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類清洗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6:22:21 2
專利名稱:葉類清洗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加工機械,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清洗葉類 食品包裝物的機械。
背景技術:
在食品加工中,某些食品需要以植物葉進行包裝,例如以柏葉、 竹葉、柿葉、山歸來、櫻花葉、樸葉等作為外包裝的壽司、年糕、米 粽等食品。在包裝前,這些葉類需要進行清洗。現有都以人力進行清 洗,極為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葉類清洗機,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實現機 械化清洗葉類包裝物的機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葉類清洗機,具有機架,其特徵在於機架上部設有上輥架及下 輥架,上輥架樞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互平行的上輥軸,每個上輥 軸下方對應具有樞設於下輥架上的與之平行的下輥軸;每個上輥軸上 均設有輥刷,輥刷與其對應的下輥軸上所設的輥刷接觸;機架上設有 兩個電機,每個電機的電機軸以傳動系連接並驅動位於其側面的奇數序列的上輥軸和下輥軸組合使之相對旋轉。
通過電機驅動上輥軸和下輥軸相對旋轉從而使互相接觸的輥刷 相對旋轉,通過輥刷之間的葉片就能得到清洗。
傳動系可以是齒輪傳動系,也可以是鏈式傳動系或皮帶輪傳動 系,屬於等同技術方案。
所述傳動係為齒輪傳動系,所述電機軸上的輸出齒輪與固設於與 其相鄰的下輥軸上的驅動齒輪嚙合而驅動第一個下輥軸,該驅動齒輪 再通過與偶數序列的下輥軸上所設的過渡齒輪和奇數序列的下輥軸 上所固設的驅動齒輪依次順序嚙合而驅動奇數序列的下輥軸,下輥軸 上所固設的驅動齒輪與其對應的上輥軸上所固設的驅動齒輪相嚙合 而驅動上輥軸。
所述傳動係為齒輪傳動系,所述電機軸上的輸出齒輪與固設於與 其相鄰的上輥軸上的驅動齒輪嚙合而驅動第一個上輥軸,該驅動齒輪 再通過與偶數序列的上輥軸上所設的過渡齒輪和奇數序列的上輥軸 上所固設的驅動齒輪依次順序嚙合而驅動奇數序列的上輥軸,上輥軸 上所固設的驅動齒輪與其對應的下輥軸上所固設的驅動齒輪相嚙合 而驅動下輥軸。
上兩段為等同技術方案,分別對應電機位於下輥軸下側和上輥軸 上側的情況。
相鄰的上輥軸和下輥軸組合的轉速不同。 這樣在輥刷之間穿過的葉片能得到更有效的清洗。兩個電機的電機軸上所設的輸出齒輪的模數不同。
由於輸出齒輪模數不同,相鄰的兩組上輥軸和下輥軸又是由不同 電機所驅動,則相鄰的兩組上輥軸和下輥軸轉速不同。
機架上設有輸送帶,輸送帶的一端與最側邊的一對輥刷的接觸部 位相對應。
所述輸送帶的作用是進料。
上輥架與下輥架鉸接。
上輥架可以繞鉸接點掀開,從而為清洗維修機器內部帶來便利。 上輥軸樞設於調節滑塊上,調節滑塊以調節絲杆連接於上輥架。 通過調節絲杆可以調節調節滑塊從而調節上輥軸毛刷輥位置,這
樣,當輥刷磨損後,只要下調上輥軸就可以保持上下輥刷接觸而無需
更換輥刷,節省了成本。
下輥架下方的機架上設有篩網。
篩網可以使清洗葉片的水中的汙物得以過濾。
上滾軸所設的輥刷上方設有水噴頭。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之處在於可以驅動葉片通過輥刷之間從而 得到清洗,體積小,效率高,能耗低,降低了人工成本,維修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面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傳動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其具有機架1Q0,機架 100設有上輥架101及下輥架102,上輥架101和下輥架102通過鉸 接軸107鉸接,機器運轉時上輥架101和下輥架102以緊固螺釘106 緊固,需要清洗和修理機器內部時去除緊固螺釘106,就可以掀起上 輥架101而暴露出機器內部。上輥架101樞設有10個相互平行的上 輥軸l、 2、 3、 4、 5、 6、 7、 8、 9、 10,每個上輥軸1、 2、 3、 4、 5、 6、 7、 8、 9、 10下方對應具有樞設於下輥架102上的與之平行的下 輥軸,分別為下輥軸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每個上輥軸l、 2、 3、 4、 5、 6、 7、 8、 9、 10上均設有輥刷, 輥刷與其對應的下輥軸l' 、 2, 、 3, 、 4, 、 5, 、 6, 、 7, 、 8,、 9' 、 10'上所設的輥刷接觸。輥刷圖中未示。輥刷為硬毛製成的桶 裝刷體。
機架101上在下輥軸102的下側設有兩個電機,以圖2中的X視 角而言, 一個具有電機軸A的電機位於整個滾軸組的左外側,另一個 具有電機軸B的電機位於滾軸組7、 7,對應位置。
如圖2所示,圖2中虛線所示為下輥軸,點劃線代表齒輪之間具 有嚙合關係.
