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膜紙板生產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16:59:1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紙板生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膜紙板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瓦楞紙板因其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裝潢印刷適應性、經濟實用性和環保性,使用範圍越來越廣,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目前,瓦榜包裝已成為現代商業和貿易使用最廣泛的包裝形式之一,佔據了紙包裝市場最大的市場份額。單層瓦楞紙板的生產工藝已經日漸成熟,多層瓦楞紙板的生產仍不清晰,現有的生產設備生產效率低,次品多且能耗高,生產過程中紙板一般到最後才裁切,裁切前需要烘乾因此需要使用到鍋爐加熱,能耗高,對環境影響大,並且在生產有膜紙板時,面紙的貼膜和紙板的壓合分為兩道工序在不同的場合進行,生產效率低,且復膜效果不好,因此需設計一種低能耗,環保,預先裁切無需鍋爐加熱烘乾並且工序緊湊生產效率高的瓦楞紙板生產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克服了瓦楞紙板生產過程中能耗高,汙染大,生產有膜紙板時貼膜效果不好,生產效率低,工序不緊湊的問題,提供一種復膜紙板生產設備。
一種復膜紙板生產設備,面紙定位復膜部分、瓦楞紙處理部分、壓合部分以及裁切部分;所述面紙定位復膜部分設置在壓合部分的前端;所述瓦楞紙處理部分設置在壓合部分的下端;所述裁切部分設置壓合部分的後端;所述瓦楞紙處理部分將傳輸來的瓦楞紙進行糾偏、過膠、預熱處理後送入壓合部分,單張面紙傳輸到面紙定位復膜部分完成定位復膜後進入壓合部分與瓦楞紙貼合成紙板向後傳輸,傳輸到裁切部分進行裁切。
作為改進,所述裁切部分包括用於對紙板裁切起支撐作用的支撐輥、橫切機以及控制橫切機精確裁切的傳感器;所述橫切機包括上輥刀和下輥刀;所述上輥刀包括逆時針旋轉的上輥以及設置在上輥上的切刀a;所述下輥刀包括順時針旋轉的下輥以及設置在下輥上的切刀b。
作為改進,所述上輥上設置有螺旋狀的刀片安裝面;所述切刀a沿刀片安裝面的螺旋軌跡貼合固定在刀片安裝面上,所述切刀a的兩端沿紙板傳輸方向成5度夾角,對應的所述上輥的切刀a先接觸紙板的一端偏向進紙方向5度夾角;所述下輥刀和上輥刀鏡像設置,設置在上輥刀的正下方,裁切時切刀a和切刀b成齒合狀態。
作為改進,所述傳感器為光電傳感器,傳感器與橫切機的間距為一張紙板的寬度。
作為改進,所述面紙定位復膜部分包括定位部分和復膜部分;所述定位部分包括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的下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點紙輥以及設置在下輥下端的擋規;所述點紙輥包括輥筒和擺杆,輥筒可沿擺杆上下移動;所述擋規包括L型擋板和轉軸,L型擋板可沿轉軸轉動;所述復膜部分包括薄膜放卷裝置、復膜輥a和復膜輥b。
作為改進,所述瓦楞紙處理部分包括過膠機、設置在過膠機前端的吸風糾偏裝置以及設置在過膠機後端的預熱輥;吸風糾偏裝置對瓦楞紙10進行位置糾偏調整後,瓦楞紙進入過膠機過膠,過膠後的瓦楞紙經預熱輥預熱。
作為改進,所述壓合部分包括上壓合輸送帶和下壓合輸送帶。
作為改進,所述上壓合輸送帶和復膜輥a之間以及下壓合輸送帶和預熱輥之間均設置有託板。
作為又一改進,所述裁切部分的後端還設置有加速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通過上輥刀和下輥刀多紙板進行裁切,再通過光電傳感器控制上輥刀和下輥刀來對紙板進行一個恆定長度的精確切割。
(2)本實用新型中將面紙的定位部分和復膜部分設置在紙板壓合部分的前面,將兩道工序結合到一起,復膜好的面紙立刻被送入到和瓦楞紙壓合部分,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3)本實用新型中加速帶的設置使得壓合部分送出的紙板被快速傳向後方防止阻礙壓合部分的連續性工作。
