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方位吉兇表(如何確定八卦方位吉兇)
2023-07-27 16:20:21 3
五行八卦口訣
古來就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的說法。八卦方位的五行口訣又有哪些呢?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八卦方位的五行口訣,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八卦方位的五行口訣
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震仰盂、艮覆碗;兌上缺,巽下斷。
乾三連西北開天;(乾卦是三橫相連接的,八卦方位在西北方,代表天的符號,開天闢地嘛,故先天數為1。)
坤六斷西南八地。(坤卦是三橫中間斷為六個小段,八卦方位在西南方,代表地的符號,萬物生長於地,歸於地,故先天數為8。)
兌上缺西方雙澤;(兌卦是三橫上一橫缺個口,八卦方位在正西方,代表澤的符號,先天數為2。)
巽下斷東南無風。(巽卦是三橫下一橫斷開,八卦方位在東南方,代表風的符號,先天數為5。)
艮覆碗東北齊山;(艮卦是三橫上一橫是實的,下兩橫是虛的,象打翻的碗那樣,八卦方位在東北,代表山的符號,東北方總是山比較多,齊同七,先天數為7。)
震仰孟東方四雷。(震卦是三橫下一橫是實的,上兩橫是虛的,象缽盂那樣,八卦方位在正東方,代表雷的符號,先天數為4。)
離中虛南方真火;(離卦是三橫中間那橫是虛的,上下兩橫是實的,八卦方位在正南方,代表火的符號,三昧真火,故先天數為3。)
坎中滿北方六水。(坎卦是三橫中間那橫是實的,上下兩橫是虛的,八卦方位在正北方,代表水的符號,先天數為6。)
八卦相錯重疊生;(八卦其實就是由這八個符號兩個相重疊而來,八八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化萬象。(雖然只有64卦,就象人體遺傳基因的64個密碼一樣,能代表宇宙萬物。)
天地造化定乾坤;(天在上,地在下,天地運轉使萬物得以生長繁衍,這是總綱。)
雷厲風行必相薄。(雷和風往往會同時出現,薄是接近的意思,代表順暢,快速的含義。)
山澤相連可通氣;(山和澤在一起必是好風水,因為山之勢、水之氣,相輔相成。)
水火相剋不相射。(水和火相剋,看起來不相融,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白天太陽在天空,而晚上月亮在天空,相互輪轉,不相互照射,都各自運行不息,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了。)
五行八卦預測的口訣
人不為己天地滅;(人只要不自私,不只是為了自己謀福利,他可以放心的去做任何事情,天地都沒了,天地都管不了你。)
信口開河可通神。(只要你的心能相信的話,隨便你怎麼說,所預測的結果都是準確的,是和神靈所相通的。)
言詞表達需注意;(在說話的時候語言表達很重要,要把不好聽的說好聽,把好聽的說的動聽。比如你想說這個人很胖,你要說他身體好、有福相、討人喜歡;比如你想說這個人很瘦,你要說他很精幹,精神好;比如你想說一個人和老婆身高不般配,一個很高,一個很矮,你要說陰陽平衡。等......)
