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級直拉單晶矽的生產方法
2023-05-03 09:42:51 1
一種太陽能級直拉單晶矽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太陽能級直拉單晶矽的生產方法,涉及直拉單晶矽【技術領域】,它包括加料、熔化、穩溫、引晶、放肩、等徑生長和收尾等八個步驟,本方法在引晶過程中,將等逕自動初始拉速設為0.8mm/min,該方法操作簡便,易於實現,它可以有效減少結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晶體缺陷,降低直拉單晶矽中的黑晶片和黑角片問題,顯著提高單晶的質量和壽命,避免由於產品質量缺陷造成的退貨,為企業節約了不必要的資金浪費。
【專利說明】一種太陽能級直拉單晶矽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直拉單晶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太陽能是未來最重要的綠色能源之一,作為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的核心部分,品質 優良的單晶矽一直是人們研究開發的重點產品。
[0003] 單晶矽的生產方法主要有直拉法(CZ)、區熔法(FZ)和外延法,其中直拉法和區熔 法用於伸長單晶矽棒材,而外延法用於伸長單晶矽薄膜。由於直拉法生產的單晶矽廣泛應 用於半導體集成電路、二極體、外延片襯底,以及太陽能電池等關鍵領域,因而受到人們的 特別關注。
[0004] 目前在直拉單晶矽的生產領域中,氧是直拉單晶矽中的一種常見雜質,這主要是 由單晶矽的生產工藝所造成的。實踐表明,單晶矽中的氧主要集中在其頭部,如果單晶矽的 頭部含氧量過高,就會造成所謂的"黑晶片"和"黑角片"問題,從而影響產品質量。
[0005] 氧的危害在於,氧可以形成熱施主及新施主,使得單晶矽的電阻率均勻性變差;此 夕卜,氧還與直拉單晶矽中微缺陷的形成有著密切關係,而矽片表面的微缺陷在器件熱氧化 工藝中還會影響到器件的成品率。因此,目前在單晶矽的檢測中普遍對矽片中的黑晶片與 黑角片現象採取零容忍的態度。但是,當前卻還缺少一種簡單、有效、易行的減少黑晶片與 黑角片的方法。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太陽能級直拉單 晶矽的生產方法,其針對當前直拉單晶矽生產工藝的缺陷,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通過降低 等逕自動生長過程中的頭部拉速,減少單晶的含氧量,從而達到減少直拉單晶矽中黑晶片 和黑角片的目的。
[0007]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級直拉單晶矽的 生產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 加料:根據需要的半導體類型將矽原料和換雜劑放入石英坩堝內;換雜劑的種類 是按照半導體的類型N型或P型確定的,P型的換雜劑一般為硼或鎵,N型換雜劑一般為磷; (2) 熔化:將單晶爐關閉並抽真空,使得單晶爐內的壓強維持在5Pa以下,然後將加熱 功率一次性升至95?100千瓦(1420°C左右);使用過大的功率來熔化矽原料雖然可以縮短 熔化時間,但是可能造成石英坩堝壁的過度損傷,降低石英坩堝的壽命,反之若功率過小, 則整個熔化過程耗時太久,導致產能下降; (3) 穩溫:當矽原料熔化成液體後將加熱功率降至45千瓦並投入溫度自動程序,溫度 自動程序使得爐內溫度保持恆定並持續2小時; (4) 引晶:調整堝位使得矽液液面距導流筒的距離為15 mm,將晶轉設為8圈每分鐘,堝 轉設為2圈每分鐘,然後將籽晶降至矽液液面處進行引晶;引晶時籽晶按照〈100>或〈111> 的晶向浸入矽熔液中,引晶的總長度為130?150 mm,引晶時平均拉速控制在3?6 mm/ min,初期拉速控制在1?3 mm/min,引晶達30 mm後將拉速控制在3?6 mm/min ; (5) 放肩:引晶完成後,將拉速降至0. 7 mm/min,加熱功率降低5千瓦,放肩時間3?4 小時;在此步驟中,最重要的參數是直徑的放大速率(亦即放肩的角度),放肩的形狀和角度 將會影響晶棒頭部的固液界面形狀及晶棒品質,如果降溫太快,液面呈現過冷情況,肩的形 狀因直徑快速放大而變成方形,嚴重時易導致位錯的產生而失去單晶的結構; (6) 轉肩:當娃棒直徑距等徑直徑還有5?10 mm時,將拉速提至2. 0 mm/min,進行轉 肩; (7) 等徑生長;當矽棒直徑達到等徑直徑時,將拉速降至等逕自動初始拉速,等逕自動 初始拉速設為〇. 8 mm/min,設定堝升速度,然後投入等逕自動程序進行等徑生長; 堝升速度S'根據下式1計算:
【權利要求】
1. 一種太陽能級直拉單晶矽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 加料:根據需要的半導體類型將矽原料和換雜劑放入石英坩堝內; (2) 熔化:將單晶爐關閉並抽真空,使得單晶爐內的壓強維持在5Pa以下,然後將加熱 功率一次性升至95?100千瓦; (3) 穩溫:當矽原料熔化成液體後將加熱功率降至45千瓦並投入溫度自動程序,溫度 自動程序使得爐內溫度保持恆定並持續2小時; (4) 引晶:調整堝位使得矽液液面距導流筒的距離為15mm,將晶轉設為8圈每分鐘,堝 轉設為2圈每分鐘,然後將籽晶降至矽液液面處進行引晶;引晶的總長度為130?150 _, 引晶時平均拉速控制在3?6 mm/min,初期拉速控制在1?3 mm/min,引晶達30 mm後將 拉速控制在3?6 mm/min ; (5) 放肩:引晶完成後,將拉速降至0. 7 mm/min,加熱功率降低5千瓦,放肩時間3?4 小時; (6) 轉肩:當娃棒直徑距等徑直徑還有5?10 mm時,將拉速提至2. 0 mm/min,進行轉 肩; (7) 等徑生長;當矽棒直徑達到等徑直徑時,將拉速降至等逕自動初始拉速,等逕自動 初始拉速設為〇. 8 mm/min,設定堝升速度,然後投入等逕自動程序進行等徑生長; (8) 收尾:等徑生長完成後,退出等逕自動程序,停止堝升,將拉速提至1. 0 mm/min,投 入收尾自動程序,當長度達到直徑值時提斷停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級直拉單晶矽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 驟(4)中引晶的總長度為150毫米。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級直拉單晶矽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 驟(4)中引晶的總長度為140毫米。
【文檔編號】C30B29/06GK104372406SQ201410644510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4日
【發明者】劉彬國, 何京輝, 曹祥瑞, 顏超, 程志, 黃瑞強, 周子江, 劉欽, 範曉普 申請人:邢臺晶龍電子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