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日本電影(啊荒野另類日本青春電影)
2023-07-19 10:10:01 4
今天想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日本電影《啊,荒野》,電影分上下兩篇,改編自寺山修司的同名小說,電影算是非常另類的青春片,兩個拳擊男孩的故事,但電影太過另類,似乎也無法將其完全歸到青春電影一類。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依然具有著不可否認的魅力,向觀眾展現了一種欲望,一種鬥志,一種猶如野獸般挑戰人生的態度!
日本電影承接日本文學作品,熱衷於探討意義,並賦予各種行為、事物以「意義」,大到生老病死,小到穿衣吃飯,而且很多電影都會拋出一個人生的終極問題,「活著的意義」,繼而引出故事。
電影與其他藝術形式類似,所展現的都是人類精神的投射,不同地區、族群各有自己的投射。日本電影所熱衷的「活著的意義」實質上是在表達「存在」,因為人需要感知到自己的存在,而日本人尤其如此。
高度發達的經濟社會卻又非常講究秩序與等級,遵守禮儀注重人情,寧願自己痛苦也不願麻煩別人,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久而久之必然會覺得壓抑,因為秩序本身就是違背人類天性。人類由猿人進化而來,我們的祖先是野獸,天性很大程度上即是獸性。
社會性擠壓天性,被壓抑的個體自然會感覺到自身的渺小與無力,也正是因為渺小與無力才更需要感知到自己的存在,這是精神投射,更是精神需求和訴求。因此,大量的日本文學和電影作品也都在滿足著這種需求,抨擊社會、政府與政策,表達人類本我的欲望,企圖讓天性回歸。
《啊,荒野》便是這樣一部電影,表面上是兩個年輕男性探尋自己人生之路的故事,算是頗為另類的青春電影,但實際上,卻表達著「存在」的訴求,不僅僅是兩位男主角,還包括電影中的其他角色。
電影《啊,荒野》分為前篇和後片,總計時長達320分鐘,近5個半小時。電影上映於2017年,故事背景時間設定於2021年和2022年。從時間點來看,電影似乎是一個近未來的預言。
2021年的日本,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業、殯葬業成為熱門,自殺潮風靡,頹廢情緒像病毒一樣蔓延,人們也走上街頭遊行反抗政府的某項政策,整個社會仿佛籠罩著一層低氣壓,充斥著無力感。無論故事如何,這個近未來的預言似乎具有相當的可信度,並且電影中大量的細節和鏡頭都在為這樣的氛圍做鋪墊,甚至讓電影顯得冗長和贅餘。
在這樣的背景下,故事的主人公出場了,新宿新次與二木建二。
新宿新次,無業,童年時父親自殺,母親將其送至孤兒院,獨自長大,少年時代成為街頭混混,在街頭鬥毆中目睹了大哥被打斷雙腿而決意復仇。
二木建二,理髮師,為人忠厚木訥,同時也膽小懦弱,語言表達障礙,有一個年邁卻強勢暴躁的父親。
兩人在機緣巧合下相遇,同時成為了拳擊教練堀口的弟子,開始練拳,新宿新次是為了在拳擊場上復仇,而二木建二給出的拳擊的理由是,想要與人相連。
在前篇中,兩人潛心練拳,在拳場上一路高歌猛進,到了後篇,新次完成復仇,但故事到此並沒有結束,新次與建二之間卻展開了一場生死鬥。
或許是因為電影的氛圍,故事中的男女主角都展現出了強烈的自毀傾向。
新宿新次大多時候表現得猶如一頭髮狂的野獸,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和憎恨,天不怕地不怕,像極了一個亡命之徒;二木建二則是內心的情緒難以發洩,嘗試自虐自殺;新次的女朋友芳子,表現得輕浮,為了生存和不同的男人上床然後盜取財物。
有時候,有自我毀滅的傾向並不代表真正想要毀滅,而是要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所以感受憤怒,感受疼痛,感受欲望。
