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海瑞當了幾年江西知縣(海瑞是怎麼對付浙江巡撫和左都副御史的)

2023-05-03 02:40:26 1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初一,海瑞下獄。

當時的海瑞職任戶部雲南司主事,官階正六品。這樣的事務官在京師可謂多如牛毛,海瑞卻有些特別——他並沒有考中過進士,之前的官職則只是正七品的知縣。因此照理說原本只能在邊遠貧窮的小縣調來調去,哪裡能夠成為京官還進了戶部?而且算起來還可以說是升了兩級。

原因就更奇怪,居然是他敢於頂撞上司。

被海瑞頂撞過的上司不在少數,其中最有名的是胡宗憲和鄢懋卿。胡宗憲在嘉靖三十三年出任抗倭總督,三十六年兼任浙江巡撫,而海瑞在次年到浙江淳安縣做知縣,正好是胡宗憲下級的下級,中間隔著嚴州的知府。

可以說,胡宗憲是海瑞最不能得罪的。

明代遺留下來的一處驛傳建築,始建於明朝洪武八年(1375),位於江蘇省高郵市,是中國郵驛「活化石」,也是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圖為1995年發行的特種郵票。

何況,這位封疆大吏還官風凌厲,氣勢逼人,境內官民無不凜然畏懼。海瑞卻不管三七二十一。某一天,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淳安縣,耀武揚威,頤指氣使,對驛站的款待百般挑剔,還把驛丞倒吊起來。海瑞也毫不客氣,立即下令將其拘捕,胡公子隨身攜帶的數千兩銀子也沒收充公。

抓了人以後,海瑞一本正經地派人快馬加鞭給胡宗憲呈上一份公文,聲稱久聞總督大人節望清高,愛民如子而教子甚嚴。所以此人必系假冒,其隨身所攜也必系贓銀。胡宗憲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卻只好自認倒黴,不了了之。

用同樣的辦法,海瑞又對付了鄢懋卿。

嘉靖三十九年三月,鄢懋卿以左副都御史的身份,奉旨巡視浙江等地鹽務。依明代制度,中央政府的最高監察機關是都察院。長官叫都御史,正二品,又叫總憲。副長官叫副都御史,正三品,又叫副憲。副憲原本位高權重,又是欽差大臣,請問有誰敢惹這個傢伙?拍馬屁都唯恐不及。

當然,身為監察官員,鄢懋卿也要做官樣文章,便裝模作樣明發通令,聲稱本院素性簡樸,不喜逢迎,因此凡飲食供帳俱宜簡樸為尚,毋得過為華奢,靡費裡甲。地方官接到憲牌無不會心一笑,很少有人把這些話當真。

海瑞卻在鄢懋卿將到未到之際,規規矩矩地上了一個寫著「嚴州府淳安縣知縣海瑞謹稟」字樣的稟帖。稟帖先是照錄鄢懋卿的通令原文, 接著又說據悉欽差大人所到之處,接待逢迎與憲牌所言完全兩樣。每桌酒席耗銀三四百兩,小便器也要用銀子打造,廁所裡都掛著綾羅綢緞, 等等。

接下來海瑞表示,自己完全被弄糊塗了,真不知該如何是好:欲從憲牌,則懼招尤;欲從傳聞,則恐違憲意。因此懇請大人明示,到底怎樣做才對。鄢懋卿看了稟帖,一肚子火氣發作不得,只好不過嚴州,繞道而去。

這可真是有理有力有節,堪稱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鄢懋卿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事實上他也想方設法實施了打擊報復。只不過海瑞潔白無瑕,並無差錯,鄢懋卿的後台老板嚴嵩卻轟然倒臺。中國古代官場歷來就是以人劃線選邊站隊的。嚴嵩和鄢懋卿既然被確定為奸賊,反對他們的也就一律都是好官,何況海瑞還是以卑微之職對抗令人談虎色變的權臣。這樣的英雄如果不能加以表彰,委以重任,不但是帝國的奇恥大辱,更是吏部的嚴重失職。

於是,嚴世蕃被捕下獄一個月前,海瑞升官。

戶部主事是一個不大不小、不上不下的職位,甚至不必每日到部辦公,主要任務是積累做官的資歷。海瑞卻是認真負責的人。沒有小事可做,也就只好去琢磨大事,而帝國的現狀又實在堪憂。深思熟慮之後, 他那份著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便擺在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這時嚴世蕃已經死了七個月,內閣首輔早是徐階。然而朝政依舊糜爛,風氣也依舊腐朽,到處都是馬屁精,說真話的鳳毛麟角。海瑞認為,根本原因是朝野上下對皇帝都已經失去信心,個個離心離德。用他的原話說就是: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那麼,信任危機因何而起?

當然是因為嘉靖太不像話。二十多年不上朝,反倒任意懷疑甚至屠殺臣僚,這是不君;聽信術士讒言,跟親生兒子面都不見,這是不父;與皇后分居,躲在西苑煉仙丹,這是不夫。三綱五常,居然一綱都談不上,說得過去嗎?

