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如何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在青島一座藍色城市的時代夢想)
2023-07-06 07:10:39
3月7日,海爾空調智能互聯工廠在鄭州正式投產,該工廠應用全球領先的智能設備和生產方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空調工廠。
通過青島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雲平臺,可以對全市新能源汽車的行駛以及充電站的使用狀況實施同步監測。
朱雪熔和她的創業團隊,由來自青島科技大學的一群90後小鮮肉組成。
齊魯網青島6月17日訊(記者 張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提出要制定「網際網路 」行動計劃,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網際網路 是什麼,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看來,網際網路 戰略就是利用網際網路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網際網路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
而事實上,作為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首屈一指的城市,青島之於網際網路,從主政者到企業主都早已從網際網路發展的大潮中嗅到了機遇和挑戰。在此基礎上,青島在基礎設施建設,經濟政務等多個領域的信息化建設方面早已悄然布局。無論是明星企業海爾建設互聯工廠的自我革命,還是青島在被確定為智慧城市試點後的高歌猛進,這個有著雄厚工業基礎和改革情懷的城市從未停止擁抱和融入網際網路的時代潮流中。
「網際網路 在山東全國網絡媒體採訪採風活動」6月17日-6月18日走進青島,短短不到兩天的採訪行程,實難窺見「網際網路 」在青島的全貌。但是在每一個採訪團成員的眼中心底,這座被海風吹拂的藍色城市都發出了再明確不過的信息:這一次,青島必將再次走在山東乃至全國的前列。
強基固本 青島年底將實現4G網絡全覆蓋
1987年9月,一封來自中國的國際網際網路郵件正式發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揭開了中國人使用網際網路的序幕。
在前不久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百度召開的峰會上,李彥宏這樣表示,網際網路大幕拉開後,第一幕即基於桌面的網際網路時代已經結束,第二幕移動網際網路正處在一個讓人興奮的階段。
隨著智能終端和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的發展,人們對於高速無線網絡的需求也前所未有的強烈。在2G和3G時代之後,更加高速便捷的4G網絡成了支撐網際網路 發展的重要條件。2012年7月,青島成為國家第四代移動通訊TD-LTE網絡建設試驗的城市。同時,在市經信委協調下,促成公交集團和中國移動在公交車上先行為市民體驗4G網絡的活動。
在今年青島市召開的全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青島提出要協調推進信息網絡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力爭年底4G網絡覆蓋城鄉、光纖到戶超過260萬戶,實現城市家庭20Mbps、農村家庭4Mbps及以上寬帶接入能力。
龍頭企業勇於自我革命 青島率先提出「網際網路 工業」
2015年3月7日,80後小夥在海爾鄭州互聯工廠拿到了一臺特殊的空調。區別於以往市面上所有的產品,這臺空調完完全全是為裴恆「私人訂製」,一臺具備WiFi模塊、除甲醛功能,面板上印著卡通圖案的1匹掛機,從下單到提貨的5天時間裡他接到了N條簡訊,從排產、備料到安裝面板,每個環節都有簡訊提醒。這也是海爾的第一臺定製空調,也是海爾實施「網際網路 家電」戰略下的碩果。
「網際網路工廠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車間概念,而是一個系統或者整個大製造概念,它有三個基本特徵,核心就是抓住用戶體驗,實現用戶個性定製可視化;第二是全流程實時互聯,用戶、研發、供應鏈、供應商全過程實時互聯進行整合;第三是實現自動化的生產和個性化的結合,就是從原來為庫存生產變為為用戶創造」。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王友寧這樣表示。
同樣,紅領集團,一個工業4.0智能製造生態平臺正成為很多用戶的新寵,依託這一平臺,紅領以工業化效率完成了大規模個性化定製。在紅領的整個商業流程中,用戶只需要在紅領的網際網路頁面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下單,甚至DIY。每個客戶不同的身高、體重等數據進入紅領後,再由紅領的整個智能製造體系進行生產。
