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04:12:41 1
專利名稱: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布邊構造,特別涉及一種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
背景技術:
有些織物會有張力不平衡的問題,張力不平衡會導致織物布邊的捲曲,也就是卷邊。織物需經染整加工才能成為成品,織物的染整可分為前處理、染色、整理等階段,其中前處理包括退漿、精練、漂白及絲光,染色包括壓染和蒸染。在整個染整過程,由於機臺是連續作業,織物一旦發生卷邊,便因慣性而整匹捲起,嚴重將導致機臺停滯,因而整個製程被迫停頓,甚至可能造成機臺受損;另外,織物遇水會收縮,而整個染整過程中都有水的存在,故若卷邊無法控制,將導致織物上摺痕遍布。而在染色階段,若織物因捲曲而布邊折起,在染色時會產生染色不均的現象,即織物的捲曲折起部分顏色與織物的布身不同。綜上所述,卷邊產生會導致極高的織物成品不良率,使紡織業者遭受嚴重的損失。織物中又以彈性織物較易發生卷邊的問題,這是由於織物本身所具有的彈性,造成其染整過程遇水時快速收縮,特別在退漿時更為嚴重,加重了張力不平衡的程度。
彈性織物中彈性梭織物佔了大部分,梭織物的組織有許多種類,常見的包括平紋組織、斜紋組織、緞紋、多臂和提花組織等五種,其中又以3/1斜紋組織和4/1斜紋組織較易發生卷邊。
之前有人提出以熨燙的方式克服卷邊的問題,但使用此方法,當熨燙溫度控制不當時,會影響布邊的外觀。中國第CN02220236.6號專利,提供一種廢邊經紗控制機構,可以保持經紗張力的穩定性。而中國第CN14088928專利,提供一種在紡織品印染加工過程中防止皺條和卷邊發生的方法,其是通過將熱塑性塑料制的防皺片材置於預處理的部分並加壓,以及用高頻熱合機熱合於織物上。但這兩種方法,都需要額外的裝置來施行,因此會提高製作的成本,而且會使製程變得更加繁複。
為此,尋求成本低且只需簡單的製程即可解決織物卷邊問題的方法,成為紡織業者首要努力的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前述公知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該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可有效的克服卷邊的問題,其通過改變織法來解決卷邊帶來的困擾,不需額外的設備就能達成,且可於編織時一起進行,進而提升織物成品的良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其包含一織物本體;以及一鄰設於該織物本體布幅邊緣的防止卷邊區域;其中,該防止卷邊區域包含多個捲曲應力阻擋區,且鄰設於該織物本體邊緣的捲曲應力阻擋區,其織紋與該織物本體不同,而且兩相鄰的捲曲應力阻擋區的織紋亦不相同。
在平行於該織物本體的布幅方向,該多個捲曲應力阻擋區,形成多個條狀織面,且兩相鄰的條狀織面實質上不在同一平面上。
該捲曲應力阻擋區是由梭織織法織成。
該捲曲應力阻擋區為平紋組織、平紋組織變化而成的方平組織、斜紋組織或緞紋組織。
實施本實用新型,可大幅改善織物卷邊的情形,使織物平整,且不需額外的設備就能達成,並可於編織時一起進行,進而提升織物成品的良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解決了先前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的側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的正視圖。
圖4為2/2方平組織的組織圖。其中「×」記號代表經浮點,而無記號代表緯浮點。經浮點是指經紗壓於緯紗之上的經緯紗的交織處,緯浮點是指緯紗壓於經紗之上的經緯紗的交織處。
圖5為1/1平紋組織的組織圖。其中「×」記號代表經浮點,而無記號代表緯浮點。
圖6為3/1斜紋組織的組織圖。其中「×」記號代表經浮點,而無記號代表緯浮點。
圖中2織物本體 4防止卷邊區域6第一捲曲應力阻擋區8第二捲曲應力阻擋區10第三捲曲應力阻擋 12第四捲曲應力阻擋區14第五捲曲應力阻擋區 16第六捲曲應力阻擋區18第七捲曲應力阻擋區 202/2方平組織221/1平紋組織 243/1斜紋組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熟悉此項技藝之人士更容易了解本實用新型,將由下述的實施例附加以圖式做進一步的說明,用以闡明本實用新型。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是以一織物本體的布幅邊緣為起點,織成一防止卷邊區域,該防止卷邊區域包含多個捲曲應力阻擋區;其中鄰設於該織物本體邊緣的捲曲應力阻擋區的織紋與該織物本體不同,且兩相鄰的捲曲應力阻擋區的織紋亦不相同,較佳者為該多個捲曲應力阻擋區平行於該織物本體的布幅方向,形成多個條狀織面,兩相鄰的條狀織面實質上不在同一平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織法並無特別限制,可用梭織織法織成,在此可舉出的例子包括平紋組織、平紋組織變化而成的方平組織、斜紋組織和緞紋組織等。
本實用新型中,鄰設於該織物本體邊緣的捲曲應力阻擋區的織紋與該織物本體不同,且相鄰的捲曲應力阻擋區的織紋不同,在此處織紋不同可以是組織不同,如一為平紋組織,一為斜紋組織;亦可以是組織相同,但織法有些微的差異,如一為3/1斜紋組織,一為4/1斜紋組織。
