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氣淨化材料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03:23:56 1
專利名稱:一種空氣淨化材料的製作方法
一種空氣淨化材料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空氣淨化材料。
背景技術:
近年來,各種因裝修汙染導致的健康問題屢見報端,家庭裝修中的環保已經成為 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話題。室內汙染主要是甲醛、苯、氨和放射性物質四種汙染物,人稱「四 害」。甲醛是世界上公認的潛在致癌物,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等,最終造成免疫功能異 常、肝損傷、肺損傷及神經中樞系統受到影響。現在基本上所有的家庭在裝修時都使用了木 芯板、多層膠合板,或購買了密度纖維板製作的家具。這些板材中大量使用黏合劑,而黏合 劑中主要汙染物是甲醛,甲醛的釋放期長達3至15年,從而導致了室內有害氣體超標。消 費者在裝修時,除了使用環保材料,更多的還是要選擇一些空氣淨化器用於裝修後以及日 常生活的空氣淨化,然而空氣淨化器價格昂貴,且需要通電使用,人離開房間後,開機使用 存在安全隱患。目前人們多使用價格低廉竹碳和活性炭用於空氣淨化,但是單一材料的使 用限制了空氣淨化的效果。
竹炭,以五年生以上的高山老竹為原料,經三十餘天近千度高溫煅燒而成,炭質如 剛,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材料,在日本有「黑鑽石」之稱。對硫化物、氮化物、甲醛、苯、酚 等有害物質具有超強的吸附能力(其吸附力是活性炭的三倍)。研究發現,將竹炭放入水中 可去除水中的餘氯及其它各種雜質,可使水中礦物質含量得到提高;竹炭具有釋放負離子 的功效,有獨特的淨化空氣作用。特別是對新裝修的居室,能去除殘留的各種有害氣體,起 到除臭、防腐、防潮、淨化空氣等作用。用竹炭製成的床墊、枕頭、坐墊,不僅具有吸溼、乾燥、 聚熱作用,還具有發放紅外線的功能,增強人體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殼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廣泛存在的幾丁質(chitin)經過脫乙醯作用得到的, 化學名稱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國人Rouget首先得到殼 聚糖後,這種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優 良性能被各行各業廣泛關注,在醫藥、食品、化工、化妝品、水處理、金屬提取及回收、生化和 生物醫學工程等諸多領域的應用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
殼聚糖的一個顯著特性是吸附能力。許多低分子量的物質都可以被殼聚糖吸附。 此外殼聚糖分子上的正電荷和細菌細胞膜上的負電荷相互作用,使細菌細胞內蛋白酶和其 他成分洩漏,具有抗菌的效果。
目前尚無文獻報導將殼聚糖與竹碳結合用於空氣淨化領域。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了一種成本低,製造簡單的空氣淨化材料。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體如下一種空氣淨化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竹碳80-100份,沸石50-80份 殼聚糖10-30份。
上述的空氣淨化材料,優選竹碳100份,沸石50份,殼聚糖30份組成。
上述的空氣淨化材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重量份為20-40份的矽膠乾燥劑。
上述空氣淨化材料可採用如下方法製得稱取沸石50-80份,殼聚糖 10-30份,混合均勻,粉碎至200目以下,加入竹碳粉 80-100份,混合,加入造孔劑水溶液,進行制粒造孔,乾燥後焙燒,即得成品。
上述產品可與20-40份的矽膠乾燥劑混合使用。
本發明技術方案結合竹碳和殼聚糖的優點,具有良好的空氣淨化效果,且具有一 定的抗菌除溼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稱取沸石50,殼聚糖10,混合均勻,粉碎至200目以下,加入竹碳粉80,混合,加入造 孔劑水溶液,造孔劑為硫酸鈉5份,進行制粒造孔,80度乾燥後200度焙燒,即得成品。
實施例2稱取沸石80份,殼聚糖30份,混合均勻,粉碎至200目以下,加入竹碳粉100份,混合, 加入造孔劑水溶液,造孔劑為硫酸鈉10份,80度乾燥後200度焙燒,即得成品。
實施例3稱取沸石70份,殼聚糖 20份,混合均勻,粉碎至200目以下,加入竹碳粉90份,混 合,造孔劑為硫酸鈉15份,進行制粒造孔,100度乾燥後300度焙燒,即得成品。
實施例4稱取沸石60份,殼聚糖30份,混合均勻,粉碎至200目以下,加入竹碳粉100份,混 合,加入造孔劑水溶液,造孔劑為硫酸鈉10份,80度乾燥後200度焙燒,將產品與40份的矽 膠乾燥劑混合,即得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空氣淨化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 竹碳80-100份, 沸石50-80份 殼聚糖10-30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淨化材料,其特徵在於由竹碳100份,沸石50份,殼聚糖30份組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淨化材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重量份為20-40份的矽膠乾燥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空氣淨化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竹碳80-100份,沸石50-80份,殼聚糖 10-30份。本發明技術方案結合竹碳和殼聚糖的優點,具有良好的空氣淨化效果,且具有一定的抗菌除溼作用。
文檔編號B01D53/28GK102989423SQ20121041344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6日
發明者張建新 申請人:張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