上梁不正下梁歪。原本應該成為道德楷模的皇帝竟昏聵多疑,剛愎殘忍,自私虛榮,就只能造成「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水旱無時,盜賊滋熾」的局面。難怪老百姓要說嘉靖這個年號的意思,就是「家家皆淨」了!

啊!直接打臉啊?

這樣的奏疏皇帝從未見過,也不會有人見過,便是出於好奇也會把它看完,但看完之後的震怒也可想而知。據說他當場就把奏摺摔在地下,氣急敗壞地狂喊:來人啦!馬上把這傢伙抓起來,不要讓他跑了!

站在旁邊的宦官黃錦卻不緊不慢地說:陛下放心!此人素有痴名, 早已買好棺材,與家人訣別,不會逃跑的。

嘉靖聽罷,一聲長嘆,又撿起奏本一讀再讀。

黃錦所說半真半假。上疏之後,海瑞確實拿了二十兩銀子請一位同鄉安排後事,然後從容不迫地赴朝房待罪。別人都替他擔心,他卻神情自若,談笑風生,批評朝中大臣有如甘草。不過,當時海瑞的家眷在海南,訣別家人云雲多半是道聽途說,甚至是黃錦變相地替他求情。事實上海瑞的直言不諱讓許多人肅然起敬,以至於朝野轟動,舉世矚目,上

自九重,下及薄海,內外無不知有所謂海主事者。

現在輪到皇帝糾結了。

嘉靖很清楚,海瑞所言句句是實,只是從來沒有人敢在他面前說過一星半點。因此震怒之餘竟有些感動,覺得真正的忠臣就該如此。何況海瑞對他的天賦並不懷疑,反倒認為在漢文帝之上,只要幡然悔悟便可盡洗積弊,直追堯舜。

這番話說得嘉靖心潮澎湃,差點就要全盤接受。但他又對首輔徐階表示,自己老邁年高身體不好,因此就算想改也無能為力。實際上皇帝最為糾結的是,如果同意海瑞,就得承認自己既是昏君,又是暴君。這當然萬萬不可,他也只能不斷地自言自語:此人算得上比幹,朕卻不是殷紂王。

海瑞的奏疏,也一放就是數月。

到了次年二月,越想越氣的皇帝終於下令,將海瑞關進詔獄,後來又移到刑部的牢房。但是,儘管嘉靖曾經批准過許多人的死刑,對海瑞的處理卻一直沒有明確表態。如此又過了十一個月,這個當了四十五年皇帝的人終於死去。在徐階代為起草的遺詔中,他幾乎承認了自己所有的錯誤。

海瑞是在牢房裡得到消息的。當時,他看見監獄負責人端來酒餚盛情款待,以為死刑在即,便坦然進食。但當對方告訴他萬歲爺已經駕崩,並祝賀他出獄有望時,海瑞卻放聲號哭,繼之以嘔吐,最後暈倒在地。

出獄後的海瑞理所當然地成為英雄,同時也成為帝國的麻煩。內閣和吏部都認為,對於海瑞最好的安排是讓他擔任品級較高而實權較小的職務,因為他的精神固然可嘉,做法卻不可效法,也不宜提倡。然而海瑞卻不領情。升到正四品的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後,他給新皇帝上了一份奏摺,宣稱像他這樣連閒飯都吃不好的官員,其實應予革退。

朝廷無奈,只好給他實權。

結果,中央和地方都雞飛狗跳。

海瑞新職務的全稱,是右僉都御史總督糧儲提督軍務兼巡撫應天十府。這一長串頭銜中,只有最前面的僉都御史是本職,正四品。後面的都是任務不是職務,包括巡撫。巡撫二字本是動詞,意思是巡察撫慰。正如總督的本義,是總理督察。到清代,動詞變名詞,總督和巡撫才成為職務。

但不管怎麼說,巡撫是有實權的。

在海瑞那裡吃了啞巴虧的胡宗憲,就是浙江巡撫。

海瑞巡撫的地方也非同一般。首先是南京應天府,然後有鎮江府、常州府、蘇州府和松江府等等,非富即貴。何況他還兼理浙江省杭州、嘉興和湖州三府的稅糧。任務之重和權力之大,在他一生中可謂登峰造極。

海瑞也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描繪了自洞庭湖和嶽州府開始,經長江、大運河至北京的水道路線。明時漕糧份額之分配,以南直隸和浙江地區為重,覆蓋海瑞巡撫之應天、蘇州、常州、鎮江、松江、徽州、太平、寧國、安慶、池州十府和廣德州,以及監理稅糧之區域。原圖藏天津博物館。

舉措則有大有小。

小的是整頓風氣。海瑞下車伊始,就頒布他的《督撫條約》三十六條。這些規定具體而細緻,比如巡撫出巡,當地官員不得出城迎接,更不得設宴招待。工作餐可以有雞魚肉各一樣,但不得供應鵝和黃酒。境內的公文,一律使用廉價紙張,後面也禁止留有空白。忠靖凌雲巾和宛紅撒金紙之類奢侈品,鬥糖鬥纏之類零嘴甜食,大定勝餅桌席之類有鋪張浪費嫌疑的習俗,也在嚴查之列,必須不見蹤影。

