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關井測試閥的製作方法
2023-07-06 09:22:01 2
專利名稱:井下關井測試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井下關井測試閥,該測試閥適用於油氣井井下關井試油直讀測試。
背景技術:
在油氣井試油測試過程中,井底壓力、溫度數據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通過測試獲得。準確及時地獲得井底溫度及壓カ數據是試油行業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難題。採用存儲式壓カ計隨管柱一起下入井中,測試結束後,起出測試管柱,地面回放壓カ計數據,才能得到井下壓カ溫度數據,但井筒儲存容積大,壓カ恢復時間長,對幹「三低」油藏,關井壓カ恢復階段其測壓時間最長達6個月,造成測試周期長。因此開發了關井測試技木,該技術採用井下關井測試閥和封隔器實現井下關井,降低井筒儲存容積,縮短壓カ恢復時間。井下關井測試閥是該技術的重要工具,以往的井下關井測試閥結構複雜,成本高,不能採用成本低的投球式測試閥。因為投球式測試閥關閉時,投球式測試閥上下兩端的液體被完全隔離,不能實現跨測試閥測試數據,因此井下數據無法傳輸到地面,所以在井下關井測試中無法使用。我國陸上油田開發已進入中後期,「三低」油藏尤為顯著,井儲時間長,試油測試時間長,投入費用高,由於不能及時了解地下實際情況,無法對後期施工提供有效依據,還可能對油層造成汙染,嚴重地影響了油田的產量的提高。因此開發關井測試工具勢在必行,通過對投球式測試閥結構的從新設計和研究,在投球式測試閥中増加了傳壓流道,併合理控制流道的容積,突破了井下關井測試不能使用投球式測試閥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井下關井測試閥實現在井下關井狀態下,井下流體跨越球閥式測試閥,完成直讀測試。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井下關井測試閥,由閥球I、球座2、傳壓管4、傳壓孔6、和下接頭7組成,其中,上述球座2、傳壓管4和下接頭7依次螺紋連接;上述傳壓管 4上開有兩個傳壓孔6,該傳壓孔6對稱分布在傳壓管4與球座2連接部位下方的管壁上; 上述閥球I座於球座2內。上述傳壓管4的傳壓孔6下方外壁為六角形端面。上述球座2錐形端面高出傳壓管4端面。上述球座2外圓柱面上安裝球座密封圈3。上述傳壓管4外圓柱面上安裝傳壓管密封圈5。上述傳壓管4上端與關井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螺紋連接。採用本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井下關井測試閥滿足井下關井直讀測試技術要求, 該測試閥不僅能切斷井下流體,關閉井下流體進入油管的通道,而且能夠將井下流體傳導到關井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上的直讀壓カ計上。本實用新型起到井下關井和控制測試閥下的溫度壓カ數據傳導到井下直讀測試裝置的作用。該測試閥與水力泵結合試油測試ェ藝也是一種井下直讀測試技術用於低產井測試的方法。該測試閥傳壓可靠,滿足試油測試要求,採用球閥式結構具有幹擾少,成本低的特點。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井下關井測試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井下關井測試閥上端通過傳壓管與關井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相連,下端通過下接頭與封隔器相連。井下關井測試閥的閥球1座於球座2上,閥球1與球座2配合研磨密封,球座2通過螺紋與傳壓管4上部相連,球座2錐形端面端高出傳壓管4,球座2圓柱形外壁上安裝球座密封圈3。傳壓管4上加工有傳壓孔6,該傳壓孔6位於傳壓管4與球座2相連下方,球座2端部以下位置,傳壓孔6的分布採用對稱分布方式,2個傳壓孔之間夾角為180°。關井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和測試閥通過下接頭7上的螺紋連接。傳壓管4的傳壓孔6下方外壁的結構為六角形端面,六角形端面與下接頭7內壁和直讀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的內壁之間的區域為井下流體在測試閥中的儲集區,在閥球1與球座2密封時,測試閥以下地層中的流體仍能通過測試閥中的儲集區到達井下直讀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的環形槽後傳到井下直讀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的導流孔中,從而流體的溫度壓力數據被井下直讀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中的壓力計採集,並通過地面實時讀取。