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麻慄坡烈士陵園觀後感

2023-07-28 01:41:48

  麻慄坡烈士陵園在雲南省文山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麻慄坡烈士陵園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麻慄坡烈士陵園觀後感20xx【篇一】

  十幾年前,曾發表過一篇散文:《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講述了1984年憑弔麻慄坡烈士陵園的情形。距當年憑弔戰友已經過去28年了,多年來,我的願望就是能夠再次踏上這片紅色的土地,憑弔把鮮血和生命留在了這片土地的戰友們。這次終於如願以償。

  28年前的陵園始建時約有700多名烈士,現在有1000餘名英魂長眠於此,看上去更加氣勢恢宏,格外壯觀。放眼望去,已經找不到當年的記憶。烈士陵園的左側是「老山戰役紀念館」,大門在紀念館的右側,拾級而上,半山腰的麻慄坡烈士陵園紀念碑高高聳立,正面是「人民英雄應垂不朽」的毛澤東手書,兩邊蒼松翠柏,將烈士陵園襯託的莊嚴肅穆。在烈士陵園,遇見深圳參加老山戰役的老兵集體前來憑弔戰友,紀念碑前擺放著參戰老兵們送的花圈。

  這次來麻慄坡烈士陵園,想再次憑弔一下這位在烈士陵園長眠了28年的戰友。面對密密麻麻的墓碑,我已記不清具體的方位,只記得是在半山腰的某個地方。我從紀念碑左側開始尋找,沒有找到,於是又從紀念碑右側開始搜尋,一直找了大半個墓地,還是沒有找到。隨行的麻慄坡朋友說,烈士陵園建成後,這些年進行了幾次整修,變化很大,也許是家人將烈士遺骸遷回老家了。我覺得這也符合中國人入鄉土為安的心理。便來到紀念碑的右下方,如再找不到就算了,我堅信烈士的在天之靈能感受到我的真誠。

  就在我準備離開的時候,突然在上方一排的墓碑中看見了一行大字:黨建明烈士之墓。這一刻,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一定是我的誠意感動了上蒼,沒有讓我帶著遺憾離開。我急忙來到烈士的墓碑前,準備憑弔黨建明烈士。卻再次意外發現了黨建明的父母、姊妹送的花圈。這說明黨建明的家人曾經來這裡憑弔過黨建明,根據時間判斷應該是在清明節。父母的花圈輓聯上寫著:「英雄的兒子黨建明永垂不朽!父親黨慶祝、母親馬玉素敬。」姊妹的花圈上的輓聯上寫著:「英雄的弟弟黨建明永垂不朽!大姐黨靜霞、二姐黨素霞、妹妹黨雲霞敬。」

  在今天的人們看來,18歲的年齡應該還是個孩子,他們希望能夠在父母身邊撒嬌……可他們沒有,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一名戰士。儘管他們臉上的稚氣未褪,肩上卻背負起沉甸甸的責任,在硝煙瀰漫的戰場,容不得他們有絲毫的猶豫。我有時在想,世上的事情,難道除了戰爭,就沒有其他的解決問題的手段嗎?有人說,戰爭是流血的政治,但作為參加過那場戰爭的軍人,我不贊同用流血的政治手段來解決本可以在談判桌上解決的問題。因為戰爭的任何一方,都可能因為戰爭,會有母親失去18歲的兒子。這種代價的最終結果卻是因為政治家們博弈的需要。換句話說,對政客而言,士兵的生命只是一個統計數字,但卻是一個母親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全部。

  麻慄坡烈士陵園觀後感20xx【篇二】

  2009年2月的一天,雲南省文山州的麻慄坡烈士陵園裡,來了一位身穿素衣的中年女士,當她看到這些戰鬥英雄的墓碑時,再也控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掩面而泣。