憲令一出,官民人等無不愕然。應天十府官員紛紛請求改調他處, 有的甚至自動離職。縉紳之家則把朱漆大門改成黑色,弄得蘇州城裡好像都在操辦喪事。就連江南織造太監也夾起了尾巴,把自己的轎夫由八人減至四人。

廉政風暴,就這樣掀起。海瑞卻還要打大老虎。大老虎就是地方豪強,主要由鄉紳構成。鄉紳包括退休官員和有文化的地主,往往同時也是宗族長老。其中,心地善良作風正派的,可以幫助官府維持治安,敦風化俗;怙惡不悛為富不仁者,則包攬訟詞,武斷鄉曲,魚肉百姓,成為地道的土豪劣紳。而後者最大的問題,是通過巧取豪奪大量佔有土地,同時又依仗特權拒不按照實際田畝繳納糧稅。

結果,耕者無其田,而稅收無由出。海瑞當然不能坐視不管。

隆慶三年十二月,也就是接任巡撫半年後,海瑞巡視了轄區內的松江府。松江現在屬於上海,當時則與常州和蘇州同為帝國財政的主要來源地,也是官僚權貴的集中點,豪門巨富數不勝數,土地兼併的問題也最為嚴重,以至於到巡撫大人行臺提出控訴的農民,竟達近萬人之多。

更麻煩的是,最大的老虎是徐階。

徐階是松江府華亭縣人。由於數代沒有分家,因此家族成員多達數千。佔有土地的數字也很嚇人,數十萬畝。這就很難說是他的家人誠實勞動所得,理應退還原主。海瑞既然在他的《督撫條約》中宣稱,本院執法一視同仁,退田運動也不管對方是閣老還是尚書,當然不能對徐階破例。

這時徐階已經退休,也很給海瑞面子,不但退田,還造冊呈上。海瑞看了卻哭笑不得,因為徐階只是象徵性地退了些許,很明顯地是想敷衍了事,矇混過關。

那麼,又該如之何呢?

海瑞多少有些糾結。他倒不畏權貴,徐階卻對他有救命之恩。徐階在嘉靖怒不可遏時密奏說:海瑞之言的狂悖眾所周知,動機則無非沽名釣譽,所以殺他反倒是成全。更何況他敢於直言,是因為知道陛下聖明。聖度如天如地,自然也無所不容。唯其能容所難容者,才足見所容之大。

嘉靖這才打消要殺海瑞的念頭。

徐階的話並不好聽,但是管用,而且「主聖則臣直」也實際上肯定了海瑞,只不過要先拍嘉靖的馬屁,非如此不能將其從那暴君的虎口中救出。不難想像,當時徐階如果煽風點火添油加醋,十個海瑞也得粉身碎骨。

海瑞不能以怨報德。

然而對於此事,海瑞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君子愛人以德,最好的方式就是幫助他改正錯誤,挽回影響。事實上只要民田一退,民憤便可平息,閒言碎語也可以消彌。因此海瑞給徐階寫信:最近查閱退田名冊,更加感到閣老的盛德出人意表。可惜退數不多,希望再加清理為幸。

徐階的回應,卻是託首輔李春芳寫信疏通。

海瑞依然苦口婆心。他回信說,存翁(徐階號存齋)為小人蒙蔽, 產業之多,令人駭異。如今民風刁險,退田如不過半,只怕對他自己不利。何況以區區半產,換來百年之後的安寧,豈不划算,何必要因小失大呢?

顯然,海瑞是想維護徐階的,只是不肯犧牲原則。或許在他看來, 堅持原則才是最好的維護。想想也是,徐階既然號稱名相,難道願意背著「為富不仁」的千古罵名?

據說,徐階勉強接受了海瑞帶有強迫性的要求,但海瑞也把文官集團得罪了個乾淨。要知道,明不是宋。宋代文官的待遇極高,也能與皇帝共治天下,所以王安石他們才會以天下為己任。明的天下卻是朱家的,官員的俸祿也低。如果沒有額外的好處,除了海瑞,誰又肯來做這賠本生意?

海瑞,卻眼看就要斷了大家的財路。

是可忍孰不可忍。對海瑞的彈劾幾乎與他在任上的改革同步進行, 而且同樣出手極重,攻勢凌厲。給事中舒化的奏章還算客氣,說海瑞早年以風節稱著,不失鯁直之臣,但政令乖謬,恐非人情。戴鳳翔的攻擊就要猛烈得多,指控海瑞包庇奸民,魚肉縉紳,沽名亂政。這三頂帽子扣下來,如果不是因為海瑞清廉到無可挑剔,簡直就要算顛覆罪了。

朝廷的態度十分審慎。隆慶四年正月十四日,內閣傳達皇帝批覆:海瑞節用愛人,勤政任怨,留撫地方如故。但到二月二十五日,就下令海瑞以原官總督南京糧儲,改派他人巡撫應天十府了。消息傳出,境內民眾號哭於道。這些卑微的小民當然回天無力,只好將他的畫像供在家裡。

然而就在海瑞等待交接的時候,朝廷又突然宣布南京本有戶部,因此總督南京糧儲一職其實多餘,應予裁革。這就明擺著是要讓海瑞沒有著落了。於是海瑞憤而辭官,自己跑回海南老家,而且一去就是十五年。

當然,海瑞也並沒有就這樣一走了之。他給內閣大臣寫了封辯駁信,滿腔悲憤地說:人情世態,天下事亦止是如此而已矣,能有成乎?母子天性,熙熙山林,舍此不為而日與群小較量是非,萬求一濟,何益!何益!

