、蘆葦等。
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立板11的外側還設置有浮力球112。 該浮力球112最好位於立板11的中間位置。
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立板11的截面呈L型,所述立板11之間首尾相接。
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底板12的側面設置有用於固定所述曝氣軟管41的固定環123,所述曝氣軟管41避開所述第一通孔122均勻的分布在所述底板12上。
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導氣管42連接所述曝氣軟管41的接頭呈錐形。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充氣式生物浮島固定床進行了詳細介紹。具體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