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直捻機的勻捻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16:38:16 3
專利名稱:一種直捻機的勻捻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捻機的組成部件,具體涉及一種用於直捻機上的勻捻器, 屬於紡織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勻捻器是一種將兩根紗線合股加捻成一根紗線的裝置,其廣泛應用於各類捻線設備中。現有技術的勻捻器的具體結構可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第03130742. 6號所示。上述勻捻器通過設置兩組滾輪組(每組含兩個滾輪,共四個)來傳動兩根不同的紗線。 然而,當某根紗線在滾輪上打滑後就會造成兩根紗線的長度不一致,造成捻線的質量較差。 同時,上述勻捻器的結構複雜,製造以及組裝麻煩,使用成本高。進一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第200610018630. 7號亦揭示了一種捻線器的轉子結構,其通過只設置一個滾輪來保證兩根紗線傳動的長度一致,但是,該滾輪的組成部件較多,在高速轉動過程中容易發生故障,使用壽命短。同時,該捻線器的轉子結構還存在如下缺陷由於兩根紗線需要纏繞滾輪一圈,因此,需要將兩根紗線穿過滾輪底部,這樣由於穿絲的空間狹小,穿線時較為費時費力,大大降低了設備的生產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所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穿線快速以及捻線質量好的直捻機的勻捻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直捻機的勻捻器,其包括轉子、慣性盤以及過絲導輪;其中,所述轉子的頂部中央設有一過絲杆,底部豎直設有與過絲杆同軸的第一過絲孔;該轉子上進一步設有一鏤空部,所述過絲導輪位於鏤空部內的中間或者上方位置;所述慣性盤卡固於轉子上且兩者相互垂直,於該慣性盤上設有一條狹槽,該狹槽和過絲導輪的軸線相垂直;所述慣性盤上進一步設有第二過絲孔以及第三過絲孔,該第二過絲孔和第三過絲孔沿豎直方向延伸且相對於狹槽對稱設置。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進一步設置為於所述轉子的外側面上設有一圈凹槽;所述慣性盤呈圓環狀結構,其卡固於該凹槽內。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慣性盤上設有至少一定位塊; 於所述凹槽底部設有收容所述定位塊的缺口。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過絲導輪包括芯軸、軸承內套、 若干鋼球以及軸承外套;其中,所述芯軸安裝於轉子上;所述軸承內套固持在芯軸上;所述軸承外套套合在軸承內套上;所述若干鋼球抵接在軸承內套和軸承外套之間,使軸承外套相對於軸承內套轉動。
3[0011]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進一步設置為於所述軸承外套的兩端邊緣分別設有一擋線部。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進一步設置為於所述第一過絲孔、第二過絲孔以及第三過絲孔內均設有一瓷圈。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還可設置為其包括一安裝座,所述轉子安裝於安裝座上;於所述過絲杆和安裝座之間設有滾珠軸承使轉子相對於安裝座轉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過設置一過絲導輪,從而使兩根紗線同時卷繞到該過絲導輪上,保證了兩根紗線的長度一致,捻線質量較好;2.所述過絲導輪結構簡單,組裝方便,適合高速轉動,故障率低且使用壽命;3.所述慣性盤結構類似卡環,其和轉子之間固持方便,並通過設置定位塊使慣性盤定位準確;4.所述慣性盤通過設置一狹槽而方便紗線穿線,使兩根紗線纏繞到過絲導輪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的剖面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的轉子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的過絲導輪的立體分解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至附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直捻機的勻捻器,其由轉子 1、慣性盤3、過絲導輪5以及安裝座7等部件組裝形成。其中,所述轉子1子安裝於安裝座7上,其頂部中央設有一過絲杆11,底部豎直設有與過絲杆11的軸線12同軸的第一過絲孔17。