本實用新型的非鄰設於該織物邊緣的捲曲應力阻擋區的織紋可與該織物本體相同,亦可與該織物本體不同;本實用新型的任意兩非相鄰捲曲應力阻擋區,彼此之間織紋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捲曲應力阻擋區的數目並無特別限制,可以根據織物的性質而改變數目,較佳者可為3~10個。本實用新型的捲曲應力阻擋區織面的編織回數亦無特別限制,以可阻擋捲曲應力的程度為準,可以根據織法的不同而改變回數,較佳者可為1~20回。
實施例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的正視圖,以一織物本體2的布幅邊緣為起點,以梭織織法織成一防止卷邊區域4,該防止卷邊區域包含三個捲曲應力阻擋區,分別為第一捲曲應力阻擋區6、第二捲曲應力阻擋區8和第三捲曲應力阻擋區10。其中該織物本體2為3/1斜紋組織22,該第一捲曲應力阻擋區6和第三捲曲應力阻擋區10為如圖4所示的2/2方平組織20,且該2/2方平組織20於經向共有九回;或為圖5所示的1/1平紋組織22,且該1/1平紋組織22於經向共有18回。該第二捲曲應力阻擋區8為圖6所示的3/1斜紋組織24,且該3/1斜紋組織24於經向共有三回。
以上述方法織造所得的織物,其中該第一捲曲應力阻擋區6、該第二捲曲應力阻擋區8和第三捲曲應力阻擋區10可達到防卷的效果,因為該些捲曲應力阻擋區可以在整個織物的織面上形成如圖2所示具有莰條狀的織面,而此種織面構造可以消除織物邊緣向布身捲曲的應力,因此可以改善織物布邊捲曲的情形。
實施例2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的正視圖,以同實施例1的方法織成一防止卷邊區域4,不同處是該防止卷邊區域4進一步包含四個捲曲應力阻擋區,分別是第四捲曲應力阻擋區12、第五捲曲應力阻擋區14、第六捲曲應力阻擋區16和第七捲曲應力阻擋區18。其中該第五捲曲應力阻擋區14和第七捲曲應力阻擋區18為2/2方平組織20,且該2/2方平組織20於經向共有九回;或為1/1平紋組織22,該1/1平紋組織22於經向共有18回。該第四捲曲應力阻擋區12和第六捲曲應力阻擋區16為3/1斜紋組織24。且該3/1斜紋組織24於經向共有三回。
比較實施例1以一織物本體的布幅邊緣為起點,以梭織織法織成一布邊,該布邊為2/2方平組織20,且該2/2方平組織20於經向共有五十回。
以實施例1和2的方法進行織造,亦即以多個捲曲應力阻擋區在整個織物的織面上形成具有莰條狀的織面,結果該織物在加工過程中均未出現卷邊的情形;且所得織物成品布面平整,布邊不捲折,完全克服織物卷邊的問題。而以比較實施例1的方法進行織造,所得的織物在機臺上、水洗後、染整過程中均出現嚴重的卷邊情形,且成品嚴重卷折而無法使用。
由上述說明和實施例可知,本實用新型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確實可大幅改善織物卷邊的情形,得到平整的織物,且不需額外的設備就能達成,並可於編織時一起進行,進而提升織物成品的良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解決了先前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
上述具體實施例用以闡明本實用新型,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任何熟習本實用新型之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改良與修飾,但所做的改良與修飾皆為本實用新型權利範圍所涵蓋,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以權利要求部分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其特徵在於包含一織物本體;以及一鄰設於該織物本體布幅邊緣的防止卷邊區域;其中,該防止卷邊區域包含多個捲曲應力阻擋區,且鄰設於該織物本體邊緣的捲曲應力阻擋區,其織紋與該織物本體不同,而且兩相鄰的捲曲應力阻擋區的織紋亦不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其特徵在於在平行於該織物本體的布幅方向,該多個捲曲應力阻擋區,形成多個條狀織面,且兩相鄰的條狀織面實質上不在同一平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其特徵在於該捲曲應力阻擋區是由梭織織法織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其特徵在於該捲曲應力阻擋區為平紋組織、平紋組織變化而成的方平組織、斜紋組織或緞紋組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其包含一織物本體;以及一鄰設於該織物本體布幅邊緣的防止卷邊區域;其中,該防止卷邊區域包含多個捲曲應力阻擋區,且鄰設於該織物本體邊緣的捲曲應力阻擋區,其織紋與該織物本體不同,而且兩相鄰的捲曲應力阻擋區的織紋亦不相同。本實用新型的防止卷邊的布邊構造可有效的克服卷邊的問題,且不需額外的設備就能達成,並可於編織時一起進行,進而提升織物成品的良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文檔編號D03D5/00GK2923758SQ20062011338
公開日2007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30日
發明者閻善武, 張孝高, 黃兆年 申請人:臺元紡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