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磁變電器的製造方法
2023-07-07 13:50:16 2
蓄磁變電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顛覆傳統,直接利用磁力的相互作用產生電能的蓄磁變電器件,它是由蓄磁磁芯、永久磁極、蓄磁線圈構成的蓄磁器與由阻磁磁芯、阻磁線圈、諧振電容構成的阻磁開關在一起連接而成。只需要為其提供較小的蓄磁電流與PWM控制電流,就能產生超強電能輸出。
【專利說明】蓄磁變電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一種顛覆想像的靜止式磁電轉換器件,尤其是在電能的形成過程中不存在機械運動與化學反應,是利用磁力相互作用產生電能輸出。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用的變壓器是由鐵芯【或磁芯】、輸入線圈及輸出線圈過程。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在輸入線圈輸入交流電流,使鐵芯【或磁芯】產生變化磁通,輸出線圈感應電流輸出,由輸入線圈吸收能量,輸出線圈才能釋放能量,輸出線圈釋放的能量低於輸入線圈吸收的能量,變壓器只能進行電壓與電流的變換。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變壓器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蓄磁變電器,該變電器不僅能夠形成不同電壓輸出,而且輸出的電能量超過自身消耗的電能量,只需要輸入較小的蓄磁電流與PWM控制電流即可產生超強電能輸出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式是;用蓄磁磁芯、永久磁極和蓄磁線圈構成的蓄磁器代替變壓器的鐵芯,用阻磁開關磁芯、阻磁線圈與諧振電容構成的阻磁開關代替變壓器的輸入線圈。通過控制阻磁開關磁芯的磁力指向改變蓄磁器的磁力指向,使穿過輸出線圈的磁通產生變化,輸出線圈感應電流輸出。
[000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消耗較小電能的情況下產生超強電能輸出,不存在機械運動與化學反應,僅採用磁芯、永久磁極、線圈及諧振電容構成,結構簡單。
[000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06]圖1是蓄磁變電器的結構圖。
[0007]圖2是蓄磁變電器的電路圖。
[0008]圖3是阻磁開關導磁狀態的磁力指向圖。
[0009]圖4是阻磁開關阻磁狀態的磁力指向圖。
[0010]在圖1中,1、蓄磁器磁芯、,2、3、永久磁極,4、蓄磁線圈,5、6、阻磁開關磁芯,7、8、
阻磁線圈,9、輸出線圈。
[0011]A、B、蓄磁線圈輸入端,C、D、阻磁開關線圈輸入端,E、F、輸出線圈輸出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在圖1中,蓄磁器磁芯【I】、永久磁極【2、3】、蓄磁線圈【4】組連成蓄磁器,阻磁開關磁芯【5、6】、阻磁開關線圈【7、8】構成兩個阻磁開關。蓄磁器的S極分別通過兩個阻磁開關磁芯與N極相連接【蓄磁器與阻磁開關磁芯的連接面必須留有一定間隙】,輸出線圈【9】圍繞永久磁極【2、3】與蓄磁線圈【4】放置。
[0013]當蓄磁線圈【4】有正向電流輸入,阻磁線圈【7、8】無電流輸入時,磁力指向如圖3所示,這時永久磁極的S極經阻磁開關磁芯指向N極,蓄磁器磁芯的磁通不飽和,蓄磁線圈中的電流使蓄磁器磁芯形成與永久磁極同方向的磁力指向經過阻磁磁芯構成磁力迴路,使穿過輸出線圈的磁通量最大,同時阻磁線圈感應電流對諧振電容充電。
[0014]當阻磁線圈【7、8】有電流輸入時同時諧振電容對線圈放電,阻磁磁芯的磁力指向將改變如圖4所示,由於同性相斥,永久磁極【2、3】的磁力指向將會通過蓄磁器磁芯形成迴路,使蓄磁器磁芯的磁通飽和,由於磁飽和的原因,雖然蓄磁線圈有電流存在,但是這一電流產生的磁通是微小的。這時永久磁極的磁力指向與蓄磁磁芯中的磁力指向方向相反,穿過輸出線圈的磁通量最小。由於阻磁開關跟蓄磁器構成的是相互獨立磁力迴路,因此只是蓄磁器的磁通飽和,阻磁開關只是磁力的指向發生改變不存在磁飽和。
[0015]由於電磁感應的原因,在實際應用時需要由兩個參數一致的蓄磁變電器構成串聯互補的方式工作,才能夠達到理想的蓄磁目的【詳細的應用技術見蓄磁發電機說明書】。蓄磁器在工作中存在兩種狀態,一種是磁飽和,一種是磁不飽和。當蓄磁器磁通飽和時,穿過輸出線圈的磁通量最低,而蓄磁器的磁通不飽和時穿過輸出線圈的磁通量最大。阻磁開關磁芯的磁力指向決定穿過輸出線圈的磁通量,因此阻磁開關磁芯的磁力指向變化就能夠使輸出線圈感應電流輸出。由於阻磁開關總是工作在磁通的不飽和狀態下,所以能量的消耗極低。
【權利要求】
1.一種蓄磁變電器,由蓄磁器磁芯、永久磁極、蓄磁線圈構成的蓄磁器與由阻磁磁芯、阻磁線圈、諧振電容構成的阻磁開關連接在一起組成。
2.其特徵是;利用蓄磁器代替變壓器的鐵芯,利用阻磁開關代替變壓器的輸入線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磁變電器,其特徵是;利用電感與電容以諧振的方式,改變阻磁開關磁芯的磁力指向控制蓄磁器的磁力指向,使穿過輸出線圈的磁通量產生變化。
【文檔編號】H02N11/00GK104052332SQ201310077945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2日
【發明者】洪日勇 申請人:洪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