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肺熱咳嗽的中草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7:43:06 3
一種治療小兒肺熱咳嗽的中草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中藥製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小兒肺熱咳嗽的中草藥組合物。所述的中草藥組合物由以下質量的中藥原料製成:山楂40-50克,木香20-30克,麻黃6-9克,金銀花10-12克,菊花10-12克,紫菀12-15克,甘草6-9克,梔子9-12克,麥冬9-12克,天冬9-12克,浙貝母6-9克,鳳凰衣3-6克,黃芩9-12克,北沙參12-15克,玉竹12-15克,百合12-15克。本發明不僅滋陰潤肺、宣肺利氣、化痰止咳,而且價格低廉、不易復發、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小兒肺熱咳嗽的中草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中藥製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小兒肺熱咳嗽的中草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肺熱咳嗽是由於肺內鬱熱、肺氣失宣出現以咳嗽為主的一種症候,多見於免疫力低下的小兒及老人,從中醫學範疇上講,肺熱咳嗽屬於溫病學。現代醫學中的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等呼吸系統疾病都有可能出現本病症。
[0003]肺熱咳嗽或由外邪襲肺,蘊鬱化熱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蘊積化熱,火熱上乘或情志抑鬱,肝經蘊熱,木火刑金導致肺內鬱熱,煉液為痰,痰盛生熱,肺失宣肅,陰虛肺燥,故而咳嗽頻作,痰難咯出。臨床主要表現為反覆咳嗽、咳黃痰,伴有口乾、咽痛、便秘、尿赤、身熱或伴有喘息等症狀,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少津、脈滑數或細數。
[0004]肺熱咳嗽病程長,易復發,治療費用高,特別是對於小兒來說,病程長,導致服藥時間長,給小兒及家長帶來極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滋陰潤肺、宣肺利氣、化痰止咳的治療小兒肺熱咳嗽的中草藥組合物。
[0006]本發明所述的治療小兒肺熱咳嗽的中草藥組合物,由以下質量的中藥原料製成:
[0007]山楂40-50克,木香20-30克,麻黃6_9克,金銀花10_12克,菊花10_12克,紫菀12-15克,甘草6-9克,桅子9-12克,麥冬9_12克,天冬9_12克,浙貝母6_9克,鳳凰衣3_6克,黃芩9-12克,北沙參12-15克,玉竹12-15克,百合12-15克。
[0008]優選由以下質量的中藥原料製成:
[0009]山楂45克,木香25克,麻黃9克,金銀花12克,菊花12克,紫菀15克,甘草6克,桅子9克,麥冬12克,天冬12克,浙貝母9克,鳳凰衣6克,黃芩9克,北沙參15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
[0010]其製備方法按照常規的中藥湯劑製備即可,也可以按照常規製法製成丸劑或口服液,本發明優選口服液。
[0011]各個組分的藥理作用如下:
[0012]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用於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胸痺心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用於肉食積滯,瀉痢不爽。
[0013]木香: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腸止瀉。用於洩瀉腹痛。
[0014]麻黃: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證已解,氣喘咳嗽。
[0015]金銀花:甘,寒。歸肺、心、胃經。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用於癰腫療瘡,喉痺,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
[0016]菊花:甘、苦,微寒。歸肺、肝經。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瘡癰腫毒。
[0017]紫菀:辛、苦,溫。歸肺經。潤肺下氣,消痰止咳。用於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勞嗽咳血。
[0018]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19]桅子:苦,寒。歸心、肺、三焦經。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外用消腫止痛。用於熱病心煩,溼熱黃疸,淋證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
[0020]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陰虛癆嗽,喉痺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0021]天冬:甘、苦,寒。歸肺、腎經。養陰潤燥,清肺生津。用於肺燥乾咳,頓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熱,內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幹口渴,腸燥便秘。
