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手機保護殼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18:04:42 1
框架式手機保護殼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包含主體,該主體為內部具有容納空間的殼體,且其內部的容納空間恰對應於智慧型手機,並與該智慧型手機匹配,進而在該智慧型手機置入其中時可提供緊迫的夾持固定的防滑效果,而該主體的上側壁面進一步設有鏤空開口,其對應於該智慧型手機的觸控顯示屏;及出入開口,其對應設於該主體的側壁緣,進而該智慧型手機能夠滑入該出入開口而進入該容納空間。
【專利說明】框架式手機保護殼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框架式手機保護殼,特別涉及一種通過外框形式將手機保護於內的保護殼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進步,智慧型手機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電話通訊、尋找信息、休閒娛樂等等方面,皆提供了高度便利性,而由於智慧型手機本身結構性為了講求感官效果,而常有不易握持或者是表面容易損壞等問題,因此在其周邊商品中有保護殼以提供保護以及增加美觀等等用途,而其中如木製材質的外殼亦又因為提倡了材質環保,而受到推崇與喜愛。
[0003]現有技術中絕大多數如木製的手機保護殼,其主要為半殼外型,通過自手機背側通過卡合夾固於手機外周緣,進而作為手機橫向側與背側的保護,具有易拆卸的特徵,但其因為前側無任何對手機的保護機制,因此倘若手機不慎滑落時或者不甚與物件摩擦時,其接觸面為正面時,則將會有直接損壞手機表面的問題發生,在使用上有其不足之處存在。
[0004]而現有技術如木製的手機保護殼中,亦有少數通過各面以框架形式壟罩保護手機,但這類型的全罩形式保護殼主要因為無法解決順利將手機置入殼內的問題,因此通過上、下兩截的分離式結構,以上下組合對接方式達到將手機包覆於內的目的,以提供多角度的防護,但如此的設計在組裝上動作較繁複,終究無法將手機一個動作即快速直接地置入殼內,且容易有上、下對接的接合結構因為經常性使用,久而久之產生表面磨耗而致結合部分鬆脫無法緊密配合,進而造成產品使用壽命減短的問題。
[0005]再者,在使用便利性上而言,手機的使用者因為在講電話動作間,其皮膚會有容易貼附手機前側面問題,因此常發生皮膚的油汙、汗垢附著於手機的困擾,而半殼式的保護殼對於此情況而言未能有所幫助,全罩型式的保護殼對前側可通過增加厚度而產生保持距離的效果,但厚度增加的同時,卻也會因此而影響到聲筒處的收話效果,綜觀前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思索並設計一種框架式手機保護殼,以期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的實施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鑑於前述的現有技術的不足點,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具備新穎性、進步性及產業利用性等專利要件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以期克服現有技術的難點。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包含:主體,其為內部具有容納空間的殼體,且其內部的容納空間恰對應於智慧型手機,並與該智慧型手機匹配,進而在該智慧型手機置入其中時可提供緊迫的夾持固定的防滑效果,而該主體的上側壁面進一步設有鏤空開口,其對應於該智慧型手機的觸控顯示屏;及出入開口,其對應設於該主體的側壁緣,進而該智慧型手機能夠滑入該出入開口而進入該容納空間。
[0008]其中,該出入開口設於該主體的底側壁緣;其中,在該主體上自該出入開口的一側處凹入設有對應該智慧型手機的按鍵的滑槽;其中,在該主體的上側壁面靠近頂部處的壁面為近耳靠壁,在該主體的上側壁面靠近底部處的壁面為近口靠壁,其中該近耳靠壁的厚度大於該近口靠壁,且通過該近耳靠壁讓該智慧型手機與通話使用者的臉部保持距離。
[0009]其中,該主體的四周緣處設有至少一個閃讓槽,其對應於該智慧型手機的周緣上的插孔及按鍵;其中,該主體的下側壁面進一步設有相機孔,該相機孔鄰近處的壁面厚度比該下側壁面其他部分薄;其中,該框架式手機保護殼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個隆起迫緊部,其對應設於該主體的內側壁面上;其中,該隆起迫緊部為貼附於該主體的具有厚度的貼片或者成形於該主體的突塊;其中,該主體為木殼;且其中,該主體呈長矩形,且該鏤空開口呈長矩形。
[0010]本實用新型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在設計上應用結構的改良而可提供以一體成形的全罩保護式手機保護殼,進而可採用快捷的滑入式形態置入手機方式,在使用上具備有高度的使用便利性,且不會有如現有技術中採用兩截型態而有長期使用後,其間的接固不牢靠的問題發生,再者通過殼體厚度為頂部厚而底部薄的結構設計,進而可除了在通話過程中達到避免臉部皮膚直接接觸手機本體,充分考慮使用的衛生環節之外,更進一步地避免通話間的發話品質受影響,而為了讓上述目的、技術特徵以及實際實施後的增益性更為明顯易懂,在下文中將以優選的實施範例輔助對應相關的附圖來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的外觀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的實施例外觀分解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的側視剖面圖。
[0014]符號說明:
[0015]主體-10,鏤空開口 -11,近耳靠壁-12,近口靠壁-13,閃讓槽-14,相機孔-15,滑槽-16,出入開口 -20,智慧型手機-90,觸控顯示屏-91。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創作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的功效,下面將本實用新型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的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圖,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實用新型實施後的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的附圖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局限本實用新型在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
