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壓式雙倉風分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0:46:56
專利名稱:一種風壓式雙倉風分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風力分選設備技術領域,適用於容易破碎的材料進行風力分選,尤其是菸草加工製造技術領域中使用的風壓式雙倉風分器。
背景技術:
氣流風分原理:在氣流中浮選某種物料,設定某一氣流速度,使物料中懸浮速度低於設定氣流速度的較輕部分向上運動,而物料中懸浮速度高於設定氣流速度的較重部分向下運動,使物料在氣流中被離為較重和較輕的兩部分。該原理在各行業中有廣泛應用,如CN201454852 U公開了一種風力分選出較重優良種子的裝置。CN 2922496 Y公開了一種風力分選菸絲中無效的較重煙梗和雜物的設備,在該設備中較輕的有效菸絲被風力帶走,然後通過管道輸送和氣料分離裝置將菸絲分出;
CN 102626257 A和CN 2791087 Y公開了使用風力分選煙片和煙梗混合物料的設備,分選出的有效葉片經過風送後使用旋轉式落料器進行氣料分離;
CN 101053868A公開了一種雙倉式風力分選菸草物料設備,其在兩個倉內使用不同氣流速度對物料進行二次分選,有效較輕物料被風力帶走,然後通過管道輸送和氣料分離裝置將較輕物料分出。以上設備風力分選出的較輕有效物料均要使用管道輸送和氣料分離裝置將較輕物料分出,在輸送和分離過程會使物料水分降低,機械摩擦較激烈,會導致物料尺寸變小,並產生大量碎末,降低了物料使用價值。同時以上裝置只能完成分選功能,均需要落料器來完成氣料分離工作,相應的設備複雜、能耗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效、低能耗、結構簡單、低物料損耗的風分器。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風壓式雙倉風分器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分離倉上部側壁與落料倉上部側壁相通,傳送網帶通過該相通口連通分離倉與落料倉,相通口處設置隔離兩倉的風簾,落料倉底部設置出料口,分離倉的頂部設置負壓吸風口,分離倉側壁正對傳送網帶一端的下部設置進料口,分離倉下部設置帶網眼的振槽,振槽下設置帶網眼的阻尼板,阻尼板下方安裝正對分離倉下埠的進風口,振槽末端接剔除物落料口。傳送網帶在分離倉與落料倉中呈水平設置,風簾的結構為在分離倉與落料倉相接的相通口下部設置輔助進風口,輔助進風口上設置一系列向上垂直正對傳送網帶的出風孔。吸風口處的負壓壓力比標準大氣壓小100 2100Pa,振槽的網眼處的正壓壓力比標準大氣壓大100 2000 Pa,阻尼板下連接的進風口為垂直轉角結構,且水平段的進風方向與傳送網帶的移動方向一致;落料倉內的壓力為標準大氣壓。
分離倉為上口大於下口的喇叭狀,倉的傾斜側壁帶有角度調節器,阻尼板採用抽拉滑槽安裝在振槽下方。傳送網帶配置有糾偏和張緊裝置。傳送網帶位於落料倉中的端部設置有清掃刷。通過置換分離倉下部的阻尼板,可調節進入分離倉的正壓風,並且採用垂直轉角結構的進風口,使分離倉內的壓力平衡面形成左低右高的形態。物料通過輸送帶或振槽平拋由進料口進入分離倉,其中尺寸小於傳送網帶上網孔尺寸的粉塵和碎末受負壓作用穿過傳送網帶和吸風口進入除塵系統;而尺寸大於傳送網帶網孔的鬆散較輕物料受到負壓作用被吸附在傳送網帶上;其餘物料在下落過程中受正壓風力託舉吹浮,逐漸鬆散並與較重物料分離,然後被正壓風託舉至壓力平衡面後,被負壓吸附在傳送網帶上;剩餘物料落到底部振槽上被振動輸送,在振動輸送作用力和下方正壓氣流的共同作用下,剩餘物料進一步鬆散,其中的較輕物料被正壓風託舉至壓力平衡面後,被負壓吸附在傳送網帶上;吸附在傳送網帶表面的物料,隨著傳送網帶運功被帶到落料倉,在正常的標準大氣壓下受重力落入出料口 ;較重物料被振槽輸送至振槽開口處的剔除物落料口被排除。