經常看日本動漫的人可能會熟悉一個詞語,「羈絆」(但其實日語只有「絆」),意思是人與人相互之間的聯繫、紐帶。建二口中的「與人相連」大概就是指與他人產生紐帶。但為什麼一定要與人相連呢?實際上,這也是確認自己存在方式。
在近未來的新宿,他們太渺小,太不起眼,命運不佳,自身也有著種種問題和缺陷,正是因為這樣,才想要努力地確認自己的存在,確認活著的意義。
所以你能在電影中看到大量的關於性和暴力的鏡頭,男人與女人相連的方式是性,激烈近似瘋狂,男人與男人相連的方式是拳擊,在拳臺上挑釁、糾纏、揮拳。性與暴力在吸引視覺的同時,也在喚醒著人類的天性,幫助我們掙脫無能社會,畢竟電影中的新宿頹廢、無力、拜金主義,猶如患上了社會性的陽痿病。
拳擊這項運動在許多電影中都被賦予了深厚的內涵,西方電影是《洛奇》、《憤怒的公牛》、《百萬美元寶貝》、《搏擊俱樂部》等等,日本則有《明日之丈》、《百元之戀》,故事中的人物靠著拳擊/搏擊展現自我,反抗命運,表達情緒。
電影改編自寺山修司的同名長篇小說《啊,荒野》,故事發生於城市,卻以荒野命名,是一種有趣的反差。荒野就像故事主人公的人生,放眼望去一無所有,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貧瘠,同時也不得不身處荒野之中,忍受著掙扎著。
故事本該在新次完成復仇後結束,但新次與建二之間卻又有了一場戰鬥,而這場戰鬥更是慘烈,令人唏噓。有人覺得新次與建二之間是決裂,但最後的拳賽跟決裂沒有任何關係,兩人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那麼為什麼要有這麼一齣戲,不妨再看一下人物設定。
新次是一隻活在人類社會的野獸,憤怒和憎恨是本能,愛恨都是簡單而單純的,所以他可以沒有理由地去戰鬥去揮拳,哪怕是完成一場沒有意義的復仇。
建二不一樣,他是被人類社會壓抑著的個體,表達和情緒都沒有辦法很好的釋放,這個形象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象徵意義,代表了渺小、有缺陷、弱小的群體。
二人之間必有一戰,這是人與野獸的戰鬥,建二的戰鬥理由是「想要與新次相連」,因為人在與野獸的戰鬥過程中會發掘潛能激發本能,喚起獸性和欲望。
寺山修司在隨筆集《扔掉書本上街去》中談了許多人生的看法和感悟,比如,「如果沒有欲望,是無法得到未來的」,同時他也覺得現在的人過於追求安穩度日而缺乏欲望。電影《啊,荒野》恰恰就是他個人內心世界的展現。
寺山修司
建二處於弱勢時,所有人都開始為他加油,甚至連新次的母親都在為他打氣,高呼「殺了他,殺了他」,因為建二是他們的代表,為建二加油即是為自己加油,向自己不看的過往和怯弱無力宣戰。
而新次在被擊中腦部時,也突然進入了真空狀態。他追鳥入林,在泉邊窺見女性裸體,這種大腦真空狀態近似於一種神性,而創作者也借他之口說出了那句話,「我們活在最美麗最骯髒的國度」,這是野獸對社會的控訴。
電影的結尾也留下了一個懸念,到底二木建二有沒有死?
死了,但也沒有死。有自我毀滅傾向的二木建二的確是死在了拳臺上,但他也證明了自己的存在並非毫無意義,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他又沒有死。
最後,鼻青臉腫的新宿新次獨自坐在更衣室裡,冷冷地直視鏡頭,受傷之後的他更像野獸了,依然憤怒著憎恨著,因為真正殺死建二的是這個國度,他口中的「美麗且骯髒的國度」。
另外,這部電影也毫不避諱地表達了原著作者寺山修司的態度,儘管每個人的人生各有悲苦,人類的自殺行為也各有原因,但自殺本質上還是因為懦弱與逃避,既然有自殺的勇氣和決心,不如拿來幹點其他什麼,哪怕是像野獸一樣帶著本能地去恨,去咆哮,去反擊。
感謝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