  老兵「真的很想,很想長眠在這裡的戰友,很想這方熱土|非常激動真的非常激動,如果不來我幾乎好像就每天真的有點煎熬,非常強烈|非常難忘也不會忘,我覺得永遠不會忘記(大意)」

  她曾經也是一名老兵,並擔任過戰地醫護人員,在當時她們被親切地稱作「戰地女神」。就是這樣一位曾親手挽救許多戰友生命的白衣天使,多年來她每天都在承受著思念的煎熬。為了圓自己看望戰友的這個夢,這天她專程從山東濟南來到遠在雲南的麻慄坡烈士陵園,看望長眠在這裡的戰友。

  站在戰鬥英雄李海欣烈士的墓碑前,這位老兵久久不願離去。二十多年前,也是十七八歲的她,在時隔二十多年後,只能以這樣的方式與戰友對話了。曾經的戰友,是那麼的熟悉,站在墓碑前看著熟悉的照片,她仿佛還能感覺到戰友間情誼的溫暖。這一座座冰冷的墓碑,仿佛又把她帶回了那段青春燃燒的歲月。

  至今她還清晰地記得,在那段徵戰的歲月裡,一位名叫張峰的戰友曾許給她一個最真最美的承諾。

  老兵「那個時侯咱們部隊都用高級彈殼做檯燈啊手杖,我們看著挺好看的,然後張峰戰友說,他說大姐,你如果喜歡,我這次執行任務回來,弄一點兒彈殼,我給你做一個。我說不需要真的不需要,只要你能平安回來就行,什麼都不需要做,我只要你平安回來(大意)(激動哭)」

  這樣一個美麗的承諾,卻成了戰友間永遠的遺憾。這位名叫張峰的解放軍戰士一去就再沒有回來。戰友啊,你可知道?對於這名護士大姐來說,你的平安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時間能夠倒流,這位護士大姐真的希望沒有那製作檯燈的彈殼,因為是它奪走了你年輕的生命。

  麻慄坡烈士陵園位於雲南省文山州麻慄坡縣城西北四公裡處的磨山坡上,1979年開始修建,1988年正式竣工,共歷時九年時間。整座陵園佔地50餘畝,自下而上由32臺擋牆,32道石階,800多米圍牆組成。各式蒼松翠柏環繞周圍,使得麻慄坡烈士陵園顯得更加宏偉莊嚴。在陵園的正面聳立著一座高19.99米的紀念塔,塔身正面鑄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金色大字,背面是「為保衛祖國邊疆,英勇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它向人們昭示著英烈們的豐功偉績。陵園在磨山坡的環抱中依山而建,由下至上按照烈士犧牲的先後順序,前後總共安葬了959名烈士。在他們中間,有來自雲南、貴州、四川、河南等全國19個省市、19個民族的英雄兒女,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澆灌出了麻慄坡這片紅土地。

  「青山有幸埋忠骨」,在雪松、龍柏掩映下的這座磨山坡上,一排排烈士墓碑整齊排列。每座墓碑的碑文上方都鑲砌了一顆見稜見角的紅色五角星。在群山環抱下,遠遠望去,一座座墓碑就像一個個身穿戎裝整裝待發的戰士,在這裡集合待命。

  與二十多年前老照片裡的陵園相比,如今的麻慄坡烈士陵園有了很大變化,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1999年麻慄坡烈士陵園迎來了第一次整修,同年陵園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烈士陵園,成為社會各界緬懷先烈、進行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傳統教育的重要活動場所。2007年,政府出資對麻慄坡烈士陵園的地面實施了硬化,墓碑前的臺階也加修了欄杆。從此麻慄坡烈士陵園的每一座墓碑都煥發出了年輕的神採。每年清明時分,都會有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親人和戰友湧來,他們來看望長眠在這裡的至愛親人和親密戰友。

