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排的製作方法與工藝
2023-05-03 07:35:3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尤其由金屬構成的匯流排(Stromschiene),其帶有大致U形的橫截面,在其中在側向限制容納通道的平行的側壁中布置有由絕緣材料構成的支承軌道,其相應容納彼此絕緣的、在軌道縱向上彼此平行且彼此相對而置且可從容納通道接近的不絕緣的、裸露的多個電導體,其中三個作為相導體而一個作為零線導體(Nullleiter)來連接,其中,此外優選地在匯流排的基體處設置有同樣可從容納通道接近的保護導體。
背景技術:
這樣的匯流排例如在文件DEOS2250738的圖3中可見。
技術實現要素:
從該現有技術出發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這種類型的匯流排,其除了三相交流運行之外也使另外的用戶或者信號傳輸的附加的聯接成為可能。為了實現該目的提出,相應在保持在支承軌道中的導體對之間,與導體對的導體絕緣地布置有裸露的第五和第六導體,其中,第五和第六導體彼此相對而置並且可從容納通道這裡接近,其中,第五和第六導體作為用於電氣或電子控制的控制導體或者作為用於另外的用電器的附加的供應導體(Versorgungsleiter)來連接。通過該布置實現,不僅這三個相導體和零線導體可在三相交流運行中被用作用於相的接口,而且附加地可通過第五和第六導體實現附加的用戶的接入,例如用於緊急燈、安全照明、在低壓運行中或者還在交流電運行中的其它用戶、信號傳輸等等。由此顯著擴大匯流排的應用範圍。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在此可設置成,在側壁的背對匯流排的基體的端部區域處構造有用於被插入匯流排中的適配器的支承區域,其中,優選地這些支承區域中的一個固定裸露的保護導體,其可從容納通道這裡接近。另一保護導體布置在這些支承區域中的一個中是一選擇,其可根據與匯流排兼容的適配器的設計來設置。通常,在匯流排的基體處偏心地布置有保護導體,如從上面所引用的現有技術中已知的那樣。附加地或備選地,在匯流排的支承區域中可布置有保護導體。為了提供一組件,在其中可排除在相導體、零線導體及第五和第六導體之間的爬電電壓(Kriechspannung),設置成,由絕緣材料構成的每個支承軌道具由第一側接片(Seitensteg)、中間接片和第二接片所限制的相應用於容納相導體和/或零線導體的腔,其中,中間接片朝向背對匯流排的側壁(支承軌道固定在其處)的自由端大致U形地分叉並且第五或第六導體插入分叉部中,使得其貼靠在分叉部的基體處並且叉形邊腿(Gabelschenkel)以足以避免相對於相導體或零線導體的爬電電壓的程度伸出超過第五或者第六導體。通過該設計來保證,可排除爬電電壓。此外,為了改善該特性還可設置成,中間接片在它的在其基體與固定相導體或零線導體的絕緣卡爪(Isolierklaue)之間的區域中逐漸尖細以形成延長的爬電路段(Kriechstrecke)。此外,優選地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設置成,在由絕緣材料構成的支承軌道與固定其的側壁之間至少在相導體或零線導體的布置的區域中形成有空氣間隙。此外優選地設置成,支承軌道相應在平行於匯流排的側壁的平面中保持這兩個相導體或一個相導體和零線導體並且第五或第六導體處於相對該平面向匯流排的內腔移動的平面中。優選地還設置成,第一和第二側接片的自由端和中間接片的叉形邊腿的端部處於平行於匯流排的側壁延伸的平面中。此外設置成,相導體、零線導體和第五和第六導體以受保護免於手動接觸的方式移回地布置在支承軌道中。特點還在其中可見,即在端側將聯接件(Kupplungsstueck)作為連接器、供應部(Einspeisung)或者端部件(Endstueck)插入匯流排中,其由絕緣材料構成並且具有與相導體、零線導體、第五和第六導體以及與保護觸點處於接觸中的聯接導體,其中,由絕緣材料構成的聯接件的組成部分接合到匯流排的空腔中,空腔在支承軌道與匯流排的側壁之間形成;以及聯接件構造到在第五或第六導體的支承接片(Tragsteg)和與其鄰近的絕緣接片之間的空腔中,絕緣接片保持每個相導體或零線導體的與支承接片鄰近的區域。