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製造方法
2023-04-25 15:35:11 2
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包括基座1,基座上固定有管道換向箱體2,管道換向箱體的前面設有一個混凝土輸入開口3,管道換向箱體的後面設有兩個混凝土輸出開口4,管道換向箱體的左側固定安裝兩個電機5,管道切換箱體的左側還設有定位板8,且定位板位於兩個電機之間,定位板上設有立柱6,兩個電機分別通過連杆7與定位板上的立柱活動連接,所述定位板上還固定有帶孔的切換鋼板9,切換鋼板橫向貫穿切換箱體並可相對於切換箱體做抽拉運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不需安拆管路,縮短混凝土澆築時間,節約人力,降低施工成本。
【專利說明】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築領域,特別是用於超高層建築、橋梁懸臂澆築和山區橋梁混凝土施工需要轉換澆築方向、或不便於安拆混凝土輸送管道工作的區域的一種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超高建築猶如雨後春筍,高速公路橋梁施工已經轉入山區,山區地形複雜,橋梁墩高較高、跨徑大。橋梁上構一般都採用懸臂澆築,施工時需用混凝土輸送泵泵送混凝土。在混凝土泵送施工中,會因工藝、地形等原因,需要不斷的切換或安拆混凝土輸送泵管道改變澆築部位。對於混凝土輸送泵管道的切換,截止目前沒有先進的切換設備及切換技術,施工單採用人工安拆管道切換(即:人工不斷的安裝、拆除換向處的管道進行切換),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施工時間。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切換裝置,來取代混凝土輸送泵管道人工安拆管道切換。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 裝直。
[0005]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包括基座1,基座上固定有管道換向箱體2,管道換向箱體的前面設有一個混凝土輸入開口3,管道換向箱體的後面設有兩個混凝土輸出開口 4,管道換向箱體的左側固定安裝兩個電機5,管道切換箱體的左側還設有定位板8,且定位板位於兩個電機之間,定位板上設有立柱6,兩個電機分別通過連杆7與定位板上的立柱活動連接,所述定位板上還固定有帶孔的切換鋼板9,切換鋼板橫向貫穿切換箱體並可相對於切換箱體做抽拉運動。
[0006]所述管道換向箱體2是由3_5cm的鋼板通過螺絲固定在一起形成的箱體結構。
[0007]所述混凝土輸入開口 3和兩個混凝土輸出開口 4都處在同一橫面上,且兩個混凝土輸出開口 4分別位於混凝凝土輸入開口 3的左右兩側。
[0008]所述切換鋼板9上的孔為橢圓形長孔。
[0009]所述連杆7是在圓杆10的兩端分別套接套筒11形成的結構,且所述套筒上設有用於連接立柱和電機轉動軸的圓孔12。
[0010]所述兩個電機5轉速同步,且轉動方向相反。
[0011]所述連杆7的一端上的套筒套接在立柱上,另一端的套筒套接在電機的轉動軸上並焊接的方式與電機的轉動軸形成固定連接結構。
[0012]利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製作的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將混凝土輸入管道與兩個混凝土輸出管道連在一起形成一體,通過兩個電機來改變調節切換鋼板位置,從而實現了切換鋼板上的橢圓通道將混凝土輸入口與兩個混凝土輸出口的其中一個連接在一起,做到自動切換。該裝置不需安拆管路,縮短切換時間和混凝土澆築時間,節約人力,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進度,提高施工工效;同時保證混凝土澆築的連續性,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所述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的主視圖;
[0014]圖2是本發明所述管道換向箱體的後視圖;
[0015]圖3是本發明所述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的A-A面的剖視圖;
[0016]圖4是本發明所述管道換向箱體(不包含基座)的俯視圖;
[0017]圖5是本發明所述定位板和切換鋼板組合在一起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6是本發明所述連杆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基座;2、管道換向箱體;3、混凝土輸入開口 ;4、混凝土輸出開口 ;5、電機;
