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康復鞋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4:15:46 1
足部康復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公開了一種足部康復鞋。可以實現該兩夾翼分別與墊件的對側邊沿粘接獲分離,換洗清潔方便;而且康復鞋的大小容易調節可以實現一鞋多人使用或者一人多階段多用途使用,從而達到循環利用、節省資源的作用。本實用新型中,康復鞋包括:鞋幫面和鞋底,鞋底上面的外沿設置有至少一排卡孔,與鞋底連接的鞋幫面上的連接處的設置有卡扣,卡扣卡在卡孔內,用於鞋幫面和鞋底的連接;卡孔具有對側卡槽;卡扣具有彈簧夾和墊件,該彈簧夾具有手持部、彈簧和兩夾翼,彈簧連接手持部和兩夾翼,並且該兩夾翼分別與墊件的對側邊沿粘接,當鞋幫面和鞋底連接時,該兩粘接處分別卡在對側卡槽。
【專利說明】足部康復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康復鞋。
【背景技術】
[0002]現臨床上,足燒(燙)傷、外傷患者或足部綁石膏的患者均未對傷患面、外敷料或石膏表面加以保護,以至來醫院換藥時外敷料或石膏外汙染較嚴重,特別是足底汙染嚴重,有的甚至發生感染,所以急需一種可以保持創面、外敷料或石膏表面的清潔衛生,防止感染。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足部康復鞋,多排卡孔都具有對側卡槽,卡扣具有手持部、彈簧夾和墊件,該兩夾翼分別與墊件的對側邊沿粘接,可以實現並且該兩夾翼分別與墊件的對側邊沿粘接獲分離,換洗清潔方便;而且康復鞋的大小容易調節可以實現一鞋多人使用或者一人多階段多用途使用,從而達到循環利用、節省資源的作用。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足部康復鞋,康復鞋包括:鞋幫面和鞋底,鞋底上面的外沿設置有至少一排卡孔,與鞋底連接的鞋幫面上的連接處的設置有卡扣,卡扣卡在卡孔內,用於鞋幫面和鞋底的連接;
[0005]卡孔具有對側卡槽;
[0006]卡扣具有彈簧夾和墊件,該彈簧夾具有手持部、彈簧和兩夾翼,彈簧連接手持部和兩夾翼,並且該兩夾翼分別與墊件的對側邊沿粘接,當鞋幫面和鞋底連接時,該兩粘接處分別卡在對側卡槽。
[0007]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區別及其效果在於:
[0008]多排卡孔都具有對側卡槽,卡扣具有手持部、彈簧夾和墊件,並且該兩夾翼分別與墊件的對側邊沿粘接,可以實現並且該兩夾翼分別與墊件的對側邊沿粘接獲分離,換洗清潔方便;而且容易康復鞋的大小容易調節可以實現一鞋多人使用或者一人多階段多用途使用,從而達到循環利用、節省資源的作用。
[0009]進一步地,防滑鞋底面可以避免患者打滑,保證患者的患足安全。
[0010]進一步地,至少兩對鞋帶可以綁系,以實現康復鞋的穿戴固定,而且鞋面的露空部分較多,不僅成本低、輕便、透氣和舒適,而且可以方便醫護人員或者患者本人隨時觀察血運。
[0011]進一步地,魔術搭扣鞋帶,穿戴方便,可根據外敷料或石膏的厚度或者患者傷患處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鬆緊度,使康復鞋更加貼腳舒適,同時適應於不同患者的大小鬆緊調節要求。
[0012]進一步地,腳趾卡套固定腳趾,可以提供腳趾完善的保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一種足部康復鞋的結構示意圖;[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一種足部康復鞋上的卡孔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一種足部康復鞋上的卡扣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中一種足部康復鞋的鞋底面的示意圖;
[0017]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中一種足部康復鞋的鞋帶的示意圖;
[0018]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中一種足部康復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在以下的敘述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於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0020]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21]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足部康復鞋。圖1是該足部康復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該足部康復鞋上的卡孔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該足部康復鞋上的卡扣的結構示意圖。如上述三圖所示,該足部康復鞋包括:鞋幫面I和鞋底2,所述鞋底2上面的外沿設置有至少一排卡孔3,與鞋底2連接的鞋幫面I上的連接處4的設置有卡扣5,所述卡扣5卡在卡孔3內,用於鞋幫面I和鞋底2的連接。
