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海藻酸鹽醫用敷料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5-10 19:41:51 3
本發明涉及醫療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海藻酸鹽醫用敷料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皮膚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對人體起保護作用。皮膚損傷會引起機體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細菌感染、新陳代謝加劇、水分和蛋白質過度流失、內分泌及免疫系統功能失調等,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因此,皮膚損傷後,通常採用醫用敷料來保護傷口,防止創面感染和嚴重脫水,提供有利於傷口癒合的潤溼環境,促進創面癒合。
海藻酸鹽是一類主要從褐藻中提取的天然線性多糖、無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高,海藻酸鹽的高吸溼性和凝膠性,使其在現代傷口敷料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中國專利200680051180.x抗菌海藻酸鹽製劑,該製劑中包含至少一種海藻酸鹽和至少一種選自包括雙胍衍生物、奧克太啶和甲雙二嗪的組中的抗菌活性物質;但是該抗菌海藻酸鹽製劑功能單一,僅含有抗菌成分,吸收滲液能力有限,無防粘成分,輔料易於粘連傷口,不易於更換。中國專利201110366674x公開了一種載銀海藻酸纖維及其製備方法,公開了通過浸漬的方式在海藻酸纖維上負載納米銀,並採用有機溶劑進行洗滌,製得具有良好蓬鬆性和強力殺菌效果的海藻酸纖維;但是該海藻酸纖維經有機溶劑洗滌易造成有機溶劑殘留,存在生物相容性的風險,對人體安全有較大的隱患,並且功能單一,僅含有抗菌成分,吸收滲液能力有效,無防粘成分,輔料易於粘連傷口,不易於更換。中國專利201510055030.7公開了一種高抗菌性藻酸鹽輔料的製備方法,通過採用有機溶劑對藻酸鹽纖維表面進行活化後接枝季銨化試劑提高藻酸鹽的抗菌性能,但是該輔料的吸收滲液能力有限,功能單一,並且製備過程中用到了甲醇、丙酮、雙氧水、硫酸亞鐵銨等有毒試劑,未對產品進行生物相容性檢測,對人體有較大的安全隱患。中國專利cn201510402076.1公開了一種含複合銀鋅抗菌劑的藻酸鹽敷料及其製備方法,該敷料通過加入複合銀鋅抗菌劑,提高其抗菌和治療效果,但是其吸收滲液能力有限,功能單一,不含防粘連成分,易於和創面粘連,增加換藥困難,給患者帶來二次損傷。
殼聚糖是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的天然材料,是具有抗菌、吸溼、促凝血、促癒合、鎮痛等功能的聚陽離子多糖。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將殼聚糖應用於海藻酸鹽敷料中,如中國專利201210020699.9公開了一種海藻酸鹽抗菌敷料及其製備方法,通過將可溶性海藻酸鹽、水溶性殼聚糖衍生物或水溶性甲殼素衍生物製得紡絲原液,同時在凝固浴中加入銀系抗菌劑,紡絲得到共混纖維製品,進一步製得海藻酸鹽抗菌敷料,具有殺菌、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但是該敷料不含防粘連成分,易於和創面粘連,增加換藥困難,給患者帶來二次損傷。如中國專利201410340635.6公開了海藻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殼聚糖傷口敷料及其製備方法,製成該敷料的組分有海藻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殼聚糖、甘油和氯化鈣,但是該敷料對傷口的促癒合作用和防止疤痕的功效不能滿足臨床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海藻酸鹽醫用敷料,該敷料具有顯著的抗菌、促癒合、防疤痕和防粘連的功效。
