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評分高的國產愛情電影(國產愛情電影是否還值得期待)
2023-07-05 14:28:24
近三年評分高的國產愛情電影?愛情片是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與自己相愛的人牽手走進影院,看一部充滿浪漫氛圍的愛情影片,也成為很多情侶充滿儀式感的約會首選然而,近年來我國國產愛情電影市場雖然產量不小,但佳作寥寥前不久剛上映的三部國產愛情電影,票房參差不齊,但同樣齊刷刷地收穫了無數差評究竟是觀眾對愛情電影過於苛刻,還是電影的「套路」早已被看穿?這樣的國產愛情電影是否還值得期待?,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近三年評分高的國產愛情電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近三年評分高的國產愛情電影
愛情片是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與自己相愛的人牽手走進影院,看一部充滿浪漫氛圍的愛情影片,也成為很多情侶充滿儀式感的約會首選。然而,近年來我國國產愛情電影市場雖然產量不小,但佳作寥寥。前不久剛上映的三部國產愛情電影,票房參差不齊,但同樣齊刷刷地收穫了無數差評。究竟是觀眾對愛情電影過於苛刻,還是電影的「套路」早已被看穿?這樣的國產愛情電影是否還值得期待?
偶像 IP 檔期
低成本國產愛情片的「圈錢密碼」
一周前,三部國產愛情影片上映,分別是《十年一品溫如言》《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不要忘記我愛你》。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前述三部電影上映首日共斬獲超2.6億元票房。其中,《十年一品溫如言》收穫1.43億元的票房成為冠軍。
然而在出品方頻發戰報,極力宣傳影片高創收的同時,觀眾的怒氣值也在急速上升,票房冠軍《十年一品溫如言》開分成績2.9,評論區內罵聲一片。美麗的「票房神話」也僅僅維持了一夜就變成了幻影,三部影片在上映次日的排片都呈現斷崖式下跌,《十年一品溫如言》 從20%下跌至13.2%,《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從17.2%下跌至4.5%,《不要忘記我愛你》從18.6%下跌至1.9%。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開始注重「儀式感」,對各種各樣的節日產生濃厚的興趣,而投資者們也瞅準商機,迎合受眾心理,打造了一系列「人造檔期」,「偶像 IP 檔期」已然成為低成本國產愛情電影的圈錢密碼。
縱觀前述三部影片,票房冠軍《十年一品溫如言》由光線影業出品,由丁禹兮、任敏、李澤鋒領銜主演,影片改編自作家書海滄生同名言情小說,講述了男女主人公言希和溫衡以及陪伴他們的親朋好友十年間的故事。這部小說於2009年開始連載,可謂古早言情小說之一,其實體書出版後銷量也破百萬冊。故事裡的男主人公言希曾在「最有魅力的小說男主角TOP100」網絡評選裡排名第三,受歡迎度可見一斑。有如此IP加持,再加上多年來書粉的積累,影片從定檔之日起就備受矚目。
虐戀、霸凌、癌症,這些關鍵詞或許十年前是催淚炸彈,然而放在當下帶給觀眾的感覺就只剩下矯揉造作,邏輯混亂。情節與現實的嚴重脫節,令觀眾很難共情,加之對原著的大幅度刪改,沒有體現出原著的精髓,也讓書粉詬病。
《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由周依然、 施柏宇領銜主演,主打奇幻設定、高概念。故事講述了周依然飾演的建築設計師「安易」與施柏宇飾演的鋼琴家「高昂」,因一場意外大腦相連,聽覺、味覺、觸覺神奇共享。「被迫綁定」的生活,使得他們方寸大亂,笑料百出,也甜甜蜜蜜。該片擁有年輕觀眾熟悉的明星陣容,並且還有密集的幽默元素,以及特別的奇幻設定,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是一部賣相不錯的商業片。但是,影片在愛情線的處理上仍然非常套路,從相識到相鬥再到後來相互依戀,每一步觀眾都閉眼可測。如此,奇幻元素再加持,也救不了這部電影。
《不要忘記我愛你》,由黃真真執導,娜扎、劉以豪領銜主演,主打催淚,以「用一部電影告白」進行宣傳。電影中,女主人公星玥的男友陸堯記憶只能保存一天,每天醒來都會忘記昨天發生的一切。這對在外人看來沒有明天的情侶,卻願意為了彼此勇敢相愛。但「車禍、失憶、治不好」這樣的慣用套路早已無法帶給觀眾任何驚喜,頻繁炒冷飯,最終收穫的也只能是觀眾的審美疲勞。
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編導系主任孫蕾表示,越來越多的投資商、製作者熱衷製作檔期電影。情人節、國慶、跨年、春節等檔期電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種特供的檔期式電影,容易引發觀眾的衝動消費,特別是特殊節日的儀式化消費。觀眾的這種心理可以引發一時的票房,但影片的口碑還是需要依靠電影的內容質量。
虛假宣傳搭配低質量
國產愛情電影難出精品
回顧近幾年的愛情影片,其實不難發現,只要選好檔期,做好宣發,小成本愛情電影想要獲得票房高收益並非難事。
2019年2月14日,在《流浪地球》的一路進擊之下,愛情片《一吻定情》仍舊拿下了9151.9萬元的票房,位列當日票房榜第三名,總票房達1.74億元,首日票房佔比近50%,也算成績不俗。
在業內人士看來,特殊檔期意味著不小的流量,對於小體量的愛情電影來說已然足夠,因此電影出品方卯足了勁兒將功夫下在首映前,只要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在首映時走進影廳,這電影就成功了一大半,口碑好不好,質量高不高,顯得並不重要。
