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大結局施源和顧清俞重逢了嗎(心居顧清俞婆媳之戰拉開序幕)
2023-07-19 23:21:15 2
顧清俞閃婚了!
跟當年的白月光施源。
我以為,她跟施源的婚姻,會是兩種打開方式:
1、先婚後愛,假結婚後,漸漸愛上彼此;
2、相認後,兩人談起了戀愛,在合適的時間,水到渠成,領證結婚。
可怎麼也沒想到,施源跟顧清俞既不是假結婚,先婚後愛;也不是慢慢處,在適合的時間走入婚姻。
而是在展翔的助攻下,施源倉促求了婚。
在這之前,顧清俞曾衝動地大晚上跑到施源家巷子口,向他求婚,施源理智拒絕,但架不住初戀情結的深刻,顧清俞找萬年備胎展翔助攻。
衝動之下,施源和顧清俞瞞著家人,偷偷領了證,兩人都以為,這是年少時,美好愛情的延續,卻不知,這才是他們生活雞飛狗跳的開始。
顧清俞在顧家,以「偽婆婆」之姿,對馮曉琴百般磋磨,大概,向來自信自我的她,永遠也想不到,自己也會有遇見惡婆婆的一天。
摻雜著婆婆的指手畫腳,有幾個能心高氣傲的女人可以婚姻裡全身而退?
顧清俞自然也不能。
而最致命的,不是惡婆婆做了什麼,而是施源沒有做什麼。
本文以施源帶著老婆第一次見家長為例。
施源媽媽華永瑜看不上顧清俞,這是明明白白的事情。
但結了婚,就不可能不見面。
只是,如何見,什麼時候見,這都是有講究的。
顧清俞曾經問她的閨蜜:「你覺得,他為什麼不把我介紹給他媽媽,是因為太突然沒想好,還是有什麼別的原因啊?」
為什麼呢?
按照她閨蜜的分析,也沒錯。
20年後的施源,早已被生活和債務壓彎了腰,為了好好活著,自尊掉了一地,早就撿不起來了。
所以,施源就沒想過去找她。
沒臉去找。
如果顧清俞過得好,自己於她,是個負累,如果顧清俞過得不好,自己也幫不了她什麼,還不如就讓當年的那段美好,永遠地藏在心底深處。
這樣,他們仍然是彼此的白月光。
可天不從人願,施源跟顧清俞重逢了,以非常落魄尷尬的姿態,毫無預警的闖入顧清俞的視線裡。
他掙扎過,不惜刪除顧清俞的聯繫方式,拒絕她的求婚,但年少時的美好「愛情假象」迷了他的眼,讓他衝動求了婚。
跟閨蜜說的一樣,自卑心讓他患得患失,拿不準顧清俞的心思,疙疙瘩瘩沒進入戀愛狀態,更沒進入婚姻狀態。
這是閨蜜所說的,他自卑,壓根沒臉見顧清俞,更不敢想他和顧清俞有什麼未來。
只不過,自卑不是施源消失這麼徹底的根源,華永瑜才是。
醜媳婦終究是要見公公婆婆的。
怎麼說服自己的母親見見自己的媳婦,接受自己的媳婦呢?
施源顯然沒轍,只能連蒙帶騙,父子倆一起忽悠。
「我就知道,跟那個女人有關」
「媽,我希望你對她不要有成見,我這次是認真的,我真的很喜歡清俞。」
簡簡單單的一個稱呼「那個女人」,已經把她的態度擺出來了。
華永瑜是看不上顧清俞的,不僅僅是在出身上,她有著天然的優越感,更是在人的品性上,她先入為主地對顧清俞有偏見。
顧清俞為了買房找人假結婚的事情,在華永瑜這裡,是一道過不去的坎,是正經女人做不出來的噁心事。
和馮曉琴有目的的隱瞞鄉下兒子的身世,有目的地嫁入顧家,是顧清俞心裡過不去的一道坎同樣概念。
傲慢與偏見,華永瑜身上都有。
她內心裡,還不一定原諒了施源去做假結婚這種下三爛的事情呢,就著急讓她去見顧清俞這位原本的假結婚「客戶」,她心裡能沒有疙瘩?
