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有關教師師德的議論文

2023-07-06 01:58:07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師德—教師的立身之本。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教師師德的議論文,歡迎來參考!

  一、教師的角色

  1.導師

  在計算機網絡時代,人們很容易從外部數據資源中獲得信息和知識,教師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傳播者、講師或組織良好的知識體系的呈現者為主,其主要職能已從「教」轉變為「導」,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引導:幫助學生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2)指導: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發展元認知能力。(3)誘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輔導: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使他們能夠很快在網絡上找到需要的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利用新技術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實現智力技能的遷移。(5)教導: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樣,教導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符合時代精神的各種優秀的品質,具備區分良勞信息的能力,抵制新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避免信息作弊、侵權等不良行為的發生。

  2.合作者

  在資訊時代,以計算機網絡為特徵的各種技術把跨學科領域聯結起來,形成一個全球化課堂,它們支持地理上分離的研究單位、學科以及個體之間的合作,提供更公平地獲取專門知識、信息和工具的途徑,因而對教育改革提出了重大的挑戰—建立新型的合作關係,改變以往制度上分離以及個體之間的工作相互隔絕的狀況。在教學的準備過程中,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教師可一起合作,設計課程,討論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革新,交換意見,分享經驗,討論難題的解決辦法。學科教師還可合作開發教學軟體。在教學中還可以合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通過網絡與學生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並進行研討,促使學生在合作的學習環境中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3.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

  在資訊時代的新教育系統中,教師作為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在其眾多角色中顯得十分重要。由於社會各方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使課程和教學範例不可避免地發生改變。教師應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進行課程開發。確立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對知識進行重新認識和定義,決定孩子們在學校應該學什麼。改革傳統的課程內容,以一系列新技能為基礎來改組課程,改革課程的結構和課堂教學風格。而且,教師還將重組課程傳遞方式,開發課程變革的策略,具體實施課程,評價課程的實施情況。為扮演好這些角色,為在課程中建立跨學科間的橋梁,教師將以跨學科小組形式工作。對所有的課程來說,教師需要規劃課程的內容,制定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必須決定這門課程要開設多長時間,討論時採用哪種模式,大致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是什麼,將要涵蓋哪些主題和次主題,需要哪些學習資源,為指定的作業、課題以及期未課程小結確立具體的任務和最後期限。

  4.學習傾向

  在資訊時代,教師可通過計算機診斷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和學習能力,根據學生的需求隨時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滿足這些需求的項目,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通過評語單評價學生的進步,給學生提供反饋信息。

  5.研究者

  當教師被新技術從繁重的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教育科研,教師的角色應由「教書匠」向「研究型」教師轉換,成為名副其實的教育專家,研究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影響下,學生學習的特點、規律,現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等問題。例如,在大量信息面前,有的學生出現了求新、求快、求刺激而不求知識甚解的傾向,就應研究怎樣使學生加深理解以及提高他們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還要進行教學實驗,研究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怎樣的影響;研究如何利用新技術提高學生高層次思、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網絡提供的教學材料進行研究和評價,並加以改善;總結概括出不同課程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學習某門課程經常出現的疑點和難點,為設計製作多媒體教材提供資料和數據。

  6.學習者

  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學習化社會。在第45屆國際教育大會上,德洛爾在主題發言中特別強調教師的四點責任之一,就是教師自身的培訓,教師必須終身學習並不斷地再培訓自己。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挑戰,為了學生的未來,教師要不斷接受新的知識,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特別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知識,具備操作現代教育教學媒體的能力,並藉助技術手段進行學習,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二、幫助教師實現角色轉換的措施

  面對新的教育技術對教師角色提出的挑戰,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採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技能。在此,我們結合他們的做法以及我國的實際情況談談我們應採取的幾點措施:

  1.轉變教師的觀念和態度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手段和設備。面對新的教育技術,教師如何適應新的媒體、駕馭新的媒體,筆者認為轉變觀念是前提。如果沒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觀念,再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也發揮不了作用。轉變觀念就是要轉變和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知識觀、人才觀。要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技術意識,使他們對教育技術的發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重大變革有一個明確的理論認識。應讓他們認識到,教師是新的教育技術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它的出現,為教師施展才華提供了契機,如果不把握住這一歷史機遇,就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

