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不文明行為怎麼做(本文所在版面導航)
2023-07-07 16:42:41 1
近日,我市開展了「我承諾:文明從我做起」活動。對於旅遊行業,相信很多市民都有遭遇不文明旅遊行為的經歷,記者隨機採訪了部分市民及導遊、 景區管理人員,聽聽在他們心中,哪些不文明行為最讓人厭。
市民李紅:
爬到雕塑頭上合影
讓人反感
說到最看不慣的不文明旅遊行為,市民李紅說,就是看到遊客攀爬到景區雕塑上合影。 她說,在景區,遊客都會和景區內標誌性的建築物、雕塑合影,這很正常,但一些遊客以別出心裁的方式合影就讓人很受不了。譬如騎到人物雕塑的脖子上或者做出一些不入流的動作。
李紅表示,許多景區的建築物都是標誌性建築,隨意攀爬景區建築物,不僅會破壞建築物,自身行為也很不文明。隨意攀爬建築物可能是遊客的無心之舉,但這種不文明的行為也造成了其他遊客的模仿,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文明出遊,需要遊客在日常點滴中養成良好習慣,提高公德意識。
經典事例:
爬紅軍雕塑者
被「拉黑」10年
2015年「五一」假期前夕,在吳起縣勝利山景區內,陝西李某攀爬紅軍雕塑照相,被其他遊客拍照記錄後在網上傳出,引起公眾廣泛譴責,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 國家旅遊局根據《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 將該名遊客列入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信息保存期限自2015年5月4日至2025年,「創下」 長達10年不文明記錄的期限。
市民秦大爺:
破壞公物的行為
害人害己
「最討厭的就是破壞景區公物,隨意在建築物上刻字」,市民秦大爺告訴記者。 記者調查發現, 幾乎每位市民談起 「最討厭的不文明行為」時,破壞公物都榜上有名。
提起破壞公物, 秦大爺氣不打一處來,他說:「上個月和老伴兒一起出遊, 在景區內逛到一半, 看見不遠處有排塑料座椅,就想和老伴兒坐下休息一下。 誰知,老伴兒的屁股剛沾上座椅就被閃倒在地。 原來,這個座椅看上去完好無損,其實早就被人弄壞了, 只要往上一坐就會 『中招』。 」秦大爺的老伴兒結結實實的被摔了一下,扭傷了腰,在床上躺了好幾天才能下地。
秦大爺稱, 還有那些在景區隨意刻字,留下「到此一遊」「XX是王八」等低俗內容的遊客同樣是在破壞景區公物,字跡潦草難看不說,把景區、建築物原有的美好、和諧也破壞掉了,讓人看了厭惡反感。
經典事例:
故宮銅缸遭「秀恩愛」
刻字
9月11日, 在故宮御花園內坤寧門北側的一口銅缸上被人刻了一個心形圖案,圖中還有兩個名字。 這一不文明的行為被曝光後,引起網友一片聲討之聲。 9月13日傍晚,故宮博物院就社會關注的故宮銅缸被遊客刻字 「秀恩愛」事件進行回應,嚴厲譴責這一不文明行為,並稱故宮博物院已就此事件向公安機關報案。
10月4日, 故宮博物院修復了在故宮御花園內的之前被遊客刻字「秀恩愛」的銅缸。 並表示,將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加強巡查,遇到此類情況及時制止。同時號召廣大群眾進行監督,如發現有破壞文物等不文明行為時,及時進行勸阻、制止,並通知工作人員。今後遊客再有在故宮的文物、古建上亂寫亂刻等行為將被納入「黑名單」,禁止進入故宮。
導遊小韓:
花了錢並不代表你
可以隨意「任性」
導遊小韓已經有兩年的帶團經驗,說到旅行中最讓她討厭的不文明行為,就是「花錢任性」的行為。
說好是7點出發,有些遊客偏偏要拖到7點半,惹得其他遊客一陣抱怨。 在旅遊中,這些遊客仍沒有時間觀念,不顧及其他團友的時間、破壞旅遊的行程。 如果導遊責備,這些遊客就一副「我花了錢旅遊,我看你能不等我」的任性態度。除了在時間上「任性」,小韓說,還有遊客不聽勸阻,在車上、飛機上隨意脫鞋、 大聲喧譁同樣讓人反感。
小韓稱,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會首先進行勸阻, 多數情況下,遊客會選擇聽從我們的建議,但難免會遇到個別遊客不聽勸阻,甚至「無理取鬧」。