海瑞真是傷心透了。

廉政風暴卻就此煙消雲散。官場恢復平靜,或者說繼續死氣沉沉, 儘管也依然暗流湧動。只有海瑞,戲劇性地退出舞臺,站在聚光燈下僅僅八九個月。想當初,朝野上下都把他視為英雄,為他的直言不諱擊節叫好。現在,貧苦無告的小民更加崇敬這位罕見的清官,內閣卻看他如怪物,恨不得帝國官員的行列中從來沒有出現過那個名字。

這可真是悲莫大焉。但,為什麼呢?

事情也許得從後面說起。

萬曆十三年正月十日,也就是海瑞辭官十五年後,朝廷突然作出決定,起復他為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二月十一日又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由正四品升到正三品。到次年二月三日,升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我們知道,北京的都察院有左右兩位長官,南京政府卻唯有右都御史一人。因此海瑞就是正二品的最高監察官員,只不過是南京的。

這裡面的信息耐人尋味。

的確,管升官的吏部和管罷官的都察院,無疑是帝國最重要的中央政府部門。然而南京政府卻又形同虛設,擔任再高的職務也沒有什麼可以作為。那麼,將原本閒散之人特地調回來任此閒職,還步步高升,究竟用心何在?

首輔申時行一語道破天機。他給海瑞寫信說:

維公祖久臥山林,於聖朝為闕典

這話說得很客氣。明清兩代的習俗,百姓稱縣官和州官為父母,知府和巡撫為公祖。申時行是長洲縣人,家鄉屬於蘇州府。將曾經擔任過應天巡撫,並且駐節蘇州的海瑞稱為公祖,就是以海瑞治下的草民自居了。至於字面意思,就更是漂亮:讓公祖久臥山林,對於聖朝實在是憾事。

可惜這話經不起推敲:既然如此,早幹什麼去了?

因此,於聖朝為闕典,當不得真。要當真的,是「公祖久臥山林」——老公祖長期住在鄉下,對朝廷和官場並不甚瞭然。只是如不起用清官,又如何彰顯政治清明?

潛臺詞也很清楚:做做擺設就好,別惹什麼是非!

海瑞卻不是做擺設的人。何況他已七十三歲,對繁華的都市生活又沒有興趣,犯得著千裡迢迢來做花瓶嗎?實際上這位前反貪英雄還沒有離開海南島,就已經先聲奪人。他給萬曆皇帝上了份奏摺,聲稱現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就是因為懲罰的力度不大,貪腐的成本太低,因此應該實施太祖皇帝成法:貪汙八十貫者絞,更為嚴重的剝皮實草。

這幅明代古畫描繪了明朝中晚期南京地區繁華的市井生活。

此言一出,朝野側目。

不過,很多人還是不太在意。因為海瑞的奏摺自稱是以行將就木之身,效法古人的尸諫。所謂尸諫,則是上書之後就自殺,以死抗爭。但是海瑞並沒有去死,還升了官,因此無妨看作一個久居山林不通世故之人的瘋話。

沒想到,海瑞玩真的了。

有一次,某個御史招了幫藝人在家裡演戲,海瑞得知後就要按照太祖成法實施杖刑。這下子官場沸騰了。因為誰都知道,徒有虛名的南京政府其實沒有正經事可做,吃喝玩樂也實在難以算作過錯和罪行。如果連這都要追究,那麼日子還過不過了?南京的「官員俱樂部」豈不要解散?

於是,猖狂貪腐和不那麼貪腐的都群起而攻之。

這回反對派改變了策略,攻擊海瑞是偽君子。因為海瑞之所以威望崇高,全在道德高尚。這就要力證其偽,比方說接到任命竟不辭讓,反倒強調要變賣家產才能赴任,這不是既驕狂又虛偽嗎?這樣的偽君子, 靠得住嗎?

此外,則是海瑞以聖人自居之類無中生有之詞。

面對如此無聊的污衊誹謗和人身攻擊,青年學生和低級官員紛紛站在了海瑞一邊。爭辯據說曠日持久,並不糊塗的皇帝也終於表態:海瑞屢經薦舉,故特旨簡用。近日條陳重刑之說有乖政體,且指切朕躬,詞多迂戇,朕已優容。

至於海瑞的工作安排,他也同意吏部的意見:職務應予保留,但不宜掌實權。批示說:當局任事,恐非所長,而用之以鎮雅俗、勵頹風, 未為無補,合令本官照舊供職。

海瑞看到聖諭一定傷心至極。好嘛!說來說去,還是要他做擺設。何況,有道德的人不能當局任事,豈非就連綱常倫理和祖宗成法,也被看作了表面文章?於是,他一連七次遞交辭呈,卻照例不準。看來,帝國已經下定決心,要把海瑞當作活化石供在南京,以便宣稱自己是以德治國的。