(4)本實用新型中瓦楞紙處理部分,設置了預熱輥對過膠後的瓦楞紙進行一個除溼作用,保證了後續壓合出來的紙板無需加熱烘乾也能達到較好的強度要求。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復膜紙板生產設備的示意圖。
圖2為面紙定位復膜部分的示意圖。
圖3為瓦楞紙處理部分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說明。
實施例
圖1為復膜紙板生產設備的示意圖,圖2為面紙定位復膜部分的示意圖,圖3為瓦楞紙處理部分的示意圖。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提供的是一種復膜紙板生產設備,面紙定位復膜部分1、瓦楞紙處理部分2、壓合部分3以及裁切部分4;所述面紙定位復膜部分1設置在壓合部分3的前端;所述瓦楞紙處理部分2設置在壓合部分3的下端;所述裁切部分4設置壓合部分3的後端;所述瓦楞紙處理部分2將傳輸來的瓦楞紙10進行糾偏、過膠、預熱處理後送入壓合部分3,單張面紙20傳輸到面紙定位復膜部分1完成定位復膜後進入壓合部分3與瓦楞紙10貼合成紙板30向後傳輸,傳輸到裁切部分4進行裁切;所述裁切部分4包括用於對紙板裁切起支撐作用的支撐輥41、橫切機42以及控制橫切機42精確裁切的傳感器43;所述橫切機42包括上輥刀421和下輥刀422;所述上輥刀421包括逆時針旋轉的上輥4211以及設置在上輥4211上的切刀a4212;所述下輥刀422包括順時針旋轉的下輥4221以及設置在下輥4221上的切刀b4222;所述上輥4211上設置有螺旋狀的刀片安裝面4213;所述切刀a4212沿刀片安裝面4213的螺旋軌跡貼合固定在刀片安裝面4213上,所述切刀a4212的兩端沿紙板傳輸方向成5度夾角,對應的所述上輥4211的切刀a4212先接觸紙板的一端偏向進紙方向5度夾角;所述下輥刀422和上輥刀421鏡像設置,設置在上輥刀421的正下方,裁切時切刀a4212和切刀b4222成齒合狀態;所述傳感器43為光電傳感器,傳感器43與橫切機42的間距為一張紙板的寬度;所述面紙定位復膜部分1包括定位部分11和復膜部分12;所述定位部分11包括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的下輥111,按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點紙輥112以及設置在下輥111下端的擋規113;所述點紙輥112包括輥筒1121和擺杆1122,輥筒1121可沿擺杆1122上下移動;所述擋規113包括L型擋板1131和轉軸1132,L型擋板1131可沿轉軸1132轉動;所述復膜部分12包括薄膜放卷裝置121、復膜輥a122和復膜輥b123;所述瓦楞紙處理部分2包括過膠機22、設置在過膠機22前端的吸風糾偏裝置21以及設置在過膠機22後端的預熱輥23;吸風糾偏裝置21對瓦楞紙10進行位置糾偏調整後,瓦楞紙進入過膠機22過膠,過膠後的瓦楞紙10經預熱輥23預熱;所述壓合部分3包括上壓合輸送帶31和下壓合輸送帶32;所述上壓合輸送帶31和復膜輥a122之間以及下壓合輸送帶32和預熱輥23之間均設置有託板5;所述裁切部分4的後端還設置有加速帶6。
工作過程:瓦楞紙傳輸到瓦楞紙預處理部分,先經過吸風糾偏裝置完成位置糾偏,糾偏好後進入過膠機均勻塗膠,過完膠後瓦楞紙經過預熱輥預熱除溼,然後送入壓合部分,與此同時單張面紙進入定位部分,在點紙輥,下輥和擋規的作用下對單張面紙進行逐一排列後經復膜部分完成面紙復膜,復膜後連成的長條面紙送入壓合部分與瓦楞紙貼合,在上壓合輸送帶和下壓合輸送帶的配合下壓合牢固並傳輸到裁切部分,當光電傳感器感應到單張面紙與單張面紙之間的間隙時,控制橫切機裁切紙板,由於光電傳感器與裁切位置的間距剛好是一張紙板的寬度距離,因此保證裁切準確,裁切好的紙板落到加速帶上被快速向後傳輸。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前後」、「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部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實用新型的限制。
當然在本技術方案中,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術語「一」應理解為「至少一個」或「一個或多個」,即在一個實施例中,一個元件的數量可以為一個,而在另外的實施例中,該元件的數量可以為多個,術語「一」不能理解為對數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