外出旅遊,遊客代表的不僅是個人,還代表了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國民形象,遊客一個不在乎的「任性」,很可能影響到當地居民對整個城市,甚至整個國家的印象。
經典事例:
亞航潑面遊客
列「不文明記錄」首位
2014年12月11日晚,安徽遊客張某和江蘇遊客王某乘坐泰國亞洲航空公司航班由曼谷飛往南京。 在就餐時,張某取出自帶方便麵,要求空服提供熱水,空服告知其熱水需要收費, 造成張某不悅,發生言語衝突,隨即張將泡好的方便麵潑向該空服,與空服人員激烈爭吵,並謾罵、恐嚇和威脅。
因事態危害航空安全,機組決定飛機中途返航,落地後張某被泰國警方帶走。 在同一事件中,張某的同伴王某也與空服人員激烈爭吵,並謾罵、恐嚇和威脅。 因此,這兩名遊客被列入了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 信息保存期限自2015年3月24日至2017年3月23日。成為 「全國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檔案建立以來,首被列入其中的不文明遊客。
景區管理人員薛經理:
亂扔垃圾清理難
在記者的這次調查中,「隨處拋丟垃圾、廢棄物,隨地吐口香糖」在不文明行為中提到的次數最多, 不少市民表示,「亂扔垃圾」行為雖小,但最不好管理,完全要靠自覺。 在景區內,隨手一扔的垃圾不僅破壞了景區的美感也需要工作人員付出很大的辛苦。
我市大境門景區薛經理表示,隨著市民素質的提高,近幾年來到景區亂丟垃圾的市民很少了。「十一」期間,她們就發現有不少遊客登長城時隨身將塑膠袋帶在身上,有了垃圾就放到袋子裡,到了長城腳下,統一扔到垃圾桶。簡單行為的背後,體現著遊客文明意識的提高。
經典事例:
峨眉山清潔工
攀爬千米清理垃圾
2014年,峨眉山44歲的清潔工彭文才意外走紅,原因是他在國慶節當天的工作照被媒體拍下報導,並引發多人關注。
原來在海拔3079米的峨眉山金頂,彭文才是護欄以外和懸崖區域唯一的清潔工。14年來,他幾乎每天都要穿梭在懸崖間,媒體將他稱為「金頂蜘蛛俠」。彭文才每天的工作就是行走在護欄外的懸崖邊,清理遊客扔出的各種垃圾,護欄外的小道不足1米寬,旁邊就是數十米高的山崖。
彭文才走紅後, 有人感動,也有人不理解,稱 「我不扔垃圾,彭文才不就沒了工作。」而彭文才說:「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丟掉飯碗,也不願遊客亂扔垃圾。 」
市民劉女士:
宰客行為很鬧心
說到旅途中最讓人鬧心的不文明行為, 劉女士說:「以假亂真、欺客宰客。 」
提起自己的被宰經歷,劉女士至今記憶猶新,「只是普通的農家樂,一碗牛肉麵要價50元,感覺貴得離譜,不想在他家吃,組團的人員就明確告訴我們,如果不在他家吃飯,晚上就只能住條件較差的農家樂,這樣的遭遇真的很窩火。」劉女士稱因為參加的是當地一日遊,提前沒有籤任何合同,面對宰客行為雖然有拒絕的權利,但因為在山區,交通、住宿都不方便,即使明知道被宰,也很無奈。
外出旅遊本是愉悅身心的歡快之事, 可若遭遇霸道的宰客現象,輕則遊興全無,重則對旅遊目的地產生難以抹去的陰影。就商家而言,宰客雖可獲一時小利,卻難留回頭客,更抹黑城市形象。 面對宰客行為, 不僅需要道德的約束,更需要法律來保駕護航,不僅要對宰客商家毫不留情,更要嚴查與之相連的黑色利益鏈,讓宰客欺客行為不敢露頭,才能使旅遊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經典事例:
青島處分「天價蝦」事件責任人
10月4日,有網友爆料稱,在青島市樂凌路「善德活海鮮燒烤家常菜」吃飯時遇到宰客事件,該網友稱點菜時已向老闆確認過「海捕大蝦」是38元一份,結果結帳時變成是38元一隻,一盤蝦要價1500餘元。一時間, 「天價龍蝦」引發網友關注。
近日,青島市對「天價蝦」事件相關部門人員作出處分決定,對該店責令停業整頓並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告知,並對市北區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人停職檢查,對該區物價、旅遊等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
馬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