明初付給官員大米,但洪武朝結束前,僅部分薪俸以大米支付,之後大米比例不斷下降,其餘以諸如紙鈔(幾無實際價值)、絲、棉,最後是白銀等其他商品付給。薪俸中大米折成其他形式,不按市場比率折算,而按人為確定的低比率。《明史》嘆曰:「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據《劍橋中國明代史》)

悲劇,也其實正在這裡。

實際上,儘管海瑞真心誠意地希望,官員們都能夠按照太祖皇帝的聖訓廉潔自律,卻不知麻煩的製造者正是朱元璋本人。這傢伙一方面很不道德地霸佔了天下,另方面又極其苛刻地要求臣僚無私奉獻,將俸祿的標準定得極低,以至於海瑞只能在衙門裡種菜,母親過生日才買肉兩斤。

那麼請問,除了海瑞,誰能清廉如此?

做不到就只能裝。裝到嘉靖和萬曆那會兒,沒有人不在俸祿之外另開財源。大家對此都心照不宣,皇帝對此也睜眼閉眼。否則以嘉靖之精明,豈能不知嚴嵩是貪官?聖明天子尚且放任自流,內閣和都察院又為什麼要多管閒事?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貪得有厭,適可而止,便是清廉。

這,可以說是當時官場的默契和共識。

然而,大家都裝糊塗,海瑞卻偏認死理。況且,作為從基層幹起的官員,他很清楚貪官汙吏是怎樣做手腳的,因此也總能在具體而微的細節上堵住漏洞。比如他規定,工作餐的標準視地方物價高低而定,至多紋銀三錢,連蠟燭和柴火等開支也計算在內,一分一釐都不得超標。

不能說海瑞不對。事實上,沒有可量化的標準,廉政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問題是當真如此,則不但官員和胥吏沒有了生財之道,就連國家機器也不能正常運轉。要知道,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和中央政府,其實是默許了潤滑劑的。

默許,就只能暗箱操作,就只能互相關照。

因此,海瑞的廉政風暴便讓所有人都尷尬和為難。公開反對他吧, 沒有道理。當真依了他吧,不可操作。更為麻煩的是,正如暗地裡的東西永遠擺不到桌面上,帝國也絕不能承認不需要道德楷模。因此萬曆皇帝的決定,無妨說是當時的最佳選擇。海瑞既然是忠臣,難道就不能服從嗎?

何況,朝廷也沒覺得委屈了他。

海瑞留在了職位上,但沒有尸位素餐,而是盡其所能為民眾排憂解難,以至於人們暫時地忘記了南京右都御史只是閒職,反倒感覺當年那個應天巡撫又重新歸來。當然,扭轉整個社會風氣的想法,也多半只能存在於他的文集中。

孤軍奮戰的海瑞力不從心,也不合時宜。但,歷史記住了他。

萬曆十五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逝於南京,留下的積蓄竟不夠殮葬之資,還得靠同僚捐助。出殯那天,南京城不少店鋪自動停止營業,普通民眾白衣白冠為之送行,隊伍延綿逶迤長達百裡,哀聲不絕於道。人民用自己的方式,為這位善良剛毅正直清廉的官員,獻上了最誠摯的感激和哀思。

海瑞甚至在民間照例被神化。有故事說,京城抓了作祟的妖怪,皇帝審問時還十分囂張,對誰都不放在眼裡。最後萬曆說:再敢胡鬧,就送到南京海瑞那裡去!這個妖怪當時便嚇破了膽,再也不敢說一個字。

這,恐怕是申時行他們沒有想到的。

其實,重新招回海瑞原本就很怪異,因為早在萬曆元年正月吏部就已有定論:海瑞秉忠亮之心,抱骨鯁之節,天下信之。然夷考其政,多未通方。止宜坐鎮雅俗,不當重煩民事。這就跟十三年後萬曆的批示如出一轍。既然如此,為什麼又要把他請回南京呢?心血來潮,還是另有玄機?

當然是後者。

只不過,事情還得從徐階說起。

徐階擔任首輔之後,就開始謀劃將來。

將來不能不想。徐階二十一歲踏入仕途,在北京的官場磨礪了四十多年,伴嘉靖如伴虎,傍嚴嵩如傍狼,深知是非之地不可以久留,也不可能久留。這就要未雨綢繆,安排好退休之後。否則,嚴嵩的結局沒準就是自己的下場。

首先被徐階看中的是李春芳。

李春芳是揚州興化人,比徐階小七歲,科舉考試的輩分晚了八屆。徐階是嘉靖二年的探花,李春芳則是二十六年的狀元。因此李春芳在徐階面前,是晚輩和後學。更重要的是,此君為人謙虛謹慎,低調平和, 從不氣勢凌人。徐階將他引入內閣,便此刻有助手,將來有保障。