  教師對新技術的態度影響到技術的應用以及教師角色的轉換,由於缺乏計算機網絡等知識的培訓,不了解它們在教育中的作用,一些教師滿足於傳統的「粉筆加黑板、課本加筆記」的教學方式,存在著不良的態度:有的由於有誤解,產生機器會取代人的憂慮,有失落感;有的態度冷漠,甚至拒絕在教學中使用新媒體;有的認為信息技術高不可攀,產生恐技術症;有的害怕在教室中擺弄計算機時卡殼,當眾出醜;有的對教育媒體產生恐懼心理,望而卻步,從「不會用」、「不能用」到「不想用」;有的對新技術期望值過高,一旦失敗,就認為其無效,產生失望心理。凡此種種,都不利於教師角色的轉換。

  教師應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挑戰,對新技術不迴避、不排斥,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用好新的教育技術,組織好教學。從敵視、擔心到適應、接受,最後到舒適、安心。教師一旦真正發現新教育技術的價值,就會越用越愛用,越主動積極地去掌握這方面的知識,自覺自愿地運用教育技術。

  2.為教師配備多媒體計算機和教學軟體

  目前,我國不少學校存在設備不足、陳舊落後的情況,阻礙著新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步伐。據對304所中小學的抽樣調查,約有85%的抽樣學校軟硬體配備不足,未達到國家教委要求的配備情況。據一份對上海高校教師的調查發現,約有九成左右的教師尚不知衛星通訊、電子郵件、電子印刷白板、交互式錄像系統等先進的教學媒體,有些教師認為「這些設備我從來沒見過,」有的發出感嘆:「若真有那麼多先進設備可供課堂教學使用,那真是太好了。」由於我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可能一下子要求所有的學校都增添先進的教學設備,可通過多種渠道籌措經費添置多媒體計算機和教學軟體,為教師實現角色的轉換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

  3.對教師進行培訓

  近年來,不少學校投人大量資金,添置了不少現代化教育技術設施,但多不能充分利用,甚至置之不用,「鎖在深閨人未識」。重要原因在於教師缺乏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知識和技能,沒有受到專門的培訓。據1997年一項對部分設備較完善的學校的調查,有超過50%的學校只有少數教師會用電腦或是幾乎沒有教師會用電腦。據對304所中小學1991一1994年電教經費支出調查,用於人員培訓的僅佔2.74%,這與國際通行的投資方式:硬體、軟體、人的培訓各佔1/3,相去甚遠。培訓包括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兩種基本形式,具體方式可靈活多樣。澳大利亞新威爾斯政府最近提出,大學師範教育中必須將電腦技能納人教學計劃,要求新教師在開始執教前,必須具備最低標準的電腦使用技能。我國可對師範院校的畢業生做出統一規定,要求他們在任教之前必須掌握教育技術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或通過一定的等級考試。

  在此,我們著重談談教師的在職培訓。在新加坡現有的21000多名教師中,已有8400多名接受了基礎的資訊科技技能訓練。教育部正組織訓練教師使用Internet。香港教育署未來兩年會為5萬名教師提供電腦教學訓練,每校最少有30位教師接受18小時訓練,其中兩名更需作120小時訓練。臺灣的「遠程教學聯合服務中心」將對在職教師等進行遠程訓練實驗,它要求70%教師應強化信息意識並具有電腦應用技能,以推動信息應用教學、改善教學模式、普及全民信息教育。看來,當務之急還是加強對教師的在職培訓,儘快幫助教師將現代信息技術引人教學過程。上海市閘北區對全區教職工進行計算機知識普及。到2000年要求50歲以下的全體教師都要通過上海市計算機能力考核初級考,接受CAI方面的知識培訓以及網絡應用培訓。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師做出適當要求並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可包括現代教育思想,教學理論,教學設計理論和方法,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現代教育媒體的操作技能,教學軟體的設計、編制、使用、選擇和評價方法等。培訓的內容應不斷更新,反映發展中的知識。

  培訓手段,美國大多採用遠距離教室或在計算機網絡上運行,通過教師指導學會如何利用Intemet或利用CD一ROM採集信息、閱讀資料,學會軟體的使用。印度利用衛星通訊技術培訓邊遠地區的在職教師,使他們能夠直接與教育專家對話,討論他們在課堂上遇到的教育問題,幫助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此外,教師可以用電話、電傳向專家提問,可以在他們的電視屏幕上看到專家解答的情景。培訓時間的安排要根據各級學校教師的具體情況而定,譬如,中小學教師日常工作負擔很重,不能期望他們放學後參加在職培訓,可利用寒暑假周期性地為教師提供集中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4.學校行政領導的支持和獎勵體制的建立

