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黨員觀看電影《楊善洲》有感

2023-07-28 02:20:43

  《楊善洲》電影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堅持一輩子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的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一個一身正氣問心無愧的人。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電影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觀看《楊善洲》有感

  《楊善洲》,此片用真實的故事帶來平凡的感動,以一個極具感染力的藝術形象傳遞出強大的精神力量,在觀眾中引起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閒暇之餘,我也懷著崇敬的心情觀看了這部電視劇,著實被時代先鋒楊善洲的模範事跡和崇高品格所折服,深受教育,淨化心靈。

  本片講述了楊善洲在擔任保山市施甸區、縣和地委主要領導期間的20年時間裡,帶領當地村民在艱難的環境下廢寢忘食,無私奉獻,在農業生產和水利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保山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在1988年退休以後,他放棄進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縣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22個春秋,建成了面積8萬畝,林木覆蓋率達97%以上,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總價值達到3億多元的林場,並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該劇源於現實生活,構思巧妙,從細節刻畫人物性格,以情動人,生動真實地反映出楊善洲捨棄個人利益,為老百姓謀福祉的光輝偉岸且平凡自然的個人形象,極具說服力和震撼力。

  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堅守信念的人,一個大公無私的人,一個把畢生精力獻給人民的人。

  在擔任保山市地委書記的20年時間裡,楊善洲始終身體力行,衝鋒陷陣,與普通百姓一道奮戰在革命生產第一線,在當地,村民們都親切稱楊善洲為「草帽書記」,他很少呆在辦公室裡,一年大多數時間都深入鄉村,調查研究,為村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頭頂一個草帽,腳踏一雙草鞋,隨身帶著鐮刀和鋤頭等各種農具,碰到插秧收稻等類似的農活,總少不了這位老書記的身影,他熟知當地農業生產狀況,總是以如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作為工作重點,時刻將百姓的實際問題當做優先解決的頭等大事。他當官不擺譜,有權不濫用,1964年,楊善洲擔任施甸縣委書記時,組織上提出把他愛人的戶口改為城鎮戶口,被他謝絕了;1978年,組織上出臺政策,地、師級領導幹部,家在農村的妻子、母親、不滿16歲的子女可以轉為城鎮戶口,當時組織已經將報告打上去了,當楊善洲得知後,又被他堅決撤銷了,他說:「身為領導幹部,我應該帶個好頭,我相信我們的農村能建設好,我們全家人都願意與這裡的村民同甘共苦建設家園。」

  為了兌現「退休後為鄉親們辦一兩件有益的事」的承諾,楊善洲婉言謝絕組織上讓他到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請,執意回到家鄉施甸縣大亮山種樹,面對生態環境遭到極大破壞,山光水枯,空曠荒涼的大亮山,他立志將這裡改造成一片綠洲,從此在這片他深愛的土地上一待就是22年,在這22年時間裡,他傾盡所能,一心撲在植樹造林的事業上。起初,山上環境異常艱苦,沒有住的地方,老書記和其他人一起帶著帳篷,吃著自己栽種蔬菜,而最為棘手的是栽種樹苗短缺,資金又非常緊張,這讓楊善洲絞盡腦汁,最後他決定去城裡撿拾路邊的果核,這一舉動馬上在當地成了最大的新聞,「原地委書記上街撿果核」,不解的市民議論紛紛,可楊善洲不在乎,他滿腦子想的是如何節省開支,早日實現心中夙願。每年瑞陽花市是保山的傳統節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節,他都會發動全林場員工上街撿果核,如今,那些小小的果核,都已在楊善洲的眼前開花結果,也將大亮山裝扮的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有人為楊善洲算過一筆帳,一畝地鍾200棵樹,5.6萬畝就是1120萬棵,一棵樹按照最低價30元算,那就是3個多億。對此,還有人質疑,這個老書記就是想退休以後撈一把,等幾萬畝林成才以後,他個人就可以從中得到非常可觀的收入。其實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2年間,楊善洲每月的生活補助標準最多的時候也只有100元,很多時候,他都是自掏腰包解決林場生產生活上的困難,有鑑於此,保山市政府給予楊善洲一次性獎勵20萬,而他卻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第一中學,用於教育事業,將6萬元捐給林場和附近的村田搞建設,僅餘出4萬元留給了自己的老伴。

  楊善洲同志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身先士卒,大公無私,淡泊名利,一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真心實意為群眾謀福利。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在楊善洲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中,他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黨性修養詮釋了共產黨員這個響亮的名字,堅守了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更加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黨的十八大報告也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做出了重要部署,有針對性的提出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堅持實幹富民、實幹興邦,用於開拓,勇於擔當,多幹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科學發展,需要在全社會範圍內持續弘揚傳承「楊善洲精神」,大力倡導堅守信念,求真務實,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的社會主義新風尚。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就像一面旗幟,鼓舞士氣,更像一個燈塔,指引前進的方向。作為新時代的民航人,尤其是我們青年一代民航人,應該從「楊善洲精神」中汲取力量,從他的模範事跡中深刻領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將對這位老書記的感動和崇敬之情轉化為實際工作的強大動力,立足本職,愛崗敬業,踏實進取,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和紮實的工作作風,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更大的貢獻,為早日實現民航強國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篇2:觀看《楊善洲》有感