「中國傳統工業正在面臨著網際網路的全面轉型,紅領充分將網際網路屬性與工業屬性結合進行智能製造,並整合搭建了商業平臺,形成了工商一體化C2M的商業業態。」紅領集團旗下青島凱瑞創智網際網路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強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青島作為一個工業產值近17000億元,工業對GDP增長貢獻近50%的工業強市,網際網路大背景下,青島市「網際網路 」成為爭相追逐的熱點、焦點的形勢下,綜合思考了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經濟,智慧產業、智慧經濟,網絡產業、網絡經濟,知識產業、知識經濟,新信息產業、新信息經濟,平臺產業、平臺經濟等概念,提出把網際網路 實體經濟發展作為重點,著力推動網際網路時代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與顛覆式發展,具體就是加快發展網際網路工業。
網際網路大會上的青島聲音:網際網路 政府服務打造青島模式
2014年11月,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召開,作為唯一的地方政府代表,青島在大會上做了「網際網路與政府服務創新——青島的探索與實踐」的主題演講,成為本次網際網路大會上的「青島好聲音」。
九尺之臺,始於壘土。能夠有底氣去演講,緣於青島在政務信息化方面實實在在的「乾貨」。「9大主題120項公共數據資源開放,73個市直部門信息全部公開,2400餘項政務服務網上辦,2000場次網絡問政參與網民達60萬次」,數據最能直接反映問題。
據了解,2012年起,青島市啟動全市網上辦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對全市各級各單位政務(辦事)服務事項進行梳理、歸納,建成開通全市統一的「網上便民服務大廳」,形成了市民一站通、企業一站通和我的政府一站通三大服務平臺。
同時,在《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公開事項的基礎上,青島市開放政府公共數據資源,深化公共管理與服務,是利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舉措,可以大幅度提升政府科學決策的準確性和效率。初步建成的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整合併發布公共數據資源120項,涵蓋經濟發展、衛生健康、公共服務等9大主題。
目前,電子政務「青島模式」被國家信息中心主編的《中國電子政務十年(2002-2012)》評為「地方電子政務典型經驗與發展模式」,主要特色是「促成一體化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務」,電子政務成為強化聯繫服務群眾、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創新載體、重要內容和有力支撐。
齊頭並進 領域信息化成城市發展新引擎
在青島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一個致力於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監控提供服務的雲平臺正在搭建並開始發揮作用。該雲平臺事業部經理張錕告訴記者,依託雲平臺對新能源汽車行駛過程、充電情況和對全市充電設施7X24的全方位智能管控,新能源汽車將在未來成為更多人出行的選擇。
在交運集團安全生產指揮中心,視頻監控中旅客上下車情況、駕駛員操作情況、場站運行情況一目了然,這就是青島交運集團自主研發的「交運藍狐」智慧交通管理系統。交運集團青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項軍說:「『藍狐』車載智慧管理系統是駕駛管理系統、智能調度系統及相應資料庫系統的總稱。在行駛過程中,該系統自動監測和採集包括車速、引擎轉速、水溫、油壓、油門開度等信息信號,並通過重力感應器對車輛轉彎、加速、制動等情況進行監測。『藍狐系統』不僅對駕駛員行為進行約束,有效解決安全駕駛問題,還能通過糾正不良操作行為降低油耗成本,達到綠色交通的目的。」
作為全國較早實施「智能交通」示範工程試點的10個城市之一,早在2000年,青島市就完成了《青島市智能運輸系統規劃》,並逐步推進實施。近日,青島出臺《青島市智慧交通專項規劃》,將「智慧交通」的發展目標確定為平安交通、便捷交通、綠色交通、智能交通。
未來,青島的智慧交通將融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停車場、公交車、計程車、長途車、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信息系統,建成統一的應用雲平臺。
智慧城市 老百姓享受網際網路 便民實惠
看病掛號長長的隊伍一直是困擾患者的一個頭疼問題,而在青島,一款名為青島掌上健康的APP軟體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這一軟體,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診時間和科室,節省了時間和就醫成本。
青島掌上健康APP開發負責人張女士表示,開發該款軟體的初衷就是為了給島城市民提供就醫便利,同時掌上掛號還可享受優先就診,對於網友來說精準投醫是很關鍵的。