事實證明,這步棋下對了。但引入高拱,卻大錯特錯。

高拱是河南新鄭人,比徐階小九歲,輩分晚六屆,嘉靖二十年的進士。照理說,他也應該以後學自居,對徐階引他入閣表示感謝。可惜高拱並不。因為高拱認為,自己是裕王的老師,裕王則遲早會當皇帝。所以,他不但不買帳,反倒認為徐階有投機取巧和討好賣乖之嫌,結果兩人不和。

失望之後,徐階又想到了張居正。

張居正是荊州江陵人,比徐階小二十二歲,也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跟李春芳同屆,又跟高拱同事,曾經分別擔任過國子監的正副長官,也都是裕王的老師。只不過,高拱為人飛揚跋扈,暴躁乖張,張居正則胸有城府又俠肝義膽。徐階受嚴嵩排擠的時候,其他人避之唯恐不及,張居正卻坦然地正常來往,結果徐階心存感激,嚴嵩也另眼相看。

這樣的人,當然可靠。

於是,徐階做了件出格的事。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皇帝駕崩,徐階負責起草遺詔。按照慣例,首輔可以自己單獨執筆,也可以邀請其他閣臣商量。徐階卻撇下高拱等人,約了還只是從四品翰林院侍讀學士的張居正。這在張居正固然是知遇,對於高拱卻是奇恥大辱。於是在第二年,高拱便唆使黨羽齊康以「兒子和家人橫行鄉裡為非作歹」為罪名,上書彈劾徐階。

這下子矛盾公開化了。給事中歐陽一敬首先發難,指控高拱和齊康是奸黨。齊康也提出反訴,說對方是奸黨。不過徐階這邊顯然人多勢眾,不但群起反攻,還成群結隊地聚集在宮門之外,對著齊康破口大罵吐口水。

沒有記載顯示張居正有何表現,想來左右為難。徐階對他有知遇之恩,高拱於他則亦師亦友。因此,頭腦清醒的他選擇了保持中立,並不輕率地意氣用事。

張居正不蹚渾水,海瑞卻一頭撞了進來,指責齊康甘為鷹犬,陷害好人,高拱則既狡詐又兇殘,是朝廷禍患。因此高拱應該罷官,齊康應該判刑。這時,海瑞出獄不久,聲望正隆,再加上南京的言官和御史們也紛紛響應,彈劾高拱的奏摺雪片般飛來,皇帝再喜歡高拱也無能為力。

結果,高拱辭職,齊康罷官。

隆慶元年五月,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高拱黯然神傷地離開北京。僅僅十四個月後,徐階也退休。他將未了之事和自己的晚年,都託付給已是武英殿大學士,又加少保兼太子太傅銜的張居正。張居正也對恩相慷慨承諾:大丈夫既以身許國許知己,唯鞠躬盡瘁而已,他復何言!

一年後,海瑞巡撫應天十府。

誰都沒有想到,徐階的厄運從此開始,因為海瑞之前是力挺徐階, 攻擊高拱的。他的奏摺甚至說,徐閣老執政以來憂勤國事,建樹甚多, 豈容誹謗?然而巡視松江府時,海瑞卻大吃一驚。原來為官清正的那位名相,在自己的家鄉竟然有如此惡行。徐階的人設轟然坍塌,威望跌入低谷。

三公泛指協助皇帝處理國務的高級官員,具體官職歷代有所變動,至宋定為太師、太傅、太保,元、明、清沿用。三孤,又稱三少,為三公的輔官。自宣 德、正統以後,三公、三孤成為虛銜,為勳戚文武大臣的加官、贈官。

雪上加霜的是,海瑞巡視松江府的一個月前,高拱重新回到了內閣。此人出京時就享有許多榮譽頭銜,捲土重來後更是氣宇軒昂,咬牙切齒要報徐階那一箭之仇,便指令蘇州知府蔡國熙協同辦案。蔡國熙也是主張反腐倡廉的,跟海瑞一拍即合,更兼證據確鑿,徐階哪裡扛得住?

張居正不能不管。

於是,這位有著從一品榮銜的內閣大臣,話裡有話地給正四品的蔡國熙寫了封信,聲稱坊間紛紛傳言,徐公的三個兒子被捕,是因為地方官揣摩高閣老有此之意。這恐怕就是誤會了。自古以來愛恨情仇,不及其子。何況高公向來光明正大,宅心平恕,豈會願意看到令人不快的結果?

話說到這個份上,蔡國熙只好網開一面。

張居正釜底抽薪,高拱也打退堂鼓。他既害怕別人說他公報私仇, 也不希望海瑞志得意滿,便明確告訴蔡國熙沒有要抓徐公子的意思。接著,他又寫信給徐階,坦然表示兩人雖有過節,卻既不敢廢朝廷之法, 以德報怨,更不敢借朝廷之法,以怨報怨。相反,倒不無兔死狐悲的心情。

高拱既然抽身,徐階自然解圍。

海瑞卻被暗算了,也被孤立了。要知道,徐階、高拱和張居正可是名臣中的名臣,大佬中的大佬。得罪了這三位就等於跟所有人翻臉,何況他的廉政風暴本來就是跟整個官場作對。只不過,他沒有想到官官相護竟至於此。

壯志難酬的海瑞也只能掛冠而去,並在臨行前上書朝廷痛斥閣部玩忽職守,假公濟私,首鼠兩端,混淆是非,簡直不像男人。這脾氣發得就連好好先生李春芳都難接受,私下對人說:海瑞這麼講,那我豈不變成老太婆了嗎?

