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合金過濾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05:58:51 3
專利名稱:海綿合金過濾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綿合金過濾器。
背景技術:
工業氣氛在線分析系統主要用於連續在線分析工業裝置產生的氣體,如煤氣、工 業廢氣、工藝氣體等的多種氣體成分的含量。由於這些氣體大多有高溫、高壓、高雜質含量 等特點,因此在線分析系統中最關鍵的技術是樣氣預處理。預處理系統的核心部件是過濾 器。傳統的過濾器採用的慮芯,一般的形式有燒結陶瓷、燒結不鏽鋼、多層不鏽鋼燒結網等 形式。這些濾芯針對某一種介質的過濾效果比較好,但針對雜質情況非常複雜工業樣氣,這 些過濾器就無法長時間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過濾器存在的問題和缺陷,而提供的一種海綿 合金過濾器。本實用新型採用有很強吸附能力,又有很好的自潔能力的耐高溫、耐腐蝕的合 金材料。通過特定的方式進行層疊定型,形成一種像海綿一樣的過濾芯。這種過濾芯有較 大的孔隙和很大的吸附表面。當含雜質的煤氣通過過濾器時,由於過濾芯有較大的孔隙,其 中的雜質並沒有被擋在過濾芯外,而是隨著煤氣一起進入過濾芯。在通過過濾芯時,由於海 綿合金材料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可以將粉塵、水汽等雜質吸附在合金表面,從而使得含雜 質的樣氣得以淨化。吸附在過濾芯上的雜質通過定時吹掃,可以很容易的被清除,這也是這 種「海綿合金濾芯」的一個自潔的特性。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是「疏導、吸附、清除」的過濾方 式,這種過濾器對於雜質含量高,成分複雜的氣體的過濾效果很好,再生能力很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海綿合金過濾器,由腔體、海綿合金過濾芯組成,其特徵在於海綿合金過濾芯安 裝在腔體內,在腔體上分別設有氣體入口、氣體出口和排汙口。腔體的製作材料為不鏽鋼材 質。海綿合金過濾芯採用合金絲進行編織、層疊製作而成。過濾器由一個不鏽鋼材質製作的腔體內裝填海綿合金過濾芯,腔體有三個出口, 一個是被過濾氣體入口,一個是過濾完後的潔淨氣體出口,還有一個是清洗時的排汙口。使 用時,將被過濾氣體通過氣體入口通入過濾器,過濾後的潔淨氣體從氣體出口輸出。本過濾 器在吹掃時,從出口處通入壓縮氣體,氣體通過過濾芯,從排汙口連同雜質一起排出。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改「堵」為「疏」(1)傳統過濾器採用的均為「堵」的方式,就是通過極小的孔隙,將氣體中的雜質 「堵」在過濾芯外,而氣體可以通過的基本方式。這針對單一、乾燥的氣體雜質有一定效果, 而針對雜質成分複雜,且含有水汽的氣體,這種方式就完全不適用了。本發明的「海綿合金 過濾器」採用「疏」的方式。含雜質的氣體通過過濾器時,由於過濾芯有很大的孔隙,其中的雜質並沒有被擋在過濾芯外,而是隨著煤氣一起進入過濾芯,在過濾芯內部進行吸附處理。(2)改「表面圍堵」為「立體吸附」傳統過濾芯是將雜質阻擋在過濾芯表面,由於過濾芯表面積有限,很容易造成堵 塞。不同於傳統過濾器的「表面圍堵」方式,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是「立體吸附」的方式。由 於「海綿合金過濾芯」的立體式結構,具有很大的吸附表面積,因此不容易失效。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腔體1、海綿合金過濾芯2組成,其特徵在於海綿合金 過濾芯2安裝在腔體1內,在腔體1上分別設有氣體入口 3、氣體出口 4和排汙口 5。腔體 的製作材料為不鏽鋼材質。海綿合金過濾芯採用合金絲進行編織、層疊製作而成。工作狀態將被過濾氣體通入氣體入口 3,氣體通過海綿合金過濾芯2進行吸附過 濾,潔淨氣體從氣體出口 4排出。吹掃狀態將壓縮氣體從氣體出口 4通入腔體1,從排汙口 5排出。
權利要求海綿合金過濾器,由腔體、海綿合金過濾芯組成,其特徵在於海綿合金過濾芯安裝在腔體內,在腔體上分別設有氣體入口、氣體出口和排汙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綿合金過濾器,其特徵在於海綿合金過濾芯採用金屬絲 進行編織、層疊製作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綿合金過濾器,其特徵在於腔體採用不鏽鋼材質製作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海綿合金過濾器,由腔體、海綿合金過濾芯組成,海綿合金過濾芯安裝在腔體內,在腔體上分別設有氣體入口、氣體出口和排汙口。本實用新型由於過濾芯有較大的孔隙,其中的雜質並沒有被擋在過濾芯外,而是隨著氣體一起進入過濾芯。在通過濾芯時,由於海綿合金材料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可以將粉塵、水汽等雜質吸附在合金表面,從而使得含雜質的樣氣得以淨化。吸附在過濾芯上的雜質通過定時的吹掃,可以很容易的被清除,這也是這種「海綿合金濾芯」的一個自潔的特性。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是「疏導、吸附、清除」的過濾方式,這種過濾器對於雜質含量高,成分複雜的氣體的過濾效果很好,再生能力很強。
文檔編號B01D39/12GK201735302SQ201020203718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6日
發明者劉渝興, 孫陽 申請人:武漢華敏測控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