「當下,市民看病就醫是一大難題,排隊掛號、現場問診既費時又費力,對此,我們藉助大數據,利用網際網路,為廣大市民推出掌上健康,這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款軟體受到網友和業界的高度關注。據介紹,目前掌上健康已與島城57家醫院、3000名專家建立合作。」張女士說。
掌上掛號、公交路線查詢、交通違章查詢,以前人工都未必能夠辦理事情,現在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高效辯解的處理,這一切得益於青島市對建設智慧城市的大力推進。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青島市從基礎建設、產業經濟、城市管理、社會民生、資源環境等方面開展了多項智慧城市建設相關工作。在物聯網、智能交通、智慧生活和城市節能減排等相關領域具有雄厚的技術基礎。深入推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整合共享,構建智慧公共服務、智慧物流、智慧製造、智慧交通體系。現有包括青島市電子政務雲計算中心與災備中心一體化、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等7個示範工程。擁有青島市公共安全應急指揮系統、數位化園區規劃、電子政務系統、智能交通建設與研發等方面智慧城市建設與運營經驗。「數字城市」、「兩化融合」、「無線城市」、「3G/4G試點城市」,均走在全國前列。
資料顯示,截止2014年年底,青島智慧產業總產值已經超過3600億元。
新常態下創新者勝 青島欲打造成創客之島
「在經濟新常態下,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前不久,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率團赴杭州、佛山、深圳、廣州學習考察,總結會上提出借鑑先進城市經驗,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城市發展的核心戰略。
在位於青島市的橡膠谷,一個名為「膠子驛站·創客空間」的地方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朱雪熔正是紮根在這裡的眾多創客中的一員,現在還在讀大三的她,已經成為青島億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而她的團隊研發的針對大學生兼職市場的APP,也即將正式投入運營。
據介紹,橡膠谷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結合網際網路思維,實現線上虛擬孵化與線下實體孵化相結合的全新孵化模式。「膠子驛站·創客空間」是將創客服務聚合-聚變-裂變反哺行業發展的發動機,為創客提供創業培訓、創業投資、路演、創業導師對接、創業媒體、創業教育等「一站式」的創客資源聚集地。完善橡膠谷創業苗圃(種子期)-孵化器(初創期)-加速器(成長期)-放大器(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務,逐步形成「網際網路 校區 園區 產業平臺」的全新孵化模式,使企業從種子期就獲得健康、有益的成長支持,為更多優質項目和優秀創業者保駕護航,打造從孵化園區(橡膠谷及孵化器代運營)、創新街區(打造科技大學創業大街為典型的)和源社區(膠子驛站創客社區為代表的)3區聯動發展的孵化體系。
「取名膠子,涵義有三,橡膠樹的種子叫膠子,我們以此作為比喻,希望他們在基地的溫室裡順利成長。同時,交子又是北宋時的紙幣,喻指創業團隊應有市場意識。最後,我們希望這些小苗都能長成商界的天之驕子。」創客空間的負責人李文穎這樣告訴記者。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創客是時代呼喚。「由於網際網路技術、開源軟體、開源硬體、3D列印等技術出現,使得創客這項活動本身由個別人的活動行為變成一種大眾行為。」他表示,基於這樣的一個背景,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和創客之島的布局。
後記:一座藍色城市的時代夢想
人們常說,青島是一座年輕的海洋城市,因海而生、憑海而興,海洋賦予了它獨特的文化基因和人文內涵。海洋因其廣袤深沉成為生命的起源並讓人類文明得以延續,海洋也因其洶湧澎拜而吸引著無數水手去探尋其奧秘,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一次涉洋遠航——徐福東渡朝鮮、日本,就是從青島起航。
往事越千年,兩天的採訪中,年輕的青島向人們展示出自己以藍色為基調的夢幻色彩,他充滿活力而又睿智。在採訪每一個採訪點,似乎都可以感覺到青島骨子裡的沉靜與張揚,這樣矛盾的兩個詞在以海洋為名的藍色城市中獲得了完美的中和。
中國第一個有自行車的城市、第一個有汽車的城市、第一條公路、第一臺火車頭......時代發展的每一個重要節點,這座城市都迅速的將其容納進來,這是海洋的精神,也是青島的靈魂。而現在,全世界都在擁抱和融入網際網路的時候,這座城市正一如既往伴隨著波濤和海風實現自己的夢想。
本次採訪活動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齊魯網承辦,中融寶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齊魯理工學院提供特別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