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夜遊古城旅遊攻略(古城正定中軸線上的景點坐標)
2023-07-08 03:29:25 4
在古城中感受歷史的沉澱
在這個充滿文化感與神秘感的地方
今天,小編帶您穿越正定
一覽古城中軸線上的景點坐標
去感受它歷史的氣息
LET'S GO
南城門
正定城牆是2013年5月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定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近年來,正定古城保護工作不斷深入,城牆的南半部及南門的城門樓、甕城、月城的修繕工作已經完成,護城河從18米恢復到歷史上的30米寬。修繕後的南門一帶景觀煥然一新,更加威武雄姿,璀璨奪目。
「自在正定」主題花籃
正定是一座跨越千年的歷史文化古城,花籃主題是「自在正定」,表達了自在正定、繁榮富強、欣欣向榮的美好祝福。
紅色為底,黃色為線,勾勒出了古城的朝氣蓬勃。花籃上的花朵、朵朵絢爛,吸引著市民和遊客紛紛駐足觀賞,拍照留念。
廣惠寺華塔
華塔是廣惠寺現存的主要建築,始建於唐貞元年間(785年—805年),現為宋代遺存。塔高33.35米,由主塔及四座六邊形小塔組合而成。主塔最上層為華塔精華所在,雕塑有菩薩、力士、獅子、大象等藝術造型,製作精細、排列有序,遠遠望去猶如巨大花束,故俗稱花塔。全國現存花塔為數不多,此塔雕飾最為精美,造型極為獨特。
著名古建大師梁思成稱其為「海內孤例」。華塔不僅造型獨特,還可供人登塔遠眺。清乾隆皇帝曾三次登臨華塔,並題詩作賦。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濟寺澄靈塔
臨濟寺澄靈塔,始建於唐,現為金代遺存。塔高30.47米,是一座八角九級密簷式塔。
古塔造型挺拔俊秀,設計精巧,為密簷塔中的佳作。梁思成先生讚譽為「清晰秀麗,塔中之上品」。200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陽和樓
陽和樓位於正定城內燕趙南大街中段,確切的始建年代已難以考證。按現存資料推測,最晚為金元時期,明清均有修葺,解放初期陽和樓被毀。2017年這座「鎮府巨觀」在人們的期盼中盛裝歸來,重新屹立於正定古城南大街上。
陽和樓面闊七間,建立在高敞的磚臺上,兩側各有碑亭一座;樓簷面南正中懸「陽和樓」匾額,面北懸「廣大高明」匾額。磚臺跨街而建,如城門形式,臺下有圓形拱門,左右各一,將行人車馬分為上下道。磚臺高14米,樓高17米,高大雄偉。
開元寺須彌塔
須彌塔,現存最早資料見於唐大曆十二年,即公元777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高42.5米,塔身全部由青磚砌築,俗稱磚塔。這座古塔為九層密簷式方形塔,塔身第一層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塔的底部四角雕嵌著八尊「力士」,形神畢肖。
天寧寺凌霄塔
凌霄塔始建於唐,宋金時大修,現為宋代遺存。塔通高40.98米,塔身共分九層,矗立於八角形臺基之上。其建制為典型的密簷樓閣式,塔身亦有八面,盡顯端莊大氣。
凌霄塔塔身一至四層為磚石結構,五層至九層為磚木混合結構。由於凌霄塔通體主要為磚仿木及木質結構,所以正定人一般稱其為「木塔」。
沿著中軸線
領略古城的不同面貌
感悟正定的多元氣質
方知道碰撞與交融
才是這裡的精髓
// 溫馨提示
///
Warm prompt
古城正定提醒各位遊客,出行攜帶身份證,錯峰出行,有序參觀。在出遊期間請做好自我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風,自覺遵守景區疫情防控規定,養成「一米線」好習慣。
正定各景區實行預約進入景區制度,遊客必須通過「暢遊冀」平臺或「自在正定」公眾號進行預約,完成預約後方可購票進入景區。
來源:自在正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