[0022]所述卡孔3具有對側卡槽31 ;
[0023]所述卡扣4具有彈簧夾41和墊件42,該彈簧夾41具有手持部、彈簧和兩夾翼,彈簧連接手持部和兩夾翼,並且該兩夾翼分別與墊件42的對側邊沿粘接,當鞋幫面I和鞋底2連接時,該兩粘接處分別卡在對側卡槽31。
[0024]多排卡孔都具有對側卡槽,卡扣具有手持部、彈簧夾和墊件,並且該兩夾翼分別與墊件的對側邊沿粘接,可以實現並且該兩夾翼分別與墊件的對側邊沿粘接獲分離,換洗清潔方便。而且容易康復鞋的大小容易調節可以實現一鞋多人使用或者一人多階段多用途使用,從而達到循環利用、節省資源的作用。
[0025]此外,可以理解,不僅鞋底上面的外沿設置有卡孔,也可以在鞋底外邊沿設置有卡孔,此時卡扣卡進卡孔的話,這種鞋底和鞋幫面的連接方式可以使得當前規格的康復鞋的尺碼達到最大。相應地,如果將鞋幫面上的卡扣卡在鞋底上面最靠近鞋底中心的那排卡孔,則這種連接方式可以使得當前規格的康復鞋的尺碼達到最小。而如果將鞋幫面上的卡扣卡在上述兩排卡孔之間排的卡孔,則得到的康復鞋的尺碼介於上述最小和最大之間的中間尺碼。
[0026]使用時,通過操作手持部對彈簧力的作用以控制兩夾翼的伸展和收縮,從而可以將卡扣卡進卡孔內。
[0027]在一優選例中,為使卡扣卡進卡孔內,可以通過手持部著力,使彈簧擠壓收縮,從而牽制兩夾翼牽制墊件對側向中間收縮以使墊件的寬度小於或等於卡孔對側卡槽上面部分的最小內徑值,這時,將墊件與夾翼的對側粘接處對應伸進卡孔的對側卡槽內,然後鬆弛手持部,則通過彈簧的伸展,此時,對側卡槽內就卡緊墊件與夾翼的對側粘接處,當所有的卡扣和卡孔卡緊後,則實現了鞋幫面和鞋底的連接。
[0028]在另一優選例中,為使卡扣從卡孔內撤出,可以通過手持部著力,使彈簧擠壓收縮,從而牽制兩夾翼牽制墊件對側向中間收縮以使墊件的寬度小於或等於卡孔對側卡槽上面部分的最小內徑值,這時,將卡扣撤出卡孔,從而實現了鞋幫面與鞋底的分離。
[0029]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足部康復鞋。圖4是該足部康復鞋的鞋底面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該足部康復鞋的鞋帶的示意圖,圖6是該足部康復鞋的立體示意圖。
[0030]第二實施方式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主要改進之處在於:防滑鞋底面可以避免患者打滑,保證患者的患足安全。至少兩對鞋帶可以綁系,以實現康復鞋的穿戴固定,而且鞋面的露空部分較多,不僅成本低、輕便、透氣和舒適,而且可以方便醫護人員或者患者本人隨時觀察血運。魔術搭扣鞋帶,穿戴方便,可根據外敷料或石膏的厚度或者患者傷患處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鬆緊度,使康復鞋更加貼腳舒適,同時適應於不同患者的大小鬆緊調節要求。腳趾卡套固定腳趾,可以提供腳趾完善的保護。具體地說:
[0031]如圖4所示,康復鞋鞋底的鞋底面2為防滑鞋底面。
[0032]此外,可以理解,防滑鞋底面為增加鞋底面摩擦力的鞋底面,可以通過在鞋底面上鏤刻深度紋理來實現,紋理圖形可以是波浪形和花紋等。
[0033]在另一優選例中,也可以在鞋底面上設置鞋釘或凸狀物來實現防滑功能,該鞋釘或凸狀物的材質可以與鞋面材質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鞋底面為塑膠面,而鞋釘或凸狀物為牛筋鞋釘或凸狀物。
[0034]鞋幫面為至少兩對鞋帶,卡扣設置在鞋帶上,且每對鞋帶通過卡扣分別對應連接在對側卡孔內。
[0035]此外,可以理解,在一優選例中,為達到輕便、透氣和舒適的效果,可以選取相應的康復鞋的材質,比如,鞋幫面除了卡扣部分外,其他部分是棉質類,而鞋底面可以是PVC材質或者泡沫塑料材質。
[0036]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某些實施方式中,鞋幫面並不僅限於為窄的鞋帶,也可以是比較寬的鞋幫。
[0037]將患肢放於行走鞋內,根據外敷料的厚度或石膏的厚度調整魔術搭扣即可。
[0038]鞋帶為三對,其中兩對分別設置在鞋底面前半部分的兩側,另外一對分別設置在鞋底面後半部分的兩側。
[0039]此外,可以理解,鞋底面前半部分的兩側的兩對鞋帶,綁縛方式可以是交叉綁縛,也可以是平行綁縛,用於實現足前部分的固定,鞋底面後半部分的兩側那對鞋帶,用於實現足後跟部分的固定。
[0040]如圖4所示,鞋帶(鞋幫面I)上設置有魔術搭扣2。
[0041]此外,可以理解,優選地為三對,效果是前面交叉或平行綁縛、後面的那對,輕便、透氣、舒適、觀察血運。
