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多臂織機中傳遞運動和力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23:49:51 1
專利名稱:尤其在多臂織機中傳遞運動和力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按照權利要求1前序所述的、尤其在多臂織機中傳遞運動和力的裝置。
本發明的主題是一種平面傳動裝置,它用於從第一運動方向到第二運動方向地傳遞直線運動和力或將迴轉運動轉變成直線運動。
為改變運動方向,例如使用了轉向槓桿,它可繞一軸線旋轉地支承著並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和一個第二、相互布置成一個夾角的槓桿臂。至少一個槓桿臂鉸接在一個可直線運動的部件上,另一個槓桿臂與一個傳動機構連接。
這種已知結構的缺點是由此無法通過轉向槓桿將單純的直線運動傳遞給第一部件以及將單純的直線運動傳遞至第二個部件,或者將槓桿臂的迴轉運動轉變成單純的直線運動。除了直線運動外,轉向槓桿的旋轉運動還造成沿一個圓形軌跡的不希望有的運動分量,這總的導致連接部件的擺動,這種擺動必須通過相應的鉸接連接和支承來補償。另一缺點是在這些部件和轉向槓桿之間的鉸接點承受很大的負荷和磨損並且必須定期和仔細地加以潤滑。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用於傳遞運動和力的裝置,這種裝置使轉向槓桿的迴轉運動摩擦損失小且磨損小地轉變為直線運動。這種裝置尤其適用於多臂織機。
本發明的任務通過權利要求1的特徵完成。
本發明的重點是,使轉向槓桿的至少一個槓桿臂藉助一條第一柔性帶和一條第二柔性帶與一個直線運動的部件連接,這兩條帶是如此布置和固定的,即總是使其中一條帶承受拉力。
隨之而來的優點是,通過這些帶連接在槓桿臂上的部件進行精確的直線運動。此外,槓桿臂藉助帶接在直線運動部件上的連接方式具有很小的磨損。這種連接是無間隙的並且不必經常維護,就象在滾動軸承連接時那樣。
本發明的構造特徵在從屬權利要求中公開了。
根據這些特徵,兩個槓桿臂可與一個直線運動的部件連接,其中第一槓桿臂藉助一條第一柔性帶和一條第二柔性帶與第一部件連接,而第二槓桿臂藉助一條第一柔性帶和一條第二柔性帶與第二部件連接。
每個槓桿臂有利地具有一個端頭,該端頭有一個基本成圓弧形的滾動表面,所述帶就在滾動表面上滾動,其中第一帶的一端被固定在槓桿臂端頭的一個合適位置上,第二帶的一端被固定在槓桿臂端頭的另一個合適位置上,在這裡,這些帶相互交叉並且這些帶的另一端與對應部件連接。根據部件運動方向的不同,分別有一條帶被拉緊,而另一條帶被卸載。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這些帶是相互交叉地設置,因而這些帶交叉地相互穿過。
第一帶比第二帶寬,其中第一帶具有一個設置在帶的大部分長度上的縱縫,該縱縫的寬度大於第二帶的寬度。就是說,這些帶的走向相互交叉,從而得到了相連部件的更高的導向穩定性。
按照另一個實施方式,這些帶是並排設置的。在這裡,這兩條帶被設計成是等寬的。
這些帶可以由任何適用的可承載的柔性材料製成,例如鋼、塑料或紡織材料。也可以考慮用這些材料的組合物來製造這些柔性帶。
以下,藉助一個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這些附圖是
圖1是本發明裝置的側視圖;圖2是一條帶的側視圖;圖3是第一帶的俯視圖;圖4是第二帶的俯視圖;圖5表示該裝置在被用在多臂織機的多臂傳動裝置中時的在第一運動狀態下的情況;圖6表示該裝置在被用在多臂織機的多臂傳動裝置中時的在第二運動狀態下的情況;圖7表示該裝置在被用在多臂織機的多臂傳動裝置中時的在第三運動狀態下的情況。
圖1表示基於一個轉向槓桿1的本發明裝置,如眾所周知的那樣,這種槓桿例如用於多臂織機的織臂的運動和力的轉向。轉向槓桿1包括兩個相互布置成一個夾角的槓桿臂2、3,通過這些槓桿臂來輸入或傳出運動和力。轉向槓桿1藉助一個軸承4支承著,它可繞一軸線5迴轉。該轉向槓桿還可以具有另一個軸承6,以便輸入力。
槓桿臂2或3各有一個端頭7或8。端頭7、8各有一個圓弧形滾動表面9、10。在滾動表面9、10的端部上,如此固定著交叉的帶11、12或13、14,即藉助緊固裝置15或16使每條帶11-14的一端被分別固定在端頭7或8上。這些帶11-14最好由彈簧鋼製成,但也可以由塑料或紡織材料製成。帶11、12和13、14的自由端各自與一個可直線運動的部件有效連接。通過這些部件來完成力的輸入或傳出。以下將對此繼續詳細敘述。
圖2-圖4詳細表示這些帶。圖2表示從側面看帶11至14的形狀。這些帶可以預成型,從而這些帶與端頭7、8的滾動表面9,10的形狀相匹配。但這些帶也可以被構造成筆直的和不變形的。
圖3表示第一帶11或13的俯視圖,該帶具有最好為矩形的橫截面並有一條縱縫17,縱縫設置在帶的大部分長度上。第二帶12或14在端部的固定點之前被構造成比第一帶11或13窄。第二帶12的寬度略小於第一帶11或13的縱縫17的寬度,因此,第二帶可以穿過縱縫17,其中帶11、12或13、14是交叉設置的,如圖1所示。
圖5-圖7表示本發明裝置被用在多臂織機的多臂傳動裝置中的情況。在這裡示出了不同的運動狀態。兩個可迴轉地設置在機架(未示出)上的轉向槓桿1a、1b通過一推/拉杆18相互連接。通過右面的轉向杆1a輸入力,其中轉向杆1a在雙箭頭28方向上迴轉。槓桿臂3的帶13、14藉助固定裝置21、22固定在推/拉杆18上。為了張緊帶13、14,可以在推/拉杆18的端頭設置一個張緊裝置23。帶13、14將轉向杆1a的迴轉運動傳遞給推/拉杆18上,該推/拉杆隨後在雙箭頭方向26上作直線運動。帶13、14在槓桿臂3的滾動表面上滾動,其中滾動點31始終保持在一條假想軸線29上,而槓桿臂3的滾動表面10則在滾動點31下經過。由於滾動點31不改變,因而轉向槓桿1a的迴轉運動就被轉變成推/拉杆18的單純的直線運動。
