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送膠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12:06: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製造領域,特別指一種自動送膠紙裝置。
背景技術: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技術近年來日趨成熟,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在同等容量的前提下,體積小,重量輕,循環壽命長大於1000次,無記憶效應可隨用隨充電而不影響性能,廣泛應用於手機、掌上電腦,手提電腦,便攜軍用工具,便攜攝像機、DVD影碟機,並逐步開發應用於電動車電動自行車、摩託車及汽車;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本身所具有的優異性能及其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綠色化學能源;它的研製成功,主要取決於三大技術難題的解決,即制膜技術、層壓技術和軟包裝技術;這裡的軟包裝技術指的是聚合物鋰離子電池芯內包裝成型材料的設計製造工藝技術和該材料的應用工藝技術。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軟包裝技術採用的最為常見的包裝材料為鋁塑膜,鋁塑膜包括五層結構,中間為鋁膜層,鋁膜層的兩側外層分別為尼龍材料層和PP材料層,兩側外層與鋁膜層之間通過黏膠層連接,鋁膜層可為整個鋁塑膜的提供支撐強度;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常將二張或多張鋁塑膜疊合在一起用作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電芯的包裝材料;由於用於包裝單個電芯的鋁塑膜需通過整塊鋁塑膜採用切割工藝製成,因此,在切割後的鋁塑膜的切口橫截面處鋁膜層暴露在外;鋁塑膜包好電芯後,鋁塑膜的橫斷面也暴露在外,鋁膜層長時間暴露在外會導致以下問題:1、鋁膜層長期在空氣中暴露,會在空氣中發生化學反應,導致鋁膜層腐蝕,使鋁塑膜易被電芯周邊的毛刺穿透;2、鋁塑膜的鋁膜層具有弱電壓,聚合物鋰離子電池裝配在電子產品內後鋁膜層與電子產品中的裸線、電子元器件等接觸後產生壓差,會干擾產品內部電路;3、鋁塑膜完成電芯包裝後,還需進行各種整形工藝,暴露在外的鋁膜層在進行整形步驟如熱壓時,與熱壓塊接觸由於其本身為熱良導體,因此會導致溫度急劇升高,影響電芯;基於上述問題,需要將鋁塑膜的橫斷麵包覆,以隔絕鋁塑膜橫斷面與外部的接觸;在鋁塑膜自動包膠過程中,需要先將膠紙撕下並貼附在鋁塑膜底面再進行包覆,而膠紙一般粘附在卷繞的膠帶上,包膠時,需要通過撕膠紙機構將膠帶上的膠紙撕下,現有的膠帶一般通過主動卷料輪和被動卷料輪,膠帶卷繞在被動卷料輪上,通過主動卷料輪旋轉運動將膠帶從被動卷料輪上拉出,拉料時主動卷料輪的旋轉速度不變,但是隨著卷料輪上的料帶增多或減少,料帶被拉動時的直線運動速度也不斷在變化,因此要求撕膠紙機構在撕膠時的時間間隙不斷變化,一般撕膠機構的運動精度難以達到該種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於異形電池包膠過程中輔助拉動膠帶以使膠帶勻速直線運動,有效地保證撕膠精確度的自動送膠紙裝置。
