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西峽以5A創建打造)
2023-07-05 23:22:50 1
導語:政府為產業「執導」,企業扮開發「主角」,旅遊資源全域整合,旅遊品質全面提升。
從帶著對白堊紀的奇思遐想走進恐龍遺蹟園的仿生態大門,到登上雲鎖霧繞「八百裡伏牛凌絕頂」老界嶺觀景臺,一路領略地下河的幽幽水聲、龍潭溝的奇石飛瀑、五道幢的絕壁青松、老君洞的深谷鳥鳴……走過西峽「百公裡旅遊長廊」,你才會真正感受「縱橫百公裡,跨越億萬年」的震撼。
如果說,5A加冕呼之欲出的老界嶺、恐龍遺蹟園是兩顆耀眼的綠色明珠,那麼,南北梯次分布的西峽系列精品景區便如一顆顆五色彩鑽,連綴在兩顆明珠間,串起了一道流光溢彩的生態畫廊。
以5A創建為載體,西峽正深度整合旅遊資源,瞄準「全域景區化」,致力旅遊產業全面轉型和升級。
圖片一:西峽縣委書記李德成到基層調研民生情況
「把西峽當作一個大景區,全域全程按照景區理念來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和經營,讓西峽全域呈現景區化的風貌和環境,具備景區化的業態和文化,展示景區化的品牌和形象,是西峽旅遊致力『全域發展』的戰略選擇。」西峽縣委書記李德成如是說。
「頂層」設計——政府主導,高起點規劃,精心設計創A「時間表」和「路線圖」
西峽地處八百裡伏牛山腹地,森林覆蓋率高達76.8%,被譽為「綠色王國」、「天然氧吧」,擁有「世界第九大奇蹟」恐龍蛋化石群、「長江黃河分水嶺」老界嶺和中國北方漂流中心鸛河漂流。發展生態旅遊,得天獨厚。
政府為旅遊開發「執導」 和「大服務」理念,為西峽旅遊贏得了站位的初始高度。
早在十年前,西峽就提出了建設「生態大縣、旅遊名縣」的戰略目標,確立了「生態為本、文化為魂」的發展理念,打響「水墨龍鄉、生態西峽」的品牌,突出「生態休閒遊」和「恐龍文化遊」兩大主題。推出了山、水、龍、園大環線和休閒健身遊、地質景觀遊、科普觀光遊、冬季健身遊、文化觀光遊、工業觀光遊、農業觀光遊、田園風情遊8條特色線路。
十年間,遊客接待量年均增幅在20%以上,旅遊綜合收入在GDP的比重超過10%,全縣已建成開放了以「名園」、「名山」、「名漂」為代表的特色景區16個,其中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4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個、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1個。
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從試水「全省旅遊體制改革試點縣」,到躋身「中國生態旅遊大縣」、「中國旅遊強縣」;如今,厚積薄發的西峽旅遊正站位新的起點,瞄準下一個全新的高度。
為推動旅遊產業進一步轉型和升級,政府先後出資800餘萬元,聘請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國內一流旅遊規劃專業機構編制了《西峽旅遊發展規劃》;按照5A級景區創建標準要求,斥資440萬元聘請北京江山多嬌規劃設計院高標準、高質量編制了《河南西峽伏牛山老界嶺•恐龍遺蹟園旅遊區創建國家 5A 級旅遊景區提升方案》。成立了高規格的創建5A級景區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創建5A級工作黨政聯席議事會議制度,立面改造、三線入地、恐龍園、老界嶺景區提升工程等重點工作由縣級領導分包落實。以老界嶺、恐龍遺蹟園「捆綁」創建5A為標誌,西峽從操作層面詳細確定了創A「時間表」和「路線圖」,確保創建工作一次性通過評估驗收。
圖片二:全國"兩會"期間,中外新聞記者馬曉忠採訪河南省全國人大代表吳吳元全並討論西峽縣旅遊業的國際走向。
「創建國家5A級景區,是對西峽旅遊產業10年發展成果的一次檢閱,也是整合旅遊資源、提升旅遊品質、叫響西峽旅遊品牌的重要途徑。」西峽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縣旅遊開發領導小組組長李霞說。
整合提升——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加速推進「5A創建」和「標準化」進程
「經營青山綠水,是企業經營向『綠色』、『低碳』拓展的首選。」龍成集團董事長朱書成說。西峽第一個景區龍潭溝景區和正衝刺「5A」的恐龍遺蹟園景區均由龍成集團注資開發。