輔助進風口位於分離倉和落料倉之間,其均布的出風孔吹出正壓氣流,具有隔離分離倉與落料倉內空氣壓力的作用,使落料倉內空氣壓力與外界標準大氣壓的空氣壓力相同,並在物料進入落料倉前段時繼續託舉物料,使物料集中落至出料口中間的作用。傳送網帶表面的物料進入落料倉後失去了負壓吸力和下方正壓託舉,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與傳送網帶分離,並在傳送網帶運動方向的慣性作用下,按拋物線路徑下落至出料口,傳送網帶末端所裝的與之相切的旋轉毛刷與傳送網帶進行反向相對運動,旋轉毛刷將傳送網帶上粘附的物料全部刷下,落至出料口。本發明可通過調整風分倉規格尺寸以及網帶速度實現不同流量的物料分離:可通過調節風壓、風速實現不同材料的物料分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一臺設備中實現對物料的多次分選,提升了分選效率,從而提升了設備單位寬度尺寸上處理物料的能力,即設備進料方向單位寬度尺寸能處理更高流量的物料,因此在風選相同流量的物料時,與其它設備相比,可以減小設備尺寸,達到減少分選用風量,實現降低能耗的效果。本發明避免了傳統的氣料分離和氣鎖排料機構對顆粒裝材料的機械摩擦,消除了機械摩擦導致材料破碎產生的尺寸減小和碎屑,從而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本發明同樣適用於有效部分是較重材料的風力分離技術領域。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圖示意圖。圖中:進風口 1、阻尼板2、振槽3、進料口 4、傳送網帶5、吸風口 6、輔助進風口 7、清掃刷8、出料口 9、剔除物落料口 10、分離倉11、落料倉12。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裝置由進風口 1、阻尼板2、振槽3、進料口 4、傳送網帶5、吸風口 6、輔助進風口 7、清掃刷8、出料口 9、剔除物落料口 10、分離倉11、落料倉12組成。工作過程如圖所示:物料經振動輸送機由進料口 4送入分離倉11,由於慣性的作用,物料向前作拋物線運動,在此過程中,尺寸小於傳送網帶5上網孔的物料碎末受負壓作用,穿過傳送網帶,通過吸風口 6進入除塵系統;一部分比重輕的合格物料受來自吸風口 6上方負壓作用,吸附在傳送網帶5上;一部分物料在下落過程中,受到來自進風口 I正壓風的託舉,較輕物料逐步與較重物料分離,並在正壓風的託舉下越過分離倉11中的壓力平衡面,被負壓吸附在傳送網帶5上;剩下的物料下落至振槽3後,在振槽和正壓風的作用力下,物料進一步鬆散,較輕物料與較重物料再次分離,並在正壓風的託舉下越過壓力平衡面,被負壓吸附在傳送網帶5上;比重較大的不合格物料經振槽3輸送,由振槽下方的剔除物落料口 10落下而被分離;吸附在傳送網帶5上的物料被帶入落料倉12,由於落料倉12中空氣壓力與外界大氣壓相同,傳送網帶5上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出料口 9,完成風分。實施例:本實施例僅為菸草氣流風分的一個實例,不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限制。