  因身處基層,對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也僅僅是在電視上略知一二,至後也沒看報深究,總覺得他不過是每年湧現出一大批感動中國的人物的平常一個,最近,CCTV—6推出的電影《楊善洲》,我看後,心靈震撼了,被他的的事跡感動得淚眼模糊,我是一個不善於寫電影觀後感的人,但這一次,我懷著感動和崇敬的心,寫了如下文字,不為別的,只為我們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太缺少這種精神的人——一種有著像他哪樣有著如此家、國情愛的人,緬懷逝者,警示生者。

  楊善洲,一位雲南保山市老地委書記,退休之後,放棄了到大城市安度晚年的機會,回到家鄉植樹造林,沒要國家投資一分一釐,全部自己籌資,承包大亮山,臨死之時,他把自己經營20多年,現值1億,林木成材後價值3億多元的林場無償地捐贈給國家。這種奉獻精神,不正是一個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的真實體現嗎?從楊老蒼老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我們共產黨員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品質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繁榮昌盛的最基本原動力,從楊老的身上,我看到了我們民族的脊梁,共產黨員的品質和國家的希望。

  楊老是一個對黨絕對忠誠,對人民絕對熱愛的,他一生堅守信念,公而忘私,有著「先國後有家」理念,公道正派,從不以權謀私,胸懷天下,只有這樣的境界,才能堅持數十年放棄功名利祿,默默上山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楊老一生淡泊名利,惟有此,他一生光明磊落,不為權、利、私情為困,活得堂堂正正,心底無私天地寬,試想,一個人如果整天圍繞一個「私」字打轉,整天被房子、票子、車子,位子搞得焦頭爛額,他有這樣的境界和氣度來造福人民,我想恐怕會淪落成為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汙吏,成為歷史和人民的罪人,有人說,楊善洲一生確實是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可他對不起自己的家人,說此話者,恐怕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價值觀和榮譽觀,或許你根本就沒有楊老那種包容萬物的偉大胸襟,楊老雖然沒有給妻子兒女留下什麼可以值錢的東西,但留給兒女們那種清正廉潔、艱苦創業,甘於清貧,永恆堅持的人格精神勝似黃金白銀,比房子位子值錢千萬倍,楊老,你不要對自己的親人感到愧疚,因為你給了他們比物質財富更加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將會從中受益一生,何況在你的心上,你深愛的大地是你的母親,我們都是你的子女。

  通過對楊善洲先進事跡的學習,我們要學習他那種淡泊寧靜的心態,只有心態平和,才能有高遠的境界,才能有天下為公的氣魄,在實際工作,我們要立足自身崗位,著眼當下,做好本職,職業無高賤,做到極致就是事業,只有普通的崗位,沒有平凡的人生,要像楊老那樣活得有感天動地,不可渾渾噩噩一生,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貢獻的人,當你老年回首往事時,最起碼還有一二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到那時,你會在心底裡發出「自信人生數十年,會當擊水三千裡」的豪邁,不然只能庸俗地行屍走肉肉地白來世一遭。

  我們要學習楊老那種堅韌不撥的品質,人生有不同選擇,這本無可厚非,但一旦選定目標,就要不畏艱難險阻,堅定自己的意志,頑強拚搏,心態不能浮躁,勤懇耕耘,終能收穫,在現實工作中,我們要熱愛自己現在的本職工作,不能好高騖遠,堅持不渝,艱苦奮鬥,陽光總在風雨後,朝秦暮楚的人永遠達不到人生與事業的成功。

  當然,楊老身上的優良品質遠不止如此,我們還要繼續學習,從他先進事跡中汲取寶貴的精神財富,來指導我們的實際工作。楊老瞑目吧,我們會繼承您的遺志,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讓大地永遠山青水秀。

  篇3:觀看《楊善洲》有感

  每一次對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的學習,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而電影《楊善洲》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比以往所有文字記錄更加鮮活的楊善洲,與其說這是對一位退休老幹部先進事跡的深情刻畫,還不如說這是對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最真實寫照,影片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不得不讓人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潸然淚下的感動。

  當我們大喊著為人民服務時,楊善洲早已身體力行,追趕在抗旱增產的田地裡;當我們高唱著為社會主義奮鬥終身時,楊善洲早已衝鋒陷陣,鏖戰在民生戰場的第一線;當我們嘻笑著為自己的尺寸之功邀功求賞時,楊善洲早已默然離去,隱身在滿目蒼翠的大山中。堅持、倔強、忍耐,給保山人民鑄造了一位心懷大愛的「草鞋書記」。我們無法想像,能夠這樣感天動地的,竟然是一位滿頭白髮的黑瘦老人,我們不能忘卻,影片中關於這位老人的很多記錄曾無數次引發了我們內心的震撼,穿透了我們的心靈。

