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蜂膠蜂蠟製備果樹生物殺菌劑的方法
2023-04-25 18:50:21
利用蜂膠蜂蠟製備果樹生物殺菌劑的方法
【專利摘要】利用蜂膠蜂蠟製備果樹生物殺菌劑的方法:①將原始毛膠或覆布用食用乙醇浸泡兩次,合併浸泡液,加CH3COOH溶液沉澱除鉛、過濾後在真空濃縮罐濃縮,控制物料溫度、夾層水溫和罐大氣壓,濃縮完畢將浸膏狀蜂膠在罐中燜制,得精製蜂膠;②取精製蜂膠,打碎至小塊狀,加酒精溶解,配製成蜂膠液;③將丁香、黃柏、黃精除雜乾燥粉碎,按重量份比例混合,按體積比用酒精浸提,過濾,得中藥液;④先取豬油溶化,再取蜂蠟及液體石蠟置攪拌器上攪拌,控制溫度和轉速,後加溶化豬油和蜂膠液攪拌,控制溫度、轉速和時間,再加中藥液攪拌,一定時間後停止加熱,邊攪拌邊冷卻,完全冷卻後得生物殺菌劑;該產品具有防治果樹菌類病害的作用,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的功效。
【專利說明】利用蜂膠蜂蠟製備果樹生物殺菌劑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植物源殺菌劑,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治果樹腐爛病害的新產品一利用蜂膠蜂蠟和中草藥複合製備果樹生物殺菌劑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果木園中,引起果樹傳染性病害發生的主要病源是一種弱性寄生真菌,這種菌的致病特點是樹體的持水量少時,致病性強,而其它致病菌多是指物體含水量越大,空氣溼度越大致病性越強;當寄生病菌侵入植物體後,分泌有毒物質,殺死細胞,接著菌絲體不斷地向縱深擴展,使皮層組織呈腐爛狀,一般它只能從傷口侵入已經死亡的皮層組織,但也能從葉痕、果柄痕和皮孔侵入,它可以危害到果樹、幼樹甚至幼苗;以樹齡十年以上的結果樹為主,其中對主幹、大枝的侵害又顯著重於小枝。果樹腐爛病是一種典型的潛伏侵染病害,其病菌有性世代屬子囊菌亞門黑腐皮殼屬,無性世代為半知菌亞門殼囊孢屬,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生於病皮表皮下面的外子座中。腐爛病發病的關鍵因素是由於樹體負載量過大,施肥量不足,凍害,樹勢衰弱等造成營養不平衡,抗病性差;各種自然傷害及整形修剪造成的傷口都有利於腐爛病菌的侵入和擴展。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蘋果樹病害約有近80種,其中因真菌引起的病害就達70多種,約佔90%以上;有關資料也表明,梨樹、桃樹、葡萄的病害中真菌性病害也在90%以上;果樹發生真菌性病害可使果樹在生理或形態上的各種器官生長發育受到破壞,削弱樹勢,品質變劣,產量降低,一般可造成減產20?30%,嚴重時達50%以上。
[0003]目前,國內外在植物菌類病害防治方面,多採用塗抹或噴灑化學藥劑(福美胂、腐必清、腐爛敵、菌毒清、腐殖酸砷、腐殖酸銅、平腐靈、滅平腐、四美素、過氧乙酸、強酸、強鹼等),中草藥製劑以及從某些植物中提取一些有效成份配製成的方劑,此類化學農藥能夠將有益菌、致病菌全部觸殺,具有速效好,易復發,毒性大,殘留高的特點;但是,它的大量使用不僅會導致果實成熟後帶有農藥、重金屬等殘毒,而且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汙染。而那些中草藥製劑及方劑雖然能夠 很容易地觸殺腐爛病菌,並通過傷口增加營養物質,但不能提高細胞的活化能力。
[0004]現有市場上使用的蘋果樹腐爛病殺菌劑大多採用塗抹或噴灑化學藥劑,將有益菌、致病菌全部觸殺的同時,具有易復發,毒性大,殘留高的特點;它的大量使用不僅會導致果實成熟後帶有農藥、重金屬等殘毒,而且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汙染。
