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城市建設史荷蘭(成為一個城市的重要地標)
2023-07-06 05:10:55 1
成為一個城市的重要地標,這個菜市場憑什麼?
繽紛菜市場外觀,5字是為紀念誕生5周年而設 王靖雯 攝
從荷蘭鹿特丹勞倫斯廣場向繽紛菜市場看去,一個碩大的阿拉伯數字「5」在玻璃幕牆上頗為醒目,這是為紀念這一菜市場誕生5周年而特意做的裝飾。
2014年10月1日,荷蘭王后馬克西瑪來到這裡,為這家頗有特色的菜市場剪彩。隨後的5年多時間,繽紛菜市場因其獨一無二的設計和藝術感吸引了無數遊客到此打卡。這座全球第一個將菜市場與住宅合為一體的建築,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重要地標。
重生的名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摧毀了一座古老的城市,卻也給予了它新生的無儘可能。坐落在鹿特丹的繽紛菜市場,便是這座古老而又嶄新的城市重生的一張名片。
作為荷蘭這個開放國度中的第二大城市,鹿特丹這個昔日全球第一大港口輝煌的歷史印記在70多年前納粹德國的大轟炸中幾乎被抹平,在惋惜與悲慟過後,鹿特丹人用無盡的遐想賦予了這座城市獨特的未來主義,這裡成為了來自全世界極富想像力的設計師盡情實現其奇思妙想的天堂。
這些設計師中就包括荷蘭最有影響力的MVRDV建築師事務所的三位設計師:韋尼·馬斯、雅各布·凡·裡斯和娜莎莉·德·弗裡斯。
在多陰雨天氣的荷蘭,室內菜市場無疑是給予市民採購自由的最好選擇,於是三位設計師在設計了荷蘭第一個室內菜市場的同時,又顛覆人們對菜市場的傳統認知,把它與公寓、停車場以馬蹄形的拱廊形狀結合在了一起,使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將菜市場與住宅合為一體的建築,與旁邊的鉛筆房子和51個方塊屋共同點綴著這個天馬行空的城市中央。
遠遠看去,這座灰色的馬蹄形拱廊建築,其建築所選用的灰色天然石材讓這個創意菜市場看上去更具現代性。它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鹿特丹市中心最大的停車場,它佔據地下四層,擁有1200個停車位;二是建築兩側和頂部面積達95000平方米的228間面積從80至300平方米不等的公寓,共11層,其中102間用於出租,126間用於出售,每間公寓一面朝向外部的聖勞倫斯大教堂和馬斯河(Maas River),而另一面則朝向這一建築最令人震撼的第三個部分——室內菜市場。
荷蘭鹿特丹繽紛菜市場內景
「鹿特丹的西斯廷教堂」
走進拱廊,最為奪目的是菜市場上方11000平方米的巨幅壁畫,陽光透過由多個邊長1.485米的正方形組成的34米高、42米寬的透明網格式單層玻璃幕牆,顯得十足光怪陸離。
這幅巨幅壁畫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室內彩繪,由藝術家阿諾·庫內和艾麗斯·羅斯卡姆攜手完成,名為《豐裕之角》。這一名字借用了希臘神話中的美好寓意——幼年的宙斯將裝滿食物與鮮花的豐裕之角轉贈給養育他的寧芙女仙,並許諾可以從這隻羊角獲得任何她們想要的東西,取之無盡,用之不竭。
站在菜市場中央仰望這幅極具荷蘭靜物畫特色的弧形壁畫,新鮮的蔬果、花卉、種子、魚和昆蟲圍繞在天頂的太陽和其光輝周圍,更顯豐饒與富足,繽紛菜市場也因此獲得了「鹿特丹的西斯廷教堂」的盛譽。
這幅巨大的藝術品的精緻還在於它擁有相當於一本時尚雜誌的列印解析度。為了實現足夠的清晰度,它由Pixar軟體進行渲染,用數字3D列印技術印在4000個穿孔鋁合金面板上,再拼合在拱廊內部,加貼覆一層吸音板以控制噪音,使得菜市場的熱鬧與公寓所需的安靜完美共融。
繽紛菜市場裡售賣的香腸 王靖雯 攝
食味集市
《豐裕之角》俯瞰的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美食:96個20平方米的農產品攤位、15個食品店和8個餐館,集市下層還有荷蘭最大的連鎖超市阿爾伯特漢以及代爾夫特藍瓷商店。
從中餐到日本料理,從印度小吃到中東美食,從荷蘭奶酪到義大利冰淇淋,再到地中海風味烤串……菜市場裡幾步一至的果蔬攤上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散發的香氣與壁畫相映成趣,琳琅滿目的花卉,充斥芝士、堅果、麵包、咖啡、蛋糕、糖果、冰淇淋和各類小吃的菜市場,著實如壁畫中豐饒和生動。
當然這裡更少不了荷蘭當地的美食。「臭」名昭著的瑞典鯡魚罐頭名聲大噪之時,荷蘭人卻早就用生鯡魚給荷蘭小吃打上了另一個標籤。到繽紛菜市場最後端的海鮮鋪子裡點上一份生鯡魚,店員從桶裡撈上一條魚放到案板上,你可以親眼看著一條鮮鯡魚經過簡單處理之後成為盤中餐。大西洋裡新鮮撈上來的鯡魚沿著魚腹切開摘掉內臟,去頭留尾,刮去魚鱗,剔掉魚刺,爾後甚至都不用水衝一下即直接撒上酸黃瓜和洋蔥丁,插上小小一面紙制的荷蘭國旗,就交到敢於品嘗這一獨特的荷蘭味道的「勇士」手上。人們學著圖片裡的吃法,揪住魚尾提起,跟自己的意念小作鬥爭後,一口咬在鮮嫩還留有幾絲腥味的鮮魚肉上,伴著幾粒洋蔥和酸黃瓜,清涼綿軟。
而在荷蘭遍布大街小巷的粗薯條和可羅卷無疑也會在這個荷蘭最具特色的菜市場裡湊個熱鬧。荷蘭自產的馬鈴薯切成手指粗的長條,下鍋炸至金黃後撈出,滿滿地塞進錐形的手持紙袋裡,再重重壓上一泵荷蘭薯條標配的美乃滋;用肉、蔬菜和土豆泥混合後裹上麵包糠炸至金黃的可羅卷蘸幾下蛋黃醬,外酥裡嫩還有些燙口,冬日的幸福感因此倍增。
這座菜市場在融合藝術創意與實用性的同時,仍不忘向前來參訪它的人訴說這裡和整個城市的歷史。菜市場選址在鹿特丹市中心,下面是14世紀時一個被掩埋的村莊。而建造這個集市時,人們又在地下7米左右發現了一個12世紀名為鹿特的農場,它因傍鹿特河而得名。這裡有還殘留的火爐和壁爐,農民、商人、工匠曾在此勞作生活。繽紛菜市場內四層扶梯的側壁由下而上用年份和時間講述著鹿特丹這座城市的過往,而它本身也在用崇高的藝術創意和想像向這個時代和未來致敬。(王靖雯)
來源:2020年3月4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