  大量研究表明,教師應用技術越多,他們把技術應用於教學和課堂組織時,就會感到自信和舒適,就越可能積極地在教學中使用教育技術。這樣,教師就會自覺主動地適應角色的轉變。學校行政領導應對新技術採取積極支持的態度,鼓勵教師在課堂中應用技術,參與在職教師培訓方案的實施,為實驗新的教學手段提供足夠的時間和必要的經費。學校應建立獎勵體制,提高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新技術的積極性。美國有12.5%的學校建立了獎勵制度,對在教學中積極採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給予獎勵。學習掌握新技術和網絡工作可以得到職位提升的機會。

  5.抓緊教學軟體的開發與製作

  要使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必須有充足的配套軟體。由於人們在開展電化教育活動時,往往注重硬體的投人,忽略軟體的配套問題,導致設備利用率低或閒置而不能發揮作用。而由計算機公司或計算機專業人員開發的教學軟體,由於不符合教學規律,不能與各科教材及教學大綱緊密結合,雖投人很多,卻不能被第一線的教師所接受,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應由軟體專家,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以及教育技術專家組成一支教學軟體的研製、開發隊伍,製作出高質、高效、滿足個性化需要的多媒體教學軟體,提供給廣大教師使用。學科教師也可利用操作簡便的軟體開發工具,針對教學中的重點或難點,自行開發短小精悍的CAI軟體。

  6.大力提倡教師開展教育

  科學研究長期以來,在教師隊伍中,科研風氣不濃,一些教師滿足於靠積累個人經驗來教書。面臨新技術的挑戰,僅憑經驗來進行教學是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了。應向教育科研要質量、要效率,在教育、教學中不斷研究、探索,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並通過科研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實現由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的轉化。

同类文章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裡爾格曾道:「現實與美好之間,總存在著一種古老的敵意」正如時代的快步之行與儀式緩步之舉,是拋棄傳統的儀式跟隨時代的腳步?或是止步聆聽儀式悠揚的聲音?  於我而言,我便傾於後者。儀式,古往今來是一件隆重而莊嚴的行為,古代帝王登基之莊重,彰顯了萬民、萬臣於皇帝之服從與皇帝至上之不可僭越。現代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篇一:學會放棄】  人生如水,人生難免跌宕起伏。人一旦經歷許多磨難之後,就會選擇放棄。放棄,新的開始。  磨難居於生活中,猶如空氣對於動植物,水對於魚,無處不在。面對這些磨難與挫折,也許我們會堅持到底、持之以恆,也許我們會放棄。  我們放棄了,並不代表我們向生活、自然,向我們自己認輸。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當今的社會已經邁入了一個高科技、多信息交流的時代,網絡也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了。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學習,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娛樂,最可惡的是,有些人利用網絡發布一些有害於社會、國家經濟、家庭以及人的生命的不良信息。  例如:在前幾年發生過一起網絡偷盜事件,就是幾名電腦高手利用網絡,向銀行的電腦防護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朋友,你注意天空嗎?你了解天空嗎?面對天空,你有過自己的思索嗎?下面為大家分享仰望天空作文,歡迎閱讀!  仰望天空作文1  蘭州,是我的家鄉。我從小在這裡長大,既體會過它的烈日當頭,也見過它的大雪飄飄。  聽爸爸說,以前的蘭州,空氣品質一度是全國最差的。原因就是西固化工廠排出的氣體不知為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下面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議論文,歡迎來參考!  清明節議論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此時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成就事業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產生勇氣,下面小編整理的自信的議論文初中,歡迎來參考!  自信的議論文(1):  「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人說道。「自信能助人成功。」盧勤老師講道。「我不明白有自信會不會贏,但我明白沒有自信就必須會輸!」  小學時,我的成績頂呱呱,總就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師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導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清明節見聞的議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見聞(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在傳統的清明祭掃活動中,有很多不綠色環保的行為,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春雨霏霏,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據媒體報導,清明節即將到來,很多地方以讀家書、寫家書等方式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導語: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清明節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下起了雨。雨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那關於清明節也有許多的議論和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