[0005]蜂膠作為一種中藥和養身保健品應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蜂膠是蜜蜂從膠源植物新生腋芽處採集樹脂類物質,經蜜蜂混入其上顎腺、蠟腺分泌物反覆加工而成的膠狀物質,在蜂巢內被蜜蜂用做殺菌防腐劑,防止蜂箱內有機物質的腐爛、填補箱內縫隙等;蜂膠具有較強的抑菌、抑病毒特性,通過其內吸傳導作用殺死入侵的病菌;同時,蜂膠粘性大,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將其均勻地塗布在侵染有病菌的物體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藥膜,有效殺死接觸到它的病菌;蜂膠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萜類、芳香酸等藥理活性成分,在許多國家被作為民間藥物使用。有學者研究發現,蜂膠的抑菌、抑病毒活性主要來源於其中的黃酮、芳香酸及其化合物、酸及其脂類化合物;據美國林登費爾塞證明,蜂膠乙醇提取物100微克/毫升濃度對39種細菌中的25種和39種植物致病真菌中的20種有抑菌作用。研究資料顯示,蜂膠對囊球菌屬菌株的最小抑菌濃度為3?10毫克/毫升,質量濃度在10毫克/毫升時,其提取物對真菌產生明顯抑制作用。
[0006]蜂蠟是由蜂群中適齡工蜂腹部的四對蠟腺分泌出來的一種脂肪性物質,自古以來就被作為重要的藥材;蜂蠟的主要成分有:酸類、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還有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芳香物質等。三十烷醇也是蜂蠟的一種重要組成成分,又稱蜂花醇,它被作為一種無毒害、無汙染、成本低、效益高的廣譜性植物生長調節劑,也是一種「綠色」農藥。實驗研究表明,三十烷醇具有多種生理調節功能,包括:促進種子發芽,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促進植物細胞的分裂和伸長,促進根、莖、葉的生長,促進發芽分化,增加開花數;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促進作物早熟,改善品質;促進植物組織吸水,促進礦質元素的吸收;增加葉綠素含量,提高光合強度;增加能量貯存,促進乾物質積累;提高某些酶的活性,增強呼吸強度;改善細胞透性,提高作物抗逆性;還能有效提高多種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雖然它不是肥料,但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將在農業生產的化學調控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0007]當前,利用蜂膠、蜂蠟和中草藥的抑菌殺菌及驅蟲的作用防治果樹真菌性病害的研究還未見有相關報導。
【發明內容】
[0008]鑑於已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蜂膠、蜂蠟與中草藥為原料,製備果樹生物殺菌劑的方法;該方法所得產品,能增強果木自身免疫能力,保護果樹免受各種病菌害的侵染,能治療患菌類病害的植株,促進樹體康復,提高果樹抗病性,對提聞果實品質和廣量有良好的功效。
[0009]實現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利用蜂膠蜂蠟製備果樹生物殺菌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精製蜂膠:將原始毛膠或覆布用60?80%的食用乙醇浸泡兩次後,合併浸泡液,並按
0.2?0.3%量加入CH3COOH溶液靜置沉澱除鉛,多層紗布過濾後,在真空濃縮罐中進行低溫真空濃縮,控制水溫65?75°C,物料溫度30?50°C,真空度0.08?0.09大氣壓,待濃縮20?22h後,回流乙醇,所得的蜂膠浸膏在罐中燜制10?14h,製得精製蜂膠;
B、蜂膠液製備:稱取質量份154?192g精製蜂膠,打碎至小塊狀,然後加入260?270ml 80?95%的酒精,配製成質量濃度為40?50%的蜂膠乙醇溶液,即得蜂膠液;