恰如其分通天理。(在那樣的環境或磁場內,不加一分也不減一分,加一分,過了,減一分,不夠,說的恰到好處,說的對方不斷的點頭就好。這和天的道理是一樣的。)
兩兩相剋叫制約;(當你說到五行相剋的時候,要以制約、控制約束、平衡制約來表達。)
生生不息為有利。(當你說五行相生的時候,要以源源不斷的幫助、有利、有好處等來表達。)
陰陽重疊必相吸;(當五行有陰陽性質的時候,要說相互之間的聯繫很深,是相吸引的。)
同類比和陰陽理。(當五行陰陽性質相同時,要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來打比喻。)
八卦象數口訣
象中有數數中理;(萬事萬物的現象之中,一定存在著定數12345678......,而定數之中又包含道理:五行生剋制化。)
以道觀象明數理。(我們觀察事物時要以道(自然的真理)來看,從而知道了這些現象中的定數與五行生剋制化。)
以理言事真無比;(然後以五行生剋制化的理來判斷事物,把結果表達出來,就是預測的正確結果。)
不可不信妙無許。(學會了這些道理,是妙不可言的,就像掌握了未來那樣,很是自在。)
心若無欲心則靈;(在預測時,心中如果沒有任何的貪婪與自私的話,心就一定靈驗,心所想的就是準確的預測結果。)
心無掛礙言出行。(在判斷事物時,不要懷疑自己,放心,沒有任何的障礙,說出來一定會應驗。)
法外無法無定法;(預測方法就這麼簡單,完全是在易經範疇之內的,但方法也不是固定的,要活學活用啊。)
不拘古法心為法。(不要拘泥於原先人們的那些預測的方法,以自己的心為主才是好方法。)
注意事項:心血來潮讀易經;(我讀易經是心血來潮讀的,這裡主要是讀《易傳》,易傳是易經的解釋,又稱十翼,是給易經裝的十支翅膀,畢竟易經是上古人士作的,我們看不懂,也不必看懂,只要理解了易傳的含義,把握其中的精華所在,然後和自己的體悟融會貫通,但一定要熟記64卦的掛名就可以了。易經一定有它簡易的一面,我們就從簡單的入手就好。)
讀懂易經神來到。(其實,讀懂易傳足夠了,根本就不必去再讀易經原文了,就像自己就是神仙那樣,很舒服自在。)
順手拈來八卦象;(預測未來完全是任憑心血來潮、隨意找出卦象來。)
鬼使神差不枉然。(就算是寫錯了八卦,搞錯了卦理,說出來的結果也是準確的,就這麼怪。)
世間本無善與惡;(其實啊,人世間並沒有善與惡的分別,只是人們自己分開來的。)
因果循環天理合。(宇宙間只有因果的天理在循環。)
吉中有兇兇藏吉;(其實,所有的事物皆是如此,好事情中總是有不完美的地方,壞事情中也有好的地方。)
居安思危便化無。(如果能做到順境中考慮到逆境會到來的話,做好預防措施,逆境就永遠不會來到,兇也能化為吉了。)
如何用八卦看風水
八卦怎麼看風水?是羅盤吧?
風水的真知識很難網上書上會有。。
風水學中四個吉位和四個兇位,各適合擺放什麼?忌諱擺放什麼?
四個兇位擺放雜物贓物,四個吉位擺放潔淨的人們常用的物品。忌諱髒淨混放。至於適合擺放什麼換要根據一個人的出生年月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八卦六十四位是哪些方位
通行本《周易》分《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與他經不同之處,即是先有卦象,而後系以卦、爻辭。清胡渭在《易圖明辨題辭》中說:「古者,有書必有圖,圖以佐書之不能盡也。凡天文、地理、鳥獸、草木、宮室、車旗、服飾、器用、世系位諸之類,非圖則無以示隱賾之形,明古今之制。故《詩》、《書》、《禮》、《樂》、《春秋》皆不可以無圖,唯《易》則無所用圖,六十四卦二體六爻之畫,即其圖矣。」針對《易經》而言,的確,歷來人們就把六十四卦的爻畫本身視為「易圖」,而不就卦、爻辭的文字意義畫出什麼「圖」。這《易經》的六十四卦爻畫圖象,就是《易經》本圖。
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量「易圖」,幾乎全是針對《易傳》有關文字而畫出的圖。雖然六十四卦圖象是「易圖」,但是卻是屬於《易經》的圖。《易傳》本身全是文字,人們陸續作了一些「圖」,目的也是為了 「佐書之不能盡」。「看圖識字」,圖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既然其他五經的文字需要「圖」,則《易傳》的文字也需要用圖。所以,片面強調《周易》「無所用圖」,是胡渭出於他那個時代的需要而發的議論。事實上,胡渭之後,人們還在用圖,甚至還在不斷地畫出新的「易圖」。《易經》有六十四卦圖,的確可以「無所用圖」,《易傳》全是文字,需要「用圖」佐其不能盡。
宋人鄭樵在《通志》中說:「《易》雖一書,而有十六種學。有傳學,有注學,有章句學,有圖學,有數學,有讖緯學。安得總言易類乎?」又說:「圖,經也;書,緯也,一經一緯,相錯而成文。圖,植物也;書,動物也,一動一植,相須而成變化。見書不見圖,聞其聲不見其形;見圖不見書,見其人不聞其語。圖,至約也;書,至博也,即圖而求易,即書而求難。古之學者,為學有要,置圖於左,置書於右。索象於圖,索理於書。故人亦易為學,學亦易為功。」正因為如此,人們就《易傳》文字作了一些「易圖」,也是情理中事。至於所作之圖的「水平」,自然是有高亦有低。關鍵則在於「學者」如何「為學有要」,有選擇地索象。
