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壓縮機及空調器的製造方法
2023-08-06 10:00:31 1
螺杆壓縮機及空調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螺杆壓縮機,包括機體和油分結構,油分結構設置在機體的側部,機體和油分結構一體成型,油分結構包括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第一腔體置於第二腔體的上部,第一腔體的底部設置有連通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的第一腔體出口,第一腔體用於油氣分離,第二腔體作為儲油箱;第一腔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切向入口,所述螺杆壓縮機的排氣經切向入口進入第一腔體進行離心式分離。還涉及一種空調器。本實用新型的螺杆壓縮機和空調器,機體和油分結構一體式設計,簡化壓縮機整機結構,減少壓縮機總重量,方便鑄件鑄造和壓縮機裝配,降低成本,縮小油分結構的體積,使壓縮機小型化。
【專利說明】
螺杆壓縮機及空調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製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螺杆壓縮機及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一般情況下,常規螺杆壓縮機的機體結構和油分結構分開單獨設計,然後組裝到一起,而容納轉子和滑閥的腔室往往採用單層壁結構或局部的雙層壁結構,油箱一般置於機體的下部。現有技術的螺杆壓縮機成本高、不具備防傾斜搖擺功能,且振動噪音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鑑於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螺杆壓縮機及空調器,機體和油分結構一體式設計,減少壓縮機總重量,方便鑄件鑄造和裝配,降低成本,縮小油分結構的體積,使壓縮機小型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4]一種螺杆壓縮機,包括機體和油分結構,所述油分結構設置在所述機體的側部,所述機體和所述油分結構一體成型,所述油分結構包括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置於所述第二腔體的上部,所述第一腔體的底部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腔體和所述第二腔體的第一腔體出口,所述第一腔體用於油氣分離,所述第二腔體作為儲油箱;所述第一腔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切向入口,所述螺杆壓縮機的排氣經所述切向入口進入所述第一腔體進行離心式分離。
[000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機體上設置有用於容納螺杆轉子和滑閥的腔室,所述腔室的側壁與所述機體的外壁間設置有多個容置空間,多個所述容置空間環繞在所述腔室的周側,使得所述機體形成雙層壁結構。
[000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腔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通過連接管路與所述螺杆壓縮機的主油路相連通,所述第二腔體內的潤滑油通過所述出油口進入所述螺杆壓縮機的主油路中。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腔體內設置有油分濾網,所述油分濾網設置在所述切向入口與所述第一腔體出口之間。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腔體內還設置有擋油板,所述擋油板置於所述油分濾網與所述第一腔體出口之間。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腔體和所述第二腔體均為圓柱形腔體,所述第一腔體的中心軸線和所述第二腔體的中心軸線垂直交叉,所述第一腔體出口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第一腔體的中心軸線重合。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腔體的長度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腔體的長度。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腔體出口的直徑與所述第二腔體的直徑之比小於或等於0.3。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腔體出口的軸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腔體的第一端的深度小於所述第二腔體的第二端的深度;在所述第二腔體的軸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腔體的第一端距離所述第一腔體出口的距離大於所述第二腔體的第二端距離所述第一腔體出口的距離。
[0013]還涉及一種空調器,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的所述螺杆壓縮機。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實用新型的螺杆壓縮機和空調器,機體和油分結構一體式設計,簡化壓縮機整機結構,減少壓縮機總重量,方便鑄件鑄造和壓縮機裝配,降低成本,同時,可以縮小油分結構的體積,使壓縮機小型化;機體採用雙層壁結構,有效地降低螺杆轉子轉動、滑閥移動所產生的噪聲傳遞,降低壓縮機的噪音值和振動值;油分結構置於機體的側部,保證壓縮機供油的可靠性,可應用於船用製冷領域,拓展了螺杆機組的應用領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螺杆壓縮機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所示螺杆壓縮機的的剖面示意圖;
[0018]圖3為圖1所示螺杆壓縮機在另一觀察方向的立體示意圖;
[0019]圖4為圖1所示螺杆壓縮機向左傾斜45°時的剖視示意圖;
[0020]圖5為圖1所示螺杆壓縮機向前傾斜15°時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螺杆壓縮機和空調器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2]參照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螺杆壓縮機包括機體I和油分結構2,油分結構2設置在機體I的側部,圖1中油分結構2設置在機體I的左側,當然,油分結構2也可設置在機體I的右側,機體I和油分結構2 —體成型,兩者可採用鑄造方式一體成型。油分結構2包括第一腔體21和第二腔體22,第一腔體21置於第二腔體22的上部,第一腔體21的底部設置有第一腔體出口 23,第一腔體21和第二腔體22通過第一腔體出口 23連通,第一腔體21用於油氣分離,第二腔體22作為儲油箱。
[0023]第一腔體21的側壁上設置有切向入口 24,壓縮機的排氣經切向入口 24進入第一腔體21進行離心式分離(油氣分離)。在離心力作用下,密度較大的潤滑油被甩向第一腔體21的內壁上,密度較小的冷媒向腔體內流動,從而使冷媒和潤滑油分離。由於第一腔體21連通設置在機體I上的排氣口 11,壓縮機排出的氣體經過排氣口 11從切向入口 24排出,並進行油氣分離,潤滑油在第一腔體21分離後流入第二腔體22內,冷媒從第二腔體22的法蘭面處向上排出。