顧清俞這時候貿貿然出現,就是往華永瑜的槍口上撞。
華永瑜對顧清俞的態度,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反正寶貝兒子都已經離婚兩次了,也不在乎再離一次。
「結婚了又怎麼樣,結了婚又不是不能離婚,對吧對吧。」
老鄰居又如何,終究沒有黃妹妹家的孩子出身好。
華永瑜最後是怎麼答應見面的?
是在施源跟他父親的雙重勸說下,她沒轍,不想再煩,順著施源父親的那句「吃一頓飯,又不會少一塊肉」的話同意的。
很顯然,施源不僅沒有說服她,也沒意識到,他的母親同意吃飯另有所圖。
顧清俞在正式見家長前,就已經有預感她的婆婆不待見自己。
見了面,她甜甜地喊人,可華永瑜的一句「顧小姐」,生生地把態度擺了出來。
婆媳的交鋒,很多時候都是無聲的。
顧清俞跟華永瑜的交鋒,不外如是,只不過,華永瑜的姿態,遠比顧清俞想像的更糟糕,她的不待見,是一茬接著一茬的。
首先就是在茶道上面的顯擺。
華永瑜是從顧清俞的家世切入的,先從顧清俞的父輩從事的職業說起,再到她們祖籍並非是上海人去壓制。
雖然中間被施源打斷,但不妨礙她準備好了下一步:茶道。
用茶藝,暗示顧清俞的出身跟自己家不配,想要顧清俞知難而退。
接著是那本古老的相冊。
一本記錄著他們家世家出身,族人情況的相冊,這就是一個人的底蘊,可在當今社會,底蘊不能當飯吃。
居家過日子,樣樣離不開錢,作為一個成年人,總得會向生活妥協,可惜,華永瑜在那些年裡,儘管生活不如意,但到底是被施源和他父親保護的太好了。
以至於沒有被生活壓彎了她的自尊和優越感。
可惜,這相冊還沒炫完呢,施源父親從廚房裡走了出來,再次打斷了她繼續作的欲望。
兩次被打斷,顯然,她快繃不住了。
黃妹妹,是她的後招。
兒子已經結婚了,並且不止一次地強調,這次是認真的,他是真的喜歡顧清俞。
那為何她還要讓黃妹妹帶著女兒跑這麼一趟?
不死心,想讓兒子離婚再娶?
不一定。
其實,往下看就明白,她是接受了兒子結婚的事實的。
木已成舟,只能接受。
但接受,不代表她願意認可,所以她才想壓制。
壓制住還沒見面,就已經讓自己丈夫和兒子倒戈相向的女人。
「我想做啥,我就是想讓她知道,我們施源娶了她,是她佔了便宜,讓她心裡好有點數呀,我把人家黃妹妹請來,也就是想讓她看看,我們施源原先要娶的是什麼樣的人,免得她拎不清,還以為我們佔了她多少便宜。」
她是病了,受了刺激總犯病,但她骨子裡是清醒的,有識人之明。
顧清俞是什麼樣的人,她從僅有的2次見面,就看明白了。
「她那眼神嘛,很有內容的呀。」
顧清俞這個人,從身到心,可不就是「很有內容」的嗎?
面對這樣一個強勢的兒媳婦,會擔心自己兒子吃虧,既然已經成了事實,只能接受的情況下,所以,她想給對方難堪,給對方一個下馬威。
這樣的行為,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要說,造成這種局面的,讓顧清俞這麼難堪的,施源就沒有責任?