電機軸A上的輸出齒輪A1與固設於與其相鄰的下輥軸1'上的驅動齒輪r b嚙合而驅動下輥軸r ,驅動齒輪r b與固投在上 輥軸i上的驅動齒輪iB嚙合而驅動上輥軸i,驅動齒輪r b與設
在下輥軸2'上的過渡齒輪2' B嚙合,過渡齒輪2' B與固設在下輥 軸3'上的驅動齒輪3' B嚙合而驅動下輥軸3',驅動齒輪3' B與 固設在上輥軸3上的驅動齒輪3B嚙合而驅動上輥軸3,驅動齒輪3' B 與設在下輥軸4,上的過渡齒輪4, B嚙合,過渡齒輪4, B與固設在 下輥軸5'上的驅動齒輪5' B嚙合而驅動下輥軸5',驅動齒輪5' B 與固設在上輥軸5上的驅動齒輪5B嚙合而驅動上輥軸5,驅動齒輪 5' B與設在下輥軸6'上的過渡齒輪6' B嚙合,過渡齒輪6' B與固 設在下輥軸7'上的驅動齒輪7' B嚙合而驅動下輥軸5',驅動齒 輪7, B與固設在上輥軸7上的驅動齒輪5B嚙合而驅動上輥軸5,驅 動齒輪7' B與設在下輥軸8'上的過渡齒輪8' B嚙合,過渡齒輪 8' B與固設在下輥軸9'上的驅動齒輪9' B嚙合而驅動下輥軸9', 驅動齒輪9, B與固設在上輥軸9上的驅動齒輪9B嚙合而驅動上輥軸 9。
以上述齒輪系嚙合方式,輸出齒輪Al最終驅動了其一側的所有 奇數序列輥軸組l、 1, ; 3、 3' ; 5、 5, ; 7、 7, ; 9、 9,。
電機軸B上的輸出齒輪Bl與固設於與其左側相鄰的下輥軸6' 上的驅動齒輪6' A嚙合而驅動下輥軸6',驅動齒輪6' A與固設 在上輥軸6上的驅動齒輪6A嚙合而驅動上輥軸6,驅動齒輪6' A 與設在下輥軸5'上的過渡齒輪5' A嚙合,過渡齒輪5' A與固設在下輥軸4'上的驅動齒輪4, A嚙合而驅動下輥軸4,,驅動齒輪
4' A與固設在上輥軸4上的驅動齒輪4A嚙合而驅動上輥軸4,驅動 齒輪4' A與設在下輥軸3'上的過渡齒輪3' A嚙合,過渡齒輪3' A與固設在下輥軸2'上的驅動齒輪2' A嚙合而驅動下輥軸2,,驅 動齒輪2' A與固設在上輥軸2上的驅動齒輪2A嚙合而驅動上輥軸 2,電機軸B上的輸出齒輪B1與固設於與其右側相鄰的下輥軸8,上 的驅動齒輪8' A嚙合而驅動下輥軸8',驅動齒輪8' A與固設 在上輥軸8上的驅動齒輪8A嚙合而驅動上輥軸8, 驅動齒輪8, A 與設在下輥軸9'上的過渡齒輪9' A嚙合,過渡齒輪9, A與固設 在下輥軸10,上的驅動齒輪10, A嚙合而驅動下輥軸10,,驅動 齒輪10' A與固設在上輥軸10上的驅動齒輪10A嚙合而驅動上輥軸 10。
以上述齒輪系嚙合方式,輸出齒輪B1最終分別驅動了其左側的
所有奇數序列輥軸組2、 2' ; 4、 4' ; 6、 6';以及其右側的所有
奇數序列輥軸組8、 8' ; 10、 10,。
上述奇數序列的"奇數"與圖中標號無關,而是指與輸出齒輪某 一側的輥軸的排列方式。
圖2中圈中具有X標誌的齒輪為過渡齒輪3' A、5' A、9, A、2' B、 4' B、 6' B、 8' B,上述過渡齒輪均以通過圖一中軸承lll形式套設 於其所對應的下輥軸,從而只起過渡嚙合作用而不驅動其所設的下輥 軸。如上所述,所有上輥軸1、 2、 3、 4、 5、 6、 7、 8、 9、 10和下輥 軸l,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都被驅動。
機架100上設有輸送帶109,輸送帶109的一端與最側邊的一對 輥軸1、 1,上所設的輥刷的接觸部位相對應。輸送帶109的主動輪C 與輸出齒輪A1嚙合。
當對於X方向而言,輸出齒輪A1以逆時針方向旋轉,輸出齒輪 Bl以逆時針方向旋轉時,主動輪C會以順時針方向旋轉,且所有上 輥軸l、 2、 3、 4、 5、 6、 7、 8、 9、 IO均以逆時針方向旋轉,所有下 輥軸l,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都以順 時針方向旋轉。這樣葉片就可以沿Y方向運動從輸送帶109輸送入上 輥軸l、 2、 3、 4、 5、 6、 7、 8、 9、 10和下輥軸1, 、 2, 、 3, 、 4,、 5' 、 6' 、 7' 、 8' 、 9' 、 10'上所設的輥刷之間從而被清洗。
輸出齒輪A1和輸出齒輪B1模數不同,這樣,被輸出齒輪A1驅 動的輥軸組l、 1, ; 3、 3, ; 5、 5, ; 7、 7' ; 9、 9'與被輸出齒 輪B1驅動的輥軸組2、 2, ; 4、 4, ; 6、 6, ; 8、 8, ; 10、 10, 就具有不同的轉速,通過其中的葉片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刷洗。
如圖l所示,上輥軸l、 2、 3、 4、 5、 6、 7、 8、 9、 10分別樞設 於調節滑塊108A上,調節絲杆108B螺設於上輥架101並調節絲杆 108B的一端連接於調節滑塊108A。當輥刷磨損後,可根據各種葉類 不同的厚薄要求,只要旋轉調節絲杆108B,使其所相連接的調節滑 塊108A下降,則調節滑塊上所述設的上輥軸就會下降,就可以保持上下輥刷接觸而無需更換輥刷,