[0022]浙貝母:苦,寒。歸肺、心經。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用於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癧,瘡毒。
[0023]鳳凰衣:味甘、淡,性平。歸脾、胃、肺經。養陰清肺,斂瘡,消翳,接骨。主外咳氣喘,咽痛失音,淋巴結核,潰瘍不斂,目生翳障,頭目眩暈,創傷骨折。
[0024]黃芩: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溼溫、暑溼,胸悶嘔惡,溼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0025]北沙參: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用於肺熱燥咳,勞嗽痰血,胃陰不足,熱病津傷,咽幹口渴。
[0026]玉竹:甘,微寒。歸肺、胃經。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用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幹口渴,內熱消渴。
[0027]百合:甘微苦,平。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費久嗽,咳唾痰血;熱病後餘熱來清,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
[0028]本發明療效判斷如下:
[0029]治癒:臨床症狀消失,無陽性體質。
[0030]有效:臨床症狀改善,反覆咳嗽明顯好轉。
[0031]無效:經治療後症狀、體徵無改善。
[0032]本發明治療結果如下:
[0033]治療小兒肺熱咳嗽患兒85例。按照常規中藥湯劑的服用方法連續服用本發明藥物,3天為一個療程,一日兩次服用;經連續服用3個療程後,治癒78例,有效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5.29%。
[0034]典型病例列舉:
[0035]病例1:
[0036]患者楊某某,女,4歲,咳喘一周,雙肺聽診呼吸音粗,有痰鳴,咳嗽聲音高亢,痰黃黏稠,咽部不適、幹痛、診斷為小兒肺熱咳嗽。服用本發明藥物I個療程,症狀明顯改善。後又服用2個療程,症狀消失。
[0037]病例2:
[0038]患者耿某某,女,6歲,咳嗽3天,咽部不適、幹痛、充血,雙扁桃體腫大,並有化膿,雙肺聽診有痰鳴及喘鳴,診斷為小兒肺熱咳嗽。服用本發明藥物3天,症狀減輕,後又服用2個療程,症狀消失。
[0039]病例3:
[0040]患者李某某,男,3歲,發熱、咳嗽5天,痰色白稀薄,鼻塞,喉癢,咽部充血,雙扁桃體不大,雙肺聽診呼吸音粗,痰鳴較多,診斷為小兒肺熱咳嗽。服用本發明藥物3個療程,症狀消失。
[004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2]本發明不僅滋陰潤肺、宣肺利氣、化痰止咳,而且價格低廉、不易復發、使用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0043]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44]實施例1
[0045]所述的治療小兒肺熱咳嗽的中草藥組合物,由以下質量的中藥原料製成:
[0046]山楂45克,木香25克,麻黃9克,金銀花12克,菊花12克,紫菀15克,甘草6克,桅子9克,麥冬12克,天冬12克,浙貝母9克,鳳凰衣6克,黃芩9克,北沙參15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
[0047]實施例2
[0048]所述的治療小兒肺熱咳嗽的中草藥組合物,由以下質量的中藥原料製成:
[0049]山楂50克,木香30克,麻黃6克,金銀花10克,菊花10克,紫菀12克,甘草9克,桅子12克,麥冬9克,天冬9克,浙貝母6克,鳳凰衣3克,黃芩12克,北沙參12克,玉竹12克,百合12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肺熱咳嗽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質量的中藥原料製成: 山楂40-50克,木香20-30克,麻黃6-9克,金銀花10-12克,菊花10-12克,紫菀12-15克,甘草6-9克,桅子9-12克,麥冬9-12克,天冬9_12克,浙貝母6_9克,鳳凰衣3_6克,黃芩9-12克,北沙參12-15克,玉竹12-15克,百合12-15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小兒肺熱咳嗽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質量的中藥原料製成: 山楂45克,木香25克,麻黃9克,金銀花12克,菊花12克,紫菀15克,甘草6克,桅子9克,麥冬12克,天冬12克,浙貝母9克,鳳凰衣6克,黃芩9克,北沙參15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
【文檔編號】A61K36/8969GK104225236SQ201410526321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8日
【發明者】張建軍 申請人:山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