[0042]鞋帶上設置的魔術搭扣長度與鞋帶長度佔比範圍為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0043]此外,可以理解,在一優選例中,鞋帶上設置的魔術搭扣長度與鞋帶長度佔比範圍為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優選地,該佔比為五分之一,更優地,該佔比為五分之二,最優地為
三分之一。
[0044]鞋底面2的上面的前半部分設置有至少一個腳趾卡套5。
[0045]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某些實施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有腳趾卡套的康復鞋,或者沒有腳趾卡套的康復鞋。[0046]腳趾卡套5為彈性束帶。
[0047]此外,可以理解,在一優選例中,彈性束帶寬度範圍為I釐米至5釐米。
[0048]優選地,彈性束帶寬度為I釐米,可以適合腳趾長度為I釐米至2釐米情形。彈性束帶寬度為2釐米,可以適合腳趾長度為1.5釐米至3.5釐米情形。彈性束帶寬度為3釐米,可以適合腳趾長度為2釐米至4.5釐米情形。設置不同寬度的彈性束帶可以適合不同長度腳趾,適用人群廣。
[0049]在另一優選例中,腳趾卡套可以直接粘接在鞋底面2的上面,也可以分別在鞋底面2的上面和腳趾卡套分別設置卡扣和卡槽進行卡連接。
[0050]在另一優選例中,腳趾卡套與鞋底面2的上面的前半部分所形成的連接處的位置範圍可以自動調節,比如通過粘合劑重新實現腳趾卡套的粘接。
[0051]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專利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係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係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52]雖然通過參照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優選實施方式,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足部康復鞋,其特徵在於,包括:鞋幫面和鞋底,所述鞋底上面的外沿設置有至少一排卡孔,與鞋底連接的鞋幫面上的連接處的設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卡在卡孔內,用於鞋幫面和鞋底的連接; 所述卡孔具有對側卡槽; 所述卡扣具有彈黃夾和塾件,該彈黃夾具有手持部、彈黃和兩夾翼,彈黃連接手持部和兩夾翼,並且該兩夾翼分別與墊件的對側邊沿粘接,當鞋幫面和鞋底連接時,該兩粘接處分別卡在對側卡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康復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底的鞋底面為防滑鞋底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足部康復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幫面為至少兩對鞋帶,所述卡扣設置在鞋帶上,且每對鞋帶通過卡扣分別對應連接在對側卡孔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康復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帶為三對,其中兩對分別設置在鞋底面前半部分的兩側,另外一對分別設置在鞋底面後半部分的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足部康復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帶上設置有魔術搭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足部康復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帶上設置的魔術搭扣長度與鞋帶長度佔比範圍為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足部康復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底面的上面的前半部分設置有至少一個腳趾卡套。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足部康復鞋,其特徵在於,所述腳趾卡套為彈性束帶。
【文檔編號】A43B7/00GK203814687SQ201420118976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4日
【發明者】周燕鳴 申請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 周燕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