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清潔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7:45:31 2
專利名稱:室內清潔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地面清掃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組合式室內清掃器。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室內清潔一般採用掃帚和簸箕,雖然使用靈便,但清掃過程時,往往塵土飛揚,對於較大空間的清潔,則顯然費時、費力,且清掃效率低。近來出現了各種配有動力的清掃機,雖然效率提高了,但對於家庭和室內並不適用,而且操作不便、成本較高、消耗電能,難以普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於克服現有清掃工具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操作方便、清潔衛生、輕便省力和成本較低的室內清潔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室內清潔器, 包括有推拉杆、支架、盒體、輪子、清掃刷和儲汙盒,所述清掃刷由刷排軸和刷排組成,所述刷排通過插接方式裝配在刷排軸上;所述儲汙盒通過活動方式裝配在支架前後下部,所述儲汙盒與清掃刷形成配合關係。其中,所述的刷排軸圓周上均勻設有楔形槽,所述的刷排為長條楔形結構與楔形槽相適配,所述刷排通過插接方式裝配在刷排軸上。其中,述的刷排包括刷排座和刷體,所述刷體安裝固定在刷排座上,所述刷排座插接固定在刷排軸上。其中,所述刷排軸一端為滑動軸芯,滑動軸芯與刷排軸之間安裝有彈簧,所述滑動軸芯端部設有軸芯推拉杆。其中,儲汙盒與清掃刷相鄰一側設有齒形的集塵刮板,集塵刮板與清掃刷相配合。其中,所述的儲汙盒進一步包括有齒形的集水刮板,所述集水刮板套接在儲汙盒上,所述集水刮板的齒面與清掃刷相配合。其中,所述推拉杆通過支座與盒體轉動連接,所述推拉杆為長度可伸縮杆管套接方式。其中,所述清掃刷頂部的盒體下方裝有用於梳理刷排的齒釘。其中,所述儲汙盒底部安裝有滾珠結構。其中,所述盒體上裝配有用於清掃儲汙盒的毛刷組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傳統的掃把和簸箕集於一體,採用手推式清潔地面, 操作起來方便快捷;清掃刷與儲汙盒相配合,避免塵土飛揚,清潔衛生;通過組合可同時具有除塵及除水的功能;刷排可更換,延長清潔器實用壽命;儲汙盒活動連接,使得傾倒垃圾方便;結構輕巧,成本較低,適合家庭、室內和車廂等狹小空間的清潔,適應性好。
圖IA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室內清潔器的主視圖;[0017]圖IB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室內清潔器的左視剖面圖;圖IC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室內清潔器的俯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儲汙盒的主視圖;圖3A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刷排軸的結構示意圖;圖;3B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刷排軸的B-B向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刷排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 支架;11 輪子;12 輪軸;13 齒釘;2 盒體;21 毛刷組件;22 搭槽;3 清掃刷;31 刷排軸;32 楔形槽;33 刷排;331 刷排座;332 刷體;34 滑動軸芯;35 彈簧;36 軸芯推拉杆;37 滑動槽4 儲汙盒;41 扣槽;42 集塵刮板;43 滾珠結構;44 集水刮板;5 推拉杆;51 支座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詳予說明。實施例1請參閱圖1A、圖IB和圖1C,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室內清潔器,包括有支架1、盒體 2、兩個輪子11、一個清掃刷3、兩個儲汙盒4和一根推拉杆5。清掃刷3由刷排軸31和刷排33組成,刷排軸31為圓柱形,所述刷排33通過插接方式裝配在刷排軸31上,當刷排磨短後可以根據需要跟換刷排33,延長清潔器的使用壽命。本實施例中,兩個儲汙盒4通過活動方式分別裝配在支架1前後下部,這種活動方式可以使滑槽式也可以是搭扣式,同時滑槽和搭扣一起配合使用更好,即在盒體2設一搭槽22,在儲汙盒4處設一扣槽41,並且儲汙盒4與清掃刷3形成配合關係。上述結構,結構輕巧,成本較低;當清潔器往前推帶動清掃刷3轉動把垃圾粉塵等掃入支架1後部的儲汙盒4,相反當清潔器往後時則掃入支架1前部的儲汙盒4,儲汙盒4 活動連接方便從清潔器中取下,方便傾倒垃圾。實施例2請參閱圖3A和圖:3B,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所述的刷排軸31 圓周上均勻設有楔形槽32,所述的刷排33為長條楔形結構與楔形槽32相適配,刷排33通過插接方式嵌入楔形槽32內,裝配在刷排軸31上。採用插接方式一方面使得刷排33更換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因為是長條狀,裝配起來更為牢固,隨著刷排軸31滾動清掃時,不會脫離出來。所述的刷排包括有刷排座331和刷體332,所述的刷排座位長條楔形結構,並插接嵌入楔形槽32內,固定在排刷軸上;所述的刷體332可以通過接插的方式安裝固定在刷排座331上,也可以螺旋連接的方式安裝固定在刷排座331上;所述的刷體332分吸塵和吸液兩類,用於吸塵的刷體332可以為普通的毛刷或塑料刷,用於吸液的刷體332可以為布條。上述結構,基於這些結構能根據需要快速更換不同的刷排,使一個清潔器同時具有除塵和除水兩種清潔功能,提高清潔效率,操作簡單,替換便捷。[0039]實施例3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A所視,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所述刷排軸31 —端為滑動軸芯34,滑動軸芯34與刷排軸31之間安裝有彈簧35,使得活動軸芯34與刷排軸31 之間可伸縮,所述滑動軸芯端部設有軸芯推拉杆36,並且在刷排軸31端部設置一條活動槽 37,為軸芯推拉杆36導向。