[0024]機體I和離心式油分結構2合成一體後,相對常規濾網分離方式,在保證油分效率的前提下,縮小了油分結構2的體積,使壓縮機小型化。
[0025]第二腔體22的底部設置有出油口(未示出),所述出油口通過連接管路與所述螺杆壓縮機的主油路相連通,第二腔體22內的潤滑油通過所述出油口進入所述螺杆壓縮機的主油路中。
[0026]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第一腔體21內還設置有油分濾網,所述油分濾網設置在切向入口 24與第一腔體出口 23之間。優選地,第一腔體21內還設置有擋油板,所述擋油板置於所述油分濾網與第一腔體出口 23之間。油分濾網對潤滑油中的雜質進行過濾,而擋油板用於阻止第二腔體22內的潤滑油外濺。
[0027]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機體I上設置有用於容納轉子和滑閥的腔室,所述腔室包括螺杆轉子腔12和滑閥腔13,螺杆轉子腔12和滑閥腔13連通,螺杆轉子腔12用於容置螺杆轉子,滑閥腔13用於容置滑閥。
[0028]所述腔室的側壁與機體I的外壁間設置有多個容置空間(空腔),分別為A、B、C、D、E,多個所述容置空間環繞在所述腔室的周側,使得機體I形成雙層壁結構。在確保機體強度和油路的前提下,合理設置容置空間A?E的孔徑和支撐筋,保證螺杆轉子腔12和滑閥腔13完全被容置空間A?E所包裹,做到完全的雙層壁結構,如圖2所示。機體採用雙層壁結構,有效地降低螺杆轉子轉動、滑閥移動所產生的噪聲傳遞,降低壓縮機的噪音值和振動值。
[0029]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第一腔體21和第二腔體22均為圓柱形腔體,第一腔體21的中心軸線和第二腔體22的中心軸線垂直交叉,第一腔體出口 23的中心軸線與第一腔體21的中心軸線重合。優選地,第一腔體21的長度小於或等於第二腔體22的長度。第一腔體出口 23的直徑與第二腔體22的直徑之比小於0.3。這樣使得壓縮機在左右搖擺角度範圍O?45°及前後傾斜角度範圍O?15°時,避免了傾斜和搖擺所帶來的壓縮機供油不足,保證壓縮機的可靠性,同時方便加工。
[0030]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在第一腔體出口 23的軸向方向上,第二腔體22的第一端(左端)的深度小於第二腔體22的第二端(右端)的深度;在第二腔體22的軸向方向上,第二腔體22的第一端(左端)距離第一腔體出口 23的距離大於第二腔體22的第二端(右端)距離第一腔體出口 23的距離。從而進一步防止壓縮機在前後傾斜角度範圍O?15°前後傾斜時第二腔體22內有足夠的潤滑油。
[0031]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空調器,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的螺杆壓縮機,由於空調器除上述的螺杆壓縮機外均為現有技術,此處不再詳細贅述。
[0032]本實用新型的螺杆壓縮機和空調器,機體和油分結構一體式設計,簡化壓縮機整機結構,減少壓縮機總重量,方便鑄件鑄造和壓縮機裝配,降低成本,同時,可以縮小油分結構的體積,使壓縮機小型化;機體採用雙層壁結構,有效地降低螺杆轉子轉動、滑閥移動所產生的噪聲傳遞,降低壓縮機的噪音值和振動值;油分結構置於機體的側部,保證壓縮機供油的可靠性,可應用於船用製冷領域,拓展了螺杆機組的應用領域。
[0033]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螺杆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包括機體和油分結構,所述油分結構設置在所述機體的側部,所述機體和所述油分結構一體成型,所述油分結構包括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置於所述第二腔體的上部,所述第一腔體的底部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腔體和所述第二腔體的第一腔體出口,所述第一腔體用於油氣分離,所述第二腔體作為儲油箱;所述第一腔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切向入口,所述螺杆壓縮機的排氣經所述切向入口進入所述第一腔體進行離心式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機體上設置有用於容納螺杆轉子和滑閥的腔室,所述腔室的側壁與所述機體的外壁間設置有多個容置空間,多個所述容置空間環繞在所述腔室的周側,使得所述機體形成雙層壁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腔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通過連接管路與所述螺杆壓縮機的主油路相連通,所述第二腔體內的潤滑油通過所述出油口進入所述螺杆壓縮機的主油路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螺杆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腔體內設置有油分濾網,所述油分濾網設置在所述切向入口與所述第一腔體出口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杆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腔體內還設置有擋油板,所述擋油板置於所述油分濾網與所述第一腔體出口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螺杆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腔體和所述第二腔體均為圓柱形腔體,所述第一腔體的中心軸線和所述第二腔體的中心軸線垂直交叉,所述第一腔體出口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第一腔體的中心軸線重口 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螺杆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腔體的長度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腔體的長度。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螺杆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腔體出口的直徑與所述第二腔體的直徑之比小於或等於0.3。
9.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螺杆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第一腔體出口的軸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腔體的第一端的深度小於所述第二腔體的第二端的深度;在所述第二腔體的軸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腔體的第一端距離所述第一腔體出口的距離大於所述第二腔體的第二端距離所述第一腔體出口的距離。
10.一種空調器,其特徵在於: 包括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螺杆壓縮機。
【文檔編號】F04C18/16GK204099207SQ201420410309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3日
【發明者】畢雨時, 李日華, 張天翼, 劉華, 藺維君, 譚功勝, 龍浩, 彭延海, 楊僑明, 許康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