燻蒸劑的施藥計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23:09:31 1
專利名稱:燻蒸劑的施藥計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燻蒸器用散布氣體的設備,特別是一種低沸點燻蒸劑的施藥計量裝置。
常規燻蒸庫用的燻蒸劑,通常是在庫內直接施藥,吸收環境熱量,自然揮發,達到殺蟲殺菌的目的。溴甲烷是一種快速高效的燻蒸殺蟲劑,廣泛運用於鮮活植物、土壤、木材、農產品的燻蒸處理,特別是在進出口貿易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溴甲烷又是一種低沸點的燻蒸劑,通常用高壓鋼瓶存放,在高壓鋼瓶中的溴甲烷呈液態。現有技術中,採用溴甲烷燻蒸的方法是將需燻蒸的物品放入燻蒸庫房或以薄膜復蓋的密閉空間內,用磅稱稱量鋼瓶的原始重量或在鋼瓶的出口處採用液體流量計來計量施藥量。通過管道分點將溴甲烷引入庫房或薄膜復蓋的密閉空間內,藥液的釋放口處放置藥盤,藥液因不能充分汽化而呈汽液混合態進入庫房或空間內,任其自然揮發燻蒸。但在實際使用溴甲烷燻蒸過程中發現,現有溴甲烷一類的低沸點燻蒸劑燻蒸裝置存在以下不足之處①磅稱計量比較粗放,施藥不精確,低沸點燻蒸劑初出鋼瓶時,不能充分汽化,呈汽液混合狀態,使用的液體流量計指針跳動較大,計量效果與磅稱稱量一樣粗放,無法精確計量。容易造成施藥量過剩或不足;②高壓鋼瓶出來的藥劑汽化時間較短,溴甲烷不能充分汽化,溴甲烷液體接觸被燻蒸物,易對被燻蒸物造成傷害,並對脂肪和高蛋白物質易產生氧化反應,損害被燻蒸物的品質;③燻蒸過程中,不能汽化的溴甲烷液體對薄膜和橡膠亦有較強的腐蝕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燻蒸劑的施藥計量裝置,該裝置將低沸點燻蒸劑引入螺旋管內,經壓力平衡罐和氣體流量計後釋放,有效地克服了現有技術中低沸點燻蒸劑計量不精確,藥劑不能充分汽化,對脂肪和高蛋白物質易產生氧化反應,損害被燻蒸物的品質,並對薄膜及橡膠的有腐蝕作用等不足之處,提出了一種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上述目的的燻蒸劑的施藥計量裝置,包括鋼瓶和管道,其與現有技術的突出區別在於管道連接鋼瓶的出口和螺旋管的入口,螺旋管的出口與壓力平衡罐的入口由管道相連,壓力平衡罐的出口處接有氣體流量計。螺旋管可浸入水浴池中,水溫為60~80℃。
燻蒸劑的施藥計量裝置,是針對溴甲烷一類的低沸點燻蒸劑專門設計的施藥計量裝置。鋼瓶的出口處連接螺旋管,螺旋管延長了燻蒸劑的汽化過程,如果將螺旋管浸入水溫為60~80℃的水浴池中,汽化效果更佳。經汽化後的燻蒸劑進入壓力平衡罐中,進一步對燻蒸劑減壓、均衡壓力和汽化處理,促使燻蒸劑充分汽化,完全汽化及均壓後的燻蒸劑由氣體流量計計量。通過庫外的加熱汽化,使藥劑直接以汽體方式進入庫內,提高了藥效,縮短了其在庫內自然吸收環境熱量而汽化的時間,特別是在低溫時克服了其自然揮發時間較長,甚至不能完全揮發而喪失溴甲烷燻蒸快速高效特點的缺點,也防止了低溫下溴甲烷不能充分汽化造成的藥劑剩餘從而造成燻蒸劑劑量不足的現象。本實用新型設計獨到,計量精確,結構簡單,操作容易,可靠性高。完全防止了燻蒸劑施藥量不足或過剩情況的發生,經減壓、均壓和充分汽化處理,溴甲烷一類的燻蒸劑能夠充分汽化,不會產生液體溴甲烷直接接觸被燻蒸物,損害被燻蒸物品質的現象,對脂肪和高蛋白物質不產生氧化反應,對薄膜和橡膠的沒有腐蝕作用,縮短了燻蒸處理時間,提高了效率。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圖中1——鋼瓶2——水浴池3——螺旋管4——管道5——壓力平衡罐6——氣體流量計7——燻蒸庫附圖1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完整的實施例,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燻蒸劑的施藥計量裝置,包括鋼瓶1和管道4,管道4連接鋼瓶1的出口和螺旋管3的入口,螺旋管3可浸入水浴池2中,水溫為60~80℃。螺旋管3的出口與壓力平衡罐5的入口由管道4相連,壓力平衡罐5的出口處接有氣體流量計6。經氣體流量計6後,溴甲烷一類的燻蒸劑由管道4分點布放於燻蒸庫7中的各個位置,對物品進行燻蒸處理。
權利要求1.燻蒸劑的施藥計量裝置,包括鋼瓶(1)和管道(4),其特徵在於管道(4)連接鋼瓶(1)的出口和螺旋管(3)的入口,螺旋管(3)的出口與壓力平衡罐(5)的入口由管道(4)相連,壓力平衡罐(5)的出口處接有氣體流量計(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燻蒸劑的施藥計量裝置,其特徵在於螺旋管(3)可浸入水浴池(2)中,水溫為60~80℃。
專利摘要燻蒸劑的施藥計量裝置,包括鋼瓶和管道,管道連接鋼瓶的出口和螺旋管的入口,螺旋管的出口與壓力平衡罐的入口由管道相連,壓力平衡罐的出口處接有氣體流量計,溴甲烷一類的低沸點燻蒸劑經氣體流量計後釋放。本裝置計量精確,結構簡單,操作容易,燻蒸劑經減壓、均壓和充分汽化處理,完全防止了施藥量不足或過剩情況的發生,燻蒸過程不會因施藥造成燻蒸劑直接噴射到被燻蒸物上而產生殘留物,引起脂肪和高蛋白的氧化反應和對薄膜及橡膠的腐蝕作用。
文檔編號G01F1/00GK2399705SQ9923123
公開日2000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1999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1999年3月22日
發明者王龍文, 丁元明 申請人:昆明動植物檢疫局科學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