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浮頭式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4:23:51 1
本發明涉及換熱設備,具體涉及了一種浮頭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浮頭式換熱器是管殼式換熱器中的一類,其管板一端固定在殼體與前端管箱之間,另一端(即浮頭)可以在殼體中自由移動。由於管束的熱膨脹不受殼體的約束,因此浮頭式換熱器不會產生較大的溫差熱應力,這樣便避免了對換熱器結構的損害。此外,浮頭式換熱器還便於拆卸、易於清洗,適用於殼體和管束溫差較大或殼程介質易結垢的場合。因此在石油化工以及其他相關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現今的浮頭式換熱器存在以下的問題:(1)浮頭側部易發生內漏;(2)管束上易積累汙垢,影響換熱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浮頭式換熱器,其目的:防止浮頭側部發生側漏,管束上不易積累汙垢。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浮頭式換熱器,包括換熱殼體、冷液殼體和浮動罩,換熱殼體通過法蘭裝設在冷液殼體上,浮動罩通過法蘭裝設在換熱殼體上,換熱殼體上設有熱液進管和熱液出管,冷液殼體上設有冷液進管和冷液進管;
浮動罩內設有浮頭和定位裝置,浮頭上設有管束,管束穿過換熱殼體內部延伸至冷液殼體內部,定位裝置上設有與管束相應的第一密封板,定位裝置與浮動罩之間設有密封環;
換熱殼體內設有與管束相應的導流板,所述換熱殼體與冷液殼體相鄰的內部設有與管束相應的第二密封板,換熱殼體側部設有排壓管,換熱殼體內設有熱液進管相應的緩流板;
冷液殼體內設有分隔板。
優選的,第一密封板的材料為自潤滑材料。
優選的,由第一密封板、浮動罩和定位裝置組成了一個密封腔,密封腔內注有測壓液,浮動罩上設有測壓液進管和測壓排液管,測壓排液管上設有流量檢測裝置。
優選的,熱液進管端部設有過濾裝置。
優選的,所述導流板上的導流孔為半徑由下至上逐漸縮小的圓錐孔。
優選的,所述排壓管上設有排壓閥。
優選的,所述緩流板的形狀為L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定位裝置上設有與管束相應的第一密封板,定位裝置與浮動罩之間設有密封環,將浮頭與換熱殼體內部完全隔離,防止了浮頭側部發生側漏;換熱殼體內設有與管束相應的導流板,導流板使流體對管束側部進行衝刷,進而使管束上不易積累汙垢,且還加快了換熱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所公開的一種浮頭式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換熱殼體 11.熱液進管 12.熱液出管 13.導流板 14.第二密封板15.排壓管 16.緩流板 2.冷液殼體 21.冷液進管 22.冷液進管23.分隔板 3.浮動罩 31.浮頭 32.定位裝置 33.管束 34.第一密封板 35.密封環 36.測壓液進管 37.測壓排液管 4.密封腔 41.流量檢測裝置 5.過濾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下面結合示意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浮頭式換熱器,包括換熱殼體1、冷液殼體2和浮動罩3,換熱殼體1通過法蘭裝設在冷液殼體2上,浮動罩3通過法蘭裝設在換熱殼體1上,換熱殼體1上設有熱液進管11和熱液出管12,冷液殼體2上設有冷液進管21和冷液進管22。
浮動罩3內設有浮頭31和定位裝置32,浮頭31上設有管束33,管束33穿過換熱殼體1內部延伸至冷液殼體2內部,定位裝置32上設有與管束33相應的第一密封板34,定位裝置32與浮動罩3之間設有密封環35,將浮頭31與換熱殼體1內部完全隔離,防止了浮頭31側部發生側漏。
換熱殼體1內設有與管束33相應的導流板13,導流板13使流體對管束33側部進行衝刷,進而使管束33上不易積累汙垢,且還加快了換熱效率。
所述換熱殼體1與冷液殼體2相鄰的內部設有與管束33相應的第二密封板14,換熱殼體1側部設有排壓管15,換熱殼體1內設有熱液進管11相應的緩流板16,緩流板16減緩進液的速度,防止了換熱殼體1內的壓力增長過快。
冷液殼體2內設有分隔板23,使冷液的流動方向固定。
第一密封板34的材料為自潤滑材料。
由第一密封板34、浮動罩3和定位裝置32組成了一個密封腔4,密封腔4內注有測壓液,浮動罩3上設有測壓液進管36和測壓排液管37,測壓排液管37上設有流量檢測裝置41,通過流量檢測裝置41檢測測壓液的排出量,來調節冷液和熱液的進出速度。
熱液進管11端部設有過濾裝置5,進一步防止了管束33上積累汙垢。
所述導流板13上的導流孔形狀為由下至上的圓錐形,進一步提高了管束33上不易積累汙垢。
所述排壓管15上設有排壓閥。
所述緩流板16的形狀為L形。
以上就是一種浮頭式換熱器的結構特點和作用效果,其優點:結構簡單,防止了浮頭側部發生側漏,管束上不易積累汙垢。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