C、中藥液製備:將丁香、黃柏、黃精三種中草藥分別除雜乾燥粉碎後,按I?1.5數值範圍內的混合比例,稱取三種中草藥混合物300?350g,用50?70%的酒精以1: 3?5的比例浸泡中草藥混合物,待36?60h後過濾出上清液,即得中藥液;
D、殺菌劑製備:首先稱取35?45g豬油置於50ml的小燒杯中在水浴鍋中溶化,然後稱取蜂臘15?25g,液體石臘30?40ml,置於300ml的燒杯中,放置恆溫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溫度40?60°C,轉速為300?450rpm,待蜂蠟充分溶化並與液體石蠟混合均勻後,加入溶化後的豬油和蜂膠液10?18ml,恆溫磁力攪拌,溫度30?40°C,轉速750?900rpm,時間15?25min,再加入9?20ml中藥液,繼續磁力攪拌,時間為15?30min後,停止加溫,邊攪拌邊冷卻,待完全冷卻後分裝,製得果樹生物殺菌劑。
[0010]所述步驟A、B中的蜂膠由毛膠或覆布精製,酒精溶解後製備成蜂膠乙醇液。
[0011]所述步驟D中的生物殺菌劑呈深咖啡色軟膏體狀。
[0012]所述步驟D中的生物殺菌劑基質採用蜂蠟、液體石蠟及豬油,使脂溶性的蜂膠和中草藥藥理成分均勻分布於膏體狀物質中。
[0013]本發明中藥液製劑中各味中藥的藥理功效如下:
丁香-為雙子葉植物桃金孃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的乾燥花蕾;花蕾含揮髮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為丁香油酚、乙醯丁香油酚及少量α-與β-丁香烴;其次為潷草烯、胡椒酚、α -衣蘭烯;花蕾中還含有4種黃酮衍生物,皆為黃酮甙元,其中兩種為鼠李素及山萘酚;另有齊墩果酸、番櫻桃素、番櫻桃素亭、異番櫻桃素亭等。丁香的水、醇及乙醚浸出液和其揮髮油,對致病性真菌均有明顯的抗真菌作用;低濃度浸出液對許蘭黃癬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在試管內,丁香油及丁香酚在1:8 000?1:16 000濃度時,對多種毛癬菌、黃癬菌及腹股溝表皮癬菌有抗菌作用。
[0014]黃柏-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乾燥樹皮,其主要成分是小檗鹼(Berberine);另含黃柏鹼、木蘭花鹼、藥根鹼、掌葉防己鹼、N-甲基大麥芽鹼、蝙蝠葛鹼等多種生物鹼;此外,尚含黃柏內酯、黃柏酮、黃柏酮酸以及7-脫氫豆留醇、β-谷留醇、菜油甾醇等。抗菌有效成分為小檗鹼;在試管中,黃柏煎劑或浸劑對常見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關黃柏和川黃柏的乙醚浸提物對新型隱球菌和紅色髮癬菌具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其作用比制黴菌素強。
[0015]黃精-為百合科植物滇黃精、黃精或多花黃精的乾燥根莖;根莖含煙酸、粘液質、醌類,並含黃精多糖甲、乙.、丙(均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結合而成),黃精低聚糖甲、乙、丙(均由葡萄糖和果糖結合而成);此外,另含賴氨酸等11種胺基酸,體外試驗表明、黃精浸提液對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抗酸桿菌有抑制作用,2%黃精在沙氏培養基內對常見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016]上述中藥液製劑具有明顯的抗菌、抑菌和殺菌作用,能預防和治療由真菌、細菌引發的各類植物疾病,對由植株樹勢衰弱等造成的營養不均也有很好的平衡功效,可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0017]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的顯著效果是:
I)本發明充分利用蜂膠純天然、強大的抗菌、防腐、抗氧化與豐富的營養功效;蜂蠟無毒害、無汙染、成本低、效益高的廣譜性植物生長調節作用;配製成的生物殺菌劑,組方科學、合理,抑菌作用明顯,確保了原料中生理活性成分的效果;既能增強植物自身免疫能力,保護果樹免受各種菌害的侵染,又能治療患菌類病害的植株,對提高果實品質與產量有良好的效果。
