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16:15:41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轉向系統中動力傳遞機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
背景技術:
中間軸在汽車轉向系統中的作用是連接轉向管柱和轉向機,並允許輸入軸與輸出軸非直線布置,除了提供傳遞轉矩的作用外,還有吸收車身與底盤之間的相對運動以及在碰撞事故中吸收能量的功能。一個典型的中間軸包括一個實心軸和一個空心管,現有的實心軸與空心管一般採用花鍵連接,即花鍵軸和花鍵管相匹配的連接,其優點是安裝到車身時方便,缺點是中間軸剛度不夠,軸向滑動力受扭矩力的影響較大,同時徑向間隙不好控制容易產生異響,碰撞時中間軸沒有潰縮的保護功能,在客戶對噪音要求越來越嚴格的今天,設計出噪音較小的中間軸已經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噪音小、剛度好、負載能力強、裝配簡便的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包括實心軸、空心管、至少兩個耐磨內襯架、兩個萬向節和多個滾動體,所述實心軸設有至少兩個圓周分布的第一溝槽,所述耐磨內襯架包括本體和固定於所述本體一端的兩個相對稱的連接體,所述本體一側設有與所述第一溝槽相匹配的第二溝槽,所述空心管設有至少兩個與所述第二溝槽相匹配的第三溝槽,所述多個滾動體裝設於所述第一溝槽與所述第二溝槽之間,所述實心軸一端固定連接在一個所述萬向節上,另一端裝設在所述空心管內,所述耐磨內襯架裝設於所述空心管的第三溝槽中,所述空心管一端固定連接另一個所述萬向節。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溝槽與所述第二溝槽中心處分別設有與所述滾動體相匹配的圓弧結構。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中間軸還包括一個卡圈,所述實心軸一端設有一個與所述卡圈相匹配的環形凹槽。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中間軸還包括一個保護套管,所述保護套管的第一端設有與所述實心軸外徑相匹配的第一內徑,所述保護套管的第二端設有與所述空心管外徑相匹配的第二內徑,所述保護套管的第一端卡套在所述實心軸上,所述保護套管的第二端卡套在所述空心管上。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保護套管的第一端還設有兩個限位銷,所述空心管的一端端面上設有兩個與所述限位銷相匹配的盲孔。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保護套管上還設有兩個用於防脫落的鎖舌,所述空心管上設有與所述鎖舌相匹配的凹槽。[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通過滾動體滾動連接取代現有的花鍵連接,提高了中間軸的剛度和負載能力,降低了噪音,易於裝配,操作簡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A處剖面示意圖;圖3是圖1中B-B處剖面示意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實心軸,11、第一溝槽,12、環形凹槽,2、空心管,21、第三溝槽,3、耐磨內襯架,31、本體,311、第二溝槽,32、連接體,4、萬向節,5、鋼球,6、卡圈,
7、保護套管,71、第一內徑,72、第二內徑,73、限位銷,74、鎖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1、圖2和圖3,一種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包括實心軸1、空心管2、兩個耐磨內襯架3、兩個萬向節4和多個滾動體,滾動體採用鋼球5,實心軸I設有兩個圓周分布的第一溝槽11,耐磨內襯架3包括本體31和固定於本體31 —端的兩個相對稱的連接體32,本體31 —側設有與第一溝槽11相匹配的第二溝槽311,空心管2設有兩個與第二溝槽311相匹配的第三溝槽21,第一溝槽11與第二溝槽311之間裝設有多個鋼球5,實心軸I 一端焊接連接在一個萬向節4上,另一端裝設在空心管2內。兩個耐磨內襯架3分別裝設於空心管2的兩個第三溝槽21中,再如圖3所示,耐磨內襯架3上的連接體32固定卡套在空心管2的一端後,再與空心管2 —起焊接連接在另一個萬向節4上。