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4:35:31 1
專利名稱:安全注射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輸液器械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安全注射器。
背景技術:
注射器是醫院常用的器械,使用面廣量大。由於臨床護士使用注射器時,大多使用右手抓握式,被抽出的活塞杆中後段極易被手指汙染,再次推入時,汙染處與注射筒內壁接觸,從而汙染無菌藥液,造成了藥品的汙染。現有注射筒內壁為直線型結構,前後注射筒筒徑尺寸一致,由於活塞長期處於受壓狀態,無回彈空間,使用活塞久了,容易產生活塞的永久變形,從而密封性能降低,目前臨床使用的注射器頂端的針頭部位容易斷裂,不僅影響其正常的使用,而且也給注射工作帶來不安全因素。目前,醫院使用的注射器的注射針由針杆和座套組成,針杆通過座套插接在注射筒前端的針頭上,但是由於座套與針頭連接之間存在一個出液通道,這就使在注射完成後會在該出液通道內保存部分的藥液殘留,造成浪費;而且在使用注射器刺破橡膠瓶塞取藥的過程中,不但容易被橡膠顆粒堵塞針孔汙染藥液,而且還會把微小的橡膠顆粒注入人體, 造成不良反應。另外,現使用的加藥注射器,均為全塑型、一次性使用,由於使用一次就必須把注射器報廢掉,這樣造成了浪費並且汙染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不汙染環境、使用安全並且使用方便的安全注射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安全注射器,包括注射筒、 設置在注射筒頂端的針頭、插接在針頭上的注射針、設置在注射筒尾端的筒帽、與注射筒內壁緊密滑移配合的活塞、與活塞相連接的活塞杆和固定在活塞杆另一端的推板,活塞杆由一端與活塞相連接的導向段和另一端與推板相連接的連接段組成,導向段與連接段的連接處上開設有自毀切口,能夠在使用完活塞杆後方便的進行折斷,導向段至少由兩條對稱的杆稜組成,連接段斷面直徑小於注射筒的孔徑,針頭外壁上環形設置有加強結構。為了能夠防止注射時推偏,提高增加強度並且降低材料成本,所述的導向段由四條相互對稱的杆稜組成,其斷面呈「十」字對稱設置。為了能夠防止活塞使用久後變形,所述的注射筒內壁具有向外延伸、可容置活塞彈回的臺階,所述的臺階的徑向尺寸大於注射筒內壁工作段徑向尺寸。為了能夠使活塞與注射筒內壁之間起到更好的密封性,所述的活塞與注射筒內壁接觸處上開設有凹槽,凹槽內嵌有環形膠圈。為了能夠在操作注射器時防止針頭斷裂,所述的加強結構為四條環形均勻固定在針頭上的加強筋,加強筋的一端固定在注射筒頂端上,另一端固定在針頭的針口上。為了能夠防止藥液阻塞出液通道,所述的注射針後端的外徑與注射筒頂端的針頭的出液通道的內徑相同,注射針前端的兩側分別開設有出液孔。為了方便觀看注射筒內液體的容量,注射筒表面設置有注射筒刻度線。為了避免浪費造成汙染環境,所述的注射筒和加強結構為整體結構,注射筒和加強結構由玻璃製作而成,使用過後,只需放入消毒池中消毒就可以再次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注射器,導向段採用由四條相互對稱的杆稜組成,其斷面呈「十」字對稱設置,這樣設計能夠防止注射時推偏,提高增加強度並且降低材料成本;注射筒內壁設置臺階,能夠防止活塞使用久後變形;活塞上開設凹槽,凹槽內嵌入環形膠圈,能夠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針頭上設置加強筋,能夠有效地防止針頭在操作中斷裂;注射筒採用 玻璃材質,能夠重複利用避免了浪費。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中1.注射筋,11.針頭,11-1.加強結構,12.筒帽,2.注射針,3.活塞,31.環形膠圈,41.導向段,42.連接段,43.自毀切口,5.推板。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 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