6、立柱;7、連杆;8、定位板;9、切換鋼板;10、圓杆;11、套筒;12、圓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是本發明所述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的主視圖,圖2是本發明所述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的後視圖,圖3是本發明所述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的A-A面的剖視圖,如圖所示,一種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包括基座1,基座上固定有管道換向箱體2,管道換向箱體的前面設有一個混凝土輸入開口 3,管道換向箱體的後面設有兩個混凝土輸出開口 4,管道換向箱體的左側固定安裝兩個電機5,管道切換箱體的左側還設有定位板8,且定位板位於兩個電機之間,定位板上設有立柱6,兩個電機分別通過連杆7與定位板上的立柱活動連接,所述定位板上還固定有帶孔的切換鋼板9,切換鋼板橫向貫穿切換箱體並可相對於切換箱體做抽拉運動。其中,所述管道換向箱體2是由3-5cm的鋼板通過螺絲固定在一起形成的箱體結構,如圖4所示;所述混凝土輸入開口 3和兩個混凝土輸出開口 4都處在同一橫面上,且兩個混凝土輸出開口 4分別位於混凝凝土輸入開口 3的左右兩側;所述切換鋼板9上的孔為橢圓形長孔,如圖5所示;所述連杆7是在圓杆10的兩端分別套接套筒11形成的結構,且所述套筒上設有用於連接立柱和電機轉動軸的圓孔12,如圖6所示;所述兩個電機5轉速同步,且轉動方向相反;所述連杆7的一端上的套筒套接在立柱上,另一端的套筒套接在電機的轉動軸上並焊接的方式與電機的轉動軸形成固定連接結構。
[0021]本發明裝置的技術特點是將混凝土輸送泵管道切換實現自動化,即:當混凝土由混凝土輸入開口進入管道切換箱體後,操作人員直接通過控制器來啟動兩個電機,進而控制兩個電機的行程,以改變切換鋼板在管道切換箱體內的位置,切換鋼板上的橢圓孔道將管道切換箱體上的混凝土輸入開口和混凝土輸出開口中的一個連通,將另外一個輸出口遮擋關閉,實現混凝土的實時切換。管道換向箱體通過下方的基座支撐固定,在混凝土泵送過程中保證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的穩定。
[0022]在本技術方案中本裝置連接了混凝土輸入管道和兩個輸出管道,切換鋼板置於管道切換箱體內且可以抽拉,通過電機來調節切換鋼板位置,在切換鋼板抽拉過程中,切換鋼板的橢圓形孔道將混凝土輸入開口和兩個混凝土輸出開口的其中的一個連通,以實現輸送泵管道混凝土輸送方向的換向。兩個電機的管線採用並聯,從而做到電機調節同步。
[0023]在本技術方案中,兩個電機同步轉動且轉動方向相反,進而驅動兩個連杆同向撥動定位板上的立柱,進而驅動切換鋼板相對於管道換向箱體做抽拉動作,完成管道之間的換向連接。
[0024]在本技術方案中,兩個電機採用並聯的方式與一臺控制主機連接,並有該控制主機控制兩個電機同步動作,操作人員可以遠程操控電機的轉動。控制主機通過控制兩個電機轉動軸的轉動角度來操控切換鋼板的行程。操作人員只需要向控制主機中輸入切換鋼板的行程數值,控制主機就可以直接控制兩個電機轉動對應的角度。
[0025]在本技術方案中,兩個電機還可以通過並聯方式與一個控制器連接,控制器上設有正轉、反轉兩個按鈕,操作人員可以在現場手動控制切換鋼板的行程量,進而控制管道切換箱體中管道之間的切換。
[0026]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了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優選技術方案,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了本發明的原理,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包括基座(1),其特徵在於,基座上固定有管道換向箱體(2),管道換向箱體的前面設有一個混凝土輸入開口(3),管道換向箱體的後面設有兩個混凝土輸出開口(4),管道換向箱體的左側固定安裝兩個電機(5),管道切換箱體的左側還設有定位板(8),且定位板位於兩個電機之間,定位板上設有立柱(6),兩個電機分別通過連杆(7)與定位板上的立柱活動連接,所述定位板上還固定有帶孔的切換鋼板(9),切換鋼板橫向貫穿切換箱體並可相對於切換箱體做抽拉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道換向箱體(2)是由3-5cm的鋼板通過螺絲固定在一起形成的箱體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凝土輸入開口(3)和兩個混凝土輸出開口(4)都處在同一橫面上,且兩個混凝土輸出開口(4)分別位於混凝凝土輸入開口(3)的左右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切換鋼板(9)上的孔為橢圓形長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杆(7)是在圓杆(10)的兩端分別套接套筒(11)形成的結構,且所述套筒上設有用於連接立柱和電機轉動軸的圓孔(1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電機(5)轉速同步,且轉動方向相反。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混凝土輸送泵管道自動換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杆(7)的一端上的套筒套接在立柱上,另一端的套筒套接在電機的轉動軸上並焊接的方式與電機的轉動軸形成固定連接結構。
【文檔編號】E04G21/02GK103967280SQ201410209359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9日
【發明者】李懷友, 王振江, 蔡新寧, 張春雲, 徐啟志, 王兆輝 申請人: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