[0018]2)本發明採用油脂性基質,即豬油為油脂類,蜂蠟為類脂類,液體石蠟為烴類,又採用80?95%的酒精溶解蜂膠,50?70%的酒精浸提中草藥,使藥物與油脂性基質均勻地溶合在一起,使生物殺菌劑膏體狀態良好,且增強了生物殺菌劑的殺菌功效。
[0019]3)本發明採用蜂膠提取液、蜂蠟、液體石蠟、中草藥提取液、豬油為原輔料,通過恆溫磁力攪拌器,恆溫水浴鍋等設備進行加工試驗,製備的生物型高效、廣譜、無公害的膏狀生物殺菌劑,具有多種生理調節功能,可促進植物根、莖、葉的生長,礦質元素與營養物質的吸收,均衡營養,提高作物抗逆性、抗病性、產量和品質等,有效保護植物修剪枝免受各類菌害的侵染,並通過內吸和滲透作物,在植物患病害處形成均勻緻密的保護膜,破壞各類病原體的細胞膜,凝固蛋白質,阻止呼吸和酵素活動,對由真菌、細菌引發的各類植物疾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0020]4)本發明製得的生物殺菌劑有效克服了化學藥劑給植株、果實、人體以及環境帶來的種種弊端,可促使人類儘快建立綠色環保安全的、無公害的、可持續發展的、追求更高經濟效益的綠色果蔬生產體系,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實施例對該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⑴採用60%濃度的食用乙醇對原始毛膠或覆布進行浸泡,每天定時攪拌以加速溶解,在浸泡後的第5天查看浸泡狀態,並檢查毛膠或覆布中蜂膠的浸出情況,第二次用60%的食用乙醇浸泡,合併兩次浸泡液;用0.22%的CH3COOH溶液除鉛,真空濃縮過程中,控制濃縮罐中物料溫度30°C,真空度0.080大氣壓,夾層中水溫65°C,通過真空濃縮罐透視鏡,觀察物料濃縮狀態;18h後濃縮罐中物料沸騰躍動狀態和緩時,停止濃縮,保持夾層水溫65°C燜制物料10h,製得精製蜂膠;
⑵稱取156g精製蜂膠,打碎至小塊狀,然後加入260 ml 85%的酒精,配製得蜂膠乙醇溶液;
⑶將丁香、黃柏、黃精三種中草藥按0.5:1.2:1.5的重量份比例,分別稱取47g、
112.5g、140.5g混合後,用60%的酒精以1: 3的比例浸泡36h,製得中藥液;
⑷首先稱取豬油35g在水浴鍋上溶化,再稱取蜂蠟15g,液體石蠟30ml置燒杯中,在恆溫磁力攪拌器上進行磁力攪拌,`控制攪拌器溫度40°C,轉速為325 rpm,待蜂蠟徹底溶化後加入溶化好的豬油以及IOml蜂膠液,磁力攪拌,控制攪拌器溫度30°C,轉速750rpm,觀察混合物的混合狀態;15min後加入9ml中藥液,邊攪拌邊觀察混合物的混合狀態,15min後停止加熱,邊攪拌邊冷卻(隨著溫度降低,不斷提高轉速,以使膏體均勻);製得生物殺菌劑。
[0022]實施例2
⑴採用65%濃度的食用乙醇對原始毛膠或覆布進行浸泡,每天定時攪拌以加速溶解,在浸泡後的第6天查看浸泡狀態,並檢查毛膠或覆布中蜂膠的浸出情況,第二次用65%的食用乙醇浸泡,合併兩次浸泡液;用0.24%的CH3COOH溶液除鉛,真空濃縮過程中,控制濃縮罐中物料溫度40°C,真空度0.084大氣壓,夾層中水溫65°C,通過真空濃縮罐透視鏡觀察物料濃縮狀態;18h後濃縮罐中物料沸騰躍動狀態和緩時,停止濃縮,保持夾層水溫65°C燜制物料10h,製得精製蜂膠;
⑵稱取165g精製蜂膠,打碎至小塊狀,然後加入265 ml 85%的酒精,配製得蜂膠乙醇溶液;
⑶將丁香、黃柏、黃精三種中草藥按1.0:1.2:1.0的重量份比例,分別稱取97g、116g、97g混合後,用60%的酒精以1: 3的比例浸泡37h,製得中藥液;
⑷首先稱取豬油40g在水浴鍋上溶化,再稱取蜂蠟15g,液體石蠟30ml置燒杯中,在恆溫磁力攪拌器上進行磁力攪拌,控制攪拌器溫度45°C,轉速為330rpm,待蜂蠟徹底溶化後加入溶化好的豬油以及14ml蜂膠液,磁力攪拌,控制攪拌器溫度30°C,轉速780rpm,觀察混合物的混合狀態;20min後加入Ilml中藥液,邊攪拌邊觀察混合物的混合狀態,15min後停止加熱,邊攪拌邊冷卻(隨著溫度降低,不斷提高轉速,以使膏體均勻);製得生物殺菌劑。
[0023]實施例3