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自動送膠紙裝置,包括送膠支板及拉膠組件,其中,上述拉膠組件設置於送膠支板上,拉膠組件內穿設有膠帶,膠帶的一端連接在外部的卷料輪上,拉膠組件壓緊膠帶並將膠帶從卷料輪上向外拉出,以便外部的撕膠機構將膠帶上貼附的膠紙撕下;上述拉膠組件包括拉膠電機、拉膠滑座及拉膠壓塊,其中,上述拉膠電機固定設置於送膠支板的下部,拉膠滑座與拉膠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拉膠電機驅動拉膠滑座來回直線運動;上述拉膠壓塊設置於拉膠滑座上,膠帶經拉膠壓塊及拉膠滑座之間的間隙穿過,拉膠壓塊將膠帶壓緊後,拉膠滑座帶動膠帶直線運動,以便拉出膠帶。
優選地,所述的拉膠組件還包括拉膠電機支板、拉膠絲杆、拉膠絲杆座、拉膠支座、拉膠支臺及拉膠滑軌,其中,上述拉膠電機支板固定設置於上述送膠支板的底部,拉膠電機設置於拉膠電機支板的一側,且拉膠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拉膠電機支板延伸至拉膠電機支板的另一側;上述拉膠絲杆連接在拉膠電機的輸出軸上,拉膠絲杆座套設在拉膠絲杆5194上,拉膠電機驅動拉膠絲杆旋轉運動,使拉膠絲杆座沿拉膠絲杆來回直線滑動。
優選地,所述的拉膠滑軌固定設置於送膠支板的底部,拉膠滑座可滑動地嵌設在拉膠滑軌上,並與拉膠絲杆座固定連接;上述拉膠支座固定在拉膠滑座上,拉膠壓塊設置於拉膠支座的側部,並在豎直方向上沿拉膠支座自由滑動,拉膠壓塊的上部連接有汽缸,汽缸驅動拉膠壓塊升降運動,以便使膠帶在拉膠壓塊和拉膠滑座之間被壓緊,且拉膠滑座帶動膠帶向外運動,以便拉出膠帶。
優選地,所述的拉膠支臺設置於送膠支板的端部,膠帶被拉至拉膠平臺處,膠帶上粘附的兩膠紙被貼膠組件吸下,並貼附至經異形電池兩側向外延伸出的兩鋁塑膜邊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針對形狀不規則的異形電池的鋁塑膜側邊橫斷麵包膠工藝進行研究開發,設計了一種自動送膠紙裝置;本實用新型的送膠組件獨創性的採用拉動送料的結構設計,該種送料方式將不同於傳統的利用卷料輪拉動料帶的送料方式,傳統的送料方式通過設計一個主動卷輪輪及一個被動卷料輪,被動卷料輪上卷繞有料帶,主動卷料輪通過旋轉不斷的將料帶從被動卷料輪上拉出,並卷繞至自身上,但是由於主動卷料輪的轉速不變,隨著卷繞在主動卷料輪上的物料厚度不斷增加,主動卷料輪的直徑也不斷地在增大,因此相對地料帶的線速度也在不斷地變化,因此對於取料機構而言,粘附在料帶上的相鄰兩膠片到達取料位置以供取料的時間間隔也是不斷在變化,無法準確控制取料時間,因此,本實用新型改變這種通過卷料輪提供拉料動力的供料方式,在保留設計送膠料輪及送膠主動卷輪的基礎上獨立設計有一個拉膠組件,膠帶從送膠料輪上被拉出,穿過拉膠組件後連接在送膠主動卷輪上,拉膠時,拉膠組件的拉膠壓塊壓緊膠帶,同時拉膠電機通過拉膠絲杆及拉膠絲杆座驅動拉膠滑座及拉膠壓塊直線運動,從而拉動膠帶直線運動,由於拉膠電機的轉速可控,因此膠帶的直線運動速度保持一致,拉出膠帶後拉膠壓塊鬆開膠帶,拉膠絲杆反轉,拉膠壓塊往回運動,以便進行下一次拉膠動作,膠帶被拉至取料支臺處時,經貼膠組件將膠帶上貼附的膠紙吸下,吸下膠紙後的膠帶經送膠主動卷輪卷繞收集;通過該種結構設計有效地保證了膠帶運動速度的穩定性,便於貼膠組件精準地撕下膠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自動送膠紙裝置,包括送膠支板511及拉膠組件519,其中,上述拉膠組件519設置於送膠支板511上,拉膠組件519內穿設有膠帶,膠帶的一端連接在外部的卷料輪上,拉膠組件519壓緊膠帶並將膠帶從卷料輪上向外拉出,以便外部的撕膠機構將膠帶上貼附的膠紙撕下;上述拉膠組件519包括拉膠電機5193、拉膠滑座5196及拉膠壓塊5198,其中,上述拉膠電機5193固定設置於送膠支板511的下部,拉膠滑座5196與拉膠電機5193的輸出端連接,拉膠電機5193驅動拉膠滑座5196來回直線運動;上述拉膠壓塊5198設置於拉膠滑座5196上,膠帶經拉膠壓塊5198及拉膠滑座5196之間的間隙穿過,拉膠壓塊5198將膠帶壓緊後,拉膠滑座5196帶動膠帶直線運動,以便拉出膠帶。
