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式防地溫生態大棚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20:01:36
專利名稱:組合式防地溫生態大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棚,具體為一種組合式防地溫生態大棚。
背景技術:
目前,溫室大棚技術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在寒冷的北方地區,溫室大棚的牆壁是粘土紅磚,熱源是取之太陽能,在寒冷的冬天大棚保溫性差,棚內的室溫很難保持恆溫,地溫較低,影響了蔬菜的正常生長,給菜農帶來的是效益低,同時只能種植一些生長期短、效益低、耐低溫的油菜、菠菜等,若要種植一些反季蔬菜,就要用火爐等方式在大棚內加熱取暖。目前這種溫室大棚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圍牆採用粘土紅磚,沒有做隔熱保溫處理,也不是保溫阻溫牆,棚外的溫度與棚內的溫度進行熱交換,造成大棚的溫度下降,熱量不能有效的保存在大棚內;二是爐火一般設置在溫室大棚後方,只能加熱大棚後部空氣,前部的空氣不能很好的加熱,散熱範圍較小,導致熱效率較差,熱損失率較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傳統溫室大棚存在保溫隔熱差、地溫低、爐火散熱範圍小、熱損失率高等問題,提供一種組合式防地溫生態大棚。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組合式防地溫生態大棚,包括牆體、弧形頂棚,本實用新型的創新點在於所述牆體為坐北朝南的土牆體,大棚正前方設有位於地面以下的橫向加熱火道,大棚兩側分別設有位於地面以下的縱向加熱火道,橫向加熱火道與縱向加熱火道相互貫通,橫向加熱火道兩端分別設有加火口,大棚後方兩側分別設有與縱向加熱火道相通的煙 。所述土牆體含水率低,能達到阻止冷氣傳導的效果。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利用大棚的土牆體、沿大棚周圈設置且深入地下的橫向加熱火道、兩側的縱向加熱火道,形成了一個環形的保溫隔熱體,有效將大棚與外界的冷空氣隔離,而且地熱可以從該環形的保溫體中上升到大棚內的地表中,所以無論是太陽照射進入大棚內的熱量,還是來自於加熱火道內的熱量,都能很好的保留在棚內而不會流失,使大棚保持在較高的恆溫狀態,即使在非常寒冷的地區,也能提供最適合於植物或蔬菜的生長溫度。本實用新型將加火口設置在大棚前方,加熱範圍較廣,熱利用率較高。所述土牆體內間隔開挖有土窯洞,在各個土窯洞內可種菜、養蘑菇、養豬等,以充分利用大棚內的恆溫條件。所述土牆體與地面的角度為90、6°,以保證其穩定性。所述橫向加熱火道和縱向加熱火道的深度為O. 8^1. 5米,利用橫向加熱火道和縱向加熱火道作為阻溫牆,基本切斷了大棚與外部土層的熱交換,阻止了冷氣的侵入,減少了熱能的流失。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熱量損失小,熱利用率高,在不同時間及不同地點,室 溫及地溫變化相對較小,有利於各類園藝作物的生長,降低了溫室造價,減少了環境汙染,提高了土壤溫度,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圖中1_ 土牆體;2-弧形頂棚;3-橫向加熱火道;4-縱向加熱火道;5-加火口 ;
6-煙囪;7_ 土窯洞。
具體實施方式
組合式防地溫生態大棚,如圖1、2所示,包括牆體、弧形頂棚2,牆體為坐北朝南的土牆體1,土牆體I與地面的角度為9(Γ96°,土牆體I內間隔開挖有土窯洞7,土窯洞高位1. 6m,深2m,寬2m,大棚正前方設有位於地面以下的橫向加熱火道3,大棚兩側分別設有位於地面以下的縱向加熱火道4,橫向加熱火道與縱向加熱火道相互貫通,深度為O. 8^1. 5米,優選為I米。橫向加熱火道兩端分別設有加火口 5,大棚後方兩側分別設有與縱向加熱火道相通的煙囪6,煙囪可位於大棚內,以充分利用煙氣熱量,提升大棚內溫度。製作時,在土牆體適合固定龍骨架的高度,切出I米左右寬的平臺供卷放草廉等操作。在平臺的最裡邊做一個八`字形凹槽(從正面看中間高,兩邊低,槽內抹灰)以排雨水。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式防地溫生態大棚,包括牆體、弧形頂棚(2),其特徵是所述牆體為坐北朝南的土牆體(1),大棚正前方設有位於地面以下的橫向加熱火道(3),大棚兩側分別設有位於地面以下的縱向加熱火道(4),橫向加熱火道與縱向加熱火道相互貫通,橫向加熱火道兩端分別設有加火口(5),大棚後方兩側分別設有與縱向加熱火道相通的煙囪(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防地溫生態大棚,其特徵是土牆體(I)內間隔開挖有土窯洞(7)。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合式防地溫生態大棚,其特徵是土牆體(I)與地面的角度為90 96°。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合式防地溫生態大棚,其特徵是橫向加熱火道(3)和縱向加熱火道(4)的深度為O. 8^1. 5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棚,具體為一種組合式防地溫生態大棚,解決現有大棚保溫隔熱差、地溫低、爐火散熱範圍小、熱損失率高等問題,包括牆體、弧形頂棚,牆體為坐北朝南的土牆體,大棚正前方設有位於地面以下的橫向加熱火道,兩側設有位於地面以下的縱向加熱火道,橫向加熱火道與縱向加熱火道貫通,橫向加熱火道兩端設有加火口,大棚後方兩側分別設有與縱向加熱火道相通的煙囪,土牆體內間隔開挖有土窯洞。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熱量損失小,熱利用率高,在不同時間及不同地點,室溫及地溫變化相對較小,有利於各類園藝作物的生長,降低了溫室造價,減少了環境汙染,提高了土壤溫度,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A01G9/14GK202890069SQ201220592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明者白世修, 白洪 申請人:白世修, 白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