通過實心軸1、空心管2和耐磨內襯架3實現中間軸的滾動連接,同時耐磨內襯架3限定了鋼球只能在第一溝槽11與第二溝槽311之間軸向移動,提高中間軸剛度的同時,增加了中間軸的負載能力,鋼球5的滾動連接使得軸向滑動力受扭矩力的影響較小,碰撞時中間軸潰縮範圍較大,具有很強的保護功能。當然滾動體也可以採用圓柱滾子或滾針來實現,其原理與鋼球5相同,在此不再累述。另外,第一溝槽11與第二溝槽311中心處設有與鋼球5相匹配的圓弧結構,第一溝槽11與第二溝槽311配合後和鋼球5間隙小,降低了鋼球5的軸向滑動力受扭矩力的影響。另外,中間軸還包括一個卡圈6,實心軸I 一端設有一個與卡圈6相匹配的環形凹槽12,卡圈6保證鋼球5不會軸向脫落。另外,中間軸還包括一個保護套管7,保護套管7第一端設有與實心軸I外徑相匹配的第一內徑71,保護套管7第二端設有與空心管2外徑相匹配的第二內徑72,保護套管71第一端卡套在實心軸I上,第二端卡套在空心管2上,有效防止灰塵、油液等進入第一溝槽11與第二溝槽311中,提高了鋼球5滾動連接的使用壽命。另外,保護套管7第一端還設有兩個限位銷73,空心管2—端的端面上設有兩個與限位銷73相匹配的盲孔,兩個限位銷73不僅用來限制保護套管7與空心管2的裝配位置,還用來固定耐磨內襯架3的一端。另外,保護套管7上還設有兩個用於防脫落的鎖舌74,空心管2上設有與鎖舌74相匹配的凹槽,鎖舌74保證了保護套管7不會從空心管2上脫落,也使保護套管7與空心管2裝配簡便。本實用新型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通過滾動體滾動連接取代現有的花鍵連接,提高了中間軸的剛度,減少了軸向滑動力受扭矩的影響,降低了中間軸的噪音。區別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剛度更好、負載能力更強、軸向滑動力受扭矩的影響更小、噪音更低。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其特徵在於,包括實心軸、空心管、至少兩個耐磨內襯架、兩個萬向節和多個滾動體,所述實心軸設有至少兩個圓周分布的第一溝槽,所述耐磨內襯架包括本體和固定於所述本體一端的兩個相對稱的連接體,所述本體一側設有與所述第一溝槽相匹配的第二溝槽,所述空心管設有至少兩個與所述第二溝槽相匹配的第三溝槽,所述多個滾動體裝設於所述第一溝槽與所述第二溝槽之間,所述實心軸一端固定連接在一個所述萬向節上,另一端裝設在所述空心管內,所述耐磨內襯架裝設於所述空心管的第三溝槽中,所述空心管一端固定連接另一個所述萬向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溝槽與所述第二溝槽中心處分別設有與所述滾動體相匹配的圓弧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軸還包括一個卡圈,所述實心軸一端設有一個與所述卡圈相匹配的環形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軸還包括一個保護套管,所述保護套管的第一端設有與所述實心軸外徑相匹配的第一內徑,所述保護套管的第二端設有與所述空心管外徑相匹配的第二內徑,所述保護套管的第一端卡套在所述實心軸上,所述保護套管的第二端卡套在所述空心管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套管的第一端還設有兩個限位銷,所述空心管的一端端面上設有兩個與所述限位銷相匹配的盲孔。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套管上還設有兩個用於防脫落的鎖舌,所述空心管上設有與所述鎖舌相匹配的凹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包括實心軸、空心管、至少兩個耐磨內襯架、兩個萬向節和多個滾動體,所述實心軸設有至少兩個圓周分布的第一溝槽,所述耐磨內襯架包括本體和固定於所述本體一端的兩個相對稱的連接體,所述本體一側設有與所述第一溝槽相匹配的第二溝槽,所述空心管設有至少兩個與所述第二溝槽相匹配的第三溝槽,所述多個滾動體裝設於所述第一溝槽與所述第二溝槽之間,所述實心軸一端固定連接在一個所述萬向節上,另一端裝設在所述空心管內,所述耐磨內襯架裝設於所述空心管的第三溝槽中,所述空心管一端固定連接另一個所述萬向節。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汽車轉向系統中間軸提高了剛度和負載能力,降低了噪音。
文檔編號B62D3/02GK202827707SQ20122049925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李勇 申請人:耐世特汽車系統(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