同時,本發明的目的還在於提供一種海藻酸鹽醫用敷料的製備方法。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海藻酸鹽醫用敷料,由將海藻酸鹽纖維浸泡在功能性浸泡液中製備而成;其中功能性浸泡液由以下重量百分用量的原料製備而成:羧甲基殼聚糖2~4%、殼寡糖1~2%、殼聚糖鹽酸鹽3~6%、類透明質酸殼聚糖1~2%、抗菌劑0.03~0.05%、羧甲基纖維素鈉0.5~5%、氯化鈣1~6%、表皮細胞生長因子0.005~0.05%、蘆薈提取物0.02~0.05%、餘量為水。
可選的,所述海藻酸鹽纖維與功能性浸泡液的質量用量比例為1:10~1:50。
可選的,所述抗菌劑為胍鹽類抗菌劑和/或銀系抗菌劑。
可選的,所述胍鹽類抗菌劑為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
可選的,所述銀系抗菌劑為納米氧化銀。
可選的,所述海藻酸鹽為高g型海藻酸鹽。
上述海藻酸鹽醫用敷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1)取羧甲基殼聚糖、殼寡糖、殼聚糖鹽酸鹽、類透明質酸殼聚糖、抗菌劑、羧甲基纖維素鈉、氯化鈣、表皮細胞生長因子、蘆薈提取物加入水中,混合均勻,得功能性浸泡液;
2)取海藻酸鹽纖維浸入步驟1)製備的浸泡液中,浸泡2~10小時,取出海藻酸鹽纖維,凍幹、輻照,即得所述的海藻酸鹽醫用敷料。
本發明海藻酸鹽醫用敷料,在海藻酸鹽纖維中負載殼聚糖類物質、抗菌劑、羧甲基纖維素、氯化鈣、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和蘆薈提取物,賦予產品顯著的抗菌、止血促癒合、防粘連傷口、防止產生疤痕的功效,具體為:
多種殼聚糖類物質復配使用,羧甲基殼聚糖、殼聚糖鹽酸鹽具有抗菌抗感染的作用,與抗菌劑協同作用,提升產品的抗菌抗感染功效;殼寡糖和類透明質酸殼聚糖具有好的保溼性,海藻酸鹽纖維吸收滲液後形成凝膠態,防止傷口粘連,與羧甲基纖維素協同作用,在提升產品吸收滲液的能力的同時,保護傷口處於適宜的溼度環境,促進傷口的癒合;殼聚糖鹽酸鹽為具有強陽離子性的殼聚糖衍生物,促進機體對抗菌劑、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和蘆薈提取物等功能性的藥物成分的吸收利用,提升產品抗菌、促癒合、防止疤痕產生的功效,並且能夠與氯化鈣協同作用,提升產品的止血功效;殼寡糖對鈣離子具有良好的絡合作用,能夠促進氯化鈣負載在海藻酸鹽纖維上,提升產品的止血功效,同時殼寡糖還能夠活化基體細胞,防止細胞老化,與表皮生長因子、蘆薈提取物協同作用,提升產品防止疤痕形成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下述海藻酸鹽為高g型海藻酸鹽。
實施例1
一種海藻酸鹽醫用敷料,由將海藻酸鹽纖維浸泡在功能性浸泡液中製備而成;其中功能性浸泡液由以下重量百分用量的原料製備而成:羧甲基殼聚糖3%、殼寡糖1.5%、殼聚糖鹽酸鹽5%、類透明質酸殼聚糖1.5%、抗菌劑0.04%、羧甲基纖維素鈉3%、氯化鈣3%、表皮細胞生長因子0.03%、蘆薈提取物0.04%、餘量為水;其中海藻酸鹽纖維與功能性浸泡液的質量用量比例為1:30。
上述海藻酸鹽醫用敷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1)取羧甲基殼聚糖、殼寡糖、殼聚糖鹽酸鹽、類透明質酸殼聚糖、抗菌劑、羧甲基纖維素鈉、氯化鈣、表皮細胞生長因子、蘆薈提取物加入水中,混合均勻,得功能性浸泡液;
2)取海藻酸鹽纖維浸入步驟1)製備的浸泡液中,浸泡6小時,取出海藻酸鹽纖維,凍幹、輻照,即得所述的海藻酸鹽醫用敷料。
實施例2
一種海藻酸鹽醫用敷料,由將海藻酸鹽纖維浸泡在功能性浸泡液中製備而成;其中功能性浸泡液由以下重量百分用量的原料製備而成:其中功能性浸泡液由以下重量百分用量的原料製備而成:羧甲基殼聚糖2%、殼寡糖1%、殼聚糖鹽酸鹽3%、類透明質酸殼聚糖1%、抗菌劑0.03、羧甲基纖維素鈉0.5%、氯化鈣1%、表皮細胞生長因子0.005%、蘆薈提取物0.02%、餘量為水;其中海藻酸鹽纖維與功能性浸泡液的質量用量比例為1:50。
上述海藻酸鹽醫用敷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1)取羧甲基殼聚糖、殼寡糖、殼聚糖鹽酸鹽、類透明質酸殼聚糖、抗菌劑、羧甲基纖維素鈉、氯化鈣、表皮細胞生長因子、蘆薈提取物加入水中,混合均勻,得功能性浸泡液;
