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五行記憶口訣(地支五行口訣)
2023-08-06 16:16:13 1
十天幹,十二地支的寫法和讀音,記住要有讀音、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註: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幹支紀法」。
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天幹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早在公元前2697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根據《五行大義》中記載,幹支是大撓創製的。大撓「採五行之情,佔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子醜寅卯全部口訣是什麼?
全部口訣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十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簡化後的天幹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天幹地支的發明影響深遠,至今依舊在使用天幹地支,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來源:
地支是中國古代天文學最最核心的內容,是中國古代天文學最重要的符號。天文來自具體對天象的觀察。要言不煩,地支來源古代二十八星宿另一種一年的表達。
《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地形起於崑崙之虛,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號曰『防五』,兄弟十三人繼相治。乘風雨,夾日月以行。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幹支以定日月度,共治一萬八千歲。天皇被跡在柱州崑崙山下。」
《三命通會》:「夫幹猶木之幹,強而為陽;支猶木之枝,弱而為陰。昔盤古氏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後,先有天而後有地,由是氣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繼盤古氏以治,是曰天靈淡泊,無為而俗自化,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
有關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的算法
1、天幹地支
天幹: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
乙、丁、己、辛、癸為陰乾。
地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
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天幹信息總表
項目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性質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五行 木 木 火 火 土 土 金 金 水 水
四季 春 春 夏 夏 夏 夏 秋 秋 冬 冬
方位 東 東 南 南 中 中 西 西 北 北
體表 頭 項肩 額 胸 鼻 腹 筋 股 腿 足
臟腑 膽 肝 小腸 心 胃 脾 大腸 肺 膀胱 腎
換支 寅 卯 午 巳 辰戌 醜未 申 酉 子 亥
地支信息總表
項目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性質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五行 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四季 冬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方位 北 北 東北 東 東南 東南 南 西南 西南 西 西北 北
臟腑 膀 胱 胃 膽 肝 脾 三焦 心 胃 大腸 肺 脾 腎
時辰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
月份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2、陰陽五行
陰陽:
古人稱陰陽,今人稱矛盾,是一個事物的兩個對立面。一切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展,都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結果。天幹、地支也同樣分陰陽二性:陽幹和陰乾、陽支和陰支。它們是陰陽二氣的具體表現形式。
五行:
古人認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五行運動即相生相剋的結果構成了大千世界。五行有正五行和納音五行之分。
按天幹、地支的自身屬性所定的五行為正五行,如甲木、子水等;按幹支結合生出的五行為納音五行。納音來源:六十甲子納音,實即六十律逆相為宮之法。一律合五音,十二律即納六十音。納音的基本方法是:同類娶妻,隔八生子。這也是律呂相生的法則。幹為天,支為地,音為人。
六十花甲子納音表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爐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劍鋒金
甲戌乙亥山頭火 丙子丁丑澗下水 戊寅己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 壬午癸未楊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劈靂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長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佛燈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驛土 庚戌辛亥插環金 壬子癸丑桑枝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納音五行巧記口訣
甲乙丙丁一到五,子醜午未一來數,
寅卯申酉二上走,辰巳戌亥三為足。
幹支相加數餘五,五行木金水火土。
註解:
1、幹支取數
甲 丙 戊 庚 壬 子醜 寅卯 辰巳
乙 丁 己 辛 癸 午未 申酉 戌亥
1 2 3 4 5 1 2 3
2、計算
幹支數相加,超過5者減去5以差論之,1為木、2為金、3為水、4為火、5為土。
3、舉例
①丙子:丙天幹數為2,子地支數為1,和為3,納音為水。
②庚申:庚天幹數為4,申地支數為2,6減5餘1,納音為木。(衛茂棟提供,龐鈺龍編口訣)
納音屬性巧記口訣
海爐林路劍鋒金,山澗城白楊柳新,
泉屋霹松長流水,沙山平壁金箔金,
佛燈天河驛釵桑,溪沙天火榴海音。
應用方法:
利用掌中旬訣得知幹支為第幾旬,找到本旬那句口訣,依次往後數。例如丙子:由掌中旬訣得知為六十甲子第二旬的甲戌旬,即口訣的第二句。丙為第二個字「澗」,亦即「澗下水」。
從公元年號推對應幹支口訣
幹支起止為庚己,
地支始終是猴羊。
天長日久若忘記,
請將甲子四上想。
公元年末位數字:0123456789
對應的幹支: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
公元年除12餘數:01234567891011
對應的地支 :申酉戌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
從以上對應關係中,不難明白口訣前兩句的含義,最後一句意為末位「4」對應天幹「甲」、除12餘「4」對應地支「子」,其實只要記住這一句足矣!
數理
在現代,人們對「數」的概念比較熟悉,如:數字家電等等。但在古代,數的意義有其特定的界限,有數就有理。傳曰:數者,謂五行、十幹、十二支數也。
(1)五行數:
水,生數一,成數六。火,生數二,成數七。木,生數三,成數八。金,生數四,成數九。土,生數五,成數十。
注意:五行數通用方法有兩種。其一,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其二,水土一五七,火主二四八,金木三六九。一般來說,使用第二種方法較多,五行旺相時用大數,休囚時用中間數,死絕時用小數。以上數理,應根據預測的實際情況而定。
(2)天幹數:
甲己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
(3)地支數:
子午九,醜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
為了便於記憶,先人們將以上五行、天幹、地支數編成一首歌訣,如下:
水火木金土,一二三四五。
甲己子午九,乙庚醜未八。
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
戊癸辰戌五,巳亥四數終。
地支藏幹口訣
子藏癸水在其中,醜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和丙戊,卯中乙木獨相逢; 辰藏乙木兼戊癸,巳中庚金有丙戊; 午藏丁火併己土,未中乙木加己丁; 申藏戊土庚並壬,酉中辛金獨豐隆; 戌藏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蹤。
五行相生相剋是哪些
五行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關係又可稱為母子關係,如木生火,也就是木為火之母,火則為木之子。
五行相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約束。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係。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係,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比如,木過於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時,木就會過度地克土,使土更虛,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稱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況下水克火,但當水太少或火過盛時,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會被火燒乾,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五行相生相剋
木生火者,木性溫暖,火伏其中,鑽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山必長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潤燥流津,銷金亦為水,所以山石而從潤,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潤而能生,故水生木也。[2]
木生火, 是因為木性溫暖, 火隱伏其中, 鑽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為火灼熱, 所以能夠焚燒木,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裡, 依附著山,津潤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 金靠水生,銷鍛金也可變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 所以水生木。[2]
天地之性,眾勝寡,故水勝火。精勝堅, 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 故土勝水。[3]
金克木,因為金屬鑄造的割切工具可鋸毀樹木。(有礦的土地不長草)
木克土,因為樹根吸收土中的營養,以補己用,樹木強壯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補充,自然削弱。
土克水,因為土能防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水克火,因為火遇水便熄滅。
火克金,因為烈火能融化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