圖1和圖2所示的安全注射器,包括由玻璃製作而成的注射筒1,注射筒1頂端固定有針頭11,注射針2套接在針頭11上,注射針2後端的外徑與注射筒1頂端的針頭11 的出液通道的內徑相同,注射針2前端的兩側分別開設有出液孔,針頭11外壁上環形設置有四條環形均勻固定在針頭11上的加強筋,加強筋的一端固定在注射筒1頂端上,另一端固定在針頭11的針口上,注射筒1尾端為筒帽12,在注射筒1內壁緊密滑移配合的活塞3, 活塞3與注射筒1內壁接觸處上開設有凹槽,凹槽內嵌有環形膠圈31,活塞杆由一端與活塞 3相連接的導向段41和另一端與推板5相連接的連接段42組成,導向段41與連接段42的連接處上開設有自毀切口 43,導向段41由四條相互對稱的杆稜44組成,其斷面呈「十」字對稱,連接段42斷面直徑小於注射筒1的孔徑,注射筒1內壁具有向外延伸、可容置活塞3 彈回的臺階,臺階的徑向尺寸大於注射筒1內壁工作段徑向尺寸。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首先將注射器回復到初始位置(活塞頂於注射筒1前端),然後打開蓋在注射針2上的帽子,將注射針2對準橡膠瓶塞並刺破後取藥,拉動設置在活塞杆尾端的推板5,將活塞3拉至注射筒1內的臺階處,然後將注射針2從橡膠瓶塞中拔出,然後將注射針2對準患者進行注射,使用結束後,把下注射針2和拔出活塞杆,將活塞杆通過自毀切口 43折斷,然後仍入垃圾桶中,最後將注射筒1放入消毒池中進行消毒。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安全注射器,包括注射筒(1)、設置在注射筒(1)頂端的針頭(11)、插接在針頭 (11)上的注射針(2)、設置在注射筒(1)尾端的筒帽(12)、與注射筒(1)內壁緊密滑移配合的活塞(3)、與活塞(3)相連接的活塞杆和固定在活塞杆另一端的推板(5),其特徵是所述的活塞杆由一端與活塞(3)相連接的導向段(41)和另一端與推板(5)相連接的連接段 (42)組成,所述的導向段(41)與連接段(42)的連接處上開設有自毀切口(43),所述的導向段(41)至少由兩條對稱的杆稜(44)組成,連接段(42)斷面直徑小於注射筒(1)的孔徑, 所述的針頭(U)外壁上環形設置有加強結構(1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導向段(41)由四條相互對稱的杆稜(44)組成,其斷面呈「十」字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注射筒(1)內壁具有向外延伸、可容置活塞(3)彈回的臺階,所述的臺階的徑向尺寸大於注射筒(1)內壁工作段徑向尺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活塞(3)與注射筒(1)內壁接觸處上開設有凹槽,凹槽內嵌有環形膠圈(3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加強結構(11-1)為四條環形均勻固定在針頭(11)上的加強筋,加強筋的一端固定在注射筒(1)頂端上,另一端固定在針頭(11)的針口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注射針(2)後端的外徑與注射筒(1)頂端的針頭(11)的出液通道的內徑相同,注射針(2)前端的兩側分別開設有出液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注射筒(1)表面設置有注射筒刻度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注射筒(1)和加強結構 (11-1)為整體結構,注射筒(1)和加強結構(11-1)由玻璃製作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注射器,包括注射筒、設置在注射筒頂端的針頭、插接在針頭上的注射針、設置在注射筒尾端的筒帽、與注射筒內壁緊密滑移配合的活塞、與活塞相連接的活塞杆和固定在活塞杆另一端的推板,活塞杆由一端與活塞相連接的導向段和另一端與推板相連接的連接段組成,導向段與連接段的連接處上開設有自毀切口,導向段至少由兩條對稱的杆稜組成,連接段斷面直徑小於注射筒的孔徑,針頭外壁上環形設置有加強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注射器,導向段採用四條相互對稱的杆稜組成,防止注射時推偏,提高強度且降低成本;注射筒內臺階設計,有效防止活塞變形;活塞上嵌入環形膠圈,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針頭上有加強筋,能夠防止針頭斷裂。
文檔編號A61M5/178GK201978264SQ20112005672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7日
發明者石洪菊 申請人:石洪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