2)取海藻酸鹽纖維浸入步驟1)製備的浸泡液中,浸泡2小時,取出海藻酸鹽纖維,凍幹、輻照,即得所述的海藻酸鹽醫用敷料。
實施例3
一種海藻酸鹽醫用敷料,由將海藻酸鹽纖維浸泡在功能性浸泡液中製備而成;其中功能性浸泡液由以下重量百分用量的原料製備而成:其中功能性浸泡液由以下重量百分用量的原料製備而成:羧甲基殼聚糖4%、殼寡糖2%、殼聚糖鹽酸鹽6%、類透明質酸殼聚糖2%、抗菌劑0.05%、羧甲基纖維素鈉5%、氯化鈣6%、表皮細胞生長因子0.05%、蘆薈提取物0.05%、餘量為水;其中海藻酸鹽纖維與功能性浸泡液的質量用量比例為1:10。
上述海藻酸鹽醫用敷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1)取羧甲基殼聚糖、殼寡糖、殼聚糖鹽酸鹽、類透明質酸殼聚糖、抗菌劑、羧甲基纖維素鈉、氯化鈣、表皮細胞生長因子、蘆薈提取物加入水中,混合均勻,得功能性浸泡液;
2)取海藻酸鹽纖維浸入步驟1)製備的浸泡液中,浸泡10小時,取出海藻酸鹽纖維,凍幹、輻照,即得所述的海藻酸鹽醫用敷料。
對比例1
本對比例海藻酸鹽醫用敷料,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對比例功能性浸泡液配方中省去羧甲基殼聚糖、殼寡糖、殼聚糖鹽酸鹽、類透明質酸殼聚糖,添加殼聚糖11%;其他同實施例1。
對比例2
本對比例海藻酸鹽醫用敷料,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省去殼聚糖鹽酸鹽,調整類透明質酸殼聚糖的用量為6.5%;其他同實施例1。
對比例3
本對比例海藻酸鹽醫用敷料,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省去蘆薈提取物,調整表皮生長因子的用量為0.07%;其他同實施例1。
對比例4
本對比例海藻酸鹽醫用敷料,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省去表皮生長因子,調整蘆薈提取物的用量為0.07%;其他同實施例1。
試驗例
1、建立試驗模型: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7隻試驗豬,質量為18~22kg,標記為a、b、c、d、e、f、g,3%戊巴比妥鈉、30mg/kg靜脈麻醉,背部備皮後,俯臥位固定於致傷架,做3cm×5cm傷口標記框,每隻8處,皮下注射0.9%生理鹽水使其隆起,用植皮刀致傷口,在真皮與肌肉之間,用手術到在傷口上劃傷肌肉,用野外汙泥汙染傷口;
2、試驗方法:a試驗豬在傷口處敷用實施例1製備的海藻酸鹽醫用敷料;b試驗豬在傷口處敷用實施例2製備的海藻酸鹽醫用敷料;c試驗豬在傷口處敷用實施例3製備的海藻酸鹽醫用敷料;d試驗豬在傷口處敷用對比例1製備的海藻酸鹽醫用敷料e試驗豬在傷口處敷用對比例2製備的海藻酸鹽醫用敷料;f試驗豬在傷口處敷用對比例3製備的海藻酸鹽醫用敷料;g試驗豬在傷口處敷用對比例4製備的海藻酸鹽醫用敷料;分別統計傷口在敷料前及敷料後24小時的菌落數;觀察每個試驗豬傷口的癒合情況,敷料癒合傷口過程中每3天更換一次;結果如下表1所示;
3、菌落數計數方法:用無菌濾紙浸泡在無菌生理鹽水0.5h,用無菌鑷將4層相疊的濾紙放置在豬背部傷口5min後,取下置於5ml無菌生理鹽水試管中,取液體分別稀釋至10-1、10-2、10-3、10-4,最後3個濃度分別取100μl菌液塗於瓊脂平板上,置於37℃保溫箱中培養24小時,計算平均菌落數。
表1
由上述表1所示的數據可知,實施例1和實施例3敷料的抗菌性能優於實施例2,表明採用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作為抗菌劑製備的敷料的抗菌性能優於以納米氧化銀作為抗菌劑製備的敷料;實施例1製備的敷料的抗菌性能、促進傷口癒合的性能和防止疤痕產生的性能均優於對比例1~4表明,本發明採用羧甲基殼聚糖、殼寡糖、殼聚糖鹽酸鹽和類透明質酸殼聚糖四種殼聚糖衍生物復配使用,抗菌、促進傷口癒合,並結合氯化鈣促進敷料的止血功能,再結合表皮生長因子和蘆薈提取物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和防止疤痕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