轉向槓桿1a的另一槓桿臂2通過帶11、12同樣與推/拉杆20連接,該推/拉杆驅動多臂織機的臂並通過一個臂離合器25與它連接。在此,也使杆臂2的迴轉運動轉變成在雙箭頭27方向上的推/拉杆20的直線運動。如圖6所示,滾動點32同樣始終保持在一個假想軸線30上,而槓桿臂2的滾動面9在滾動點32之下穿過。
在第一運動過程中,只是帶11和13被拉緊,而帶12和14被卸載。若運動方向反向,則相反地帶12、14被拉緊,帶11和13被卸載。
推/拉杆18將運動傳遞到左邊的第二轉向槓桿1b,該轉向槓桿同樣藉助所述帶與推/拉杆18連接。這樣,轉向槓桿1b按雙箭頭28方向迴轉並將此運動傳遞給另一推/拉杆19,推/拉杆19通過一個臂離合器24與織機臂連接。在轉向槓桿1b和推/拉杆19之間的力傳遞在此也藉助帶來進行,其中推/拉杆19按雙箭頭27方向直線運動。
有利的是,轉向槓桿的振動迴轉作為單純的直線運動被傳遞給相應的運動部件,這是通過使用並根據地本發明設置柔性帶11、12或13、14而實現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尤其在多臂織機中從與一傳動裝置相連的轉向槓桿到至少一個直線運動部件地傳遞運動和力的裝置,其中該轉向槓桿可繞一軸線旋轉地支承著並且該轉向槓桿具有相互布置成一個夾角的一個第一槓桿臂和一個第二槓桿臂,該傳動裝置的力輸入在其中一個槓桿臂上進行,其特徵在於,至少其中一個槓桿臂(2;3)藉助一條第一和一條第二柔性帶(11,12;13,14)與該直線運動的部件(18,19或18,20)連接,這兩條帶(11,12;13,14)是如此設置和固定的,即在每次傳入力以使該部件(18,19,20)移過來或移過去時,總是只有其中一條帶(12,14或11,13)承受拉力。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槓桿臂(2)與該直線運動的部件(19,20)連接,該槓桿臂(3)與該直線運動的部件(18)連接,其中該第一槓桿臂(2)的連接時藉助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柔性帶(11,12)進行的,而第二槓桿臂(3)與該部件(18)的連接是藉助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柔性帶(13,14)進行的。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槓桿臂(2,3)具有一個端頭(7,8),該端頭有一個基本成圓弧形的滾動表面(9,10),所述帶(11,12;13,14)就在所述滾動表面上滾動。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帶(11;13)的一端被固定在該端頭(7;8)的一個合適位置上,所述第二帶(12;14)的一端被固定在該端頭(7;8)的另一合適位置上,其中這些帶(11,12,13,14)的另一端與對應的所述部件(18;19,20)連接。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帶(12)交叉地穿過所述帶(11),所述帶(14)交叉地穿過所述帶(13)。
6.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帶(11;13)比所述第二帶(12;14)寬。
7.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帶(11;13)具有一道開設在該帶的大部分長度上的縱縫(17),該縱縫的寬度大於該第二帶(12;14)的寬度。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這些帶(11,12;13,14)是並排設置的。
9.按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這兩條帶(11,12;13,14)被設計成是等寬的。
10.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這些帶(11,12;13,14)由鋼、塑料或由紡織材料製成。
11.按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這些帶由這些材料的組合物製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尤其在多臂織機裡將運動和力從與一傳動裝置連接的轉向槓桿傳遞給至少一個直線運動的部件的裝置,其中該轉向槓桿可繞一軸線旋轉地支承著,該轉向槓桿具有相互布置成一個夾角的第一槓桿臂和一個第二槓桿臂,該傳動裝置在其中一個槓桿臂上輸入力。轉向槓桿的迴轉在摩擦損失和磨損小的情況下被轉換成直線運動。按照本發明,實現上述目標的方法是,至少其中一個槓桿臂(2;3)藉助一條第一和一條第二柔性帶(11,12;13,14)與一個直線運動的部件(18或19;20)連接,這兩條帶如此設置和固定,即在每次輸入力以使部件(18,19,20)移過來或移過去時,總是只有其中一條帶(12,14或11,13)承受拉力。
文檔編號F16H19/02GK1514894SQ02811175
公開日2004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2日
發明者F·魯普夫林, F 魯普夫林 申請人:林道爾道尼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