後來成為首輔的張居正,也當然不會歡迎海瑞重新回到官場,儘管這樣的建議時有提出。同樣,在張居正去世並且被清算之後,請回海瑞便成了政治正確。唯其如此,海瑞也只能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因為那原本就是做秀。

不過,這已經不關張居正什麼事。

海瑞回鄉盡孝之後,北京的官場繼續內訌,根本原因則在於高拱不能容人。結果,恃才傲物的趙貞吉,頗負盛名的殷士儋,阿彌陀佛的李春芳,老實巴交的陳以勤,全都忍無可忍地離開了內閣,高拱和張居正則升為首輔和次輔。

這時,是隆慶五年十一月。

張居正能夠留下來,也有多種原因。高拱於他原本亦師亦友,兩人的政見也基本相同。再加上張居正以「只補臺不拆臺」的態度甘居副手, 自然成為公認的最佳搭檔。

因此,他們有了短暫的蜜月期。

但是,當內閣只剩下兩個人時,相輔相成便變成了一山不容二虎。而且,張居正營救徐階,也讓高拱警惕。他當然知道自己樹敵甚多,遲早難免被彈劾。按照制度,大臣遭遇彈劾必須迴避。到那時,自己的命運豈非由張居正左右?

於是,高拱請求隆慶皇帝任命新的閣臣。

然而得到的聖旨,卻是內閣不必添人。高拱立即意識到這是張居正在背後做了手腳,而且是與宮中太監合謀。多年以後他在回憶錄中說, 那個湖北佬不走正道,有什麼想法就讓太監以皇上的名義批出,自己卻袖手旁觀,佯為不知。

事實證明高拱判斷無誤。隆慶六年三月下旬,彈劾高拱的行動果然發生,只不過未能得逞。最後,此事以張居正向高拱登門謝罪了結,新的閣臣也在第二個月到任。但是高拱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因為他能夠屹立不倒,全仗隆慶的絕對信任。可惜才過兩個月,那皇帝就死 了,而張居正與宮中太監的結盟,則還有更重要的人物支持。

與張居正結盟的叫馮保。

馮保在太監當中是個異類,不但知書達理,還寫得一筆好字,曾經在《清明上河圖》上題跋。明代宦官機構,權力最大的是司禮監。司禮監的長官是掌印太監,相當於內閣的首輔;次為秉筆太監兼掌東廠,相當於次輔。隆慶初的馮保就是這樣的二號人物,他當然還想做老大。

高拱卻跟馮保過不去。在司禮監掌印太監出缺時,先後兩次安排了別人。這就逼得馮保與張居正勾結。張居正為了對付高拱,也不顧士大夫的體面,跟馮保拜為兄弟。這種事很為讀書人不齒,高拱當然不屑。可惜皇帝信任馮保,高拱舉薦的頭號太監又來自尚膳監,除了做飯,不會別的。

所以,如果要搞陰謀,高拱不是對手。

何況張居正反應靈敏,早就看出皇帝病入膏肓,也早就寫好了文件交給馮保。於是,五月二十五日隆慶病重,馮保就宣讀了皇帝的遺詔。第一條是對太子的:朕不行了,皇帝你做。第二條的內容,則是要內閣三大臣與司禮監共同輔佐新君。念完之後,在場的人都號啕大哭。

次日,隆慶駕崩。

這件事有些奇怪,因為從來沒有宦官受顧命的。更奇怪的是,皇帝死後又有遺詔:著馮保掌司禮監印。但,遺詔是當眾宣布的。要司禮監同受顧命,更是隆慶的意思,因為他本人也在場,還抓著高拱的手說:以天下累先生,事與馮保商榷而行。這就顯然不能說是馮保和張居正矯詔。

吃了暗虧的高拱決定發起進攻。

他心中策劃的第一步,是奏請新皇帝將司禮監的權力交還內閣。只要權歸內閣,對付馮保就易如反掌。不過,這份奏摺必須由輔臣聯名, 所以又讓心腹去知會張居正。張居正滿口答應,還笑著說:這不就是扔掉只死老鼠嗎?