如圖l、圖2所示,上滾軸l、 2、 3、 4、 5、 6、 7、 8、 9、 10所 設的輥刷上方位置設有若干具有進水口 104的水管104A,水管104A 上設有向下的噴頭104B。噴頭104B噴出的高速水流進入輥刷對葉片 其清洗作用,清洗得到的汙水通過設在下輥架102下方的篩網103過 濾後落入機架101上所設水箱再從出水口 105流出並可循環利用。
權利要求1.葉類清洗機,具有機架,其特徵在於機架設有上輥架及下輥架,上輥架樞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互平行的上輥軸,每個上輥軸下方對應具有樞設於下輥架上的與之平行的下輥軸;每個上輥軸上均設有輥刷,輥刷與其對應的下輥軸上所設的輥刷接觸;機架上設有兩個電機,每個電機的電機軸以傳動系連接並驅動位於其側面的奇數序列的上輥軸和下輥軸組合使之相對旋轉。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類清洗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係為 齒輪傳動系,所述電機軸上的輸出齒輪與固設於與其相鄰的下 輥軸上的驅動齒輪嚙合而驅動第一個下輥軸,該驅動齒輪再通 過與偶數序列的下輥軸上所設的過渡齒輪和奇數序列的下輥軸 上所固設的驅動齒輪依次順序嚙合而驅動奇數序列的下輥軸, 下輥軸上所固設的驅動齒輪與其對應的上輥軸上所固設的驅動 齒輪相嚙合而驅動上輥軸。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類清洗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係為 齒輪傳動系,所述電機軸上的輸出齒輪與固設於與其相鄰的上 輥軸上的驅動齒輪嚙合而驅動第一個上輥軸,該驅動齒輪再通 過與偶數序列的上輥軸上所設的過渡齒輪和奇數序列的上輥軸 上所固設的驅動齒輪依次順序嚙合而驅動奇數序列的上輥軸,上輥軸上所固設的驅動齒輪與其對應的下輥軸上所固設的驅動 齒輪相嚙合而驅動下輥軸。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類清洗機,其特徵在於相鄰的上輥軸 和下輥軸組合的轉速不同。
5. 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葉類清洗機,其特徵在於兩個電機 的電機軸上所設的輸出齒輪的模數不同。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類清洗機,其特徵在於機架上設有輸 送帶,輸送帶的一端與最側邊的一對輥刷的接觸部位相對應。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類清洗機,其特徵在於上輥架與下輥 架鉸接。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類清洗機,其特徵在於上輥軸樞設於 調節滑塊上,調節滑塊以調節絲杆連接於上輥架。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類清洗機,其特徵在於下輥架下方的 機架上設有篩網。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類清洗機,其特徵在於上滾軸所設的 輥刷上方設有噴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葉類清洗機,具有機架,其特徵在於機架設有上輥架及下輥架,上輥架樞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互平行的上輥軸,每個上輥軸下方對應具有樞設於下輥架上的與之平行的下輥軸;每個上輥軸上均設有輥刷,輥刷與其對應的下輥軸上所設的輥刷接觸;機架上設有兩個電機,每個電機的電機軸以傳動系連接並驅動位於其側面的奇數序列的上輥軸和下輥軸組合使之相對旋轉。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之處在於可以驅動葉片通過輥刷之間從而得到清洗,體積小,效率高,能耗低,降低了人工成本,維修方便。
文檔編號A23N12/00GK201308090SQ200820177699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5日
發明者繆建偉 申請人:繆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