先後打造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等多部作品,去年更憑藉《你的婚禮》在五一檔拿下5.12億元票房的電影出品方光線影業深諳此道,渲染氛圍的片花、截取金句的短視頻、密集發布的海報,牢牢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在《十年一品溫如言》上映當天,更是推出了21:13「愛你一生」場、21:14「愛你一世」場等特殊場次,將儀式感拉滿。
但不管出品方為影片穿上多麼華麗的外衣,在上映當天,也會如「皇帝的新衣」一般,被看得徹底。當形式大於內容,虛假宣傳搭配低質量,最終的結果必定是口碑反噬。在網際網路時代,網絡發酵如此快速的今天,內容優質、口碑過硬才是影片制勝的關鍵,投機取巧得來的成功只能是曇花一現,專注於劇作本身才能真正抓住觀眾的心。
在過去的十年,國產愛情電影產量不低,卻難出精品,從《北京愛情故事》《匆匆那年》到《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奔愛》《謀殺似水年華》以及「前任」系列,口碑參差不齊。當IP改編,青春校園、偶像主演、懷念初戀(前任)、悲情結尾、主打催淚,成為國產愛情電影的創作模板,觀眾也不會再被這樣的電影所打動,不知從何起,國產愛情電影成為「爛片」的代名詞。
在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張充看來,當電影行業開始盲目地追求經濟效益,將大量的資本投入在劇作創作之外,這類「快餐」式影片也就喪失了其自身的生命力。一部電影的靈魂是它所表達的故事,故事結構完整,人物塑造豐滿,才是一部好作品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但很可惜,現在的國產愛情電影很少能做到這最基礎的兩點,催淚並不代表是真正的感動,靠套路賺取票房的電影它的生命力也不會長久。
想把「愛情」這件事講好
國產愛情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愛情,自古以來一直是藝術創作中必不可少的主題,愛情片也是電影類型中建立較早的一種類型體系。據孫蕾介紹,中國的愛情片創作始自1921年由但杜宇導演的影片《海誓》。也許是限於羞澀的愛情表達,中國的愛情片一直沒有像西方國家的愛情片一樣發展成熟,而是更多地融合到家庭倫理片、青春片中。
愛情故事在電影中的存在,往往承載著比較厚重的社會時代主題和文化內涵,而很少以純粹愛情的面貌出現在電影中。如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用詩意、浪漫、抒情和單純去表現一個時代的愛情故事;從《愛情麻辣燙》《雲水謠》《獨自等待》《愛情呼叫轉移》等優秀的國產愛情片中可以看到,要想創作出經典的愛情片,不能只談愛情,編導們還要嘗試用喜劇、悲情、浪漫、荒誕等不同的風格,用直面當下、反觀歷史、女性視野等不同的角度來詮釋愛情、展現愛情。
其實近年來,我國電影行業針對愛情這一主題的創作一直沒有停止,可是卻始終故步自封。在孫蕾看來,我國的國產愛情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一個比較純粹的電影類型,愛情片從產生至今,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度,其基本模式構成都呈現出比較穩定的特徵,從《灰姑娘》到《漂亮女人》,從《一夜風流》到《我的野蠻女友》,從《魂斷藍橋》到《鐵達尼號》,無論影像的書寫如何變化,經典的愛情程式都一直貫穿其中。
「優秀的愛情片故事情節是傳統的,但內在結構、影像、語言邏輯卻打破固有的觀念,賦予了更多的時代色彩和個人的獨創性。影片擁有真實的社會背景,當下的話題,老套中融入時代的觀念。同時影像、敘事還需要具有鮮明的特點,比如香港導演王家衛的《重慶森林》、陳可辛的《甜蜜蜜》、關錦鵬的《胭脂扣》、張婉婷的《秋天的童話》,這些愛情片都從個人視角,向我們展示了風情萬種的愛情境界。國產愛情片在講一個什麼樣的愛情故事以及如何講好愛情故事上還需要做更多的功課。」孫蕾表示。
天津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天津師範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副院長楊愛君對此觀點表示認同,她認為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源於現實生活的,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愛情的思維模式會引導人們對愛情的感覺和行動,這些也成為影視作品中創作的基本土壤。愛情是一個十分宏大且永恆的問題,想要講好愛情這回事,需要創作者對愛情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愛情電影《廊橋遺夢》之所以在近三十年後仍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之作,正是因為它對愛情的解讀是根植在人性和社會的基礎之上,但可惜現在我們的國產愛情電影創作恰恰缺少了創新和深入挖掘的勇氣。
對愛情片的表達,楊愛君分析:「隨著時代的更迭,人們對愛情的看法和感受也會產生變化,一成不變的模式是只能感動一代人,卻不可能感動所有人,當代的年輕人獨立意識逐漸增強,不再將愛情視為生命的全部,甚至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獨身主義者,對於這代人的愛情該如何解讀,確實是電影從業者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作者:徐雪霏
來源: 天津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