⑴採用70%濃度的食用乙醇對原始毛膠或覆布進行浸泡,每天定時攪拌以加速溶解,在浸泡後的第6天查看浸泡狀態,並檢查毛膠或覆布中蜂膠的浸出情況,第二次用70%的食用乙醇浸泡,合併兩次浸泡液;用0.26%的CH3COOH溶液除鉛,真空濃縮過程中,控制濃縮罐中物料溫度45°C,真空度0.086大氣壓,夾層中水溫70°C,通過真空濃縮罐透視鏡觀察物料濃縮狀態;19h後濃縮罐中物料沸騰躍動狀態和緩時,停止濃縮,保持夾層水溫70°C燜制物料I lh,製得精製蜂膠;
⑵稱取169g精製蜂膠,打碎至小塊狀,然後加入268 ml 90%的酒精,配製得蜂膠乙醇溶液;
⑶將丁香、黃柏、黃精三種中草藥按1.1:1.1:1的重量份比例,分別稱取108.3g、108.3g、98.4g混合後,用65%的酒精以1: 4的比例浸泡38h,製得中藥液;
⑷首先稱取豬油35g在水浴鍋上溶化,再稱取蜂蠟20g,液體石蠟35ml置燒杯中,在恆溫磁力攪拌器上進行磁力攪拌,控制攪拌器溫度50°C,轉速為350rpm,待蜂蠟徹底溶化後加入溶化好的豬油以及18ml蜂膠液,磁力攪拌,控制攪拌器溫度35°C,轉速SOOrpm,觀察混合物的混合狀態;25min後加入14.5ml中藥液,邊攪拌邊觀察混合物的混合狀態,20min後停止加熱,邊攪拌邊冷卻(隨著溫度降低,不斷提高轉速,以使膏體均勻);製得生物殺菌劑。
[0024]實施例4,為最佳實施例;. ⑴採用75%濃度的食用乙醇對原始毛膠或覆布進行浸泡,每天定時攪拌以加速溶解,在浸泡後的第7天查看浸泡狀態,並檢查毛膠或覆布中蜂膠的浸出情況,第二次用75%的食用乙醇浸泡,合併兩次浸泡液;用0.28%的CH3COOH溶液除鉛,真空濃縮過程中,控制濃縮罐中物料溫度35°C,真空度0.082大氣壓,夾層中水溫70°C,通過真空濃縮罐透視鏡觀察物料濃縮狀態;20h後濃縮罐中物料沸騰躍動狀態和緩時,停止濃縮,保持夾層水溫70°C燜制物料12h,製得精製蜂膠;
⑵稱取171g精製蜂膠,打碎至小塊狀,然後加入270 ml 95%的酒精,配製得蜂膠乙醇溶液;
⑶將丁香、黃柏、黃精三種中草藥按1.2:1:1的重量份比例,分別稱取120g、IOOgUOOg混合後,用70%的酒精以1: 4的比例浸泡48h,製得中藥液;
⑷首先稱取豬油40g在水浴鍋上溶化,再稱取蜂蠟20g,液體石蠟35ml置燒杯中,在恆溫磁力攪拌器上進行磁力攪拌,控制攪拌器溫度60°C,轉速為375rpm,待蜂蠟徹底溶化後加入溶化好的豬油以及IIml蜂膠液,磁力攪拌,控制攪拌器溫度40°C,轉速750rpm,觀察混合物的混合狀態;15min後加入16.5ml中藥液,邊攪拌邊觀察混合物的混合狀態,20min後停止加熱,邊攪拌邊冷卻(隨著溫度降低,不斷提高轉速,以使膏體均勻);製得生物殺菌劑。
[0025]實施例5
⑴採用80%濃度的食用乙醇對原始毛膠或覆布進行浸泡,每天定時攪拌以加速溶解,在浸泡後的第7天查看浸泡狀態,並檢查毛膠或覆布中蜂膠的浸出情況,第二次用80%的食用乙醇浸泡,合併兩次浸泡液;用0.3%的CH3COOH溶液除鉛,真空濃縮過程中,控制濃縮罐中物料溫度50°C,真空度0.088大氣壓,夾層中水溫75°C,通過真空濃縮罐透視鏡觀察物料濃縮狀態,22h後濃縮罐中物料沸騰躍動狀態和緩時,停止濃縮,保持夾層水溫75°C燜制物料13h,製得精製蜂膠;
⑵稱取185g精製蜂膠,打碎至小塊狀,然後加入270 ml酒精,配製得蜂膠乙醇溶液; ⑶將丁香、黃柏、黃精三種中草藥按1.1:1.1:1的重量份比例,分別稱取113.5g、
113.5g、103g混合後,用70%的酒精以1: 5的比例浸泡60h,製得中藥液;
⑷首先稱取豬油45g在水浴鍋上溶化,再稱取蜂蠟25g,液體石蠟40ml置燒杯中,在恆溫磁力攪拌器上進行磁力攪拌,控制攪拌器溫度55°C,轉速為385rpm,待蜂蠟徹底溶化後加入溶化好的豬油以及15ml蜂膠液,磁力攪拌,控制攪拌器溫度40°C,轉速850rpm,觀察混合物的混合狀態;20min後加入19ml中藥液,邊攪拌邊觀察混合物的混合狀態,30min後停止加熱,邊攪拌邊冷卻(隨著溫度降低,不斷提高轉速,以使膏體均勻);製得生物殺菌劑。
[0026]所述實施例1-5,步驟⑴、⑵中的蜂膠均由毛膠或覆布精製,酒精溶解後製備成蜂膠乙醇液。
[0027]所述實施例1-5,步驟⑷中的生物殺菌劑均呈深咖啡色軟膏體狀。