在某牌號捲菸制絲過程中,菸葉經過回潮、加料、儲葉、增溫增溼、切絲、烘絲工序後進入本發明所示風壓式雙倉風分器的分離倉11,由於慣性的作用,菸絲向前作拋物線下降運動,在此過程中,其中小於1_ (傳送網帶5的網眼尺寸)的粉塵和菸草碎末受負壓作用向上穿過傳送網帶5,通過吸風口 6進入除塵系統;一部分比重輕的合格菸絲受上方負壓作用,吸附在傳送網帶5上;一部分菸絲在下落過程中,受到正壓風的託舉,較輕菸絲逐步與較重梗籤分離,並在正壓風的託舉下越過分離倉11 中形成的壓力平衡面,被負壓吸附在傳送網帶5上;剩下的菸絲和梗籤混合物料下落至振槽3後,在振槽3和正壓風的作用力下,混合物料進一步鬆散,較輕的菸絲與較重的梗籤再次分離,並在正壓風的託舉下越過壓力平衡面,被負壓吸附在傳送網帶5上;菸絲中比重較大的梗籤經振槽3輸送,由振槽下方的剔除物落料口10落下而被分離;吸附在傳送網帶5上的菸絲被傳送網帶帶入落料倉12,由於落料倉12中空氣壓力與外界相同,傳送網帶5上的菸絲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出料口 9,由輸送帶帶走進入下道工序,完成分選菸絲中梗籤的工藝任務;使用相同批次的菸絲與傳統葉絲柔性風選器過料測試,主要技術指標檢測結果如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風壓式雙倉風分器,其特徵在是:分離倉上部側壁與落料倉上部側壁相通,傳送網帶通過該相通口連通分離倉與落料倉,相通口處設置隔離兩倉的風簾,落料倉底部設置出料口,分離倉的頂部設置負壓吸風口,分離倉側壁正對傳送網帶一端的下部設置進料口,分離倉下部設置帶網眼的振槽,振槽下設置帶網眼的阻尼板,阻尼板下方安裝正對分離倉下埠的進風口,振槽末端接剔除物落料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壓式雙倉風分器,其特徵在是:傳送網帶在分離倉與落料倉中水平設置,風簾的結構為在分離倉與落料倉相接的相通口下部設置輔助進風口,輔助進風口上設置一系列向上垂直正對傳送網帶的出風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壓式雙倉風分器,其特徵在是:吸風口處的壓力比標準大氣壓小100 2100Pa,振槽的網眼處壓力比標準大氣壓大100 2000 Pa,阻尼板下連接的進風口為垂直轉角結構,且水平段的進風方向與傳送網帶的移動方向一致;落料倉內的壓力為標準大氣壓。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風壓式雙倉風分器,其特徵在是:分離倉為上口大於下口的喇叭狀,倉的傾斜側壁帶有角度調節器,阻尼板採用抽拉滑槽安裝在振槽下方。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風壓式雙倉風分器,其特徵在是:傳送網帶配置有糾偏和張緊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風壓式雙倉風分器,其特徵在是:傳送網帶位於落料倉中的端部設置有清掃刷。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風力分選設備技術領域,適用於容易破碎的材料進行風力分選,尤其是菸草加工製造技術領域中使用的風壓式雙倉風分器。本裝置的結構為,分離倉上部側壁與落料倉上部側壁相通,傳送網帶通過該相通口連通分離倉與落料倉,相通口處設置隔離兩倉的風簾,落料倉底部設置出料口,分離倉的頂部設置負壓吸風口,分離倉側壁正對傳送網帶一端的下部設置進料口,分離倉下部設置帶網眼的振槽,振槽下設置帶網眼的阻尼板,阻尼板下方安裝正對分離倉下埠的進風口,振槽末端接剔除物落料口。本發明可根據需要分離出物料中不同密度的無效顆粒,並收集有效物料,避免物料機械摩擦導致顆粒破碎變小,具有高效、低能耗、結構簡單、低物料損耗的特點。
文檔編號B07B11/00GK103143504SQ20131007251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7日
發明者牟定榮, 王毅, 鄒泉, 趙雲川, 陳冉, 楊光濤, 高曉華, 蔡媛, 戚文輝, 喬曉輝, 肖文平, 竇元春, 樊昊, 錢炳海 申請人:紅塔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