通過推拉軸芯推拉杆36,在滑動槽37之間運動,帶動活動軸芯34擠壓彈簧35,使的活動軸芯34縮進刷排軸31內,這樣就使得刷排軸31可以方便嵌套在輪軸12內及取出。上述結構,當需要更換刷排33時,就可以通過推拉軸芯推拉杆36取出清掃刷3,實現更方便地更換刷排。實施例4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視,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每個儲汙盒4與清掃刷3相鄰一側設有集塵刮板42,集塵刮板42邊緣緊貼地面,集塵刮板42與清掃刷3相配合。通過設置集塵刮板42,清掃刷3清掃過程時,粉塵及垃圾更容易被掃入儲汙盒4,避免了塵土飛揚,而且一旦粉塵或垃圾進入儲汙盒4後,就不會從集塵刮板42掉出。其中,所述的儲汙盒進一步包括有集水刮板44,所述集水刮板44套接在集水刮板 44上並與清掃刷3相適配,即清掃刷3滾動清掃時,遇到地板上有積水的地方,可以通過刷排33將水粘附後經集水刮板44將汙水集入儲汙盒4,起到去除水的效果。實施例5本實施例中,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所述推拉杆5通過支座51與盒體2 轉動連接,推拉杆5可以前後轉動;所述推拉杆5為長度可伸縮杆管套接方式,根據需要調整推拉杆5的長度,清掃過程中就不會因為推拉杆5太短而彎腰,省力輕便。實施例6本實施例中,在實施例5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所述清掃刷3頂部盒體2下方裝有齒釘13,齒釘13用來濾除刷排33上的毛髮、線段等纖維狀汙物。實施例7 本實施例中,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在儲汙盒4底部安裝有滾珠結構43, 使得整個清潔器在推拉操作時前後保持平衡,清潔器活動靈活。實施例8本實施例中,在實施例7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在盒體2上裝配有毛刷組件21,在傾倒儲汙盒4垃圾時,使用毛刷組件21幫助清掃儲汙盒4,清潔衛生。以上所述各實施例及其改進,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各改進方案的搭配。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室內清潔器,包括有推拉杆、支架、盒體、輪子、清掃刷和儲汙盒,其特徵在於 所述清掃刷由刷排軸和刷排組成,所述刷排通過插接方式裝配在刷排軸上;所述儲汙盒通過活動方式裝配在支架前後下部,所述儲汙盒與清掃刷形成配合關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清潔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刷排軸圓周上均勻設有楔形槽,所述的刷排為長條楔形結構與楔形槽相適配,所述刷排通過插接方式裝配在刷排軸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室內清潔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刷排包括刷排座和刷體,所述刷體安裝固定在刷排座上,所述刷排座插接固定在刷排軸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室內清潔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刷排軸一端為滑動軸芯,滑動軸芯與刷排軸之間安裝有彈簧,所述滑動軸芯端部設有軸芯推拉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清潔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儲汙盒通過滑槽或搭扣方式裝配在支架前後下部,儲汙盒與清掃刷相鄰一側設有齒形的集塵刮板,所述集塵刮板與清掃刷相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室內清潔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儲汙盒進一步包括有齒形的集水刮板,所述集水刮板套接在儲汙盒上,集水刮板的齒面與清掃刷相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清潔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推拉杆通過支座與盒體轉動連接,所述推拉杆為長度可伸縮杆管套接方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清潔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清掃刷頂部的盒體下方裝有用於梳理刷排的齒釘。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清潔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儲汙盒底部安裝有滾珠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1到7任意一項所述的室內清潔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盒體上裝配有用於清掃儲汙盒的毛刷組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室內清潔器,包括有推拉杆、支架、盒體、輪子、清掃刷和儲汙盒,所述清掃刷由刷排軸和刷排組成,所述刷排通過插接方式裝配在刷排軸上;所述儲汙盒通過活動方式裝配在支架前後下部,所述儲汙盒與清掃刷形成配合關係。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傳統的掃把和簸箕集於一體,採用手推式清潔地面,操作起來方便快捷;清掃刷與儲汙盒相配合,避免塵土飛揚,清潔衛生;通過組合可同時具有除塵及除水的功能;刷排可更換,延長清潔器實用壽命;儲汙盒活動連接,使得傾倒垃圾方便;結構輕巧,成本較低,適合家庭、室內和車廂等狹小空間的清潔,適應性好。
文檔編號A47L13/12GK201929891SQ20102065578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0日
發明者侯唯敏 申請人:侯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