本實用新型井下關井測試閥實施過程根據施工井的具體情況,計算並確定測試閥中的儲集區適合的容積,先將閥球1與球座2配合研磨密封合格後,將球座2與傳壓管4通過螺紋擰緊,再將傳壓管4與下接頭7擰緊,完成測試閥的安裝,將安裝好的測試閥與直讀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通過螺紋連接,螺紋一直擰緊到下接頭7的上端面與直讀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的下端面壓緊為止。用油管柱將由(自上而下)定位短節,直讀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 (帶有存儲式壓力計),測試閥,試油測試封隔器,篩管,點火頭,射孔槍和絲堵為主要工具的射孔測試管柱下入井中,根據不同井況,該管柱可根據不同井況在管柱中配減震器,安全接頭和洩壓裝置。在下管柱時,球座空著,閥球不隨管柱下入,管柱下入到預定位置後,坐封封隔器,射孔。根據井況,選擇合適的時間投入閥球,地面打壓關閉測試閥後,即可轉入關井測試。測試閥關閉後,地層流體不能流入測試閥以上管柱中,也不能流入封隔器以上的油套管環形空間內,儲集空間減少,測試時間縮短。關井測試時,首先用電纜下入井下直讀測試的數據傳輸部分,井下直讀測試的數據傳輸部分帶有壓力計,可以不斷地採集井下數據,當數據傳輸部分下到接近預定位置時,地面監測裝置收到對接成功信號後,停止下入井下直讀測試的數據傳輸部分,此時井下直讀測試裝置內的存儲式壓力計數據就可通過電纜實時傳輸到地面。地面對傳輸上來的井下數據進行處理,通過分析和論證在井儲達到徑向流時確定是否結束測試,保證了高效取全取準試油數據。[0021]測試結束後,上提電纜帶出井下直讀測試的下井部分。根據試油測試分析試油數據,從而為確定下步措施提供有力依據,根據試油測試分析結果,留在井下的管柱可以解封封隔器後起出,也可以洗出閥球後,根據試油測試分析需要進行抽汲、排液、稠油解堵、酸化等。與水力泵結合的試油測試エ藝也是ー種井下直讀測試技術用於低產井測試的方法。用油管柱將由(自上而下)定位短節,水力泵,託砂皮碗,直讀測試裝置(帶有存儲式壓カ計),測試閥,試油測試封隔器,篩管,點火頭,射孔槍和絲堵為主要工具的射孔測試管柱下入井中,根據不同井況,該管柱可根據不同井況在管柱中配減震器,安全接頭和洩壓裝置。在下管柱時,球座空著,閥球不隨管柱下入,管柱下入到預定位置後,坐封封隔器,投棒射孔,投入閥球,進行測試,測試結束後,起初電纜帶出直讀測試裝置的下井部分,低產地層可不動管柱進行水カ泵排液,首先洗出閥球,然後投入水力泵泵芯,進行排液。可減少作業汙染,降低成本。
權利要求1.ー種井下關井測試閥,由閥球(I)、球座(2)、傳壓管(4)、傳壓孔¢)、和下接頭(7) 組成,其特徵是所述球座(2)、傳壓管(4)和下接頭(7)依次螺紋連接,所述傳壓管(4)上開有兩個傳壓孔出),該傳壓孔(6)對稱分布在傳壓管(4)與球座(2)連接部位下方的管壁上;所述閥球⑴坐於球座⑵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井下關井測試閥,其特徵是所述傳壓管(4)的傳壓孔(6)下方外壁為六角形端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井下關井測試閥,其特徵是所述球座(2)錐形端面高出傳壓管⑷端面。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井下關井測試閥,其特徵是所述球座(2)外圓柱面上安裝球座密封圈(3)。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井下關井測試閥,其特徵是所述傳壓管(4)外圓柱面上安裝傳壓管密封圈(5)。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井下關井測試閥,其特徵是所述傳壓管(4)上端與關井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井下關井測試閥,由閥球(1)、球座(2)、傳壓管(4)、傳壓孔(6)、和下接頭(7)組成,其中,上述球座(2)、傳壓管(4)和下接頭(7)依次螺紋連接,該傳壓管(4)上開有兩個傳壓孔(6),該傳壓孔(6)對稱分布在傳壓管(4)與球座(2)連接部位下方的管壁上;上述閥球(1)坐於球座(2)內。該測試閥用於井下關井直讀測試,傳壓管(4)上端與關井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8)螺紋連接。該測試閥不僅能切斷井下流體,而且能夠將井下流體傳導到關井測試裝置數據採集部分上的直讀壓力計上。該測試閥起到井下關井和控制測試閥下的溫度壓力數據傳導到井下直讀測試裝置的作用。
文檔編號E21B47/06GK202338276SQ201120475588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5日
發明者任世舉, 吳天昊, 強華, 楊小芳, 王軍恆, 郭秀庭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