優選地,所述的拉膠組件519還包括拉膠電機支板5192、拉膠絲杆5194、拉膠絲杆座5195、拉膠支座5197、拉膠支臺5199及拉膠滑軌51910,其中,上述拉膠電機支板5192固定設置於上述送膠支板511的底部,拉膠電機5193設置於拉膠電機支板5192的一側,且拉膠電機5193的輸出軸穿過拉膠電機支板5192延伸至拉膠電機支板5192的另一側;上述拉膠絲杆5194連接在拉膠電機5193的輸出軸上,拉膠絲杆座5195套設在拉膠絲杆5194上,拉膠電機5193驅動拉膠絲杆5194旋轉運動,使拉膠絲杆座5195沿拉膠絲杆5194來回直線滑動。
優選地,所述的拉膠滑軌51910固定設置於送膠支板511的底部,拉膠滑座5196可滑動地嵌設在拉膠滑軌51910上,並與拉膠絲杆座5195固定連接;上述拉膠支座5197固定在拉膠滑座5196上,拉膠壓塊5198設置於拉膠支座5197的側部,並在豎直方向上沿拉膠支座5197自由滑動,拉膠壓塊5198的上部連接有汽缸,汽缸驅動拉膠壓塊5198升降運動,以便使膠帶516在拉膠壓塊5198和拉膠滑座5196之間被壓緊,且拉膠滑座5196帶動膠帶516向外運動,以便拉出膠帶516。
優選地,所述的拉膠支臺5199設置於送膠支板511的端部,膠帶516被拉至拉膠支臺5199處,膠帶516上粘附的兩膠紙被貼膠組件吸下,並貼附至經異形電池兩側向外延伸出的兩鋁塑膜邊上。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送膠組件獨創性的採用拉動送料的結構設計,該種送料方式將不同於傳統的利用卷料輪拉動料帶的送料方式,傳統的送料方式通過設計一個主動卷輪輪及一個被動卷料輪,被動卷料輪上卷繞有料帶,主動卷料輪通過旋轉不斷的將料帶從被動卷料輪上拉出,並卷繞至自身上,但是由於主動卷料輪的轉速不變,隨著卷繞在主動卷料輪上的物料厚度不斷增加,主動卷料輪的直徑也不斷地在增大,因此相對地料帶的線速度也在不斷地變化,因此對於取料機構而言,粘附在料帶上的相鄰兩膠片到達取料位置以供取料的時間間隔也是不斷在變化,無法準確控制取料時間,因此,本實用新型改變這種通過卷料輪提供拉料動力的供料方式,在保留設計送膠料輪及送膠主動卷輪的基礎上獨立設計有一個拉膠組件,膠帶從送膠料輪上被拉出,穿過拉膠組件後連接在送膠主動卷輪上,拉膠時,拉膠組件的拉膠壓塊壓緊膠帶,同時拉膠電機通過拉膠絲杆及拉膠絲杆座驅動拉膠滑座及拉膠壓塊直線運動,從而拉動膠帶直線運動,由於拉膠電機的轉速可控,因此膠帶的直線運動速度保持一致,拉出膠帶後拉膠壓塊鬆開膠帶,拉膠絲杆反轉,拉膠壓塊往回運動,以便進行下一次拉膠動作,膠帶被拉至取料支臺處時,經貼膠組件將膠帶上貼附的膠紙吸下,吸下膠紙後的膠帶經送膠主動卷輪卷繞收集;通過該種結構設計有效地保證了膠帶運動速度的穩定性,便於貼膠組件精準地撕下膠紙。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只是介紹其具體實施方式,不在於限制其保護範圍。本行業的技術人員在本實施例的啟發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