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絕緣配線槽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0:03:51 1
一種絕緣配線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絕緣配線槽,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上的上蓋,並且所述底座和上蓋之間形成置線腔體,所述底座具有底壁以及從該底壁的兩側邊沿縱向向上延伸的側壁,所述側壁和底壁的交接處具有斜向下延伸的弧形過渡壁,該弧形過渡壁中間形成與所述置線腔體連通的擴展槽;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底座的底壁和側壁之間用弧形過渡壁實現過渡,並且在弧形過渡壁中間形成擴展槽後,使得配線槽的側壁的應力比較均勻,並且該側壁具有很好的側向彈性,尤其當置線腔體內的導線比較多時,該側壁的彈性對導線的擠壓力具有良好地緩衝作用,並進而使得該側壁具有良好地耐疲勞性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絕緣配線槽不僅結構簡單、設計新穎、而且使用壽命顯著提高。
【專利說明】 一種絕緣配線槽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絕緣配線槽。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配線槽因其能有效的將各種導線集中在槽體內而不顯露在外並且能合理的適應布線工作,因此在各種建築安裝工程中的應用極為廣泛,然而現有技術中的絕緣配線槽普遍存在以下缺陷:由於配線槽由底座和上蓋配合組成,其內腔用以置放各種導線,而底座一般具有底壁和側壁,在底壁和側壁的交接處往往由於其應力不均勻,並且側壁不具有諸如彈性性能等緩衝作用,當配線槽內的導線數量較多時,側壁因長期承受導線的擠壓力而出現疲勞,進而極容易導致側壁與底壁的交接位置產生裂紋甚至斷裂,使配線槽原有的用於隱藏導線外露的功能付之一炬,因此,極大地影響了配線槽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新穎、並能有效提高使用壽命的絕緣配線槽。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一種絕緣配線槽,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上的上蓋,並且所述底座和上蓋之間形成置線腔體,所述底座具有底壁以及從該底壁的兩側邊沿縱向向上延伸的側壁,所述側壁和底壁的交接處具有斜向下延伸的弧形過渡壁,該弧形過渡壁中間形成與所述置線腔體連通的擴展槽。
[0005]優選的,為更進一步的加強底壁的強度,在所述弧形過渡壁的靠下方位置和底壁之間連接有加強筋。
[0006]優選的,為方便置線腔體內的導線從側壁引出,在所述側壁上開設有若干個出線孔。
[0007]通過對現有技術的上述改進,本實用新型的絕緣配線槽達到了以下有益效果:由於在底壁和側壁之間用弧形過渡壁實現過渡,並且在弧形過渡壁中間形成擴展槽後,使得配線槽的側壁的應力比較均勻,並且該側壁具有很好的側向彈性,尤其當置線腔體內的導線比較多時,該側壁的彈性對導線的擠壓力具有良好地緩衝作用,並進而使得該側壁具有良好地耐疲勞性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絕緣配線槽不僅結構簡單、設計新穎、而且使用壽命顯著提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主視圖。
[0009]圖2是現有技術中絕緣配線槽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是一種絕緣配線槽,在本實施例中,圖2顯示的是現有技術中絕緣配線槽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1明顯可知,本實施例中的絕緣配線槽包括底座I和設置在底座I上的上蓋2,並且所述底座I和上蓋2之間形成置線腔體3,所述底座I具有底壁10以及從該底壁10的兩側邊沿縱向向上延伸的側壁11,所述側壁11和底壁10的交接處具有斜向下延伸的弧形過渡壁13,所述弧形過渡壁13的靠下方位置和底壁10之間連接有加強筋15,並且該弧形過渡壁13中間形成與所述置線腔體3連通的擴展槽14,在本實施例中,該擴展槽14的設置,使得側壁10在橫向方向上可有效擺動(即彈性)。
[0011]圖1中顯示,在本實施例中,為方便置線腔體3內的導線從側壁11引出,在所述側壁11上開設有若干個出線孔110。
[001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以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依據所附的權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絕緣配線槽,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上的上蓋,並且所述底座和上蓋之間形成置線腔體,所述底座具有底壁以及從該底壁的兩側邊沿縱向向上延伸的側壁,其特徵在於:所述側壁和底壁的交接處具有斜向下延伸的弧形過渡壁,該弧形過渡壁中間形成與所述置線腔體連通的擴展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絕緣配線槽,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過渡壁的靠下方位置和底壁之間連接有加強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絕緣配線槽,其特徵在於:所述側壁上開設有若干個出線孔。
【文檔編號】H02G3/04GK203589632SQ201320802362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葉珍豔 申請人:葉珍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