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16:02:01 3
專利名稱:多用途工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打入混凝土用釘時使用的支承工具,尤其涉及具有多功能的多用途工具,該多用途工具不僅可用於支承混凝土用釘,而且可作為錘子、射釘槍(スパツタ-)、起釘器、鋼絲鉗等使用。
通常,在工廠或家庭中需要備有用來打入混凝土用釘的工具、錘子、扳手、起釘器、螺絲刀、鋼絲鉗等工具,這些現有的工具分別僅具有一種功能,要將其分別保管,用時要一一找出,所以使得作業效率降低。
近年來,為了使一個工具具有多種功能,開發出各種多用途工具。
但是,現有的多用途工具只有2種或3種功能。即,只具有錘子和起釘器、鋼絲鉗和剪斷鋼絲及刮除電線包皮等類似的功能。不能使一個工具同時具有多種功能。
因此,在工廠或家庭中作業時,要準備各種工具,不僅要分別地保管這些工具,而且在用時必須一一找出這些工具,作業速度慢,作業效率低。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研究開發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用途工具,該多用途工具是在打入混凝土用釘用的工具上結合著多種功能,不象已往那樣要分別一個個地保管或搜尋各種工具,可以用一個工具進行全部作業,可提高作業效率。
本發明的多用途工具,儘管工具具有各種功能,但該工具的外形小,便於保管和攜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多用途工具,為了打入混凝土用釘,將杆與設在本體內部的可動部結合,左右手柄能夠以固定在本體下方的支軸為支點移動,其特徵在於,在上述本體的側端部下側形成著直線形齒部和傾斜形齒部,在上述左側手柄的上側一體地設有上下作動部,在該上下作動部的上面形成直線形齒部、U形齒部和傾斜形齒部,在上述上下作動部的下側形成支承面和起釘用槽,在上下作動部的側端面形成著六角槽,在上述本體的上部側固設著鋼絲鉗固定頭部,在從上述左側手柄長長延伸的支承部的端部設有鋼絲鉗可動頭部,在上述左右側手柄的可動板上分別上下地形成切斷部和電線孔,在上述左右手柄的握持部內側,上下地設有多個卡定突起,在上述左側手柄的肩部設有下部卡定突起,在上述右側手柄的上部左側端部設有朝向下方的上部卡定突起,形成固定支軸的軸設部的結合孔,在上述本體的側端部上部設有尖狀的打擊部。
圖1是表示本發明多用途工具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多用途工具使用狀態的局部剖側視圖。
圖3是表示將本發明多用途工具的左側手柄張開狀態的側視圖。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多用途工具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多用途工具使用狀態的局部剖側視圖。圖3是表示將本發明多用途工具的左側手柄張開狀態的側視圖。
本發明如圖1所示,在本體1的內部設有可動部2,在本體1的下側一體地設有軸設部3,支軸5固定在該軸設部3上,左右側手柄4a、4b能以該支軸5為支點左右移動,杆7的一端部形成有錘頭6,該杆7與上述可動部2的內側結合併可左右移動。
在左側手柄4a的上部右側一體地設有上下作動部8,在上下作動部8的上端面8a和本體1的側端部1a分別形成支承混凝土釘的支承槽9a、9b,突設於右側手柄4b上部左側的接合部10插入可動部2,由接合部10的端部緊密支承著杆7。
在本體1的側端部1a的下側形成著直線形齒部11a和傾斜形齒部11b,在上下作動部8的上面分別形成著直線形齒部12a、U形齒部12b和傾斜形齒部12c,藉助位於上部側的齒部11a、11b和位於下部側的齒部12a、12b、12c,執行扳手、管扳手、鉗子的功能。
在上下作動部8的下側形成長的支承面13,在支承面13的中央形成著起釘用槽14,執行起釘的功能。在上下作動部8的側端面形成著六角形槽15,執行杆扳手的功能。
在本體1的上部側固設著鋼絲鉗固定頭部16a,在從左側手柄4a的上部側長長延伸的支承部17的端部設有鋼絲鉗可動頭部16b,使鋼絲鉗固定頭部16a和鋼絲鉗可動頭部16b的齒部18以及切斷面19相對地結合,可執行鋼絲鉗的功能。
在左右側手柄4a、4b的支軸5的下部分別設有板狀的可動板20a、20b,在可動板20a、20b的上部形成切斷部21,在可動板20a、20b的下部分別形成不同粗細的電線孔22,可執行剪斷鋼絲和去除電線包皮的功能。
在左右側手柄4a、4b的握持部23的內側上部分別上下地設有多個卡定突起24,可執行除去螺旋式瓶塞的功能。在左側手柄4a的肩部25上,設有朝向上方的下部卡定突起26a,在右側手柄4b的上部左側端部設有朝向下方的上部卡定突起26b,用這些上下部卡定突起26a、26b可執行拔除王冠式瓶蓋的功能。
另外,在上述軸設部3設有結合孔27,可將螺絲刀的六角頭部插入其中進行結合。
在本體1的側端部1a的上方設有朝向上方呈尖狀突出的打擊部28,可執行打碎玻璃的功能。
下面,說明該構造的本發明多用途工具的作用。
本發明中,要想打入混凝土用釘(t)時,如圖2所示,用支承槽9a、9b夾持住混凝土用釘(t),將左側手柄4a往內側壓時,上下作動部8向上方加壓,混凝土釘(t)被支承槽9a、9b牢固夾住,所以,使混凝土用釘(t)的前端部、即本體1的側端部1a與混凝土壁等密接,再用別的錘子打擊錘頭6時,錘子的打擊力通過杆7傳遞到混凝土用釘(t),釘子被打入混凝土壁等內。這時,混凝土用釘(t)被支承槽9a、9b緊密支承著,錘子的打擊力通過杆7呈直線狀集中施加,所以,混凝土用釘(t)不彎曲,即使用小的打擊力也能將釘打入。