六月十日,奏摺送達御前。

這天是新皇帝登基的日子。高拱匆忙上奏,其心急火燎可想而知。然而這時的萬歲爺,也就是後來被稱為萬曆皇帝的朱翊鈞只有十歲,當家做主的其實是兩個人——他的嫡母陳皇后和生母李貴妃,也許再加司禮監掌印馮保。

萬曆跟他兩位母親的關係都很好。他當太子時,陳皇后由於生病住在別宮。他就每天早上都跟隨生母去請安,嫡母也只要聽見太子的腳步聲就高興。皇后拿起經書考問,太子則無不朗聲作答,後宮裡竟是充滿歡樂的氣氛。

想當時,被萬曆稱為「大伴」的馮保或許在場。

馮保當然也是皇后和貴妃信任的人,李貴妃甚至通過他與張居正結盟,條件是讓她與皇后並尊。這個要求後來得到了實現:陳皇后尊為仁聖皇太后,她為慈聖皇太后,看不出多少區別。不過這是後話。現在他們要做的,是齊心協力去對付高拱。只有扳倒高拱,三個人才都能如願以償。

那就立即行動起來。

六月十四日,宮中傳話令內閣、五府和六部皆至。高拱認為自己的奏摺起作用了,興高採烈帶領群臣前往。他甚至交代張居正:如果有問題,就由我來回答。我說不通,你再接著來,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件事給辦成了。

張居正哼哼哈哈,不置可否。

於是,一行人來到會極門,宣詔太監卻已捧著聖旨走了出來。待群臣跪下,太監便說:張老先生接旨!

這話讓高拱心裡咯噔了一下。他是首輔,應該說「高老先生接旨」才對啊!那個太監卻不管高拱怎麼想,只管展開文書照本宣科:今有大學士高拱專權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強奪自專,通不許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為?我母子三人驚懼不寧。高拱便著回籍閒住,不許停留!

會極門外,鴉雀無聲。

高拱如遭雷擊,半天說不出話來,也無法辯駁。因為這是以皇后懿旨、皇貴妃令旨和皇帝聖旨名義發布的,等於是終審判決。何況兩宮和皇帝還訓斥了群臣:你們大臣受國家厚恩,當思竭忠報主,如何只阿附權臣,蔑視幼主?今後都要洗心滌慮,用心辦事。如再有這等的,處以典刑!

那麼,還有誰敢幫高拱求情呢?

只有跪在旁邊的張居正,將面如死灰汗流浹背全身癱軟的前首輔扶了起來,又讓兩個小官架走。實際上,這迅雷不及掩耳的攻擊,正是他和馮保的傑作。當然,他們也是被逼出來的。兩天前,高拱已經草擬了皇帝的批文,又發動言官彈劾馮保,還故意將副本在內閣公布。罪名之嚴重,是馮保目中無君,竟敢在新皇帝即位時站在御座之上。

馮保魂飛魄散,張居正卻要他將計就計。

計策很快就有了。隆慶駕崩後,高拱曾失聲痛哭:十歲的太子,如何治天下?這原本是憂國之言,馮保在宮中轉述時卻變成了:十歲的孩子,怎麼能做人主?這話不但讓皇后和貴妃大吃一驚,就連那小皇帝也勃然變色。

結果,便有了母子三人的聯署下旨。

張居正卻還要惺惺作態,與另一位閣臣聯名上書,懇請兩宮和皇帝收回成命,甚至表示願意與高拱同進退。這當然不會被批准,反倒被警告不得官官相護,有負國家。張居正又向高拱表示,要為他申請驛站交通的特權。高拱聽了一聲冷笑:閣老就不怕再來「護黨負國」的訓斥嗎?

他們兩人,已經回不到從前。

心高氣傲的高拱,第二天就坐了輛驢車出宣武門,途中竟然被錦衣衛的緹騎輪番追趕。這樣狼狽不堪地走到良鄉真空寺,張居正申請的驛站交通批文也到了。高拱仍然耿耿於懷,用河南家鄉話說:這個人真是又做師婆又做鬼!

平心而論,這件事張居正做得還是真心實意,哪怕只是出於內疚。高拱也接受了安排,改乘驛車回家鄉。萬曆六年張居正回江陵葬父路過新鄭,兩人見面,又老又病的高拱竟放聲大哭。當年七月二日,高拱在家中去世,留下《病榻遺言》四卷,從自己的角度回顧了那段歷史。此書在後世廣為流傳,重塑了張居正的形象,也留下許多疑團。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高拱出京後,另一位同僚驚恐而死,張居正成了唯一的閣臣。六月十九日,皇帝在雲門臺單獨召見了他。當時他正因為覆視先帝陵墓中暑生病,在家休息。清晨接到聖旨立即匆忙趕來,陛下卻已經在寶座上等他。

張居正照例向皇帝行禮。

小皇帝說:先生為父皇寢陵,辛苦受熱。張居正趕緊叩首謝恩。

小皇帝說:凡事要先生盡心輔佐。

張居正說:臣叨受先帝厚恩,親承顧命,敢不竭力盡忠以圖報稱。方今國家要務,唯在遵守祖制,不必紛更。至於講學親賢,愛民節用, 又君道所先,乞聖明留意。

明神宗定陵陪葬品,1956年出土,現藏定陵博物館。

小皇帝說:先生說的是。

張居正說:天氣盛暑,望皇上保養聖躬。

小皇帝說:知道了。

又吩咐身邊太監:與先生酒飯吃(吃)!

兩個人都沒有再說,許多話盡在不言中。小皇帝很清楚自己治不了國,必須依靠這位四十八歲的閣臣。張居正同樣明白,幼主獨相的機會千載難逢,應該趁機大展宏圖。什麼海瑞,什麼高拱,甚至徐階,都可以揮手告別。

張居正的時代開始了。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