不破不立,有些事情只能迎上去,不能迴避。
但施源跟他父親對於華永瑜的一次次壓力,選擇的都是迴避的態度。
就拿黃妹妹家女兒的口頭娃娃親來說,但凡施源早一步解決掉娃娃親這事,也不會有他帶著妻子見家長,黃妹妹帶著女兒上門的畫面出現。
類似的事情那麼多,躲是躲不過去的。
即便他第一次強硬地跟他母親控訴「清俞現在是我的老婆,你讓她難堪,就是讓我難堪」,可這種難堪,他不是早有預料嗎?
當時勸他母親見顧清俞的時候,華永瑜就已經再一次提到見黃妹妹了,後來又突然答應見面,這前後一聯繫,他心裡就沒點數?
很多網友追劇的時候,其實對施源的印象不錯。
白月光,長得帥,自尊自愛,主動跟顧清俞籤訂婚前財產協議,婚後堅持AA制,除了自卑,似乎哪哪都不錯。
可越往下看,越不對勁兒。
尤其是他對顧清俞剖白那段經歷之後,說的那些話,實在讓人覺得彆扭。
「清俞,別怪我媽,好嗎?」
「我媽真的是不容易……清俞,那天,我覺得我爸說得對,虧的是你,如果換作別人,早就發作了,我真的不想你因為我,而承受這麼大的委屈。」
關於華永瑜的病,關於他高考失敗的那些事,他為什麼不在婚前說,不在顧清俞去見他媽之前說,而是在顧清俞受了委屈之後說呢?
因為,他既想要在這一次,得到顧清俞的體諒,也讓顧清俞跟他一樣,跟他爸一樣,理解並承受華永瑜未來無時不在的刁難。
一言以蔽之,他的意思是:我媽病了,她最大。
顧清俞戀愛腦上線,還沉迷在愛情的假象裡,所以她忍了這些,後續也讓她的父親也忍了這些,可人不能仗著病了,就讓別人無底線的縱容吧?
施源說「我媽真的是不容易」,可誰的媽是容易的?誰的爸是容易的?顧士宏一個人拉扯大一兒一女,他容易嗎?
一味的退讓,只會讓病了的那個人越加囂張,而不是讓她有所收斂,我很難想像,施源是怎麼有勇氣去勸顧清俞理解他的母親,並讓她別怪華永瑜的。
那句「我真的不想你因為我,而承受這麼大的委屈」,在顧清俞後續一次次遭到華永瑜的刁難之後再回頭看,顯得極其諷刺。
這話,像不像那些媽寶男面對自己母親欺負自己媳婦時常說的經典語錄?
顧清俞的委屈,不全是他給的嗎?
不是一路人,本就不必強融。
華永瑜看不上顧清俞,顧清俞也不是那種願意伏低做小的小女人。
兩個女人都心高氣傲,都有強烈的自我優越感,這樣的兩個人,本就不適合放到一起,既然都不是住一起的,平日裡也要上班,完全可以減少往來,減少爭端不是嗎?
但施源顯然不是這麼打算的。
他想要的是華永瑜接受顧清俞,又想要顧清俞看在他母親生病的份兒上,多忍忍,多諒解。
這種事,一旦妥協了,後續就只能是要麼繼續妥協,要麼一拍兩散。
按照劇情的發展,我們的確看到了,顧清俞跟施源的婚姻才剛剛開始,就已經走到了分居的地步。
雖然有施源自身無能自卑的原因,但何嘗不是他母親作妖,而他要求顧清俞忍讓帶來的後果?
顧清俞跟施源的這段婚姻,其實就跟過家家似的。
又不是孤兒,可以直接跳過家人領證結婚,也不是小年輕,一個衝動就先斬後奏,兩個中年人,到底是哪兒來的衝動和勇氣,這樣不管不顧?
小年輕不懂事,還能說是不懂婚姻的苦,大多都來自於家族的家長裡短,人情世故,但顧清俞和施源這樣的中年人能不懂嗎?
顧清俞嫁的不是施源一個,而是施源一家。
同理,施源娶的,何嘗是顧清俞一個呢?
在這段婚姻裡,施源做的太少了,又或者說,他主動去做的事太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