通過根據本發明所構造的匯流排來提供一匯流排供使用,其不僅能夠聯接到三相電網處而且使信號傳遞等等的聯接成為可能。在匯流排的通常設想的結構中例如可關於相導體3x16安培在三相交流運行中來聯接。經由第五和第六導體例如可附加地實現對附加導體以10安負載,或者備選地其也可被用於信號傳輸或者其它安裝設備。在此遵循空氣和爬電路段。附圖說明匯流排的一實施例在唯一的附圖中示出,其以端側的視圖顯示匯流排。具體實施方式在此設置有由金屬構成的匯流排1,其具有大致U形的橫截面。通過匯流排的在側向的彼此平行的側壁在側向來限制容納通道2,其在頭部側由匯流排1的基體來限制。由絕緣材料構成的支承軌道3布置在匯流排1的側壁處且藉助於可變形的接片4來固定。這些支承軌道3相應容納彼此絕緣的、在軌道縱向上彼此平行且彼此相對而置的可從容納通道2這裡接近的、不絕緣的裸露的多個電導體5、6、7、8。其中的三個作為相導體來連接,例如導體5、6、7。這些導體中的一個作為零線導體來連接,例如導體8。此外,在實施例中在匯流排1的基體處構造或者設置有同樣可從容納軌道2這裡接近的保護導體9。相應在保持在支承軌道3中的導體對5、6或7、8之間,與導體對的5、6或7、8絕緣地布置有第五導體10和第六導體11。第五和第六導體10、11彼此相對而置。兩個導體又可從容納通道2這裡接近。該第五和第六導體10、11例如可作為用於電氣或電子控制的控制導體來來連接或者還作為用於另外的用電器的附加的供應導體聯接到電源處。在側壁的背對匯流排1的基體的端部區域處構造有用於被插入匯流排1中的適配器的支承區域12、13。在實施例中,這些支承區域中的一個、即支承區域13裝備有附加的裸露的保護導體14,其可從容納通道2這裡接近。由絕緣材料構成的每個支承軌道3具有由第一側接片15、中間接片16和第二接片17所限制的相應用於容納相導體或零線導體5、6、7、8的腔。中間接片16朝向它的背對匯流排1的的側壁(支承軌道3固定在其處)的自由端大致U形地分叉,其中,第五或第六導體10、11插入分叉部中,使得相應的導體貼靠在分叉部的基體處並且叉形邊腿22以這樣的程度伸出超過第五或者第六導體10、11,使得避免在導體5、6與10或7、8與11之間的爬電電壓。中間接片16在它的在基體18與固定相導體5、6或7或者零線導體8的絕緣卡爪19之間的區域中逐漸尖細同樣以形成延長的爬電路段。在由絕緣材料構成的支承軌道3與匯流排1的固定其的側壁之間相應在相導體5、6、7或零線導體8的區域中形成空氣間隙20。包圍空氣間隙的該腔以20標記。如從附圖中可見,支承軌道3相應在平行於匯流排1的相應的側壁的平面中保持這兩個相導體5、6或相導體7和零線導體8。第五10和第六導體11相應布置在相對該平面朝向匯流排的內腔移動的平面中。該設計方案一方面還用於能夠將附加的第五和第六導體10、11布置在匯流排1之內而另一方面用於確保導體彼此間足夠的間距,以避免爬電電流。第一和第二側接片15、17的自由端和中間接片16的叉形邊腿22的端部相應處於平行於匯流排1的相應的側壁延伸的平面中。所有導體、也就是說相導體5至7、零線導體8及第五和第六導體10、11受保護免於手動接觸(通過其移回地布置在支承軌道3中)。在附圖中未示出聯接件等,其在端側作為連接器、供應部或者端部件被插入匯流排1中。這樣的聯接件由絕緣材料構成並且當其插入匯流排中時與相導體、零線導體、第五和第六導體以及與匯流排1的保護觸點相接觸。在該理論裝配位置中由絕緣材料構成的聯接件的組成部分接合到匯流排1的空腔20中,其在支承軌道3與匯流排1的側壁之間形成;以及構造在用於第五導體10或第六導體11的支承接片和與其鄰近的絕緣接片19(其保持相導體5、6、7或零線導體8的與支承接片鄰近的區域)之間的空腔21中。通過該布置實現,在分界縫處在匯流排1的端部與插入其中的聯接件之間的空氣路段關於在觸點之間的空氣路段延長,從而確保高的運行可靠性。本發明不限於該實施例,而是在公開的範圍中再三可變。所有在說明書和/或附圖中公開的單個和組合特徵被視為對本發明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