另外,使用形成在本體1側端部1a下側的直線形齒部11a和傾斜形齒部11b、以及形成在上下作動部8上面的直線形齒部12a、U形齒部12b和傾斜形齒部12c,可以作為扳手、管扳手和鉗子使用。
即,使六角螺栓的頭部或螺母位於各傾斜形齒部11b、12c間,將左側手柄4a向內側壓時,上下作動部8向上方加壓,螺栓或螺母被直線形齒部11b、12c緊密壓接,所以,可作為擰緊或鬆開螺栓螺母用的扳手使用。在管的上部側被直線形齒部11a和傾斜形齒部11b咬住、管的下部側被U形齒部12b夾著的狀態,管被緊密地壓接,所以可作為管扳手使用。使各種物件位於直線形齒部11a、12a間並將其握持住時,則也可以作為鉗子使用。
本發明的工具作為鋼絲鉗使用時,將左側手柄4a以支軸5為支點朝外側張開時,鋼絲鉗可動頭部16b離開鋼絲鉗固定頭部16a而產生間隔。在該狀態下,使各種物件位於間隔內後,向內側加壓左側手柄4a時,鋼絲鉗可動頭部16b與物件密接地被支承,所以,可進行握持住各種物件以及切斷功能等。
將左側手柄4a向外側拉,將形成在可動板20a、20b上的切斷部21和電線孔22擴開後,使要切斷的鋼絲或要除掉外皮的電線位於切斷部21或電線孔22內,向內側對左側手柄4a加壓時,就由切斷部21切斷鋼絲,或由電線孔22去掉電線的外皮,所以,可以執行切斷鋼絲或除去電線外皮的功能。
要打開螺紋式瓶塞時,用形成在左右側手柄4a、4b的握持部23內側的卡定突起24密接支承瓶塞的外周面,一邊向內側加壓一邊轉動左側手柄4a時,瓶塞的外周面在被卡定突起24壓接著的狀態轉動而開啟。當要打開王冠式瓶塞時,將上部卡定突起26b掛在瓶塞的上面,朝著內外側調節左側手柄4a,將下部卡定突起26a掛在瓶塞的下端部後,往上方提,瓶塞便被打開。
要拔掉已打入的釘時,將釘的頭部插入起釘槽14內後,用支承面13拔釘。
另外,把杆扳手的端部插入六角槽15內,將另一端部結合在形成於螺栓頭部的槽內,可擰緊或擰松螺栓。可將各種杆扳手或套筒扳手的頭部結合在六角槽內。
把另外的螺絲刀的頭部插入結合孔27時,可以鬆開或擰緊螺釘。
把本發明的工具放在車輛等上,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使乘客逃出而需要打破玻璃時,可用打擊部28的前端部打破玻璃,即使用小的力也能容易地將玻璃打破。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工具不僅具有打入混凝土用釘的功能,而且具有扳手、鋼絲鉗、起釘器、起瓶塞、剪斷鋼絲、去除電線包皮、打破玻璃等多種功能,所以,不必象已往那樣要保管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種工具,在用時也不必一一找出,可縮短作業時間,提高作業效率。
另外,儘管多種功能集合於一個工具上,但工具的外形不大,可以使外形最小化,便於保管和攜帶。
另外,本發明的工具無障礙地將所需的功能綜合在一起,所以,在工廠或家庭中使用非常方便。
權利要求
1.多用途工具,為了打入混凝土用釘,將杆(7)與設在本體(1)內部的可動部(2)結合,左右手柄(4a、4b)能夠以固定在本體(1)下方的支軸(5)為支點移動,其特徵在於,在上述本體(1)的側端部(1a)的下側形成著直線形齒部(11a)和傾斜形齒部(11b),在上述左側手柄(4a)的上側一體地設有上下作動部(8),在該上下作動部(8)的上面形成著直線形齒部(12a)、U形齒部(12b)和傾斜形齒部(12c),在上述上下作動部(8)的下側形成支承面(13)和起釘用槽(14),在上下作動部(8)的側端面形成著六角槽(15),在上述本體(1)的上部側固設著鋼絲鉗固定頭部(16a),在從上述左側手柄(4a)長長延伸的支承部(17)的端部設有鋼絲鉗可動頭部(16b),在上述左右側手柄(4a、4b)的可動板(20a、20b)上分別形成著切斷部(21)和電線孔(22),在上述左右手柄(4a、4b)的握持部(23)內側上下地設有多個卡定突起(24),在上述左側手柄(4a)的肩部(25)設有下部卡定突起(26a),在上述右側手柄(4b)的上部左側端部設有朝向下方的上部卡定突起(26b),形成著固定支軸(5)的軸設部(3)的結合孔(27),在上述本體(1)的側端部(1a)的上部設有尖狀的打擊部(28)。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中的多用途工具,它包括:直線形齒部(11a)和傾斜形齒部(11b),上下作動部(8),直線形齒部(12a)、U形齒部(12b)和傾斜形齒部(12c),支承面(13)和起釘用槽(14),六角槽(15),鋼絲鉗固定頭部(16a),鋼絲鉗可動頭部(16b),切斷部(21)和電線孔(22),多個卡定突起(24),下部卡定突起(26a),上部卡定突起(26b),形成固定支軸(5)的軸設部(3)的結合孔(27),尖狀的打擊部(28)。
文檔編號B25F1/00GK1339347SQ00124069
公開日2002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25日
發明者姜在烈 申請人:姜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