[0028]所述實施例1-5,步驟⑷中的生物殺菌劑基質均採用蜂蠟、液體石蠟及豬油,使脂溶性的蜂膠和中草藥藥理成分均勻分布於膏體狀物質中。
[0029]本發明中的蜂膠蜂蠟與中草藥複合製備生物殺菌劑最佳配方的篩選,從理論角度分析,蜂膠、丁香、黃柏、黃精等均含有對真菌抑制或殺滅作用的藥理活性成份,為確保試驗數據的可靠性,根據試驗中生物殺菌劑的加工要求,分別對蜂膠與中草藥提取液進行了圓弧青黴和黑麴黴的抑制試驗,從而確立了兩種提取液最小抑菌濃度。溶劑(三氯甲烷)中蜂膠液的體積濃度為25% (製備的蜂膠液14 ml)時,對兩種黴菌均有較好的抑菌效果;而中草藥液為20% (製備的中藥液Ilml)體積濃度時,則對兩種黴菌的抑菌效果特別顯著;採用兩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水平 因素表見表1,正交試驗表見表2),共得到9個試驗樣品,再通過對兩種真菌的抑制試驗,根據抑菌效果確定了最佳組合為A2B3,即蜂膠液20%(11 ml)、中草藥液 30% (16.5 ml)。
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蜂膠蜂蠟製備果樹生物殺菌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A、精製蜂膠:將原始毛膠或覆布用60?80%的食用乙醇浸泡兩次後,合併浸泡液,並按0.2?0.3%量加入CH3COOH溶液靜置沉澱除鉛,多層紗布過濾後,在真空濃縮罐中進行低溫真空濃縮,控制水溫65?75°C,物料溫度30?50°C,真空度0.08?0.09大氣壓,待濃縮20?22h後,回流乙醇,所得的蜂膠浸膏在罐中燜制10?14h,製得精製蜂膠; B、蜂膠液製備:稱取質量份154?192g精製蜂膠,打碎至小塊狀,然後加入260?270ml 80?95%的酒精,配製成質量濃度為40?50%的蜂膠乙醇溶液,即得蜂膠液; C、中藥液製備:將丁香、黃柏、黃精三種中草藥分別除雜乾燥粉碎後,按I?1.5數值範圍內的混合比例,稱取三種中草藥混合物300?350g,用50?70%的酒精以1: 3?5的比例浸泡中草藥混合物,待36?60h後過濾出上清液,即得中藥液; D、殺菌劑製備:首先稱取35?45g豬油置於50ml的小燒杯中在水浴鍋中溶化,然後稱取蜂臘15?25g,液體石臘30?40ml,置於300 ml的燒杯中,放置恆溫磁力攪拌器進行攪拌,溫度40?60°C,轉速為300?450rpm,待蜂蠟充分溶化並與液體石蠟混合均勻後,加入溶化後的豬油和蜂膠液10?18ml,恆溫磁力攪拌,溫度30?40°C,轉速750?900rpm,時間15?25min,再加入9?20ml中藥液,繼續磁力攪拌,時間為15?30min後,停止加溫,邊攪拌邊冷卻,待完全冷卻後分裝,製得果樹生物殺菌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蜂膠蜂蠟製備果樹生物殺菌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B中的蜂膠由毛膠或覆布精製,酒精溶解後製備成蜂膠乙醇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蜂膠蜂蠟製備果樹生物殺菌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D中的生物殺菌劑呈深咖啡色軟膏體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的利用蜂膠蜂蠟製備果樹生物殺菌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D中的生物殺菌劑基質採用蜂蠟、液體石蠟及豬油,使脂溶性的蜂膠和中草藥藥理成分均勻分布於膏體狀物質中。
【文檔編號】A01P3/00GK103430972SQ201310396749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4日
【發明者】劉彩雲, 張世文, 逯彥國, 王順 申請人:甘肅省蜂業技術推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