該轉子1上進一步設有一鏤空部13,所述過絲導輪5位於鏤空部13內的中間或者上方位置。於所述過絲杆11和安裝座7之間還設有滾珠軸承2使轉子1相對於安裝座7轉動。所述慣性盤3呈圓環狀結構,其卡固於轉子1上且兩者相互垂直。具體的說,於所述轉子1的外側面上設有一圈凹槽14,所述慣性盤3卡固於該凹槽14內。於該慣性盤3上設有一條狹槽31,該狹槽31和過絲導輪5的軸線59相垂直,通過設置該狹槽31,從而使該慣性盤3結構類似卡環。所述慣性盤3上還設有至少一定位塊32,於所述凹槽14底部設有收容所述定位塊32的缺口 15,從而定位慣性盤3,使其和轉子1之間不易轉動。進一步的,所述慣性盤3上進一步設有第二過絲孔33以及第三過絲孔34,該第二過絲孔33和第三過絲孔34沿豎直方向延伸且相對於狹槽31對稱設置。於所述第一過絲孔 17、第二過絲孔33以及第三過絲孔34內均設有一瓷圈8,從而提高了該勻捻器的耐磨性。所述過絲導輪5包括芯軸51、軸承內套52、若干鋼球53以及軸承外套M。其中, 所述芯軸51安裝於轉子1上;所述軸承內套52固持在芯軸51上;所述軸承外套M套合在軸承內套52上;所述若干鋼球53抵接在軸承內套52和軸承外套M之間,使軸承外套M 相對於軸承內套52轉動。於所述軸承外套M的兩端邊緣分別設有一擋線部55,該兩擋線部陽能有效避免紗線從軸承外套討上滑落而纏繞到芯軸51上。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在使用時將一根紗線(內紗)穿過豎直設置的第一過絲孔17以及第二過絲孔33而達到過絲導輪5 ;另一根紗(外紗)穿過豎直設置的第三過絲孔34而達到過絲導輪5 ;兩根紗線纏繞過絲導輪5 —圈後從過絲杆11穿出,並通過轉子 1的轉動而合併在一起,合併後的捻線位於兩根紗線之間。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直捻機的勻捻器,其特徵在於包括轉子、慣性盤以及過絲導輪;其中,所述轉子的頂部中央設有一過絲杆,底部豎直設有與過絲杆同軸的第一過絲孔;該轉子上進一步設有一鏤空部,所述過絲導輪位於鏤空部內的中間或者上方位置;所述慣性盤卡固於轉子上且兩者相互垂直,於該慣性盤上設有一條狹槽,該狹槽和過絲導輪的軸線相垂直;所述慣性盤上進一步設有第二過絲孔以及第三過絲孔,該第二過絲孔和第三過絲孔沿豎直方向延伸且相對於狹槽對稱設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機的勻捻器,其特徵在于于所述轉子的外側面上設有一圈凹槽;所述慣性盤呈圓環狀結構,其卡固於該凹槽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捻機的勻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慣性盤上進一步設有至少一定位塊;於所述凹槽底部進一步設有收容所述定位塊的缺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機的勻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過絲導輪包括芯軸、軸承內套、若干鋼球以及軸承外套;其中,所述芯軸安裝於轉子上;所述軸承內套固持在芯軸上; 所述軸承外套套合在軸承內套上;所述若干鋼球抵接在軸承內套和軸承外套之間,使軸承外套相對於軸承內套轉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直捻機的勻捻器,其特徵在于于所述軸承外套的兩端邊緣分別設有一擋線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機的勻捻器,其特徵在于于所述第一過絲孔、第二過絲孔以及第三過絲孔內均設有一瓷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機的勻捻器,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一安裝座,所述轉子安裝於安裝座上;於所述過絲杆和安裝座之間設有滾珠軸承使轉子相對於安裝座轉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捻機的勻捻器,其包括轉子、慣性盤以及過絲導輪;其中,所述轉子的頂部中央設有一過絲杆,底部豎直設有與過絲杆同軸的第一過絲孔;該轉子上進一步設有一鏤空部,所述過絲導輪位於鏤空部內的中間或者上方位置;所述慣性盤卡固於轉子上且兩者相互垂直,於該慣性盤上設有一條狹槽,該狹槽和過絲導輪的軸線相垂直;所述慣性盤上進一步設有第二過絲孔以及第三過絲孔,該第二過絲孔和第三過絲孔沿豎直方向延伸且相對於狹槽對稱設置。本實用新型的直捻機的勻捻器具有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穿線快速以及捻線質量好等諸多優點。
文檔編號D01H7/00GK202265643SQ20112033374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7日
發明者梁朝陽 申請人:浙江凱成紡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