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電影觀後感
2023-07-24 02:44:03 1
孔繁森很普通很平凡的一個人,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情。但這些平凡為什麼就奏響了一首不凡的讚歌呢?
孔繁森電影觀後感_第1篇
在西藏高原,在齊魯大地,在全國各地,一個響亮的名字傳遍城鄉。這個名字就是孔繁森。孔繁森生前兩次赴藏,歷時十載,為西藏的建設、發展和穩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同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94年11月,時任西藏阿里地委書記的孔繁森不幸以身殉職,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獻之歌、奮鬥之歌。
西藏高寒缺氧,自然條件差,工作、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阿里地區又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可是,孔繁森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對待這些困難,忘我工作。他嚴以律己,清正廉潔,從不利用職權為個人謀私利,相反他還用自己不高的收入長期收養藏族孤兒,經常為患病的藏胞送醫送藥,為有困難的藏胞慷慨解囊。
每到一個地方,孔繁森都努力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在崗巴縣工作期間,他和群眾一起收割、打場、挖泥塘;在拉薩工作期間,他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鄉辦、村辦小學;擔任阿里地委書記後,他跨高山、涉深谷、過草原、訪藏胞,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全地區106個鄉他跑了98個。他團結和帶領當地幹部和群眾為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而奮鬥,贏得藏族同胞的愛戴和尊敬。
孔繁森同志是新時期黨員幹部的模範,是阿里人民的好書記。在阿里期間,孔繁森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為加快阿里的經濟發展,加強民族團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殫精竭慮,忘我工作。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是天下的人要為天下人著想為天下的人謀福利,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為西藏地區人民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但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努力學習專業科學文化知識,要關心國家大事、國計民生,做到身在校園心繫天下,爭取成為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
孔繁森電影觀後感_第2篇
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但歷史將不斷證明,有一種精神永遠不會失落!崇高、忠誠、奉獻,將超越時空,成為人類永恆的追求。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在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中共阿里原書記——孔繁森。
假如人生是汪洋中的一條小船,那麼,志向是方向盤,工作是發動機。沒有志向則船無往,只能在大風大浪中暈頭轉向,隨波逐流,終無所成;不努力工作,縱然有了方向,也只能是守株待兔,停滯不前。立志是非常重要的,人只有樹立遠大的志向,才能有目標有方向地去學習,去工作。孔繁森也正是為了西藏阿里,獻出了自己的一生。
記得他來到西藏,第一次主持會議的時候,他不是侃侃而談,不是氣宇軒昂,不是決心如山倒,也不是誓言重重。他只是平淡地說了聲:「你們會在我心中。」正是這個看似平凡的志向,拉開了他西藏工作的序幕。為他光輝的歷程抹上了濃重的一筆。
江澤民爺爺曾指出,領導幹部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孔繁森就是這樣的典範。
忘不了多少個夜晚,他在屋角沉思;忘不了多少個白晝,他在黃土沙中奔波;忘不了他踏遍了每戶人家的門檻,慰問了每個老人,鼓勵過每個孩子,幫助過每個家庭;也忘不了他曾收養過兩個孩子,對他們關懷備至,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他的心中裝著的始終是藏族的孤兒,藏族的老阿媽、老阿爸。
他「吃的是草,擠出來的奶和血。」孔繁森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的精神永遠刻在藏胞的心裡,他的光輝形象在全國人民心中永存。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一定要有顯赫的聲譽,但必須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抗美援朝的老英雄李玉安、井玉琢,引功埋名幾十年,默默奉獻。他們雖名不顯世、譽不驕人,但又何嘗不是具有崇高精神的共產黨員呢?
無私奉獻是時代的需要,是孔繁森給我們這代人——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呀,指引我們向前向前再向前。
「冰山愈冷情愈熱,耿耿忠心照雪山」正如孔繁森在一首詩中所寫,他把自己的一顆火熱的心獻給了西藏高原,獻給了黨的事業。他對藏族同胞的愛,他對祖國人民的愛。
孔繁森電影觀後感_第3篇
如今的社會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高科技、外來文化充斥著大街小巷,街道上到處長的是流行歌曲,時髦青年嘴裡張口閉口都是一些讓人聽不懂的新詞彙,幾乎每個年輕人一說起明星人物都會眉飛色舞。對他們的來歷,出身是如數家珍,對他們的風採是敬仰萬分,但如果你問他們什麼是奉獻精神?恐怕幾沒有幾個人可以完整的告訴你了。
是時代改變了人的思想還是人的觀念遷就了社會的發展?這是一個高深的社會問題,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能力去質疑它,也沒有能力去改變它。我能做的只是在內心萬分呵護一些人曾經追求了一生的那種信仰,他們所守護的,也許就是人的一種心勁,是那種能讓人在危難之際爆發無窮動力的力量源泉。放假需要我們看愛國電影,卻不知道有哪些,搜索百度查找的情況下找到了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很老的電影,1995年由陳國星導演拍攝,那時候我還只有三歲,到現在時過17年,這部老電影慢慢被人們遺忘,但是我相信它存在於長我們一輩人的心中。
隨著悠揚的歌聲響起,我的心緒不經意間已經漂到了那高原的茫茫雪域之中。。。。。。
同所有的偉大人物相提而論,孔繁森只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和那些曾經被萬人所津津樂道的奇聞逸事。經歷傳奇來說,他所做的一切似乎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不置一提。同那些被流芳百世,千古傳唱的名言名句,詩詞歌賦相論。他也沒留下什麼豪言壯語。
一切似乎都不能比。孔繁森已早離我們而去。他應該是停留在上一世紀的一個坐標,但是現在流行的一切又怎麼可以和他所為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相比。人不能沒有精神,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更不能沒有一個精神坐標、精神指南。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奉獻。民族的進步也正是靠了這許多人的標新立異。但我們不要忘記了那些曾經為我們有今天這樣一個可以充分發展自己空間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也不要忘記了那些在無名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所有我們應當景仰的人。
隨著情節的深入,我仿佛看到了他火熱的心,看到了那個熱血沸騰的年代。在那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高的地方,在世界上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雪域高原阿里,在沒有被外來文化所侵蝕的那片淨土上升起了一顆讓所有人都時代銘記的新星——孔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