本著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的旅遊開發路子,西峽所有景區通過三權分離,市場運作和「誰投資、誰開發、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95%以上的旅遊開發投資來源於市場運作下的民營投資主體。
創A大戲,主角仍離不開投資主體的市場化運作。
在旅遊標準體系建設中,各旅遊企業結合本行業實際,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國標、行標和部門要求,編纂各類企業標準3200餘項,形成了集管理、服務、崗位標準為一體的三大標準體系 。
依據「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的原則,該縣制訂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標準14項, 6項標準填補了省內空白。鄉村旅遊服務規範、導遊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和旅遊餐館優質服務等六項標準已通過市級認定,上升為南陽市地方標準。
依據「標準化」,該縣已評定3A級景區1家、3星級飯店2家、綠色旅遊景區3家、綠色旅遊飯店5家,累計評定星級農家賓館90餘家,星級旅行社3家,旅遊定點服務單位10家。
市場化驅動「創標」和「創A」全速推進。在恐龍園景區,記者看到栩栩如生的仿生態大門客湧如潮,高標準、大投入、歷經3年建設開放的「恐龍園二館」成為遠方遊客的新期待和西峽遊的精品看點;景區新的停車場以及遊覽、郵電、購物、綜合管理等內部其他設施全面提升;在老界嶺景區,經過精心包裝、改造的山莊綜合樓、二級遊客中心、索道上下站房、垃圾房、發電機房新妝迎賓,新購置30輛觀光巴士已投入運營,新建10座移動木屋別墅以及水道工程、休息區和衛生間改造工程、步道升級工程、山頂棧道工程已投入使用。「創A」鼓點中,西峽旅遊的形象和品牌同步提升。
「協會統籌、捆綁推介」是該縣整合旅遊資源的有效方法之一。該縣積極參加中央電視臺「老家河南」形象宣傳,在中國旅遊報、河南日報、西安華商報、南陽日報、大河報等媒體對景區進行配比宣傳,在滬陝高速重要路段、出入市口和鄭州、南陽等城市設置大型戶外廣告,並在旅遊黃金季節前到周邊省市開展旅遊推介活動,全力打響「水墨龍鄉、生態西峽」旅遊品牌。
強勢攻堅——規範管理,全方位提升,以「雙創」引領轉型升級,打造「全域景區」
圖三宜居城市西峽縣掠影。
徽派風格的古建築群,古樸高雅的仿古路燈,統一標準的廣告匾牌,鮮花點綴的村莊遊園,流水潺潺的景觀水道……沿百公裡旅遊長廊一路走來,一步一景,賞心悅目。
高端大氣的太平鎮遊客中心1萬平方米的生態停車場,精巧別致的景區沿線鄉鎮3000餘間房屋外立面改造,美觀新穎的景區沿線數十座星級旅遊公廁,功能齊全的雙龍鎮、二郎坪鎮自駕遊服務中心,處處昭示著西峽旅遊脫胎換骨的嬗變。
「電線、網線、廣電線路『三線』入地,新建的遊園、公廁比城裡還漂亮,連自己都認不出自己的家了。」景區沿線村民感慨。
兩年來,全縣累計完成投資2.6億元,實施一系列旅遊產業提升工程:
——公共信息導向工程。按照國標要求,規劃製作336塊公共信息導向系統標識牌,完善了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提升了遊客便利度。建立了有中英日韓四種語言、能實現網上瀏覽、查詢、購票、預定的綜合網站。
——星級旅遊廁所工程。在太平鎮、二郎坪、雙龍鎮旅遊通道沿線規劃 3星級旅遊廁所,在城區及交通要道建成標準化旅遊公廁60餘座。
——旅遊道路升級工程。對縣城白羽路、世紀大道、建設路等城區主幹道、寺山公園以及鸛河兩岸道路高標準亮化,新建迎賓大道,拓寬改造濱河大道,對恐龍園、老界嶺、鸛河漂流、銀樹溝、老君洞景區旅遊公路進行升級改造。
——旅遊綜合服務工程。新上了縣城旅遊服務綜合體、老界嶺名企會所及藝術家創作園、老界嶺房車營地等十餘個大型旅遊建設項目。
全域景區化戰略引領西峽旅遊綜合競爭力的全面提升。2014年,全縣各大景區共接待遊客497.8萬人次,門票收入2億元,綜合收入19.6億元,分別增長16.5%、15.8%和16.7%,旅遊業已發展成為第三產業的龍頭。「以『創A』為契機,瞄準國內知名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和豫西南重要旅遊集散地,致力資源大整合,品位大提升,打造『全域景區』,必將推動西峽旅遊加快轉型升級,實現『傳奇式』發展。」縣長孫起鵬感言。(中外新聞社記者馬曉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