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線城市名單(山西11地市最新排名)
2023-07-06 05:35:59
5月28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了《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根據榜單,山西11個地市劃分為:
1個二線城市,太原。
7個四線城市,分別是運城、晉中、臨汾、大同、長治、忻州、呂梁。
3個五線城市,分別是晉城、陽泉、朔州。
忻州、呂梁、長治成功從五線升為四線。
各市詳細數據(圖表):
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bīng)」,別稱并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
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得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堯初都蒲坂,後遷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裡誕生。
位於山西省中部,晉中是太原經濟圈核心城市,是山西省的鐵路、公路樞紐之一。著名景點有:榆次老城、喬家大院、平遙古城等。
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地處太原、西安、鄭州三個省會城市連接中點,區位優勢突出,交通通訊便捷,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有「華夏第一都」之稱。臨汾已形成多元產業體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臨汾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
大同
位於山西省最北端,古稱雲中、平城,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 中國煤都」之稱。
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古稱「上黨」,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曲藝名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等。
地處山西省北中部,古稱「 秀容」,簡稱「忻」,別稱「欣」,素有「晉北鎖鑰」之稱,是旅遊熱區,擁有佛教聖地 五臺山,「九塞尊崇第一關」的雁門關等著名景點。擁有「 摔跤之鄉」、" 中國八音之鄉"、「中國 雜糧之都」、「 雙擁模範城」、「中國觀光旅遊投資競爭力百強城市」、「 國家智慧城市」等城市名片。
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是革命老區,革命戰爭時期是紅軍東徵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後委機關所在地。著名景點有:北武當山、卦山、龐泉溝、酒都杏花村、則天廟等。
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是中原經濟區城市、全國中高檔鑄件和華北蠶桑絲綢基地。晉焦、晉濟、陽翼、陵沁、高新、環城高速與207國道交織成網,太焦、侯月及嘉南鐵路貫穿全境,擁有國際花園城市等榮譽。
位於山西省東部,太行山中部西側。市區桃河橫貫,境內山川疊翠,礦藏資源豐富,是中國著名的無煙煤產地,素有「煤鐵之鄉」之譽。著名景點有:獅腦山、 翠峰山、藏山、娘子關、冠山、南山公園、北山公園等。
位於山西省西北部,是中國新型的以煤電為主導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國農區最大的奶源基地和北方重要的日用陶瓷生產基地。著名景點有:崇福寺、應縣木塔、殺虎口、朔州老城、山陰桑乾河、懷仁金沙灘等。
根據抽樣調查推算
全省各市2019年底
常住人口分布如下
(按人口數量排名)
運城市 537.26萬人
臨汾市 450.84萬人
太原市 446.19萬人
呂梁市 389.09萬人
長治市 347.81萬人
大同市 346.30萬人
晉中市 338.95萬人
忻州市 317.28萬人
晉城市 235.30萬人
朔州市 178.45萬人
陽泉市 141.75萬人
合肥、佛山晉升新一線城市
2020年,15個進入「新一線」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其中與去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寧波,第一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
說明:商業魅力指數滿分不為100,最高分為一線城市的最高值,即北京的174.45分。為便於讀者理解,新一線城市最高分呈現為100分。
2020年城市分級完整名單
(包含中國內地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
來源: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山西廣播電視臺
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閆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