[0017]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特徵以及達到的技術方法將參照例示性實施例及所附附圖進行更詳細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實用新型可以不同形式來實現,故不應被理解僅限於此處所陳述的實施例,相反地,對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的人員而言,所提供的實施例將使本公開內容更加透徹與全面且完整地傳達本實用新型的範疇,且本實用新型將僅為所附加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
[0018]而除非另外定義,所有使用於後文的術語(包含科技及科學術語)與專有名詞,在實質上與本實用新型所屬該領域的技術人士一般所理解的意思相同,而例如在一般所使用的字典所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被理解為具有與相關領域的內容一致的意思,且除非明顯地定義於後文,將不以過度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意思理解,合先敘明。[0019]請配合參看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在一優選的實施方式可包含主體10、出入開口 20及至少一個隆起迫緊部。
[0020]前述的主體10為內部具有容納空間的殼體,例如為木殼,其可呈長矩形,且其內部的容納空間恰對應於智慧型手機90,並與該智慧型手機90匹配,進而於在智慧型手機90置入其中時可提供緊迫的夾持固定的防滑效果,而該主體10的上側壁面進一步設有鏤空開口 11,其可呈長矩形,對應於該智慧型手機90的觸控顯示屏91,以利使用者觸控該觸控顯示屏91以及讀取信息。
[0021]請進一步配合參看圖3所示,且在該主體10的上側壁面靠近頂部處的壁面為近耳靠壁12,在該主體10的上側壁面靠近底部處的壁面為近口靠壁13,其中該近耳靠壁12的厚度大於該近口靠壁13的厚度,而非相同厚度,進而可讓使用者在通話時可因為該近耳靠壁12有較大的厚度,而讓該智慧型手機90與使用者的臉部保持一定距離,而避免直接貼附,導致汗垢或油垢沾附於該智慧型手機90,此外又因通過該近口靠壁13較薄的設計,而不會有因為距離口部較遠而影響對話的收音品質問題產生,此外,在該主體10的四周緣處設有至少一個對應該智慧型手機90的周緣上的插孔及按鍵等等的閃讓槽14。
[0022]其中在該主體10的下側壁面進一步設有相機孔15,該相機孔15鄰近處的壁面具有較薄的壁面厚度,這樣是為了避免照相時,閃光受到壁面的遮蔽。
[0023]前述的出入開口 20對應設於該主體10的底部壁緣,進而該智慧型手機90能夠以一端滑入該出入開口 20而進入該容納空間,且在該主體10上自該出入開口 20處的一側凹入設有對應該智慧型手機90的按鍵的滑槽16,以利於該智慧型手機90滑入該容納空間的動作間,該按鍵可穿行於該滑槽16內。
[0024]前述的隆起迫緊部對應設於該主體10上,或隆起於該主體10的內側壁面上,進而可在該智慧型手機90滑入該容納空間後,通過頂靠該智慧型手機90而增加摩擦阻力,以避免該智慧型手機90在該容納空間內的滑動,而該隆起迫緊部的實施方式眾多,例如貼附於該主體10的具有厚度的貼片,又或者成形於該主體10的突塊等等,變化方式眾多,故未以特定的【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而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在設計上的巧思變化,其應用結構的改良而可提供以一體成形的全罩保護式手機保護殼,進而允許使用者採用最便捷的滑入式方式來置入手機,在使用上具備有高度的使用便利性,且不會有如現有技術中採用兩截型態而有長期使用後,其間的接固不牢靠的問題發生,再者通過殼體厚度為靠近頂部厚而靠近底部薄的結構設計,進而可除了在通話過程中達到避免臉部皮膚直接接觸手機本體,充分考慮使用的衛生環節之外,更進一步地避免通話間的發話品質受影響,這是現有技術所不能及者,故可見其增益性所在。
[0026]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即凡是依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內。
[0027]綜觀上述,可見本實用新型在突破先前的技術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的功效,且也非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其所具有的進步性、實用性,顯已符合專利的申請要件,因此依法提出專利申請,以期得到相應的保護。
【權利要求】
1.一種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其包含: 主體,其為內部具有容納空間的一體成形殼體,且其內部的容納空間恰對應於智慧型手機,並與該智慧型手機匹配,進而緊迫的夾持固定置入其中的該智慧型手機,而該主體的上側壁面進一步設有鏤空開口,其對應於該智慧型手機的觸控顯示屏;以及 出入開口,其對應設於上述主體的側壁緣,上述智慧型手機滑入該出入開口而進入該容納空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出入開口設於所述主體的底側壁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主體上自所述出入開口的一側處凹入設有對應所述智慧型手機的按鍵的滑槽。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主體的上側壁面靠近頂部處的壁面為近耳靠壁,在所述主體的上側壁面靠近底部處的壁面為近口靠壁,其中該近耳靠壁的厚度大於該近口靠壁的厚度,且通過該近耳靠壁讓所述智慧型手機與通話使用者的臉部保持距離。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主體的四周緣處設有至少一個閃讓槽,其對應於所述智慧型手機的周緣上的插孔及按鍵。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主體的下側壁面進一步設有相機孔,該相機孔鄰近處的壁面厚度比該下側壁面其他部分薄。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個隆起迫緊部,其對應設於所述主體的內側壁面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隆起迫緊部為貼附於所述主體的具有厚度的貼片或者成形於所述主體的突塊。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主體為木殼。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主體呈長矩形,且所述鏤空開口呈長矩形。
【文檔編號】H04M1/02GK203596848SQ201320803357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5日
【發明者】康仕旻 申請人:康仕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