《易經》之有圖,當在有文字之前,卦、爻辭是繫於六十四卦圖象之後的。《易傳》之有圖,也很古老。絕不是如同清代四庫館臣所說,是「至宋而象數中復歧出圖書一派」。事實上,只不過是宋代人所作「易圖」較多,並且能大量保留下來而已。有關《易傳》之圖,當然是先有文字而後出圖。至於有的古人認為《易傳》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是聖人則了什麼「黃河」所出之圖與「洛水」所出之書而畫卦,那只是他個人的理解而已。我們「為學有要」,就是要通過對「易圖」的研究和分析,弄明白古人的圖和圖說,哪些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沒用的。
第一圖:易經本圖
我們把《易經》中的文字去掉,就會得到六十四卦的「易經本圖」。又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變」,則上經可畫出十八個卦象,下經亦可畫出十八個卦象。這樣一來,就會得到上面所列的圖。該圖六十四卦的次序是: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
鹹、恆、遯、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中孚、小過、既濟、未濟。
因為《易傳》中的《序卦》是就《易經》六十四卦的這一次序而系的文字,所以後人就稱此圖為「序卦圖」。從正本清源的角度來說,去掉《易經》中的文字,只留下六十四卦圖象,這樣的圖是最早的「易圖」,是早於通行本《易傳》文字的圖。《序卦》的文字是後出的,雖然其敘述卦義依照了通行本《易經》六十四卦的次序,但是「圖」卻是《易經》中早已存在之圖,並非是依照《序卦》文字所出之圖。所以,稱之為「序卦圖」是有商量的。
第二圖:《易傳》本圖
《易傳》有十篇文字,通常稱作「十翼」。「十翼」之名,當附為《易經》羽翼之義。「傳」學為註解「經」學而作。傳說「十翼」出於孔子,所以其地位很高,就一直與《易經》合為一體,而稱作《周易》流傳下來。
《易傳》全是文字,我們所謂的「易傳本圖」,其定義是:《易傳》中的有關文字是據有關之圖而寫出。也就是說,先有了有關的圖,而後方有有關的文字。這樣的圖,我們目前只能找到一幅。這就是《說卦》中一段文字所表達的「易圖」。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言: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我們從《說卦》這一段文字的描述可知,八卦是有方位屬性的,而且是在《說卦》成文之前就有這樣的方位布局。有卦畫圖象的方位布局,就是一幅圖。其次序是震(東方)、巽(東南方)、離(南方)、坤(西南方)、兌(西方)、乾(西北方)、坎(北方)、艮(東北方)。
《管子·四時》曰:「東方曰星,其時曰春;南方曰日,其時曰夏;西方曰辰,其時曰秋;北方曰月,其時曰冬。」《說卦》所言八卦方位,震居東方,為春季,所以「萬物出乎震」;離居南方,為夏季,所以「萬物皆相見」;兌居西方,為秋季,所以「萬物之所說」;坎居北方,為冬季,所以「萬物之所歸」。
《帛書·要》曰:
孔子繇《易》,至於《損》《益》一卦,未嘗不廢書而嘆,戒門弟子曰:二子!夫損益之道,不可不審察也,吉兇之□也。《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萬物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之室也,故曰《益》。《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物之所老衰也,長夕之所至也,故曰產。
從孔子這段話中可知,他是就一幅八卦方位圖說話。《益》下震上巽,自初爻上行到上爻,是自震順時針右旋,自春季流行到夏季,故有「春以授夏之時」與「長日之所至」之說;《損》下兌上艮,自初爻上行到上爻,是自兌順時針左旋,自秋季流行到冬季,故有「秋以授冬之時」與「成夕之所至」之說。顯然,孔子這裡就《說卦》所言八卦方位圖說話,就說明這樣的八卦方位圖是早就存在著的。宋人依據《說卦》有關文字,畫出了這樣的八卦方位圖,並命名為《帝出震圖》,只不過是把原圖復原而已。在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不少的人提到了這樣的八卦方位。如《周髀算經》:「冬至從坎,陽在子,日出巽而入坤,見日光少,故曰寒;夏至從離,陰在午,日出艮而入乾,見日光多,故曰暑。」他如《黃帝內經》、《神異經》、《十洲記》、《淮南子》、《易乾鑿度》、《易通卦驗》、《春秋考異郵》等等,都有關於這樣的八卦方位的描述。今見唐代的銅鏡實物(藏陝西省博物館),其背面就有這樣的八卦方位圖案,而《重修宣和博古圖》載隋十六符鐵鑑和唐十二辰鐵鑑等,其背面也有這樣的八卦方位圖案(見下圖)。《道藏·洞真黃書》(自說出東漢安帝元年,公元142年)所載二幅《八卦九宮圖》,其八卦也是這樣的方位布局(見下圖)。
