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葛亮如何寫作(葛亮飛發獲華語青年作家獎)
2023-07-23 20:20:49 3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李心月
伴隨著金秋十月的馨香,華語青年作家獎來到了第六屆。10月17日上午10點,由成都市文聯《青年作家》雜誌社、華西都市報社、封面新聞聯合主辦,由大邑縣安仁文博產業功能區管理委員會協辦的第六屆華語青年作家獎在安仁古鎮頒出九大獎項(中篇小說獎1名主獎,2名「雙子星」獎;短篇小說獎1名主獎,2名「雙子星」獎;非虛構作品獎1名主獎,2名「雙子星」獎)在現場一一揭曉。其中葛亮《飛發》獲中篇小說主獎。
組委會給葛亮《飛發》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葛亮是位眼光敏銳的作家,他有宏大的敘事企圖,寫作內容和對象常需眾多歷史線索、風貌和素材來支撐,因此他的小說總是顯得耐心、考究。《飛發》是一篇強烈彰顯了作者寫作風格和寫作方向的中篇小說。小說圍繞理髮行業及其傳統展開,文筆細膩,敘寫考究,看似日常生活化的內容裡,包含著經得起考證的歷史風貌,作者筆下悉心寫出的老香港城市圖景和理髮行業的大小物事,讓讀者仿佛看到了老港劇裡悉心搭建起的琳琅滿目的影棚。在這樣的活色生香之下,傳統行業的發展變遷、每一位從業者的個人命運、歷史的無常推進都是真實而又沉重的命題。作者的情感也正是在這些復活的城市光景中,得以完美呈現。」
季亞婭代葛亮領獎
受疫情影響,葛亮無法來到成都安仁領獎。他也錄製一段出鏡視頻,表達他的獲獎感言,「首先非常感謝華語青年作家獎組委會及各位評審對《飛發》這部小說的肯定。這篇小說發表於去年的《十月》雜誌。 也在金秋十月,獲得華語青年作家獎,對我有著特別的意義。這篇小說寫的是一群人對自己行業的堅守,也在處理傳統與現實,歷史與代際的一些問題。我想任何一個文化形態的成長,都伴隨著文化基因的內部枯榮。這也是每個創作者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這次未能到現場領獎,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遺憾。我懇請《十月》雜誌副主編,也是《飛發》的責編、我的好友季亞婭老師代我領獎。」在視頻最後環節,葛亮還說,「請允許我再次表達我誠摯的感謝和祝福:希望各位因為文學而走到一起的朋友們,彼此扶持相守,筆下生光。」
葛亮,原籍南京,現居中國香港。文學博士,在高校任職。著有《北鳶》《朱雀》《七聲》《戲年》《謎鴉》《浣熊》《問米》《瓦貓》等小說。長篇小說兩度入選「亞洲周刊華文十大小說」,並獲2016年度「中國好書」「華文好書」評委會特別大獎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