  照片上這位悲痛欲絕的母親名叫趙鬥蘭,2004年的那個清明節,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第一次來到麻慄坡烈士陵園,看望她惟一的兒子——趙佔英烈士。這位年邁的母親,用她那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拍打著兒子的墓碑,大聲呼喚著兒子的名字,呼喚這位已經在這裡長眠了整整二十年的——趙佔英烈士。

  拍攝這組照片的人叫朱效憫,今年41歲,是麻慄坡縣城的一名普通百姓。2003年,朱效憫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麻慄坡烈士陵園的報導,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這篇報導竟讓他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麻慄坡烈士陵園觀後感20xx【篇三】

  位於雲南省麻慄坡縣城北面4公裡的蒼松翠柏中,建於1979年,陵園中安放著守土衛國戰鬥中,在扣林山、老山、八裡河東山英勇奮戰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忠骨,整座陵園佔地50餘畝,背靠青山,面向祖國,山勢巍峨,建築宏偉,是雲南省第一批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現在的面貌是1999年重新撥款修建的烈士陵園,原來的門面和紀念塔沒有這樣氣派。在入口處右邊有一塊石刻,這是原雲南省委書記令狐安1998年元旦到老山慰問掃雷部隊,途經麻慄坡烈士陵園,特意留下的一首詩。詩是這樣寫的:"三千壯士成雄鬼,上萬旌旗奏凱回,清明白髮斷腸虔,綠滿春山啼子規。"。沿石階而上至山腰平地中心,是用花崗巖裝飾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塔高難度15.32米,塔的正面是毛澤東主席生前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色手寫體;背面是鄧小平手寫體:「為保衛祖國邊疆英勇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紀念塔兩側是用漢白玉鑲成高3.63米,寬度8.58米紀念碑各一塊,右邊碑上是老山、八裡河東山、扣林山作戰的簡要介紹,左邊碑上記載著烈士的英雄事跡。

  紀念碑前面躺著的墳墓被稱為英雄臺,他們都是被中央軍委或原昆明軍區授予「戰鬥英雄」光榮稱號的烈士,英雄墓共有12冢,其中有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光榮稱號的有3位,即1984年4月28日收復老山戰鬥中第一個衝上主峰陣地英勇犧牲的張大權烈士,生前是某部副連長;1984年7月12日堅守老山陣地英勇犧牲的李海欣烈士,生前是某部代理排長;1984年9月奉命參加襲擊一二四三高地英勇犧牲的傅孔良烈士,生前是某部偵察兵。除了他們三位外,其他9位都是有突出英勇事跡而被授予"戰鬥英雄"或"戰地模範指導員"光榮稱號的烈士。在每冢墓碑上都鑲有英雄生前的畫像,並刻有烈士生平。整座烈士陵園,從山腳到山山頂,共安葬著21排937名烈士遺體,其中1979年2月自衛還擊犧牲的有97名,1981年5月收復扣林山犧牲的有131名,1984年4月收復老山、八裡河東山犧牲的有632名,其它戰場犧牲的有77名,在輪戰期間犧牲的烈士火化後由其所在部隊帶回內地安葬。

  烈士陵園自1979年建成後,栽種著全國各地珍稀樹種,其中有團中央從北京帶來的雪松,有濟南軍區部隊稍來的龍柏、撒金柏等,整個陵園現已綠樹成蔭,在陵園上建有一座六角亭,供掃墓的人休息乘涼。每逢清明節,來自全國各地的解放軍、工人、農民、烈士家屬、機關幹部、學生等前來悼念烈士英靈,並留下了許多發自肺腑、催人淚下的祭文、誓詞和詩抄,現摘錄幾句,以表示對英靈的懷念。「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氣萬古存!」、「在這無聲的地方,任何有聲的語言都是多餘的!」。「每座墓碑都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牽動著千千萬萬顆赤誠之心。」「老山一別近三年,日日夜夜都把友心連。戰友都在想念你,就像昔日在眼前。友隨二老來看你,思友叫我淚漣漣。今把花圈獻給你,以表戰友的思念。」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