自宋代邵雍說「乾坤縱而六子橫」(見《觀物外篇》)之後,人們作出了「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艮西北,震東北,巽西南」的八卦方位圖,並有人稱之為「先天八卦方位圖」,於是《說卦》所言的這幅八卦方位圖,就被有的人稱之為「後天八卦方位圖」。從圖出世的時間上說,卻是「先天八卦不先,後天天八卦不後」。至於邵雍稱這樣「震兌橫而六卦縱」的圖為「文王八卦」,則是因為他把「乾坤縱而六子橫」圖稱之為「伏羲八卦」。在邵雍之前,並沒有什麼「文王八卦」的稱謂。
我們以上所列「易經本圖」與「易傳本圖」二圖,完全是從《周易》開卷之後得出的易圖。雖然一是明顯的,一是隱含的,但卻都是《周易》原本應該有的圖。有人說,《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一段文字,也是說的一幅「八卦方位圖」。這其實是宋代邵雍的意見。他說:「天地定位一節,明伏羲八卦也。」(見《觀物外篇》),於是就有了「乾坤縱而六子橫」的八卦方位圖。然而,他又說:「乾坤定上下之位,離坎列左右之門。」如此,「乾坤縱而六子橫」的八卦圖就不能說是一幅二維平面圖,而應該是三維立體圖。「乾坤定上下之位」,即是乾上坤下的「天地定位」,而不是「乾南坤北」的「天地定位」。「乾坤縱」是說上下的方位,「六子橫」是說平面的方位。正確理解邵雍這一段話,原來平面上只是有六卦(震對巽為一橫,坎對離為一橫,艮對兌為一橫,是為「六子橫」)。朱熹《周易本義》卷首所列《伏羲八卦方位》圖說「邵子曰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兌東南巽西南艮西北」,並不是邵雍的原話,是朱熹間接引用他自己所理解的邵雍「本意」。我們今天不能把這一引用斷句作:「邵子曰:『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兌東南、巽西南、艮西北。』」(關於朱熹對三大易圖的改造問題,我們在以後的講座中會涉及到。)
八卦的八個方位是什麼?
八卦符號:
乾:乾三連坤:坤六斷震:震仰盂艮:艮覆碗
離:離中虛坎:坎中滿兌:兌上缺巽:巽下斷
(一)八卦歌訣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二)八卦代數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東北。震:東。
巽: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
(四)八卦所屬
乾、兌(金);震、巽(木);坤、艮(土);離(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兌(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離(火),離(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兌(金)。
乾、兌(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離(火),離(火)克乾、兌(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兌旺於秋,衰於冬;震、巽旺於春,衰於夏;
坤、艮旺於四季,衰於秋;離旺於夏,衰於四季;
坎旺於冬,衰於春.(四季是指每個季節的後一個月)
(七)八卦所對應的五行:
金-乾、兌 乾為天,兌為澤
木-震、巽 震為雷,巽為風
土-坤、艮 坤為地,艮為山
水-坎 坎為水
火-離 離為火
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
五行相剋:金木土水火
八卦中各代表什麼方位,意思?
【八卦中各代表什麼方位,意思?】
乾:西北。坎:北。艮:東北。震:東。巽: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
《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用「一」和「--」符號,每卦由三爻組成;以「一」為陽,以「--」為陰。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具體符號表示見下面的『八卦符號』。《易經》六十四卦皆由八卦兩兩相重組成。八卦起源於原始宗教的佔卜。《易傳》作者認為八卦主要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每封又象徵多種事物,並認為「乾」、「坤」兩卦在「八卦」中佔特別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