  鏡頭組合一:久逢大旱,楊善洲用50萬工程款打井抽水,雖未找來水源,但其行為感動上天,最終天降甘霖,峰迴路轉,百姓脫離苦海。

  雖然最後突如其來的暴雨讓人覺得有些偶然,但是,當很多偶然堆疊在一起時就成了必然。楊善洲從未心存僥倖地以為上天會在短期內普降大雨,為了掀翻持續大旱這道坎,他事事親力親為,帶領當地百姓作出了很多努力,可惜這道坎實在是太大了,人的力量已然不能左右,正當他準備為百姓厚著臉皮向國家請求救濟糧時,天空卻突降暴雨,這場雨滋潤著龜裂的大地,清洗著百姓臉上的愁容,大旱這道坎轉瞬間不攻自破。

  每個心中都有一個神,而楊善洲心中的神源自於人定勝天的信念,毫無疑問,這次正是這位「神」拯救了他,拯救了當地的百姓。

  有時候,當我們付出了很多,覺得身心疲憊想要突然放棄的時候,只要再堅持一小會兒,興許我們將永遠不用去體會什麼是前功盡棄。

  鏡頭組合二:二女兒結婚,由於要參加水稻的收割儀式,楊善洲差秘書送去搪瓷盆和床單被套作為賀禮,自己沒能親自到場給女兒祝賀,女兒無法理解阿爸的做法,繼而將賀禮退回。

  「只要關乎老百姓,就是大事。」溫家寶總理這樣說。可是時下,我們的部分黨員幹部空喊了無數次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到頭來真正享受服務的卻是自己本人。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陳同海,人稱「許三多」的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解放軍原海軍副司令員王守業等等,國企、政府、軍隊,無一不代表著國家的形象,無一不代表著人民的利益,或許,與楊善洲相比,他們的條件很優越,優越的資金狀況,優越的人脈資源,優越的服務平臺,只是最終還是沒能兌現為人民服務的諾言。

  鏡頭組合三:二女兒遠在外地教書,想調回家鄉的學校與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一起生活,於是上山請自己的父親出面請人幫忙解決,作為父親的楊善洲嚴辭拒絕了,女兒很絕望的離去,只是最終,女兒依靠自己的努力考調回了家鄉。

  這一幕讓作為人子的我們看了很是心痛,不理解父親的冷漠,不理解父親的固執,但是,如果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這一切的不理解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在楊善洲看來,女兒的請求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看得出來,面對至親的苦苦哀求,楊善洲在破舊的草屋裡徘徊、哀嘆,甚至坐立不安,內心掙扎片刻之後,在情感與章法之間,他選擇了後者。我們可以這樣說,他是好人,也是壞人,只是楊善洲的「壞」換來的是社會的公平公正,我們需要這樣的壞人。

  鏡頭組合四:對於縣政府十萬元的獎勵,楊善洲以縣裡老百姓生活貧困為由婉拒了。對於市政府20萬元的獎勵,只留下了四萬元給妻子,其餘的投資給了老百姓。

  看著楊善洲老書記對政府的贈予如此「揮霍」,不由得讓人思考我國一些官員貪腐問題。有這樣一種說法,我國官員的腐敗問題根源是制度問題。只是,人類社會對制度的轉變到接納必須經過時間的考證,十年,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用產品的生命周期作比喻,產品的導入期對應制度的出臺,成長期與成熟期對應制度的施行,衰退期對應制度的下架。最初的奴隸制到封建專制的易主是這樣,封建專制的消亡到社會主義制度的最終確立亦是如此,然而,這期間無一不是以人的建設來帶動制度的建設,沒有人的作用,制度即便有天衣無縫般的健全,那也只是一紙空文,總之,不能離開人這一社會主體來空談制度。回歸社會本位,當下我們需要更多像楊善洲這樣的官員去引導、建立健全適合我們這個社會發展的制度。

  由於電影時長的限制,一個多小時總時長的電影所表達出來的內容是有限的,電影中所表現的只是楊善洲書記先進事跡的冰山一角,因此,我們不能停下學習的步伐,必須讓楊善洲同志的精神深入我們的內心。

  和眾多英雄式的電影不同,影片最終以鄉親們去醫院深情探望楊善洲同志的故事情節收尾,而且在影片的最後通過航拍鬱鬱蔥蔥的萬畝山林來寓意大自然生命的力量和人類改造自然的不竭動力,最終並沒有用煽情的鏡頭、文字去記錄楊善洲同志逝世的瞬間,我想這也應該是導演的刻意安排,她大概是想給觀眾留下一個活著的楊善洲吧,因為廣大的平民觀眾希望他活著,永遠地活著。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