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臨海梅園要門票嗎(椒江旅遊百梅園)
2023-07-19 17:08:29 1
台州臨海梅園要門票嗎?百梅園位於椒江城區五大山體之一——東山南腳下,於2007年3月正式開園百梅園與東山公園緊緊相依,主要依託東山公園原有的苗圃基地進行改擴建而成改擴建一期工程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造價約600萬元,是椒江區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椒江城區的一項精品文化工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台州臨海梅園要門票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台州臨海梅園要門票嗎
百梅園位於椒江城區五大山體之一——東山南腳下,於2007年3月正式開園。百梅園與東山公園緊緊相依,主要依託東山公園原有的苗圃基地進行改擴建而成。改擴建一期工程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造價約600萬元,是椒江區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椒江城區的一項精品文化工程。
百梅園風景秀麗、鳥語花香。景區內主要建築小品有暗香軒、浮月榭、入口半亭、知春半亭、疏影亭、紫藤花架、復廊、半邊曲廊、親水平臺等,另外還有水池、溪流、小瀑布分布其中。梅園內共有梅樁330餘盆,有粉紅臺閣、桃紅臺閣、龍遊、垂枝、送春、綠萼、豐後、骨裡紅等六十餘個梅花品種。另外,景區內還有一些書畫名家題寫的楹聯與碑刻,美景與文化交融,使百梅園更添詩畫色彩。
百梅園曲徑通幽、地勢起伏,整個百梅園景區在設計風格上依據自然地勢地貌進行造景,使百梅園緊緊融於東山山體中,充分體現了傳統江南園林的和諧之美。走在長廊間環顧百梅園,長廊不經意間將百梅園勾勒成左右梅園,兩側梅園風格迥異、百態玲瓏,環園面積雖小,卻有「景中有景,不能窮盡」的絕妙感覺。
映月橋 浮月榭
各位遊客,我們從東山公園南大門進入園內,就到了百梅園。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由杭州書法家題寫的石刻「百梅園」。沿著右側園路前行,這裡環境優雅、林木蔥蘢,兩側植有地栽梅花、臘梅及其它綠化樹種,左側有一人工水池,池岸由斑斕的塊石堆砌而成,池中點綴景石,還有一小石拱橋——「映月橋」連接兩岸,池岸有一觀景水榭稱「浮月榭」,浮月榭上兩塊匾分別由椒江區政協主席、書法家劉建華和椒江書法家黃元及題字,並各附一楹聯:「瘦影在窗梅得月,涼雲滿地竹籠煙」、「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涼亭、梅花、林木、交相暉映,浮月榭被小橋流水圈點成一處遊人小憩的勝地。
大家可以在浮月榭小息片刻後繼續前行,前面就是百梅園的主入口,門口上方「百梅園」三個大字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梅花研究專家陳俊愉先生題寫的。
進入門內,我們就能見到呈回字形的略顯封閉的小院子,小院子周圍點綴著太湖石假山。透過四幅山水畫般的虛窗,我們能隱約見到梅園內的一些風貌,這種藏而不露的意境,使人徒生尋幽探勝的興趣。
跨過酒瓶似的院門,我們就進入了竹林環抱的曲徑通幽的小路,不一會兒,視野豁然開朗,到此處,小某忽然想起了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的一段描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百梅園沿襲傳統江南園林造園精華,在布局上採用以小見大、先抑後揚的藝術手法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應該說這也是該園設計師的成功之處。
紫藤花架 疏影亭 人工瀑布
進入園內,只見花徑蜿蜒、湖石玲瓏;以榆樹為主的雜木盆景造型優雅、窈窕嫵媚;虯枝倒懸、枯乾老枝、疏影輕斜的梅莊藝術盆景穿插其中,盡顯無限風姿。大家請看這盆梅花因為形狀似飛龍騰空,故名為「龍梅」,這盆叫「垂枝梅」,虯枝下垂,呈含羞低語狀,形態之生動與逼真,讓人頓生愛惜之情。轉彎處是一個紫藤花架,花架上稠密地掛滿藤蔓,紫藤三四月開小花,六七月這裡將是一片紫藤的花海。大家請看紫藤花架北面親水木平臺上的人工小瀑布,瀑布雖小,但融入自然風景,氣勢自然不會遜色。剛才介紹的梅園僅是一部分景致,透過銀蛇似舞般的長廊我們還可以朦朧地看見另一側梅園。待會兒到那邊,小某再為大家作詳細解說。
現在我們來到長廊入口,長廊入口的這個涼亭叫「疏影亭」。「疏影亭」匾由椒江書法家徐雄關題寫,並附一楹聯: 「流水帶雲棲瘦影,小惚輪月上橫枝。」
請大家沿著曲廊前行幾步,向右便是主梅園景區了。
主梅園
這裡就是主梅園,大家可以看到形態各異的梅樁千姿百態地散布於地形起伏的坡地上,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綠萼梅、有素白潔淨的玉蝶梅,有紅顏淡妝的宮粉梅,有胭脂滴滴的硃砂梅,有濃重如墨的墨梅,有枝杆盤曲矯若遊龍的龍遊梅等四五十個品種,他們曾在全國第六、八、九三屆梅展中獲得金獎15枚、銀獎9枚、銅獎5枚、特別獎1枚。並得到了梅花研究權威、中國梅花研究專家陳俊愉院士的高度讚賞。主梅園庭院布局採用不拘一格的陳列形式,用高低不平的水泥架作擺放盆景的支架,盆景的布置方法打破了沿襲多年的「集中擺放」觀念,因地制宜,靈活布景,使觀景與賞梅達到最佳視覺上的步移景異的效果。等到百梅盛開的冬季來此遊覽賞梅,置身於盛開的梅花間,聞著花香,聆聽鳥語,粉紅的、桃紅的、白裡透綠的、豔紅的、粉白的梅花爭芳吐蕊,競相開放!那景色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暗香軒
主梅園的右邊是全園的主景建築——暗香軒。來到暗香軒,各位一定會想起剛才咱們遊覽過的疏影亭,大家一定會聯想起北宋詩人林逋詠梅絕唱《山園小梅》中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愛好梅花與詩詞的朋友一定特別愛讀這首詩,小某就特別喜歡此詩。
北宋詩人林逋種梅養鶴成癖,終身不娶,世稱「梅妻鶴子」。也正因為他對梅花有著異乎尋常的感情,他眼中的梅才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才引人入勝,此詩一出,即被後人奉為詠梅絕唱。詩人從各個角度渲染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這種神韻其實就是詩人幽獨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寫照。
大家再來看「暗香軒」上的楹聯「岸邊疏影鍾靈氣,雪舞清姿弄俗塵。」此匾由椒江書法家、戚繼光館館長王及題字。站在暗香軒前親水平臺極目四望,百梅園景色盡收眼底。池中睡蓮並蒂開放,池內紅鯉魚嬉戲閒遊,垂柳倒映水面……我們繼續沿著與暗香軒相連的曲廊前行,右側有兩處太湖石小景點綴,廊右側牆上鑲嵌有蒲華等古人三幅書法碑刻。另外,百梅園的長廊分為整體長廊、月形半邊廊、復廊等等,這些形態各異、蜿蜒奇特的長廊組成了一個頗見靈氣的庭院,此種設計,頗具匠心。小某覺得,百梅園是耐人尋味的,百梅園中的一草一木都可以入詩、入畫! 「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花!」百梅園猶如一位剛出深閨的娉婷少女,將幽香和美麗灑向各位遊人。
來源:椒江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